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801

  这个正月,注定很多人过不好。
  比如孙铤在镇海忙的吃饭都没空,比如戚继美在江西为那些流传的残匪焦头烂额,比如戚继美揣揣不安于胡宗宪是否会回福建。
  京中也差不多,江西战报尚未入京,嘉靖帝倒是无所谓,但下面不少臣子都有点心里打鼓,准确说,是严党在打鼓。
  如若贼军攻破分宜县,屠弑严氏族人,真怕严嵩撑不住倒下,毕竟八十岁的老人了,光靠刑部尚书欧阳必进、工部尚书赵文华还真顶不住,加上小阁老也没用啊。
  严府内,气氛压抑的很,一方面乡梓被扰,另一方面欧阳氏身体从去年开始就一直不好,长期卧床。
  “回了!”严世蕃不耐烦的斥道:“他来作甚!”
  严年偷眼往上瞧了眼,严嵩缓缓道:“让元质明日再来。”
  冷着脸坐在一旁的欧阳必进轻轻哼了声,“严府高门,大司空不是惟中的义子吗?”
  看严年出门,严世蕃两眼一翻,“小舅这话就不对了……”
  “东楼!”严嵩喝了声,缓缓道:“任夫,元质虽为义子,今日却是家宴。”
  欧阳必进都懒得说话,微微闭眼,要不是姐姐病重,自己都不会上门。
  虽是严嵩小舅子,虽被视为严党,甚至因为严嵩才得为刑部尚书,但欧阳必进在士林里的评价并不低,而且诸般事都卓越有为。
  严世蕃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小舅,前些日子柳州案……”
  “既为大司寇,当秉直而断。”欧阳必进淡漠的回道。
  严世蕃脸色愈发难看,柳州大案,上呈刑部复核,收了重礼的严世蕃递了话到刑部,但欧阳必进一点面子都不给,赶在放假前断案,等开印上朝就要问斩。
  在历史上,类似的事不少,后欧阳必进转吏部尚书,严世蕃要贿鬻官,明码标价……要知道严世蕃这方面名声特别好,收了银子肯定要办成,但欧阳必进却不理会。
  屋内陷入一片死寂,严嵩偏头看了眼儿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的脾气,何苦来由?
  这时候,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严年一脸欣喜的奔来,“老爷,江西大捷!”
  严嵩大喜,就连欧阳必进都面露喜色,他也是江西人,而且乡梓距离分宜县并不远。
  严世蕃霍然起身,伸手道:“军报。”
  片刻后,赵文华笑吟吟入府,一一行礼,笑道:“十二月二十八,胡汝贞率军进击,大败贼军,分宜无忧。”
  严世蕃抢过军报迅速浏览一遍,大笑道:“文质当年赞胡汝贞文武兼资,有平乱之能,果然无差!”
  “军报适才入京,兵部早已放衙,无人留守。”赵文华解释道:“信使是胡汝贞身边亲卫,不敢冒犯元辅,所以径直送到了……”
  严嵩微眯双眼听着严世蕃念着军报,突然道:“戚继美……记得此人是展才心腹?”
  “是,此人与其兄福建总兵戚继光均得展才举荐,陛下亦闻其名。”赵文华笑着解释道:“戚继美古田、宜黄两场大捷,此次又急行数百里绕路入袁州府,赶在贼军攻城之时突袭,贼军大溃,士气全无,胡汝贞方令大军进击,江西副总兵刘显擒杀萧晚,南赣总兵俞大猷三战击溃贼军主力。”
  严嵩看向欧阳必进,“任夫,展才有你几分眼力?”
  这句话意有所指,立下大功的俞大猷当年虽小有名气,却无人肯用,是时任两广总督的欧阳必进给了俞大猷一个机会。
  欧阳必进沉吟片刻,开口道:“随园中随园中尽皆俊杰,远在东南亦能挑出戚门双杰,荆川公、震川公皆多有赞誉,大司农曾赞其有计相之能,但如今看来,数十年后,可一试天官。”
  严嵩微微点头,叹息着看了眼严世蕃,若论看人眼光,自己这个儿子也不弱,可惜不过科场,纵使自己身登首辅,他也难以再进一步。
  赵文华在边上凑趣道:“自嘉靖三十二年起,展才于东南、京中多得赞誉,倒是没听到华亭相赞。”
  “哈哈哈,展才坏了华亭多少事……”严世蕃大笑道:“不论其他,只看徐璠即知!”
  赵文华轻笑道:“展才其人看似冲动,实则诸事皆有脉络可寻。”
  严嵩点点头,“今日元质报喜,一同上席吧。”
  赵文华大喜过望,躬身相谢。
  精美的菜肴一道道的端上来,外间风雪交加,屋内暖如温室,诸人小酌几杯,说起江西战事都心有余悸,两个月来,分宜县几度险些城破,要知道严嵩夫妻和严世蕃虽在京城,严嵩两个女儿也都过世,但还有一个外孙在分宜,更别说分宜严氏那么多族人。
  如今江西大捷,分宜得保,年满八十的严嵩都小酌一杯以庆,甚至其妻欧阳氏都支撑病体来问个究竟。
  向来在家中脸上没什么表情的严嵩有些不悦,劝老妻回房,不果后又亲手拿来军报。
  欧阳氏已是老妪,年长严嵩五岁,头上一片花白,颤颤巍巍的拿着军报凑到烛光边细看,又问起外孙外孙女的下落。
  说起来欧阳氏也可怜,长女嫁于同乡分宜袁家,才四十出头就过世,但好歹留下了一对儿女,次女嫁于邻乡新喻黎家,无儿无女,嘉靖十七年才三十多就过世,女婿次年也没了,幼女更惨,幼年在南京遭瘟疫夭折,三女一子如今子女唯独严世蕃一人。
  “少爷,赵府下人求见。”严年突然入屋,凑到严世蕃耳边说。
  赵文华诧异的起身转头看去,外间仆役神色焦急,手中挥着一封信。
  “难道又有捷报?”赵文华疾步出去取来书信,拆开看了眼,不禁神色一变,呃了声干笑道:“真的是捷报。”
  “嗯?”严世蕃皱眉接过书信,脱口而出,“安福大捷……”
  欧阳必进神色大变,霍然起身一把夺来,看了没几行,脸色惨白,身子摇摇欲坠。
  “二弟,二弟……”欧阳氏甩开丈夫的手,不知从哪儿来的气力,上前几步扶住弟弟,视线落在那张信纸上。
  屋内静若无声,片刻后,欧阳氏目无焦点,脚一软,缓缓瘫倒。
  飘落的信纸上是胡宗宪幕僚精心写就的歉语,南赣总兵俞大猷搜捕残匪,追击不力,贼军南下入吉安府,江西副总兵刘显率军急追,在安福县大破贼军,斩首数百。
  但安福县城已被攻破,县令阵亡,城内大户被贼军捕杀,其中,欧阳家受创最重,欧阳必进的三弟、四弟均被杀,欧阳必进的次子、三子并孙辈数人皆了无音讯。
第683章
赵文华
  仅仅第二天,大年初四,消息已然传开,闽赣总督胡宗宪率军力挫贼军,分宜无忧,但贼军南下吉安府,安福县城被攻破。
  欧阳必进是安福县人氏,最重要的是,严嵩的妻子欧阳氏娘家在安福县,当夜,多名御医入严府。
  “据说赵元质被严东楼当众骂得面无人色,如丧考妣。”徐璠很难得的被放出来。
  一旁的吴时来愣了下,脱口而出,“如丧考妣……老夫人本就是他义母。”
  徐璠放声大笑,举起酒盏,“惟修、克柔,来来来,以此酒相庆。”
  吴时来脸上满是喜色,而另一人神色平静,眼中带着一份深思。
  自从去年闹了那一出被抽了二十鞭之后,徐璠长时间被禁足府中,今日被放出来,一来是因为禁足时间很长了,二来是因为需要徐璠出面招待一位客人,刚刚从镇海归来的吏科给事中胡应嘉。
  “克柔今日兴致不高?”吴时来奇怪的看了眼胡应嘉,字克柔,可见其人平日不是个安静性子。
  胡应嘉勉强一笑,“此番南下,实是疲惫,又赶在年节前回京,路上颠簸。”
  “克柔辛苦了。”徐璠性子还算精细,劝道:“此次南下,父亲也无交代,实是无处下手。”
  胡应嘉心里一紧,笑道:“南下无所获而返,昨日登门师相……若不是今日鲁卿兄设宴,小弟实在心里惴惴。”
  “说哪里话,父亲昨日太忙,一早就接到那边的消息嘛。”徐璠挤眉弄眼,又说:“父亲昨晚还问起席上冬笋呢,鲜嫩可口,似是东南所出。”
  胡应嘉咳嗽两声不说话了,那些冬笋都是从镇海带来的……徐璠略略一想叹道:“这次真是委屈克柔了。”
  这句话一出,吴时来微微点头,胡应嘉脸色有些僵硬,两个多月前南下途中,日子是真不好过,孙铤、陈有年、陆一鹏都是那次随园闹六科的主力,特别是孙铤……
  但两个月后北上返回途中,胡应嘉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偏移,这种偏移来自于他对镇海的细致观察,对钱渊印象的转变,以及临别前和钱渊的那一番长谈。
  甚至在运河上,陈有年几度相邀,黄懋官也开了口,胡应嘉被陆一鹏推上了牌桌……毕竟三缺一。
  一天十几圈的麻将,说不上化敌为友,但至少算是牌友了。
  “不过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徐璠又美滋滋的抿了口酒。
  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严世蕃的外号“小阁老”,京官都知道“小阁老”这个绰号名至实归,严嵩早就不能正常处理朝政,而嘉靖帝几十年不上朝,严嵩如何能让出票拟大权,所以如今大部分朝政的处理权都在严世蕃的手中。
  一旦欧阳氏病逝,严世蕃必须扶棺归乡,守孝二十七月,没了这位小阁老,严嵩能撑多久?
  只说日常的朝政处理,已经年满八十的严嵩也无能为力,必然要让出票拟大权,没了严世蕃,票拟大权除了徐阶还能有谁?
  接管票拟大权,徐阶就能顺理成章接任首辅之位,徐璠就能取严世蕃而代之,成为下一个小阁老……呃,最后一点算是徐璠的自我美化。
  胡应嘉细细打量徐璠,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只怕徐阶心里也清楚自己儿子是个什么货色,想从徐璠嘴里打听些什么……只怕他什么都不知道。
  在心里琢磨了下,胡应嘉突然笑道:“昨日登门,见叔大兄在侧,倒是没见到与绳兄。”
  一旁的吴时来笑道:“与绳兄前日就来了,叔大兄身份不同嘛。”
  胡应嘉点点头,和徐府走得近的官员多了,但受徐阶重视,同时算得上光明磊落的,唯独陆光祖一人。
  散了席,胡应嘉下楼尚未上轿,见不远处一行人急匆匆打马而过,为首者居然是刚刚席间提到的工部尚书赵文华。
  “噢噢,那是城南的名医周帆。”吴时来眼尖。
  徐璠嘿嘿笑道:“这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