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801

  陈有年突然插嘴道:“砺庵公前些日子倒是提过……展才已离翰林,此次巡视浙江有大功于国,可直升六部郎中。”
  六部官制,尚书以下左右侍郎,再往下就是郎中,正五品,熬上几年再转他部或南京六部,就有资格直升侍郎,如若外放也是一省左右布政使、按察使副使之类的职位,不可谓不重要。
  如后来的吏部尚书陆光祖就是个例子,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选浚县知县,回京历任礼部主事,礼部员外郎,一直到嘉靖三十五年才升迁为吏部验封司郎中。
  其他人或在琢磨钱渊是回都察院好,还是去六部好,或在猜测钱渊有大功于国,又简在帝心,是不是有可能重回翰林院……
  而徐渭冷笑着一针见血道:“只怕砺庵公是盼着展才入户部吧!”
  陈有年苦笑着伸出大拇指,“虽陈某暂主管宁波清吏司,但十三清吏司向来以郎中掌总。”
  徐渭挥挥手,“此事告知展才,他应有计较。”
  顿了顿,徐渭再次持杯,正色道:“第三杯酒,为远在江西的杨朝明。”
  “朝明此番立下大功,为朝野所赞,为随园添色,如今朝明尚未回京,诸位,共饮此杯,为朝明贺。”
  众人轰然响应,举杯一饮而尽。
  杨铨,字朝明,号昆南,松江府华亭县人,其父嘉靖十三年举人,与钱渊叔父钱铮同年中举,后三度赴会试不中,退居乡野以书画闻名苏松。
  嘉靖三十四年末,杨铨是第一个走进随园的松江应试举人,毕竟那时候钱渊才将徐璠打的嚎啕大哭,和徐阶闹得很僵。
  虽然后来还有潘允端、陆一鹏,但钱渊为此对杨铨颇为重视……总不能让随园中除了自己,全是绍兴人吧。
  杨铨三甲同进士出身,选官江西省抚州府宜黄知县,恰巧是钱渊母族谭氏所在地。
  此番贼军入赣,越建昌府先攻抚州府,于府治临川县外击溃官军主力,江西巡抚、江西副总兵都在此战阵亡,后贼军一部北上攻南昌府,一部南下席卷抚州府。
  杨铨先下令容纳难民、逃兵,后向城内大户募捐钱米,招募乡勇,数千贼军攻城,杨铨坚守宜黄县城十二日,才等到戚继美来援,大败贼军。
  宜黄县是抚州府仅有的遭到贼军攻击没有失陷的县城,放眼江西,也只有临江府的府治清江县,南昌府的府治南昌县、新建县。
  江西巡按耿定向最先向朝中递交的奏折中,弹劾官员数十名,表功的只有三人,杨铨位居首位,若无意外,待江西平定,应该就会调回京城入都察院。
  “前日接到朝明来信。”陆一鹏叹道:“贼军肆掠江西半个月,朝中才任命新任江西巡抚,闽赣总督,援军才能入赣来援……仅抚州一地,难民数以万计,卖儿卖女比比皆是。”
  “半个多月,宁波输闽赣精米八千石,若无展才相助,只怕……”徐渭顿了顿,才说:“只怕贼军愈发势大猖獗。”
  “朝中诸公何人顾忌万民?”
  “分宜也不过担忧乡梓而已,华亭更是欲借此乘势……”徐渭冷笑道:“不然今日为何是分宜举荐张叔大出任重修《兴都志》副总裁官?”
  屋内一片沉默,好一会儿之后,孙鑨惨然道:“犹记得两年多前,就在这儿,展才恨言,最厌党争。”
  孙铤昂首道:“展才亦言,从头收拾,尚能亡羊补牢。”
  徐渭拱手道:“此番南下,若红薯一事可定,若文和能担当重任,展才方能早日回京。”
  孙铤、陈有年、陆一鹏都正色拱手应声。
  虽然算起来正式离开这儿已经快三年了,但毫无疑问,钱渊仍然是这儿当仁不让的核心和灵魂。
第650章
再无盛况
  双腿一紧,钱渊趋马在大街上溜达,身后跟着杨文、彭峰,以及数十钱家护卫,百余士卒。
  虽然如今两浙倭患已息,但还是要注意安全……这一两个月钱渊时常外出,就在十多天前,他起意去天姥山一行,居然撞见了一只华南虎!
  前世只在动物园车里看过老虎的钱渊还有点好奇,但那只大虫可能是饿了……要不是护卫拼死相护,钱渊可能会被那只华南虎当做晚餐。
  所以今日赴杭州,彭峰将能带出来的护卫都带上不算,还特地去通知了杨文,后者亲率百余亲卫随行。
  钱渊右手勒住缰绳,定睛看向这熟悉的大门。
  这扇门他很熟悉,就在这儿,他和张四维谈笑风生,也就是那时候起,他开始布局,最终借王民应攻沥港将张四维置于死地。
  “钱大人。”门房恭敬的上来牵住马。
  钱渊翻身下马,缓步入内,最先入眼的照壁他也很眼熟,就在这儿,他几度和吴百朋高谈阔论,也是在这儿送别好友。
  “渊少爷,老爷在等着呢。”迎上来的仆人是谭家老仆,恭敬的在前面引路。
  从侧面走入羊肠小道,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小的池塘,长廊蜿蜒的在池塘上曲折。
  “可惜已然入冬,水枯花败,听闻夏日,荷花盛开,美不胜收。”老仆笑着如此说。
  钱渊笑了笑,加快了脚步,自己两年多前第一次南下,就在
  长廊尽头的亭子里和胡宗宪、郑若曾、茅坤诸多名士密谈。
  也就是那一天,钱渊得知胡宗宪私下和汪直秘密来往,两度遣派蒋洲渡海去倭国。
  也就是那一天,钱渊和胡宗宪定下了必杀徐海,招抚汪直的大计。
  虽然之后颇有波折,但东南如今倭患渐息,就是从那一天开始。
  绕了个弯从侧门转入后院,钱渊脚步放缓,回头最后看了一眼那个亭子。
  那一夜,高谈阔论者,除却郑若曾、茅坤外,还有沈明臣、王寅、陈可愿、何心隐、田汝成、管懋光、周述学,尽皆东南名士,其中不乏两榜进士、举人生员。
  亭外佩刀肃立者,除了钱家护卫外,还有吴成器、朱先、汪应晴、金丹,均为胡宗宪从各地招揽来的杀倭乡勇头目。
  那时候的胡宗宪幕府,人才济济,文韬武略,各司其职。
  但如今,胡宗宪调任闽赣总督,何心隐、郑若曾、沈明臣、田汝成先后离去,吴成器在台州、绍兴任职数年,与钱渊交情不浅,胡宗宪此次未调,朱先、金丹都阵亡于上虞大捷后的追击途中。
  雨打飘零,再复旧日盛况。
  钱渊收回视线,哑然一笑,转头再度加快脚步,已隐隐可见新任浙江巡抚谭纶正端坐厅中。
  不容易啊!
  王民应后连续两个废物,胡宗宪后又是阮鹗这个废物,吴百朋虽兼资文武却被胡宗宪压的死死的,赵贞吉更是为一己之私欲乱浙江一省,如今,终于等到了谭纶。
  一方面谭纶是史上名臣,能力上没话说,另一方面……自己人,好办事啊!
  刚入厅,钱渊恭敬的向谭纶施礼问好……后者嘴角微撇,这些年来,自己这个外甥还是第一次如此恭敬有礼啊!
  以前的谭纶虽是台州知府,后又兼按察使副使,但在巡按御史面前,真没什么底气……这小子一到关键时候就摆出巡按御史的身份,自己还真不能拿长辈的身份压他,现在终于易手了!
  两人各自心怀鬼胎,一时间厅内安静下来,一旁侍候的谭家老仆突然双膝跪下向钱渊磕头行礼,“多谢渊少爷……”
  钱渊皱眉伸手拦下,“此为何意?”
  “贼军攻宜黄,若不是杨知县坚守城池,又有戚参将、钱家护卫疾驰相援,宜黄谭家难逃此劫,小人……”
  “好了。”钱渊手上用力将老仆拉起,笑道:“杨朝明身负奇才,兼有气节,戚继美率军入赣,扫平贼军,乃其本分,何必言谢?”
  “再说了,东南百姓是人,江西百姓亦是人,如何谈得到一个谢字?”
  钱渊嘴中说着冠冕堂皇的话,手上拉着老仆,眼睛却盯着谭纶。
  谭纶放下茶盏,两目圆瞪,“还想舅舅亲自致谢?”
  “不敢,不敢。”钱渊脸上笑意愈盛,“继美随外甥多年,历经嘉兴、台州、绍兴多次大捷历练,如今亦能独当一面。
  王义、梁生是护卫队头领,此番随军入赣,又入抚州府,外甥早有交代。
  随园中尽皆俊杰,朝明兄曾与华亭长子为同窗,嘉靖三十四年末入京赶考,舍徐府而入住随园,担得起气节无双一赞。”
  这几句话将事情剖析的明明白白,吴百朋、汪道昆、戚继美组成中路军从建昌府入抚州府,本应直取临川县,因为临川不仅仅是抚州府治所在地,更是抚州水路汇集之地。
  但戚继美却率军南下,急行军赶至正在被数千贼兵围攻的宜黄县,一战之下,贼军大溃西窜,宜黄县得以安然无恙。
  而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几个人都和钱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特别是钱家护卫入赣之前,钱渊就送去密信,交代不可使宜黄有失……毕竟是钱渊母族。
  戚继美是攻临川还是攻宜黄,这对整体战局来说影响不大,但对宜黄县来说却是性命攸关,而戚继美能率军南下,吴百朋肯定是点了头的……而吴百朋和钱渊是至交好友。
  虽然是姻亲,但谭纶知晓自己这次欠的人情有点大……
  虽然欠的人情有点大,但谭纶是真的不想提这码事……如今浙直总督已然撤销,自己这个浙江巡抚总领全省,很多事需要和面前这位巡按御史商讨。
  谭纶可不会忘记,自己的前任赵贞吉如何凄惨离去,再之前的阮鹗险些被外甥在阵前斩杀,就算浙直总督胡宗宪也拿自己这个外甥没办法。
  谭纶犹记得去年上虞大捷后,胡宗宪欲攻汪直,而自己这个外甥幽幽道,“当年我能让他胡汝贞直升浙直总督,也能将他打落尘埃。”
  后来发生的一切也证明了,自己这个外甥有这个能力。
  “随园名闻天下,不料默默如杨朝明亦是奇才。”谭纶突然话题一转,笑道:“你这眼光倒是不错。”
  钱渊笑了笑没说话,将碳炉拉得近点,让外面护卫送来几个红薯放进去烤。
  实话实说,钱渊还真没这样的眼光,随园中大部分人都是他前世听过名字的,倒是东南这边挑出不少人物……如吴百朋、戚继美、卢斌、侯继高都是他前世不知道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