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801

  坐在那饮茶的严嵩老脸都快绷不住要笑出声了,反正自己已经兑现承诺将张居正推荐上去,接下来看戏就是了。
  殿内诸人都心知肚明,钱渊早在去年就和徐府算是撕破脸了,徐阶送出去个孙女,可惜钱渊吃了饵就脱钩,在东南完全没给徐阶半分面子。
  嘉靖帝递给徐渭一个警告的眼神,“文长亦有重修《兴都志》之愿?”
  徐渭紧紧闭上了嘴巴,看着嘉靖帝对张居正颇多勉励,看着嘉靖帝询张居正乡事……一直到放衙回了随园,徐渭才脸色阴沉的一脚将面前的桌椅踹倒。
  “文长!”陶大临皱眉喝道:“今日聚饮为友人送别,为友人接风……”
  “有脾气也等我们走了再发啊。”孙铤翻着白眼,这一趟南下,陈有年代表户部,陆一鹏代表都察院,而孙铤也终于得以调任镇海知县,一并南下。
  吴兑斟了杯茶递过去,低声道:“叔孝初入随园,无论何事,延后再议。”
  坐在下首的孙丕扬有点迟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先行告辞……孙铤南下接任镇海知县,孙丕扬因东南有功被调回京,昨日刚刚抵达,随即入住随园。
  新科进士选官知县,因功入都察院为御史,这是三甲进士最快捷的一条路,再放出去就是巡按御史,接着参议、布政使、按察使,甚至一步登天巡抚一方,日后回京就能直升六部,如户部尚书方钝走的就是这条路。
  “叔孝兄安坐。”孙鑨摁住孙丕扬,笑道:“展才信中多次提到叔孝兄,言文韬武略……”
  孙铤也凑过去,“今夜还要向叔孝兄好好讨教。”
  “文和性子跳脱,处事急躁,还望叔孝兄指点一二。”
  三个姓孙的在一旁聊的兴起,但其他人的注意力还集中在面色难看的徐渭身上。
  徐渭手捧热茶缓缓踱步,视线扫过陶大临,又转到孙鑨脸上,突然道:“端甫兄孝期还有几月?”
  吴兑轻声道:“明年二月出孝期。”
  冼烔瞪大眼睛问道:“出了什么事?”
  徐渭勉强向孙丕扬笑了笑,才解释道:“分宜提议重修《兴都志》。”
  众人的视线落在了孙鑨的身上,当年钱渊南下之前做过诸多安排,比如诸大绶以状元之身为日讲官为裕王讲学,比如将徐渭安排进西苑,以青词见宠陛下,比如安排陶大临重录《永乐大典》,而孙鑨……按照计划,是会向重修《兴都志》方向努力的。
  “展才曾言,重修《兴都志》需一契机。”孙鑨缓缓道:“总裁官必是分宜、华亭,副总裁官何人?”
  徐渭黑着脸道:“张叔大。”
  孙鑨沉默片刻后点点头,“江陵人氏,也算合适。”
  孙丕扬忍不住问:“可是华亭东床快婿?”
  “除了他还能有谁?!”孙铤拉着脸道:“当年随园出入不禁,如今却是陌路。”
  最为年幼的冼烔有些不解,“分宜、华亭必为总裁官,张叔大任副总裁官,尚有纂修官……”
  “咳咳,咳咳。”吴兑咳嗽几声递去一个警告的眼神。
  徐渭冷笑一声,“有何不能说的……展才信中提及有眼无珠,不意同年有叔孝这等人杰,既入随园,有何不能说的?”
  孙丕扬起身拱手相谢,“实是愧不敢当,倭寇两度即将破城,展才率军赶至,力保城池不失,说起来……”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这等客套话就不说了。”陈有年笑道:“张叔大此人当年和展才亦是好友,只是展才和徐府……”
  孙丕扬心中也有数,钱渊兵围浙江巡抚衙门,侯涛山一战之前把赵贞吉当猴耍,必定和内阁次辅徐阶颇有间隙。
  “任副总裁官其实不打紧,但他张叔大本为日讲官,有此资历,入裕王府便顺理成章了。”吴兑叹道:“难怪文长要问端甫兄孝期。”
  裕王府那边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旦张居正进去了,诸大绶就难说了,毕竟资历浅……更何况张居正进去了,严嵩那边难道会眼睁睁看着?必定也会挑人进去。
  孙丕扬此人在京中没什么人际关系,但选官南下之前就在京中听闻,钱渊随意进出裕王府,和高新郑关系匪浅……这也是孙丕扬决定投入随园阵营的关键原因。
  徐渭突然起身,“摆宴吧,你们先上席,我出去一趟。”
  孙鑨转头看了眼众人,“还请虞臣兄主持,孙某陪文长去一趟。”
  看着两人急匆匆离去,冼烔懵懵懂懂的问:“他们去哪儿?”
  “还能去哪儿?”孙铤瞪了眼。
  高府书房。
  高拱紧锁眉头听了许久,淡然道:“文长过虑了,叔大其人虽有权势之心,但亦有大魄力,随园何以视其为敌?”
  “华亭……”
  “分宜、华亭总归会将手伸进裕王府。”高拱轻笑道:“此言还是两年多前,展才所言。”
  徐渭还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孙鑨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
  出了高府,孙鑨叹道:“当年会试之前,张叔大在随园亦长袖善舞,犹记得文长和他关系也不错。”
  这句话说得够明白了,徐渭这性子……张居正当年和徐渭都能处的不错,这足以证明张居正的交际能力了。
  看徐渭还没反应过来,孙鑨补充道:“半个月前,高新郑兼管国子监事。”
  徐渭这才恍然大悟,张居正本官国子监司业,是高拱的副手,仅仅半个月,虽然知道这是徐阶的女婿门生,但张居正还是得到了高拱的赏识。
  如果远在镇海的钱渊知道今天发生的一切,只能感慨,历史的惯性真是不可阻拦。
  张居正在无限靠拢徐阶之后,还是在国子监司业的位置上聚拢人脉,又重修《兴都志》,和高拱交好,很可能会顺利的进入裕王府。
第649章
送行
  桌上桌下一片狼藉,屋里散发着令人作呕的古怪气味,被扶到榻上的孙丕扬时不时就要侧身……呕一声狂吐不止。
  孙鑨和徐渭回到随园,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冼烔委屈的说:“叔孝兄号称海量……”
  孙铤悄悄的竖起三根手指,陈有年、吴兑等人无奈点头……才三杯酒就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西北陕西人氏……”徐渭咧咧嘴,“记得刘洪提过,朝中最喜饮这酒的就是山西、陕西官员。”
  “应该以前没喝过如此烈酒。”
  “前后脚知镇海县事,还准备今晚好好讨教呢!”
  “不对啊,记得展才信中提到镇海县亦开了个酒楼,难不成没这烈酒?”
  “宁波喝的是花雕、女儿红。”
  冼烔嚷嚷着要继续喝酒,孙铤嚷嚷着要去隔壁搓麻,结果各自被陶大临、孙鑨训斥了顿。
  徐渭笑道:“文和此番南下知镇海事,展才驻守镇海,还怕没机会搓麻?”
  “咳咳。”孙鑨低声道:“上个月展才来信,提到他和护卫头领白日搓麻……被荆川公逮着,狠狠骂了顿。”
  “哈哈,能压得住展才的可少,也就荆川公了。”
  陶大临笑道:“随园诸人皆知展才心有傲气,能让他心甘情愿的……举世也不过聊聊数人。”
  “荆川公算一个,已故双江公算一个。”徐渭接口道:“当朝大司农砺庵公算半个。”
  “为何算半个?”
  “那当然是因为砺庵公天天琢磨占展才的便宜!”
  “哈哈……”
  徐渭示意年龄最小的冼烔一一斟酒,举杯道:“今天随园聚宴,其一,为叔孝初入随园……”
  说到这,众人转头看向榻上的孙丕扬,这厮已经睡熟,嘴角依稀可见口水。
  “叔孝于武坚守上虞不退,知兵事,晓军机,更兼腹有韬略,于文助荆川公、展才打理通商事宜,行事颇有章法……接下来就要看文和了。”
  孙铤咧嘴一饮而尽,“萧规曹随而已。”
  徐渭继续道:“其二,为诸位南下,除文和接任镇海知县,登之、子直巡视宁波,查探红薯产量,此事不可轻忽。”
  陈有年和陆一鹏举杯一饮而尽,前者正色道:“可代五谷,耐旱易活,亩产二十石,此为开天辟地之大事,必详加查探,以示天下。”
  “此番南下,不仅为红薯,更为通商税银。”徐渭一想起方钝那老头就头疼,“也不知砺庵公交代了黄懋官什么……”
  随园在京诸人,除了徐渭就是孙鑨,后者也因镇海事宜和方钝打过交道,笑道:“文长可吃了砺庵公不少亏,这次让展才上阵好了。”
  “砺庵公又不下东南。”
  “今日陛下明言,展才明年回京。”徐渭冷笑道:“到时候让展才去找户部麻烦!”
  “展才明年要回京?”
  众人尽皆大喜,七嘴八舌的问这问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