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801

  “实在是可惜了。”张居正摇头道:“如能回京重入翰林,日后前程不可估量。”
  事实上两个月前,徐阶向嘉靖帝提议调钱渊回京再入翰林,就是张居正私下的谋划。
  可惜徐渭一口否决,虽然出口的是徐渭,但徐阶知道这是钱渊的意思……这是他最后一次试图缓和或者笼络钱渊。
  徐阶微微偏头,借着烛光打量下位的张居正,眼神清澈,面容平静,好似还在惋惜好友不能归京,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都不是省油的灯啊……徐阶在心里如此暗叹。
  张居正是何等人物,历史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知晓那位曾经好友暗地里对徐阶的不屑,而自己攀附徐阶,自然是希望成为徐阶最重视,甚至是唯一的棋子。
  张居正怕什么?
  他最怕的是一旦严嵩倒台,徐阶上位,钱渊回心转意为徐阶所用……庶吉士出身,简在帝心,东南名望无与伦比,随园诸多人杰,又与裕王交好。
  和自己比起来,钱渊简直是光芒万丈!
  徐阶如何会舍弃钱渊,而选择在翰林院做了十年冷板凳的自己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钱渊肯低头,那么是有现成的台阶下的……人家是徐阶的孙女婿啊!
  和原时空不同,张居正在和钱渊来往数年之后,对财政方面的认知隐隐超越了这个时代,他很多方面的思路、想法要么和钱渊不谋而合,要么是干脆从钱渊那学来的。
  比如海贸,张居正非常清楚钱渊对海贸的重视程度,能够抛弃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而南下,足以证明钱渊对东南,对通商的重视。
  所以,张居正有个清晰的判断,钱渊绝不会回京,即使以重入翰林相诱。
  所以,张居正才向徐阶提出了那个让钱渊回京再入翰林的提议,和他预料的一模一样,就在陛下和严嵩面前,徐渭一口回绝。
  张居正相信,经过此事,徐阶和钱渊的关系很难有缓和下来的可能了。
  而自己,将成为下一任内阁首辅徐阶扶持的不二人选。
  对这些小心思,徐阶刚开始可能还没看出来,但这么久了,早就看的清清楚楚,不过他并不恼火,没有这般心思,没有如此手段,如何配得上自己的扶持!
  徐阶想不通的是,为什么?
  为什么徐渭如此一口回绝?
  为什么钱渊会如此坚决?
  为什么钱渊如此排斥徐家,包括自己?
  那为什么钱渊当年那般使尽手段求娶小七?
  这些谜团……徐阶这辈子都难以想明白。
  徐阶自认看人的眼光不差,他原本想,钱渊此人简在帝心,不肯涉入自己和严嵩的政争中,转个头去攀裕王的大腿,自然是个审时度势的聪明人。
  但这等聪明人却愚蠢到拒绝回朝再入翰林……东南那边战功捞的还不够吗?
  这时候不回翰林熬资历,还等什么呢?!
  沉默的张居正的内心深处,对他那位已然半决裂的好友隐隐有着一丝敬意,虽然他不知道钱渊想做什么,但他知道,钱渊不是为了自己。
  徐阶叹了口气,不再说起正事,转而问道:“前几日让太医院派人去了,如何?”
  张居正轻轻摇头,“太医院……尽用些温和药方,难起沉珂,偏偏今年东壁先生又南下,拖了人打听,但一直没什么消息。”
  看着消瘦至此的学生,徐阶感同身受,两人都是青年丧妻,张居正更惨,这已经是续弦了。
  “家里乱糟糟的,小儿今年六岁,也该启蒙了,但至今还只知道嬉戏。”张居正面露苦涩。
  徐阶又是感同身受,徐璠都年近三十了,一点都不成器……京中有人将徐璠和严世蕃相提并论,但事实上,这这是个笑话。
  这番感慨说了好一会儿,话里话外一点端倪都没有,但等张居正离开好一会儿后,徐阶才扶着桌案缓缓起身,向后院去了。
第551章
政治婚姻
  其实有时候,徐阶挺羡慕严嵩这个老对手,死对头的。
  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家都不是什么好鸟,好鸟也进不了内阁,这个就不大哥说二哥了。
  治国平天下这个很难分出高下,徐阶虽然恨不得将严嵩千刀万剐,但也能理解对方的难处,如今的大明就像个破败的屋子,只能靠一任又一任的裱糊匠糊弄。
  但在齐家这一项上,徐阶完败于严嵩。
  严嵩就一个老妻,可谓真正的白头偕老,膝下独子严世蕃,虽嚣张跋扈,但实是聪明绝顶。
  而徐阶呢,青年丧妻,长子无人管教,续弦张氏再生两子一女,虽然两子年纪尚幼,但已然隐隐不和。
  从去年开始,家中几乎日日不宁,季氏和张氏都快闹翻天了,张氏对徐璠千般不顺眼,万种看不惯……
  独女徐璨更是和徐璠成了仇家,而徐璠对两个弟弟的态度自然也不会好……特别是二弟已经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次女定亲。
  当然了,导火索是钱渊。
  钱渊娶得娇妻美眷拍拍屁股南下,但留下的烂摊子……这一年多了,徐府后宅几乎看不到个笑脸。
  正堂里,张氏正耐心的跟女儿细细述说,但徐璨显然听不进去,一脸的不耐烦,脱口而出:“二十一了,居然还没中进士,如何称得上有才?!”
  啧啧,话有所指,张氏一脸的无奈愤恨,二十一岁的钱渊已经身登皇榜被点为庶吉士入翰林了。
  这一年多来,张氏细细挑选了十多个青年才俊,曾经一度入眼的顾从礼之子,也就是原时空徐璨的丈夫顾九锡,被一脚踢飞,差的太多了!
  但无奈徐璨始终不点头,就连相看都不肯去,只听张氏说说……只知道摇头。
  为什么?
  张氏当然知道原因,女儿这是在拿那杀千刀的钱渊在比对呢!
  但钱渊弱冠之年即名扬东南,二十出头就海内遍传其名,身登皇榜,屡有战功,即使在朝中也分量不轻,这样的人物……哪里找得到?!
  就算是稍逊一筹的青年才俊……别说徐璨想不想嫁,人家都不愿意娶!
  去年京中可是流传徐璨心慕钱展才,但后者却挑中徐阶长孙女的传言。
  但女儿已经十八了,再不出嫁要成老姑娘了……张氏越想越气,越想心头怒火越旺。
  张氏强忍怒气,劝道:“虽只是举人,但后年会试,未必不能登科……府中清客看过他乡试答卷,不敢说一甲二甲,三甲还是有点把握的。”
  看女儿满脸不忿,张氏气得脱口而出,“那人也不过就是三甲同进士!”
  徐璨立即反口相驳道:“但却是庶吉士出身,满朝皆闻其名,而且还满腹文采……别人不知,难道母亲也不知吗?!”
  呃,这个误会可能永远解不开了。
  这时候,徐阶踱步进来,似乎没有听见妻子和女儿的争论,有条不紊的坐下,偏头问道:“季氏病重,可有信件去台州?”
  “已经去了两封,都是府内下人送去的。”张氏面无表情的答道:“均无回信。”
  顿了顿,张氏忍不住又说:“别说病重了,就是病故……那丫头也不会回京拜祭,黑心肝的!”
  “那就不用再写了。”徐阶叹了口气,看了眼脸上尚有泪痕的女儿,“多少年未见如此少年英杰。”
  “少年登科,虽然少,但每一科也有几人。”
  “击倭有功,天下遍传其名,也不过乘势而起罢了。”
  “但其人心思深沉,手段了得,即使为父也吃过哑巴亏,这般人物,实是罕见。”
  “往前数一甲子,如此年纪,未见如此人杰。”
  “所以,想挑第二个钱展才,希望渺茫。”
  徐阶的意思很明显,你想挑个能和钱渊差不多的青年才俊,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本意来说,徐阶这是劝慰女儿,是好意。
  可惜效果适得其反,徐璨垂下的脸庞都快扭曲的不能看了,狠毒的心思在她内心深处滋生……说的直接点,如果小七站在她面前,她能一刀来个透心凉。
  嗯,她恨的是小七,是这个狐狸精将自己挑中的夫婿抢了去……钱渊是无辜的。
  知女莫若母,张氏无奈的叹了口气,对丈夫使了个眼色。
  “倒是有个人,年纪轻轻高中进士,身入翰林,虽名声不显,但实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弱钱展才。”
  徐璨抬起头,“何人?”
  徐阶避而不答道:“但却是续弦。”
  看女儿没有立即起身离开,张氏一阵心酸,自己是续弦,女儿也要去做续弦。
  过了会儿,张氏将徐璨打发回去,垂泪对徐阶道:“老爷,如何让璨儿去做续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