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801

  这一切恰如后面那数百年的历史,钱渊在心里默默如此想,历史的惯性有着让人胆怯的力量,想试图让历史的方向发生略略的改变,需要的是灵感、实力、巧合,以及牺牲。
  钱渊不愿意去做那个牺牲的人,但他真心希望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时光早些度过,就算心不甘情不愿,或许到了关键时刻,他也愿纵身一跃,跳入火炉。
  从嘉靖三十二年起,钱渊多遭厄难,先有父兄横遭不测,后几度遇倭寇来袭,甚至被掳走。
  但钱渊始终化凶为吉,父兄幸存,自己几度击倭名扬天下,顺利考中进士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简在帝心,与裕王交好,结交高拱,纵使严嵩、徐阶也不敢轻视。
  总而言之一句话,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处境,钱渊总尽可能的将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总希望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但正如唐顺之所言,从今日起,钱渊的命运将不会完全握在自己的手里。
  或能扶摇直上九万里,或会遭万人唾骂身败名裂。
  或史册上记下钱渊这个佞臣,或数百年后会有后人称其千年未有之杰。
  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不知道当东西方有着足够的交流后,会给这片土地带来什么……
  但他会一直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复杂的情绪在心头涌动,但等钱渊启目,双眼一片古井无波。
  他转头看向胡宗宪、汪直,突然洒然一笑。
  “昨日方先生为汝贞兄向导遍游沥港,今日钱某为五峰向导尽览侯涛,如何?”
第539章
出迎
  就在钱渊登高观日出的时候,镇海县外已是人头耸动,留守的总督府幕僚王寅一脸愁容,他最得胡宗宪信任,但凡胡宗宪出战,都以王寅留守。
  居中的浙江巡抚吴百朋镇定自若,安慰道:“昨日接到回信,已派出小舟斥候查探,并无战事,再说了,有钱家护卫在……”
  “好勇斗狠!”一旁的台州知府谭纶冷不丁插了句,“东南钱氏向来被称‘吴越福星’,他倒是好,混了个扫帚星的绰号来……”
  “子理兄此言差矣。”吴百朋正色道:“展才抛却前程,两度南下,拯万民于水火,倭寇闻风逃窜称其‘扫帚星’,如何不是‘吴越福星’?”
  谭纶无言以对,心里暗骂……身为长辈,不过私下背后讨点嘴头上的便宜,居然也有人来怼!
  转身看看,谭纶看到了浙江副总兵戚继光骑在马上眺望海面,宁绍台参将卢斌忍不住攀上山丘拿出望远镜,再想想前日台州指挥使葛浩和钱渊勾肩搭背……
  谭纶忍不住如此想,还好如今大体是太平岁月,不然……自己那外甥怕是个混世魔王。
  “来了!”近处的侯继高突然低喝道:“有船只来了!”
  马上的戚继光还没看见,山丘上的卢斌快步下来,低声道:“共六艘船只,其中两艘福船,理应无碍。”
  “好!”吴百朋击掌赞道:“大事可定。”
  在场的众人三日前送别,都知道去沥港的共三艘船,其中一艘福船,如今倍增,自然是招抚顺利,而增加的船只正好是一倍,如谭纶、吴百朋、戚继光心里都隐隐猜到,只怕是那位汪五峰亲自到了。
  戚继光催马向前,马鞭点了点吴惟忠、丁邦彦两位麾下大将,犹豫了下又点了点戚继美。
  三人率近千甲士出迎,手中军械映射出耀眼的光芒,将士们队列森严,步伐整齐,透出如若实质的杀气。
  最大的福船停靠在岸上,船头上齐列三人,居中的浙直总督胡宗宪,两边分别是钱渊和汪直。
  谭纶平静的站在吴百朋身后向前缓步而行,视线却在下船的人群中扫来扫去。
  “七哥,这边!”一声吆喝引起了谭纶的注意力。
  一个正在打量对面的粗豪汉子应了一声,正要转头离去,视线正正和谭纶撞了个正着。
  谭纶勉强咧嘴露出个笑容,谭七指倒是颇为开怀,伸手举起了无名指和中指、小拇指被削去的左手,这是他如今“谭七指”、“七哥”诨名的由来。
  谭维在和钱锐长谈后已经决定,此生不复再有宜黄谭维,一方面钱锐托付重任,另一方面……如今的谭维已经非常清楚不远处那嫡亲外甥是个什么样的人。
  早在桐乡县外,当尖锐的唢呐声响起,侯继高、吴成器率松江兵从侧翼狂冲而来的时候,谭维就已经足够了解……
  钱渊是决不允许父兄尚在世,而且为海盗或海商中重要人物的消息流传出去的。
  只不过对了一眼,略略顿了顿,谭维转过身去,瞥了眼身边一直低着头的钱鸿,“放心,认不出你。”
  那是当然,十多年前见过一面,那时候钱鸿刚刚开始随钱锐经商,身上还有书卷味呢。
  不远处的钱渊也观察到了这一幕,仔细的打量了下谭纶的神色,略微放心,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码头外,居中的是以浙江巡抚吴百朋为首的文武官员、士子,两翼均是身着铁甲,手持军械,神态肃穆的武卒。
  “都说东南有俞龙戚虎,如今浙江总兵俞大猷正围剿绍兴府、金华府流传盗匪。”钱渊扬声道:“不过,如今镇守宁波的有戚元敬兄弟两人,想必五峰船主早有耳闻。”
  “那是当然。”汪直神色略微有点紧张,两翼的武卒人数过千,显然都是精兵。
  “上虞大捷,先有戚继美相援,三度败倭,后有其兄戚元敬率大军三刻破贼。”钱渊随手点道:“此是吴汝诚,义乌人,为戚元敬所部前锋大将,当日便是他先斩六贼破阵。”
  “果然雄壮。”汪直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不受招抚,遇上这等精兵猛将,三四倍的兵力只怕也要被一击而溃。
  钱渊停下脚步,转头喝道:“各人归阵!”
  汪直愣了下,回头看见身后身着铁甲的钱家护卫中陆陆续续出列十余人,走入两翼队列。
  汪直眼神不错,看见这两日一直跟在钱渊身边的杨文大步走入戚继光所部,手摁刀柄,和刚刚介绍过的义乌吴惟忠并肩而立。
  “钱家护卫甲于东南。”胡宗宪无奈的解释道:“自徐海猖獗,钱家护卫屡屡击倭有功,战力无双,展才挑选可塑之才入军,上虞大捷中均有功。”
  “哈哈,此次亲上沥港,也怕横遭不测啊。”钱渊大笑道:“不得已选派旧部,五峰船主勿怪。”
  “应有之义。”汪直的笑容有些勉强,在心里重新估算身边这位青年的实力。
  看似只是个巡按御史,但实则手眼通天,向上向下均根基深厚,如若真心赞同开海禁通商,这倒是好事。
  “贺总督大人凯旋。”浙江巡抚吴百朋作揖行礼。
  “惟锡此言过誉。”胡宗宪干枯的面容上露出一丝笑容,扶起吴百朋,转身道:“汪五峰亲至,浙江沿海再无战乱之苦。”
  汪直苦笑着团团作揖,连连推辞不敢当,视线所及之处,多见熟悉面容……毕竟这么多年来,他的渠道大都在宁波一府。
  众人齐齐入城,多有人的视线落在不远处的侯涛山,唐顺之直到昨日夜里才知晓通商之地选在这,恨不得现在就拔腿去看个究竟。
  一行人入了临时驻扎的总督府,胡宗宪下令大摆筵席相贺,多年后重新脚踏故土的汪直等人心潮难平,不过这些钱渊没掺和进去。
  “看清了?”
  “看清了。”张三凑近低声道:“实在有点弄险,要是被人认出来……”
  “小舅都没认出来,如果身份泄露……”钱渊似笑非笑的横了眼。
  张三干笑着扇了自己个小嘴巴,“少爷放心,之前老人……倒是不少,不过一部分在杭州食园,临海那边不过就两人,回头就调到杭州……再不济调到京城去。”
  钱渊叹道:“如若肯走,都调至京城随园,不愿走的,调至杭州食园。”
  “是是是。”张三连连点头。
  张三是钱家佃户子弟,当年钱渊穿越而来在庄子里养病就和张三相熟,所以张三和钱鸿算不上熟悉,但也见得多。
  当然,关键在于,去年钱渊第一次南下去黄岩县,劝母妹回临海县,之后设下埋伏……就是张三带人擒住来探望家人的钱鸿。
  不远处的钱鸿瞥了眼过来,看张三的眼神颇为不善……他可没忘记,那日张三的拳头一点都没留情!
第540章
建城
  侯涛山距离镇海县城很近。
  近到什么地步呢?
  不超过五十米!
  钱渊前世也来过宁波不少次,甚至还来过招宝山风景区,不过还真没注意到这点,其实这也正常,后来镇海县老城早就被废弃了。
  一同登山的还有吴百朋、唐顺之、戚继光、戚继美、卢斌等人,郑若曾、沈明臣也来凑热闹,到最后汪直带着十几个手下也赶来了。
  、“老船主,母子重逢,父子相见……”
  “钱大人今晨说为汪某向导,总要说到做到。”汪直笑道:“再说了,诸般事还是越快越好。”
  “好好好,诸位一同登山。”
  侯涛山并不高,历史上也没什么出奇的地方,本地名士沈明臣略略介绍了一遍。
  “因波涛汹涌,骇浪滔天,取名候涛山。”沈明臣笑道:“不过自正德年间,因为地处出海口,商舶所经、百轸交集,又名招宝山。”
  大半个时辰后,众人已经站在侯涛山顶,钱渊向东眺望海面,向南看见甬江滚滚向东出海,向西……能看见镇海县城的建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