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801

  虽然胡宗宪对这些一无所知,但很敏锐的察觉到,汪直的所作所为……献上徐海首级,选双屿、沥港议招抚大事,有意无意的将钱渊烘托出来,所以他判断,钱渊在汪直身边是有消息来源的。
  “不说这些了。”钱渊一挥手,“摒弃前嫌,携手共进,若能招抚汪直,再剿灭小股倭寇,尽快让东南倭乱平息,加官进爵亦常事。”
  “好,摒弃前嫌,携手共进。”胡宗宪点点头,“加官进爵……愚兄倒是不想了,能全身而退,已是心满意足。”
  “也未必不能加官进爵。”钱渊冷笑道:“严分宜年近八旬,如若华亭执掌朝政,你以为你有什么好下场?”
  这两句话指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胡宗宪沉思片刻,心头大动,“展才的意思是……”
  “肉都喂到嘴边了,还需要钱某硬生生塞进去?”钱渊抬起茶盏,微垂眼帘道:“总督府诸幕僚中,亮卿兄和汝贞兄最为亲厚,可使其入京,暂住随园。”
  胡宗宪倒吸一口凉气,随园可不是那么随随便便能住的,这是以钱渊为核心的政治势力,虽然朝气蓬勃,但毕竟稚嫩,之所以为朝野重视,很大程度上在随园士子和裕王府的关系。
  胡宗宪也曾听说过,裕王、高拱和钱渊关系极深,甚至裕王时常去随园游玩。
  但问题是自己攀附严嵩上位,严党的标签是贴在身上的,贸贸然绕过严嵩去接触裕王……未必是什么好事。
  想来想去,胡宗宪挥手道:“还需斟酌一二。”
  “那日后再说,先说眼前事。”钱渊抿了口茶,“招抚就交于汝贞兄,开海禁通商,钱某一力承当。”
  胡宗宪心里简直了,要不是得罪不起,真想抢过这厮手里的茶盏,狠狠砸在他的脸上!
  钱渊还有心思欣赏下胡宗宪的脸色,又补了一刀,“这不是怕汝贞兄嫌弃钱某抢功嘛。”
  “展才说笑了,说笑了……”
  胡宗宪的声音都有点颤抖,娘的,说起来招抚汪直,开海禁通商是两件事,两个人一人负责一头,看起来挺好……
  但实际上这是一回事,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一回事,如若不能开海禁通商,招抚汪直那就是如镜中水月。
  如若成功招抚汪直,最后却反悔不能开海禁通商,那更是一片大乱……呃,后者就是历史的真相。
  胡宗宪为什么如此礼遇钱渊,就是要借其背景,借其手开海禁通商,自己不能沾手此事,但绝不能和招抚汪直完全分割。
  说好的摒弃前嫌呢?!
  说好的携手共进呢?!
  胡宗宪咬着牙瞪着若无其事的钱渊,心思急转,眼前这个青年看似年轻,却不是那种意气用事的人,再说了,前面绵里藏针已经占尽上风,真的没必要再来这么一手。
  胡宗宪心里隐隐猜测,这或许不过是对方的小手段而已。
  “展才,还有话没说完吧?”
  试探一句,钱渊接下来提出的条件印证了胡宗宪的猜测。
  “第一,银子,开海禁通商,无银不可成事。”
  “第二,人手,总督府需招募至少万余民夫。”
  “第三,调职,台州府同知唐荆川调宁波知府。”
  “第四,驻军,浙江副总兵戚继光所部驻扎宁波府,不能另调。”
  钱渊噼里啪啦连续提出四个条件,在知道对方有备而来之后,胡宗宪一阵头大,这次被敲竹杠要被敲个半死了!
  “慢慢来,慢慢来,展才,有的事愚兄也没办法……”
  话说到一半就停了,因为胡宗宪看懂了钱渊投来的眼神……你小子弄错了没?你以为我是在和你商量?
  做得到得做,做不到也得做!
  再说了,这四个条件,要么是在总督府权力范围之内,要么是胡宗宪能辗转办得到的。
  拨付银两,招聘民夫,分派诸军,这都是没有超过总督府权力范围,当然了,钱渊是不用考虑胡宗宪想做到这些,要费多少精力,打多少官司,得罪多少人……
  调唐顺之升迁宁波知府,这是摆明了告诉胡宗宪,赶紧的,你小子攀附严嵩、严世蕃,送银子,送古玩,总得要点实实在在的好处吧!
  反正吏部尚书吴鹏是严党,别说严嵩了,就连严世蕃的吩咐都无不照办。
  胡宗宪这下急眼了,“展才……在篡风镇,你不是要愚兄拨付所有赏银吗?
  现在总督府实在是……可能巡抚衙门那边倒是……”
  看钱渊无动于衷的模样,胡宗宪起身亲自添茶,“唐荆川助谭子理守御台州有功,升迁宁波知府倒是好办,招万余民夫……展才,你到底想干什么?”
  “这事儿汝贞兄就别管了。”钱渊慢悠悠道:“四事俱全,钱某再出面与五峰详谈。”
  “三日后就在沥港会面,难道要愚兄三日内调拨万余民夫?还有唐荆川升宁波知府,那也来不及啊!”
  钱渊奇怪的看了眼胡宗宪,“三日后议招抚一事,开海禁通商……要不要议,就要看汝贞兄应不应下这四事。”
  钱渊抬起茶盏抿了口茶,“明前龙井,天下绝品啊。”
  “所以,适才提醒过亮卿兄,不可毁诺。”
  胡宗宪无语了,还以为你借明前龙井是指桑骂槐,意指之前一段时日的毁诺……没想到却是落在这。
第528章
李子
  沥港其实不是个地名,而是港口的名称,位于舟山群岛和镇海县之间的岛屿上,与两处均只有一水之隔,岛上有山名曰“金塘山”,所以此岛也被称为“金塘岛”。
  阴沉沉的乌云在空中聚集,雨滴已渐渐坠落,海风呼啸而来将亭内众人的衣衫吹的呼呼作响。
  “义父,估摸着不会来了。”毛海峰看着渐渐掀起的海浪,“就算想来,今日风浪不小,怕也不敢。”
  周围响起一片应和声,这等风浪对他们这些常年纵横海上的算是小儿科,但对寻常人来说,颇为骇人。
  身材魁梧的汪直向前一步,双手负于身后,定睛看向不远处的残墙碎瓦,这儿曾经是他的起点,花费多少心血,花费多少气力,才建起的商市,结果如今一片残破。
  “当年沥港船帆如云,聚集商贾,挥汗如雨,实是东南第一盛地,可惜如今却……”钱锐摇头道:“老船主也勿要心疼,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汪直长叹一声,“以先生看来,此次招抚,以开海禁通商,有几分可能?”
  “这……方某又不是神仙,就算是神仙怕也算不出。”钱锐顿了顿,“不过前些日子慈溪赵家那几人……老船主还记得?”
  “赵家人做生意向来没什么规矩。”毛海峰偏头插嘴道:“首尾两端,如今看可能通商,丢出几人过来看看风向而已。”
  “闭嘴。”汪直瞪了眼,“商路断绝数年,赵家早年在双屿、沥港都设商铺,此路不能断绝……方先生接着说,你再插嘴试试!”
  毛海峰悻悻闭上嘴巴。
  “仔细盘问才得知,慈溪赵家倒是有个人……老船主应该也知晓。”钱锐轻声道:“赵文华,字元质,号梅村,嘉靖八年进士,嘉靖三十二年南下督战击倭,后回朝升任工部尚书。”
  “噢噢噢,老夫听说过,据说是个严党,名声不太好……没想到是慈溪赵家人。”
  “赵文华是严党中人,浙直总督胡汝贞亦是严党。”
  “先生意思是……严党其实是赞成开海禁通商的?”
  “至少不会反对吧。”钱锐随口瞎扯道:“那日还听得一个消息,当年浙江巡抚王民应指派大军攻陷沥港,升任兵部侍郎,不过去年末被赶出京城,据说颇受冷遇。”
  虽然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信息,但汪直颇为鼓舞,笑道:“有先生在侧,老夫心里才有底气……嗯?”
  “来了!”徐碧城眼力最健,指着远处港口,“福船在中,前后四船护佑,倒是比咱们还有排场!”
  正巧海风暂歇,雨水稍停,汪直大步走出亭子,径直往前走去。
  福船靠岸,先行下船的是数十名或腰间佩刀,或手持长枪的武卒,个个身材高大,目光警惕,很快占据半废的码头。
  接着下船的七八个身穿儒衫的士子,投向汪直等人的视线里带着好奇,倒没有什么厌恶……毕竟都是东南本地人,虽然痛恨倭寇,但也知道汪直这几年并没有参与侵袭沿海的战事,甚至和徐海开战,给东南留出了编练新军的时间。
  郑若曾回头看了眼船……纵然他向来沉稳有度,也忍不住低低啐骂了几句,展才这厮是得理不让人啊!
  船舱里,胡宗宪面色铁青的一拍桌案,“行行行,都依你还不成,从金华、台州、绍兴、处州、绍兴调集民夫,银子以总督府、巡抚衙门两边凑齐……唐荆川升任宁波知府,只要徐华亭不捣鬼,理应无碍。”
  “早应下不就完了嘛,非要等到临门一脚才……”钱渊慢条斯理的起身,接过杨文递来的苗刀,有条不紊的悬挂在腰侧,“好了,汝贞兄先请。”
  武卒分成两排站定,众多幕僚拥着浙直总督胡宗宪踏上岛,围绕这个港口,数以万计的性命坠入黄泉,但直到此刻,才有一个真正的大明官员踏上此地。
  出乎胡宗宪意料的是,在微凉的海风中,两伙人还在警惕的互相打量的时候,汪直越众而出,单膝跪地。
  “罪民汪直拜见总督大人。”
  汪直身后众人一阵骚动,如性情火爆直率的毛海峰纵然单臂,也忍不住手摁刀柄。
  胡宗宪这边更是惊讶,谁也没想到名声响彻海上的汪直如此轻易的跪拜称罪。
  胡宗宪的视线在汪直的头上打了个转……大好头颅,可惜不能借此一跃。
  这段时日勾心斗角,恨不得施展浑身解数,就是为了这颗头颅……当这颗头颅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胡宗宪感触复杂,一时间有些出神。
  跪在地上的汪直心里有点打鼓,自己这姿态已经够低了,还想怎么样……好几息了,还不让老子起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