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801


第517章
抢功
  “哎呦喂,小祖宗……”
  黄锦弯着腰一路小跑,将在地图上撒欢的狮猫给抱起来,这只比前一只明显活泼多了,用嘉靖帝的话来说,性子倒是有点像展才那个杀才。
  将狮猫送到门外让小太监看着,黄锦回殿时正好听见徐渭的那句话,不由咧咧嘴。
  “徐海聚拢倭寇有好有坏……居然还有好处?”黄锦顺手给嘉靖帝换了杯热茶,“皇爷,这种事听都没听说过啊。”
  “你懂什么!”斜斜依在榻上的嘉靖帝哼了声,“倭寇聚拢,方能围歼。”
  “陛下英明,一语中的。”徐渭笑道:“嘉靖三十三年,徐海先后两次聚拢倭寇,多的时候万余人,少的时候六七千人。
  今年徐海率倭寇侵袭绍兴府,麾下四千倭寇主力,再加上散兵游勇,总兵力逾六千。
  如若这些倭寇以数百人,甚至百十人一股,四处劫掠……”
  捷报中说徐海麾下近万,其实只有六千,嘉靖帝倒是不在乎这些小猫腻,沉声道:“那不仅仅是东南沿海了。”
  “是啊,只怕常州、扬州、严州甚至江西一带都会遭倭寇侵袭。”徐渭点头道:“所以,徐海聚拢倭寇,虽然编练成军,战力不凡,但也给了俞志辅、戚元敬围歼的机会。”
  事实上,就在今年,倭寇再度袭扬州,都快杀到凤阳府了,嘉靖帝训斥胡宗宪,旨意中第一次出现了“抚剿并重”的字眼。
  这才有了胡宗宪招抚汪直一事,可惜“抚剿并重”后面还有一句“勿使贼首逃遁”,这也成了后来科道言官弹劾胡宗宪的一大利器。
  徐渭叹道:“这也正是展才和胡汝贞起隙的原因。”
  “嗯?”嘉靖帝大为意外,他很清楚,钱渊之前两年对胡宗宪支持力度极大,视其为东南剿倭的最佳人选,没想到如今大捷之后却反目相向。
  “今年正月,胡汝贞巡视台州府,在临海县和展才密议,定下大局,绞杀徐海,招抚汪直。”
  “因官军水师海战不利,展才决意诱徐海攻宁绍台三府,官军前轻后重,断其后路,逼其决战。”
  “此后数月,募兵成军,打制军械,粮饷供应,修建海船,调配兵力,无不是以此为目标。”
  “这……和展才、胡汝贞起隙有什么关系?”黄锦听得懵懵懂懂,殿内只有三人,他也不避讳直接问:“文长,离题万里了。”
  嘉靖帝沉吟不语,手指微微搓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下一刻,徐渭说出了答案,“胡汝贞是在抢功。”
  黄锦还是没听懂,但嘉靖帝听懂了,幽幽道:“记得去岁,展才曾言,在徐海身边埋有眼线……”
  “确有此事。”徐渭叹道:“此人在徐海麾下地位不低,也正是有此人,展才才有诱徐海攻宁绍台三府的谋划,这也意味着……东南大局乃展才一手制定。”
  “胡汝贞此人通权谋,有城府,晓军机,惜量窄,展才虽非有意,但胡汝贞不甘于此……才有抢功之举。”
  “抢功?”嘉靖帝重复了遍,心头有些烦躁,“说清楚。”
  徐渭手中如意指向地图,“五月初四,展才亲率戚继美所部援上虞,以钱家护卫为先锋,一举破敌,当日徐海率倭寇主力南下,身在东山镇的胡汝贞赶赴上虞。”
  看黄锦还一头雾水的模样,徐渭补充道:“倭寇主力现身,胡汝贞调浙江副总兵戚继光、浙东参将刘显两部赶赴上虞决战。”
  嘉靖帝微微摇头,并不认可徐渭的说法……身为浙直总督,大战将起,胡汝贞赶赴战场,尽显胆气,要知道当时谁都无法肯定,戚继光能一举破敌。
  “不过胡汝贞是准备入上虞县城的,可惜展才率戚继美所部在姚江对岸扎营。”徐渭指着地图上姚江,“为此总督府幕僚颇为埋怨展才,第二日倭寇攻城,上虞县城摇摇欲坠。”
  “还好展才前一日设下伏兵,选军中勇士,加百余钱家护卫,尽披铠甲,携双刀于山中,突然出击,两刻钟内尽扫攻城倭寇,斩杀数百,大挫倭寇锐气。”
  “再之后,戚继光率部来援,三刻钟击溃倭寇主力,徐海率千余倭寇北窜。”
  “上虞知县孙丕扬随军追击,被胡汝贞训斥赶回。”徐渭看了眼嘉靖帝,加重语气道:“浙东参将刘显率军四千在北边截断倭寇退路,徐海轻而易举破阵,孙丕扬大骂刘显……”
  嘉靖帝皱了皱眉,这件事在捷报中一笔带过,只说刘显率军堵截,杀伤甚多,徐海侥幸逃生。
  “胡汝贞令刘显夜间追击,在距离篡风镇不远处……”徐渭指着地图,“遭徐海伏击,官军大败,刘显仅以身免。”
  下面递来的军报有猫腻很正常,但嘉靖帝没想到还有一场大败。
  “如若不是浙江总兵俞大猷得展才派出的斥候相告,于篡风镇到沥海所途中设伏,只怕徐海率千余倭寇离海遁去,虽实力大损但会死灰复燃。”
  嘉靖帝这次依旧微微摇头,这是说得过去的,他也知道刘显是胡宗宪心腹将领,将剿灭残寇,捕杀徐海的任务交给刘显,胡宗宪勉强算的上抢功……但身为浙直总督,这是在他权力范围之内的。
  “陛下,东南战局,是展才一手谋划,戚继光、卢斌、戚继美募兵,是展才大力襄助。”
  “上虞大捷,展才先使护卫探查军情,得倭寇主力位置,又亲率大军援上虞,两度出击,力保城池不失,甚至俞大猷剿灭残寇,亦有展才之助。”
  “而胡汝贞……”
  徐渭顿了顿,摊手苦笑道:“所以,徐海逃窜,胡汝贞欲和汪直开战。”
  长篇大论说到这,嘉靖帝终于恍然大悟,这场上虞大捷中,钱渊占的比重太大了,大到让浙直总督胡汝贞不甘心的地步。
  于是,胡宗宪希望以剿灭汪直的军功,压倒钱渊。
  这就是胡宗宪和钱渊为什么发生矛盾的根本原因……胡宗宪自视甚高,如何甘心为钱渊陪衬?
  “汪直……”嘉靖帝犹豫了下,“去年朝中风闻胡汝贞招抚汪直,闹出好大风波,如若能一战而定,亦是好事。”
  “绝不可能一战而定。”徐渭斩钉截铁的说:“汪直麾下兵力远逾徐海,要知道此人在倭国占地甚广,人脉深远,一旦开战,数万倭寇将侵袭东南。”
  “最重要的是,汪直仅能管束直属麾下,那数以万计的倭寇很可能会以小股劫掠,东南将处处烽火,北至通州,南至闽粤……”
  黄锦眨眨眼,“难怪之前说徐海聚拢倭寇亦有好处……”
  徐渭这番话是有保留的,可惜他面对的可能是明代最聪明的一个帝王,嘉靖帝可没黄锦眼窝子那么浅。
  “展才念念不忘开海禁通商啊。”嘉靖帝长叹一声,“想必文长亦是知情。”
第518章
第五百一十八掌
选择
  殿内寂静无声,嘉靖帝冷冷的看着徐渭。
  从第一次见面开始,钱渊就在嘉靖帝面前展露过类似的苗头,之后又几次试探开海禁通商一事,去年回京还一度在朝中闹出一场不小的风波,这一切,嘉靖帝心知肚明。
  徐渭舔舔嘴唇,壮着胆子继续道:“不敢欺瞒陛下,臣出身东南,深知内情,当年汪直无力管束,徐海、叶碧川等寇首侵略嘉兴,以至于王民应攻陷沥港,但之后汪直从未寇边。
  如若和汪直开战,意味着朝廷决计不肯开海禁通商,汪直亦无力管束,大批海商将沦为倭寇,东南战事……十年不歇。”
  “十年不歇?”嘉靖帝哼了声。
  钱渊在密信中提到,这是最能打动嘉靖帝的一句话。
  东南战事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了,耗费大量粮饷,胡宗宪提编数省,截留盐税……以至于朝中财用大乏,户部仓库空的老鼠都要去讨饭,内承运库也有点顶不住了,嘉靖帝想片纸于太仓取银……户部尚书方钝都不拦着,反正太仓银库没银子。
  在这种情况下,嘉靖帝想的是以最快速度平息东南倭乱,能让浙江、福建、苏松等大明膏华之地能继续给朝廷输血。
  于是,招抚汪直,平息倭乱,是最快捷的一条路。
  和汪直开战,如若速胜还好,如若旷日持久,这是嘉靖帝难以忍受的。
  “这个杀才!”嘉靖帝烦躁的将手中把玩的茶盏丢开,翻身下榻来回走动,“念他有几分忠心,赏个庶吉士,不好好待在翰林院,非要去东南!”
  其他的事可能有点糊涂,但黄锦最能摸得清嘉靖帝的心思,他也在微微叹气,开海禁通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太难了,满朝科道言官会兴奋的用唾沫星子将钱渊淹死。
  钱渊本可在翰林院熬资历,简在帝心三年后必能留馆,用不着裕王登基说不定就能入詹事府,等新君登基直升六部,三十岁可窥侍郎之位。
  通天大道不去走,非要走羊肠小路,而且还是满地荆棘的小路。
  徐渭没有想到,嘉靖帝目光如炬,从只言片语中察觉到钱渊和胡宗宪起隙的真正原因,这和钱渊在嘉靖帝面前几度述说海贸之利有关。
  但徐渭这一年多的舔狗生涯也不是白过的!
  “为君分忧。”跪在地上的徐渭挺直上身,一副凛然风范,“展才去岁曾言,虽九死其犹未悔。”
  嘉靖帝的脚步停下了,骂道:“虽九死其犹未悔……说的好听有个屁用!”
  “如若招抚汪直,开海禁通商……一旦倭寇再起,满朝弹劾,就是朕也保不住他!”
  这是肯定的,如果开海禁通商,倭寇还是大举侵略沿海,钱渊必然是千夫所指,如果汪直沦为倭寇,钱渊……罢官归乡都是轻的。
  其中关碍之处,徐渭自然也想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他苦笑着低声道:“展才心志坚毅……通商,寇转为商,禁海,商转为寇。”
  “自嘉靖三十二年起,展才不下十次对阵倭寇,身边护卫死伤亦重,每每以百倍倭寇首级相祭,若不是无可奈何,哪里会想行招抚之策?”
  呃,其实钱渊更多想的是,通过汪直打开海禁之锁,和西方有所交流,而且他也不认为汪直是正儿八经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华阴地龙翻身,死伤无数,灾民哀嚎,户部无银赈灾,展才与其叔父在府内抱头痛哭。“
  这个就有点扯淡了,钱渊那日抱着嘉靖帝冲出万寿宫,得了好大的彩头,晚上回去还搓了几圈!
  还抱头痛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