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801

  就连王本固都忍不住看了眼徐璠,你找了个什么样的女婿啊!
  呃,想得太多还真不是好事,钱渊还真的是在指吴时来。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犯松江攻上海县,惟修兄胆怯不敢相援,后倭寇转攻华亭险些破城,驻守上海的董公率兵来援才得以保全。”
  董传策是华亭人,低声向张居正解释了几句,董公指的是董邦政,如今任吴淞总兵,据说几年前就和钱渊相交投契。
  “董克平文武双全,但却是贡士出身,其父曾任河南布政司参议,董公亦曾任六合知县,调苏松海防道佥事,不料战后却被转入武职,任吴淞副总兵。”
  张居正深深看了眼吴时来……虽然只是贡士出身,但却实实在在是文官,苏松海防道佥事是文职,转任吴淞副总兵,由文转武,看起来升官了,但实际上却是前路渺茫。
  “反而是无寸功的惟修兄向朝廷报捷,由松江府推官简拔入京为刑部给事中。”钱渊冷笑道:“其中颇有玩味之处。”
  董传策总算听懂了,不管董邦政是不是因为吴时来被转入武职,但至少吴时来抢功……从一府推官转科道言官,这里面连续跳了好几步。
  “你胡说……”吴时来脸色惨白,他原本以为钱渊指的是当年逼迫谭氏出银守城之事,那说到底是你们族内的纠纷,算是私冤,没想到钱渊一竿子直接捅到他的根基了。
  钱渊没理睬吴时来的反驳,转头看向桌上残剩的火锅,“付银了?”
  “没有。”头上被白纱布裹起来的小二靠在门边,“七十六两三钱。”
  好吧,这次零头也不抹了。
  “嗯?”
  七十六两银子……真不是个小数字,徐璠从怀里取出银子,又掏出一大串卡片……
  “这个能用,七折,但不能用在底料。”小二面无表情的上来查看,“这个不能用,十月到期,现在已经快十二月了,一共四十六两六钱。”
  明朝一两银子大约四十克,四十多两银子大约1600克,换算下是三斤不到……但问题是徐璠来钱家酒楼都是记账的。
  最后还是几个人凑了银子。
  “慢着。”
  “展才,得饶处人且饶人。”张居正皱眉道:“毕竟是翁婿。”
  “此人不是我钱家奴仆,而是酒楼雇工。”钱渊面无表情的指着小二,“无故被人殴伤,正好,子民兄、惟修兄都是科道言官。”
  “要么赔银,要么道歉。”
  徐璠气得一把拽下一块玉佩丢过去,扭头就走。
  钱渊也没指望徐璠道歉,这种事放到后世也差不多,顶多赔点钱而已。
  “对了,刘洪!”钱渊招手道:“你不是说酒楼入不敷出吗?”
  “是。”
  “明日起收账,谁不肯给银子,列出单子,少爷我亲自上门!”
  走出十几步远的徐璠脚步顿了顿,赶紧加快脚步,他记账了几个月……至少一两千两银子,哪里还得起?
  倒不是说徐璠没钱,关键是没这名义支银子啊。
  王本固和吴时来都是面无表情,张居正和董传策对视一眼皆哭笑不得,钱展才这睚眦必报的性子……这辈子都改不了了!
  “玉佩你留着吧。”钱渊指指小二,“不来赎就当了,另外月银加一级。”
  刘洪催促小二跪下行礼,“少爷,明日真的登门去要债?”
  钱渊无语的看了刘洪一眼,就算看在小七嫡母季氏的面子上也不能去啊,不过这厮如果还算要脸,以后应该不会再记账了。“
  “人到了?”
  “到了。”刘洪挥手让小二退下,亲自在前面领路,“黄字号院,就一人。”
  钱渊踏入院子,低声道:“周围放几人守着,别放人进来。”
  推开门,钱渊冷哼一声,自顾自坐下端起已经斟满的酒杯一饮而尽,“严东楼把银子准备好了?”
  自斟自饮了好一会儿的工部尚书赵文华苦笑道:“年初你不是说,东楼兄就是个饕餮,只进不出吗?”
  “胡汝贞黑了我一万两,这银子不找他找谁?”钱渊嗤之以鼻道:“他每个月送到江西多少?”
  “也不多,摊下来约莫一个月一两万两。”赵文华摇头道:“但古董字画,玉器摆件极多。”
  噢噢,那就是后来的《天水冰山录》,钱渊在心里盘算,日后抄家,也不知道能不能占点便宜。
  本来钱渊准备去见一趟严嵩,但现在来看不太合适,毕竟抢了浙江巡按,和徐阶有了隔阂……虽然之前也有,但这时候去见严嵩,徐阶难免多想。
  所以,赵文华是最合适的,他是严党,但私底下对钱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本固是徐阶推出来的……这件事就是他告知钱渊的。
第418章
贾文和
  粒粒虾滑在沸腾的火锅里翻滚,放进去的牛羊肉已经老的不能吃了,吃饱喝足的钱渊靠在椅背上,悠闲的听着对面赵文华的喋喋不休。
  对赵文华这个三甲进士来说,工部尚书已经做到头了,这些年银子也捞够了……严嵩知道自己不能退,严世蕃觉得自己不用退,但赵文华一直在琢磨退路。
  钱渊敏锐的听出,其实赵文华对干爹严嵩只能算是恭敬,但对严世蕃却是恐惧,他知道如果自己现在想退,第一个跳出来将他摁死肯定是严世蕃,而这位小阁老也拥有这样的能力。
  “别在这摆功劳了,王本固是徐华亭的人,你不送信我也知晓。”钱渊懒洋洋的说:“说起来你也无甚功劳啊。”
  “展才,展才……”赵文华擦擦额头的汗,“年初李时言举荐阮鹗任浙江巡抚,原本严世蕃有意召吴百朋入京任大理寺少卿,还是愚兄劝阻的。”
  “这次嘉兴糜烂,首功自然是展才你,其次就是吴百朋,愚兄多多少少也算帮上忙了。”
  钱渊把玩着手中的酒盏,随口笑道:“梅村兄,一个工部尚书的去留,我一介御史能做什么主?”
  “你赵元质如今是严党中除了分宜之外官职最高的,一旦去职,朝中必然大乱,华亭、分宜之争,你还想独善其身?”
  “不不不,不是现在。”赵文华喘了口粗气,“现在请辞,严东楼会拿我开刀……”
  钱渊笑着接道:“但是等严党一败,梅村兄只怕想退也退不了……”
  这句话赵文华明显是听懂了,脸色苍白,浑身上下都在战栗。
  一旦严嵩失势或突然病逝,严党内部自然是以严世蕃为核心,但问题是严世蕃不是进士出身,工部左侍郎已经到头了,否则也轮不到赵文华做工部尚书。
  而董份、唐汝楫资历尚浅,严党摆在明面上的首脑必然是大九卿之一的工部尚书赵文华。
  被顶上去和徐阶打擂台……赵文华实在没信心。
  好吧,就算当年夏言之死算在严嵩身上,不是还有个三边总制曾铣吗?
  正好让赵文华顶上去……到那时候,赵文华进无可进,退无可退,真的只能等死了。
  其实赵文华的意思钱渊也明白,无非是想让自己在裕王、高拱面前说说好话,到了关键时刻说不定能逃得一命。
  但钱渊怎么可能答应?!
  不说其他的,这等话说出口,别说是精明的高拱了,就是裕王也难免心里怀疑钱渊和严党的关系。
  “展才,只要能安然脱身,愚兄愿送出五成……不!七成家产!”赵文华离席苦苦哀求,“这两年来,愚兄什么都躲着,充数而已。”
  “哎,梅村兄别急啊,坐坐。”钱渊摆摆手,笑吟吟道:“七成……约莫多少?”
  “五……六十万两!”
  “慈溪左右还有数千亩良田……”
  赵文华咬着牙道:“一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钱渊脸上没什么表情,但心里大惊,十大传世名画的《富春山居图》!
  前世钱渊就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见识算得上广博,只是钻研不深,他记得《富春山居图》曾经被沈周收藏,后来在清朝被烧成两截。
  那些传世名画大都命运坎坷,如果有机会,钱渊倒是有心收藏,不过这是次要的。
  虽然今天是赵文华约见钱渊,但实则后者本来就有心见一面,他自然是有计划的,不会被赵文华牵着鼻子走。
  “慈溪赵家也算是宁波望族了,广有田亩,豪舍美姬。”钱渊慢吞吞的说:“梅村公的父祖辈无一人有功名,何来如此积蓄?”
  赵文华愣了下,试探问:“那日户部尚书方钝上书开海禁通商……是展才在背后?”
  这厮脑子倒是转得快,立即找到了关键的那个点,和其他宁波大族一样,慈溪赵家也是海商出身,早在弘治、正德年间就是宁波有数的大海商。
  “倭寇纷乱,如今赵家还有七八艘海船,全都交出来!”
  赵文华反应很快,前后那些事在脑子里过一遍,准确判断出,钱渊此次南下,很可能会想着开海禁通商的方向努力。
  “梅村公误会了,在下要那些海船做甚?”钱渊态度温和,“还想着带慈溪赵家一起发财呢。”
  赵文华沉默下来了,看向钱渊的目光闪烁不定,他不太确定这句话的含义……钱渊是公认的简在帝心,也是公认的随园首领,也是公认的裕王心腹,裕王带着高拱去随园吃火锅可没有遮遮掩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