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801

  其实关于浙江巡按这个人选,严嵩已经放弃,浙直总督胡宗宪是严党,浙江巡抚也没落到徐阶手里,就算为了权力制衡考虑,这个巡按也应该交给徐阶。
  所以,徐阶让张居正带着王本固来过个明路,可惜……钱渊是真的觉得可惜,本来还想离京前去一趟徐府,现在……就差撕破脸了。
  谁都可以,但绝不能是王本固!
  热腾腾的火锅吃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结束,徐璠叫来小二准备挂账,这时候,一个徐府下人急匆匆的赶进来,神情紧张,欲言又止。
  “怎么了?”徐璠随口问:“公文可下了?”
  “下了。”下人往后缩了缩,“是……是……”
  张居正看了眼僵在那的王本固,脑海中心思急转,眯着眼问:“总不会是钱展才吧?”
  沉默片刻后,张居正长叹道:“还真是钱展才啊!”
  虽然决裂,但张居正很清楚,那位曾经的好友绝不是个甘心在翰林院消磨时间的人物,但也没想到居然会舍弃庶吉士转入都察院。
  为什么?
  有这个必要吗?
  一系列的疑问在张居正脑海中翻滚,一个个答案在心中浮现,又一一被他否决。
  最后,张居正的视线落在了王本固的身上,或许,他才是原因。
  “诸位大人,七十六两五钱,零头抹了,就七十六两。”小二拿着算盘点头哈腰。
  下一刻,徐璠一脚踹飞了脚边的凳子,不偏不倚的,凳子正好砸在弯着腰的小二脑袋上。
第416章
谁委屈?
  头破血流的小二半蹲着靠在门边无人理睬,王本固面色阴沉,董传策和张居正默然无语,唯有徐璠和吴时来……
  吴时来年初曾经拜访过随园,但不太受待见,两年多前崇德大捷期间,钱氏族人逼迫谭氏纳银,其中吴时来是做过手脚的……至少是收了贿赂的。
  后来聂豹驻扎陶宅镇,钱渊借力打力,很是给了吴时来两次难堪。
  而徐璠是最沉不住气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拍着胸脯打了包票,今天这顿饭就是为了此事相贺,结果被女婿一脚把桌子都踢翻了。
  带着浓重华亭口音的怒骂声响起,徐璠这次是气急败坏了,就在刚才,王本固已经婉转的应下,将钱渊在杭州的那栋园子转赠给他……现在一切都是鸡飞蛋打。
  “鲁卿,慎言!”董传策低喝道,“这是钱家的酒楼。”
  “那又如何?!”徐璠跳着脚大骂道:“我是他钱展才的长辈,就算扇他大耳光子,他也得受着,还得赔罪!”
  什么长辈,什么大耳光子,什么还得赔罪……这等话除了刚刚起复的王本固之外,其余三人要么面无表情,要么转头四顾,要么抬头盯着天花板。
  谁不知道那厮去年入京将你打得鼻青脸肿,就连女儿出门都是祖父徐阶出面,你连个座位都没有……哪来的脸说这等话。
  翁婿关系可没办法和父子、师生相比,甚至不能和族亲关系相比,说是长辈没错,但也要在一条线上……
  更何况那钱渊和族人恩断义绝,都已经自绝于华亭钱氏,自创青浦堂口,这可是个狠人……此事传入京中,一度惹出几个御史上书弹劾。
  徐璠还在那喋喋不休,也没人管脸上流下血已经躺在地上的小二,就在张居正忍无可忍的时候,徐璠的大骂声戛然而止。
  “展……展才。”正对着门的是董传策,干笑着绕过桌子迎上来。
  钱渊没有回礼,静静的站在门口,视线在屋内每个人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到躺在地上的小二。
  赶来的杨文利索的从怀里取出包裹给小二包扎伤口,钱渊身后七八个护卫低着头垂手肃立,一个月前的战场杀戮,每个人手上都十几条,甚至几十条人命,虽然没有逼视,但他们身上无形的杀气让屋内屋外气氛凝重压抑起来。
  张居正和董传策还稳得住,但其余三人都有点慌了,谁想得到诗文传世的华亭钱氏居然出了个兵家子,还是那种火气上来就要挥拳头的那种……偏偏这次人家占了理。
  徐璠不仅第一时间闭上嘴,而且还往后退了几步,去年不过就是揍了几个钱家护卫,这次可是大骂钱渊本人……畏惧占据了他所有的脑容量,完全忘记了这是自己女婿。
  看了眼地上的小二,在看看杨文,知道伤势不重,钱渊才迈过门槛,缓步入内。
  从张居正身前走过,越过董传策,钱渊挑剔的目光扫过吴时来,又看了眼徐璠。
  这时候,徐璠做了个很古怪的动作,头部稍稍往左偏了偏,右手抬起到手肘处……这是个条件发生的抵抗动作。
  其他人没看懂……但钱渊险些破功笑出来了,这厮倒是记打,上次钱渊上去就是一记封门拳打在徐璠的鼻子上。
  不过钱渊没搭理他,视线最后落在了王本固脸上,这位一脸的愤慨……能理解,如果能巡按浙江,一旦顺利平倭,说不定还能升任浙江巡抚一跃成封疆大吏,回朝直入六部,就算不是尚书也能捞个侍郎,对三甲进士来说,侍郎已经快到天花板了。
  而这条大路却被眼前的青年一掌排翻,关键在于,王本固想不通,为什么?
  “叔大兄,还记得在杭州,你我相交,多次长谈。”钱渊头也没回的说:“德不配位,德不配位……事实上,应该是才不配位。”
  “朝中重臣往往将籍贯、亲近、品行、资历作为推荐的理由,却忽略才不配位。”
  王本固脸色铁青,张居正默然无语。
  钱渊长叹一声道:“李时言、阮应荐殷鉴不远,还望樵村公引以为鉴,以免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樵村公指的就是刑部尚书贾应春……这名字实在是,钱渊第一次听到被吓了一跳,就是他举荐王本固起复,又是他将其引荐给徐阶。
  “钱展才,你……”王本固紧紧攥起拳头,但下一刻看见钱渊眼角的讥讽之意,只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就因为你,多少大事要重头再来,就因为你,多少计划都要调整。”钱渊冷然道:“就算想吃口肉,也得挑个懂事的。”
  “你觉得委屈?”
  “哈哈,我钱展才选为庶吉士,出入裕王府,如今却要转入都察院,我不比你王子民委屈?!”
  王本固还在气头上,双眼冒火,徐璠在一旁恨不得缩到地底下去,只在想万一打起来,自己能不能少挨几拳……呃,钱渊还真不会揍他。
  但张居正、董传策都微微点头,若论委屈,还是展才受的委屈大……张居正更是联想到,外间放出的胡宗宪欲招抚汪直,这流言说不定就是从随园出去的,随园士子都是东南人,钱渊和胡汝贞关系密切,徐渭还曾是胡汝贞的幕僚。
  从一开始,钱渊就没想过抢浙江巡按这个位置,原因也很简单,已经推荐了吴百朋升任浙江巡抚,朝中大佬都很清楚,吴百朋在朝中是没有援助的,唯一扯得上关系的就是钱渊,实际上,吴百朋是钱渊的人。
  最重要的是,钱渊再抢巡按,难免要和徐阶闹翻……再说了,巡按都是都察院的御史,随园士子里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吴兑、冼烔、孙铤几个没外放也没进翰林院的都在六部六科。
  谁去巡按浙江,这对钱渊来说是无所谓的,虽说巡按有密折上奏之权,但实际上嘉靖帝显然更重视自己送上京的消息。
  但绝不可以是王本固!
  汪直是钱渊计划中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他可以死,但不可以随随便便被王本固强杀。
  历史的轨迹已经有了不小的偏差,但钱渊很难保证,以刚直著称的王本固会不会像原时空一样,突然跳出来坏事……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危险,钱渊都不敢大意,毕竟身为穿越者,这种危险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想将已经被徐阶推出的王本固赶走,难度很大,钱渊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无奈之下,钱渊不得不亲身上阵,丢掉一个庶吉士,这等惨重的代价……谁都没话说。
  就连心里憋屈到极点的王本固也没话说,人家为了你,将来入阁之路都不要了!
第417章
私见
  突然出手抢了个浙江巡按,这对钱渊来说有好有坏。
  好处很明显,钱渊不必再躲在幕后,将正式在东南官场亮相,堂堂正正的打出自己的旗号,不过也必定惹得胡宗宪有点忌惮之心。
  坏处也很明显,其一,徐阶那边肯定大为恼火,好不容易和严嵩达成默契的协议塞颗棋子去东南,结果坏在了孙女婿的手上。
  其二,从庶吉士转入都察院,钱渊的仕途定然大受影响,说的严重点,就像嘉靖帝所说的那样,入阁之路几近断绝。
  这点钱渊不太在乎,原本就没想过自己能进翰林院,入阁……别闹了,高拱那种人在内阁乾坤独断,连续赶走了多少阁老,那时候他还不是内阁首辅呢!
  入阁还真做不了什么事,混日子而已,反而不入阁,却可能撬动更多的资源。
  不过这倒是可以成为一个理由……钱渊的眼角扫了扫像个鹌鹑似的徐璠。
  原本在离京前还准备去严府转一圈,现在是不可能了,钱渊依稀记得,从现在开始到严嵩倒台前,应该是严嵩、徐阶斗得最激烈的一段时日。
  这也是钱渊今日为什么要来酒楼的原因。
  “背后言他人是非,非君子所为。”钱渊踱步转到吴时来面前,“惟修兄是台州府仙居人,据闻本经是《礼》?”
  还没等吴时来辩上几句,钱渊转头看向董传策和张居正。
  “叔大兄、原汉兄皆为人杰,何以与这等人物为伍!”
  这句话一出,众人都愣住了,片刻后,屋内气氛诡异起来。
  都不是新科进士,都是在朝中混迹了好些年的,也磨练出了典型的官场思维……于是,几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了徐璠。
  人杰何以与这等人物为伍……吴时来名声不算差,刑部给事中,科道言官中也算是有名号的,今年五月弹劾兵部尚书许论去职。
  这是指桑骂槐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