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801

  赵文华倒是有这个心思,笑吟吟的看向钱渊。
  “对了,还要多谢思济兄。”钱渊先向唐汝楫致谢,又转头看向严世蕃,“东楼兄,小弟倒是不看姻亲人脉,家世背景,唯求貌美。”
  严世蕃噗嗤一口喷出茶来,指着钱渊笑骂道:“人家堂堂工部尚书,大九卿之一,你还嫌弃?”
  “难怪要谢我……那对姐妹花想必得展才宠爱。”唐汝楫忍笑看向赵文华。
  赵文华长的还真不怎么样……鼻子有点塌,眼睛有点小,眉毛短粗。
  钱渊还继续发牢骚道:“别提了,昨儿跑了一天到处送上门给人相看……特么也不问问我看不看得上!”
  “钱某人又不求高官厚禄,挑个自个儿看着舒心的还不行?”
  “怎么着也是过一辈子的人!”
  在场的其他人个个心里摇头,联姻可不是男女两人事,很多时候关系到全族,唯有严世蕃对此颇为赞许。
  后世都说严世蕃荒淫无度,夜御十女,但实际上他身边除了正妻,只有四个侍妾,还没徐璠多呢。
  十多年前严世蕃是亲自挑中同乡熊氏女,成婚后颇为恩爱,但十年前熊氏难产过世,严世蕃悲痛坠泪,亲自回乡料理后事,直到今年才续取安远侯之女,不可谓不深情。
  说起这些事,严世蕃索性让儿子出来见礼。
  “世叔。”
  为首的严绍庆十二岁,后面的严绍庭、严绍康、严绍庚都是七八岁,还有个摇摇晃晃粉雕玉琢的小娃娃严绍应才三岁。
  “子孙满堂啊。”钱渊笑着从怀里掏出准备好的玉佩一个个递过去,还摸摸严绍康的脑袋,“乖,真乖。”
  “世叔。”
  弯着腰的钱渊一愣,排在最后面的两位和自己年纪相仿,胡子都比自己长了,脸红的又叫了声:“世叔。”
  钱渊想起来了,好像是严世蕃的养子,他咧嘴笑了笑,又掏出两块玉佩塞过去,“乖。”
  等一行人都退出去,唐汝楫才指着钱渊笑骂道:“真是个促狭鬼!”
  严世蕃也白了钱渊一眼,起身道:“摆席吧。”
  钱渊笑吟吟的跟在赵文华身后,随口聊了几句,虽然今天被取笑,但赵文华早就被钱渊收拾的服服帖帖,完全不以为意。
  严世蕃侧耳细听,心里暗暗赞许,其他的不说,光是这份沉稳定力和识趣就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
  要知道昨日递贴是严府,代表的是严嵩而不是严世蕃,但钱渊并没有问严嵩为什么没露面……严世蕃可不觉得钱渊是不敢问出口。
  诸人坐定,酒过三巡,严世蕃不禁问:“不合口味?”
  钱渊虽然下筷,但进嘴的寥寥无几……呃,他这几年只要有条件都亲自下厨,就算没条件……也从护卫中挑了几个悉心培养。
  “钱某准备写一本书。”钱渊放下筷子,正色道:“以随园命名。”
  颇有诗才的唐汝楫好奇的问:“《随园诗集》?”
  钱渊一本正经的说:“《随园食谱》。”
  席上一阵哄然大笑,严世蕃抖的手上筷子都跌落了,“原来是嫌弃这菜……”
  “元质倒是说过你因下厨博得孝名,没想到还钻进去了,都准备写书流传后世!”
  “不开玩笑。”钱渊很认真的说:“无诗才,无文采,想青史留名只能另寻他法。”
  赵文华不禁嘴角抽动了下,他可不会忘记在临平山下村落里那首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酒席之后,严世蕃非常熟练的领着众人去了偏厅,专门打造的麻将桌已经准备好了。
  “老爷。”一个仆人走进来。
  严世蕃今儿是准备报仇雪恨的,登时扫兴道:“展才,你先进去吧,待会儿出来再好好过招。”
  钱渊笑着应是,脚步不缓不急跟在仆人身后,一路进了严嵩的书房。
第260章
严府(下)
  七十六岁,这在后世算不上高寿,但在明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活不到这个岁数。
  靠在太师椅上严嵩微微抬头看向缓步而来的钱渊,冬日的阳光给阴暗的书房带来一丝暖意,也让老人脸上的老人斑显露无疑。
  严嵩给钱渊的第一印象是老迈,真的太老了,说一句行将就木绝不为过,钱渊难以想象这个老人还能压制徐阶好几年……印象中严嵩要等到四五年后才会罢官,而且又过了好几年才在凄惨中离世。
  “华亭钱渊拜见元辅。”钱渊以挑不出理的方式行礼。
  严嵩并不像小说中会张开双目,眼中透出精光……他只是眯着眼,仔仔细细打量着面前这位久闻大名,却第一次见面的青年。
  身材挺拔,声音清亮,双眉似飞,鬓角如剑,温和而安静的笑容中带着一股似乎万事都了然于心的信心。
  微不可见的叹息声后,严嵩喃喃道:“长得真俊啊。”
  钱渊都斯巴达了……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内阁首辅第一句话赞我长得帅?
  这算是帅到中央了?
  “近些。”严嵩招手让钱渊走近,轻笑道:“即使东楼当年中进士,最多也只能为九卿,决计入不了阁。”
  钱渊嘴角扯了扯,您老这是骂自己儿子长得丑?
  “但凡入阁者,无不相貌堂堂。”严嵩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当年能一举压倒众人被陛下简拔,可不仅仅只靠老夫谄媚逢迎。”
  的确,虽然老迈,但看得出来,严嵩的长相比严世蕃强太多了。
  钱渊没吭声,只在心里吐槽……您这不仅仅是骂儿子长得丑,还把媳妇也带上了!
  “所以,长得俊就是好。”严嵩支撑着想起身,“就算是三甲进士,长得俊更容易入六科、都察院为科道言官。”
  钱渊赶紧上前扶了一把,“谢元辅指点。”
  “谢老夫做甚……那是你的运气。”
  严嵩缓步踱到窗边,伸手试图捕捉那穿过窗户的阳光,“东楼跋扈至此,老夫一去……”
  严嵩微侧身,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展才,那时严府能有几人留存?”
  “元辅多虑了。”钱渊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陛下待元辅亲厚,必然……”
  “你知道老夫在说什么。”严嵩摇头打断。
  钱渊的确知道严嵩在担心什么,严党的名声太臭,干的缺德事太多,赶走的官员太多……无论是谁上位,拿严嵩严世蕃开刀来换取名誉几乎是必然的。
  清朝的和珅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干掉他,能赚银子,还能赚声望……这种事会有无数人抢着做。
  不过钱渊也从短短几句话中分析出,严嵩对嘉靖帝还是很有信心的,他担忧的是裕王登基后的清算。
  不得不说,这世上蠢人很多,但能爬到高位的绝没有蠢人,或许其他人被眼前烈火烹油所迷惑,但至少严嵩很清醒,类似的还有赵文华。
  但严嵩还是算错了,他没有想到徐阶对其恨意如此深,独子被斩,诸孙流放,孤身一人寄食于墓舍,甚至无棺木下葬。
  钱渊看向这个老人的眼神中夹杂着复杂的情绪,严嵩是历史上能和秦桧相提并论的著名奸臣,史书中如此评价,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但在穿越者钱渊看来,很难说,至少徐阶不比严嵩好到哪儿去。
  夏言之死归根到底在于政治斗争,换成徐阶,结果也差不多。
  收贿卖官可能性也不大,朝中有权柄的职位基本都是嘉靖帝一手掌控的,五品官以下都是吏部天官的权力范围,两度出任吏部尚书的李默是对抗严嵩的旗手。
  钱渊很难判断严嵩是不是知人善用,但至少胡宗宪的上位是来源于严嵩的撑腰,仅仅这一点,严嵩并不是只有过而无功。
  在钱渊看来,严嵩最大的罪责在于占着茅坑不拉屎。
  如今大明已是内忧外患,很多有实干精神,也有能力的官员在待机而动,最典型的就是高拱、张居正,还有钱渊的叔父钱铮。
  他们都迫切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大明千疮百孔的不堪,但无奈严嵩占着位置就是不挪窝,大批严党官员围绕着严嵩、严世蕃把控朝政。
  久久得不到钱渊的回应,严嵩有些失望,他转身缓缓坐回到椅子上,迟疑片刻后轻声道:“庶吉士。”
  除了考中一甲,庶吉士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进入翰林院的道路,严嵩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厚,不过这并不在钱渊的计划内。
  钱渊眉毛一挑,“晚辈无此才略,但请元辅吩咐。”
  严嵩晦暗的双目直视钱渊,良久才低声道:“东楼四子,总要留条血脉。”
  “呵呵。”钱渊无奈苦笑,“元辅太过悲观,何至于此?”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事至此,元辅太看得起晚辈了……”
  “元辅致仕之时,钱某都未必中进士了,就算中了进士也不过微末之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