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下的大明(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801

  “咳咳。”一旁的王义轻轻点头,示意那就是钱渊。
  这时候,门被推开了,张三疾步进来,附在徐渭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你是汪直的堂侄?”徐渭抿抿嘴,虽然还不能全盘想通,但依稀知道了些什么。
  “继续?”王义操起刚打出来的刑具。
  “继续。”
  哀嚎声继续响起,三盏茶后,徐渭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走出柴房。
  “处理掉?”张三低声问了句。
  王义还没回答,徐渭脚步一顿,“不,关起来,日后说不定还有用处。”
  三人走进一直保持沉默的大堂,第一个问话的是钱铮,他紧张的看向徐渭,生怕带来什么坏消息。
  “倭寇入徽州府大致九十人左右,歙县松明山附近劫掠六人,其中五人要么是医馆的医生、学徒,要么是药行的伙计,因为倭寇向导受伤……”
  “那渊哥儿为什么……”
  王义看了眼杨文,“前年崇德大捷之前,少爷曾经路遇一股劫匪,其中一名劫匪因为断腿没有入崇德县逃得生天,正好在这次倭寇中。”
  “咯吱。”杨文握着扶手的右手忍不住用力,正是他打断了那人的腿,“当时少爷是花钱买了条路,冒充的是松江顾家药行的账房。”
  “其中一人受伤无法跋涉被杀,三人在龙川村外被杀,仅有两人,一是展才,二就是王陆。”徐渭继续道:“村外一共捡出十具倭寇尸首,也就是说倭寇还有八十人左右,其中七十多人都是真倭。”
  “真倭?”胡宗明挑挑眉头,“可懂汉语?”
  “不懂。”徐渭看了眼供词,“从王陆的供词来看,这股倭寇会继续北上……呃,应该是旌德。”
  众人沉默下来了,视线都集中在钱铮身上,因为旌德是归属宁国府的,按规矩来说,钱铮这个徽州通判是不可以越境追击,而这次援军大部分都是本地乡勇、卫所兵。
  “继续追击。”杨文才不管钱铮怎么想。
  “这次护卫战死十八人,重伤九人。”王义接过话茬,“从义乌过来三十二人,一共还有五六十人可用。”
  “嘉定、崇德、华亭、临平山……”张三咬着牙道:“咱们可从没吃过这么大的亏,更别说少爷还在他们手里。”
  “总督衙门派来的三百兵丁压根就派不上用场。”钟南摸着腰间的苗刀摇头道:“徽州卫所兵、乡勇……我这边还有百五十人,一起两百多人,只要小心点,应该问题不大。”
  一直想说话却插不进嘴的钱铮一捶桌面,“继续追击,一起去,出银募乡勇。”
  王义微微点头,转头看向胡宗明,“伤员就留在龙川,还望……”
  “此事老夫一力承当。”胡宗明摆摆手,“只是这股倭寇……实在有点诡异,徽州府素来贫瘠……”
  “之前在杭州,胡中丞就觉得这股倭寇极为古怪,杀戮极多,战力非凡,到处放火,却几乎不劫掠财物。”徐渭手捧热茶却不喝,舔舔发干的嘴唇道:“三日前村外那一战,倭寇人数虽少,却极为狡猾……滑而有谋,猛而善斗,非常贼也!”
  胡宗明长长叹了口气,他致仕已有六年,再无起复之心,堂弟胡宗宪上任浙江巡抚不到半年,倭寇突袭从来没有染指的徽州府,而且径直扑向了龙川村,这对龙川胡氏来说可真不是个好消息。
  钱铮看看左右,试探问道:“渊哥儿如何了?”
  徐渭和王义对视一眼,后者勉强笑道:“还算不错,至少没伤,也没遭到虐待。”
  “有把握救出来吗?”
  大堂内沉默下来,这种事谁说得准,三日前倭寇看似要退却,三个被俘者趁机逃脱却在村口处被一一砍死。
  钱铮不顾体面的用力揪了把头发,如果侄儿死在倭寇手中,自己如何向寡居的大嫂交代,如何向九泉之下的兄长交代。
  “展才年未满二十,于东南沿海屡有战功,胸藏万策,腹有良谋。”
  徐渭高声道:“如今虽被倭寇裹挟,只要不被倭寇甩开,展才必然有机会安然脱身。”
  鼓舞士气的话谁都会说,但谁都听不进去,自从倭寇入侵徽州府以来,死于刀下的兵丁、百姓多达数百人,其凶残可见一斑。
  “大不了,徐某人这条命赔给他!”
第189章
放弃
  自从倭寇袭北新关之后,胡宗宪的眉头就一直没松下来过,当老家龙川村遭倭寇袭击的消息传来,当夜巡抚衙门的书房里油灯彻夜不熄。
  不到一百人的小股倭寇,这在持续了三四年的东南抗倭战局中算不上什么大事,台州、绍兴、嘉兴这些地方……倭寇人数不上五百都不会往上报。
  但就是这一小股倭寇惹得江南、浙江大震。
  没办法啊!
  东南沿海驻扎十余万大军,杭州、嘉兴附近也有数万大军,但一股不到一百人的倭寇从嘉兴府海宁登陆,袭杭州击溃八倍于己的官兵,两昼夜奔波侵入严州府破淳安县城,之后西进徽州府连连大胜。
  想想看吧,倭寇横跨四府,嘉兴府、杭州府、严州府、徽州府完全拿他们没办法,几乎每一次对阵都被对方轻松击败。
  在胡宗宪心目中,这股倭寇的战斗力急速上升,因为龙川一战,就连屡屡在战场上有出色表现的钱家护卫、田洲狼兵也遭败绩。
  “大人,军报。”王寅疾步走入书房。
  胡宗宪看了眼王寅的神色,苦笑道:“说吧,知道不是好消息。”
  王寅脸上也是一片苦涩,“倭寇侵入宁国府,旌德县典吏蔡尧佐率千余兵丁出击,大败,倭寇破城屠掠。”
  现在是横跨五府了,胡宗宪面无表情的在心里琢磨,最近几天和赵文华联络似乎有点少。
  用屁股想想也知道,人家张经王江泾大捷,自己借赵文华压制浙直总督杨宜,却让倭寇深入南直隶腹地,也就是凤阳府离的稍微远点,不然自己只怕性命不保。
  胡宗宪起身站在悬挂的地图前苦苦思索,这股倭寇到底想干什么?
  这个问题有人知道,但可惜获知答案的是个穿越者,而且还处于被倭寇裹挟的状态。
  在龙川一战后,钱渊顺利的在倭寇中扎下根,向导的伤势至今还没痊愈,干掉王陆之后,钱渊的安全得到暂时的保证。
  对于这个药行的账房先生,倭寇们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很有用,而且非常好使,经常出现他们还没让向导、明人翻译,那小子就能安排妥当。
  这是当然的,在一起厮混了已经一个多月,除了个别字眼,钱渊基本能听得懂倭寇互相之间的交谈,自然能安排的妥妥当当。
  所以,钱渊也知晓了很多细节。
  比如,这股倭寇登陆时是九十七人,至今还剩八十三人,战死十四人,这是一个恐怖的数据,连打带跑近千里,击败几十倍于己的官兵乡勇,只死了不到两成人。
  但钱渊注意到,仅仅龙川一战,死了十人。
  这意味着龙川是倭寇的重点目标,毫无疑问,这股倭寇是冲着胡宗宪去的。
  这是钱渊的理性分析。
  但当这股倭寇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北上,并攻克旌德县的时候,钱渊终于确定,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南京。
  这是前世留下的印记。
  在后世描绘戚继光、俞大猷的伟大的时候,往往会塑造出倭寇凶猛强悍的形象,所以一个例子经常出现。
  七十二个倭寇登陆东南沿海,一路烧杀抢掠,无人克制,所遇官兵乡勇皆不能挡,最终一直冲杀到南京城下,南京守备松弛,出战大败,最终任由倭寇在城外耀武扬威。
  亲眼目睹后的理性分析,加上前世读书留下的印象,钱渊很确定,这股倭寇是冲着胡宗宪,或者说是冲着胡宗宪屁股下的位置来的。
  一旦倭寇屠了龙川村,不说胡宗宪心神大乱,要知道他虽然父母双亡,但祖母还没死呢,到时候必定要归乡守孝。
  一旦倭寇出现在南京城外,就算没有破城,朝中必定问罪,压制杨宜成为抗倭实际指挥者的胡宗宪必定是首当其冲。
  但这股倭寇是什么来历呢?
  钱渊的视线落在身旁的李福身上,这厮在倭寇中地位不低,应该知道点什么。
  “那就是泾县。”李福指了指前方。
  站在山坡上远远眺望,钱渊看见低矮的城墙,这附近他前世没来过,完全没有地理上的熟悉感。
  “虽然肯定打得下来,但弄不好又有伤亡。”李福挥挥手,“绕过去算了,对了,你待会儿老实点,别给我弄什么幺蛾子。”
  “不会,不会。”钱渊习惯性摆出谄媚表情,“都听李哥的。”
  干趴下王陆的好处一点点显露出来,钱渊的安全得到暂时的保证,而且还能陪着仅有的三四个明人时不时去城镇采买食物、药材。
  顺利的买了一大包裹馒头,又买了几袋米、半扇猪肉,还买了几口铁锅,这都是准备制作成干粮的,钱渊前生今世练就的厨艺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又进药房买了一大批药材,李福等人在门外等着,让钱渊在里面和伙计商谈。
  钱渊眼神闪烁不定,这是他第一次采买药材,之前倭寇都是直接抢的。
  钱渊没有理会伙计的介绍,视线在药柜上的药名来回移动。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要……”
  “有多少都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