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530

  突闻身后的脚步声,刘弘略带着诧异回过头,就见虫达满脸紧张的环顾着刘弘附近。
  心中一暖,刘弘面上却是佯怒道:“卫尉何为?”
  “飞狐军卒,皆朕之肱骨也!”
  言罢,刘弘夸张的白了一眼虫达,淡笑着冲一旁的士卒们点点头,继续向营内走去。
  刘弘身旁,面色略带些惶恐的柴武见此,心中稍有些诧异:如此年纪,便已尽的太祖真传?
  这可真是……
  让人期待!
  刘弘却仿佛丝毫没有感觉到柴武的面色变化,只带着微笑,一步步走向营内。
  方才那一幕,倒也不是提前安排好的,只是刘弘心血来潮,想给飞狐军将士留个体恤士卒的印象而已。
  ——还是那句话,忠心不能当饭吃。
  这些士卒长途奔袭十数日,平均每天行军接近一百五十里!
  如果刘弘所料不差,将士们一路上更是风餐露宿,昼伏夜出……
  辛辛苦苦来到长安城外,来不及喘口气,就要摆开架势给刘弘撑场面,并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撑了半个晚上,刘弘的事是办完了,将士们是觉也没睡,饭也没吃。
  更尴尬的是:刘弘还是空手来的!
  可千万不要以为,封建时代的军队、百姓期待皇帝驾临,只是为了一睹天颜。
  起码在西汉,皇帝出行,其所耗费用不止不会被分摊到百姓身上,皇帝反而要一路撒钱,好好做一把散财童子。
  到军队,那就更不得了了——皇帝巡视军队,那就是犒军呐!
  既然是犒军,能不带点酒,赏点儿肉?
  要不是图那点酒肉,军士们又怎么会期待皇帝驾临?
  可刘弘此时,说是刚逃出虎口也不为过,实在是没处去找酒肉粮饷,来犒赏不远千里,奔赴长安护驾的飞狐军将士。
  看着两侧的将士们满是破洞污泥的衣衫,刘弘心中都有些愧疚起来。
  没办法,只能暂时用‘精神食粮’,来犒劳一下飞狐军将士了。
  当然,刘弘也没打算赖账——明日早朝过后,刘弘会正式前来南营犒军。
  说话间,刘弘便拉着柴武,来到了第一次前来南营时,见到过的中军大帐。
  见大帐外围蹲在地的南军士卒不见身影,刘弘略带些疑惑,看向身旁的柴武。
  柴武赶忙一躬身,解释道:“臣至南营时,南军……南营俘卒皆被北军看押,臣不知陛下圣意,便自作主张,将俘卒集中于校场之上……”
  闻言,刘弘面色顿时一僵,勉强维持住面上笑容,道:“南军将士,亦忠臣也,还请将军释之。”
  柴武赶忙道喏,对身旁的亲卫交代一句,便上前掀起了帐帘。
  看着刘弘走入账内,柴武心中一动:陛下这意思,是要起复南军?
  难道自己真的想岔了?
  小皇帝并不是急病乱投医,而是有目的性的找到了自己吗……
  只纠结片刻,柴武便赶忙跟上,迈入账内,待等刘弘坐在上首,才躬来到刘弘面前。
  刚坐下,刘弘就发现柴武满带迟疑,面带些疑虑的站在面前;无奈一笑,刘弘只能轻笑道:“还请将军安坐。”
  待柴武略带些惶恐的跪坐在了一侧,刘弘柔声道:“久闻上将军柴武行军严谨,朕甚以为善。”
  闻言,柴武才放松了些,面色复归平淡——也怪不得柴武,实在是没得到命令,柴武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南军残部。
  刘弘心中则是暗自点点头:先不论能力,光从尊君奉上的角度来讲,刘弘对这位上将军相当满意!
  刘弘本打算单刀直入,却见柴武面色依旧有些紧,便只好将正事暂且放到一边,饶有兴致道:“不知上将军何日得诏?何日启程?又从何入关中?”
  刘弘真的很好奇,柴武究竟是用了什么魔法,才跨过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带着数千士卒,从天而降般出现在关中的!
  刘弘兴致勃勃的甩出这一连串问题,柴武面色却稍一变,顿时带上了些悲痛和哀苦。
  然后,老柴那苍老萧瑟的嗓音,便逐字逐句传入刘弘耳中。
  “自十三日前,臣接谒者仆射汲忡、汲仆射所携之血诏,便带飞狐军材官、甲盾、强弩三部校尉,战员共计六千余,自飞狐迳出,进军关中。”
  “臣率部拔山而行,避道、避城、避乡,昼伏夜出,星夜急行,与四日前,抵函谷关外。”
  满带着回忆的神色,柴武语气逐渐沉痛起来:“臣无传、引,不敢入关,遂领军夜渡大河,索登稠桑原,方于前日入关内……”
  “现南营之中,飞狐军三校尉之尚存者,已是不足五千五百……”
  听着柴武讲述艰苦的行军路程,刘弘面上的淡笑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无以言表的沉重。
  刘弘怎么也没想到,光是为了进入关中,柴武率领的六千多士卒,就损失了整整五百人!
  这可是飞狐军士卒!
  汉初唯一一个敢在人数对等的情况下,以步兵正面硬刚匈奴骑兵集群的强大部队!
  是每一个士卒单独拎出来,都足够负责一县之军事的精锐!
  就因为刘弘轻飘飘一句话,就死了五百个……
  函谷关,位于稠桑原高地的一处裂隙,宽不过数十米;左右两侧,都是高大数十米的高地。
  而函谷关外,便是大河。
  大河,就是后世的黄河,只是此时,黄土高原尚未成万里飞沙之地,黄河上游水土流失并不严重,黄河之水清澈无比,故被称之为大河。
  但即便如此,黄河也不是那么轻易能渡过的!
  即便此时的黄河还叫大河,还没有后世那般波涛汹涌;即便此时是冬季,水位没有那么高,水流没那么湍急;但,它依旧是黄河!
  刘弘很难想象,六千多徒步奔袭一千多公里的士兵们,是乘坐着怎样破旧拥挤的木筏,甚至是自己砍树编筏,度过黄河的!
  特地从飞狐迳赶到长安城外,就为了给刘弘撑腰,六千人死了将近十分之一……
  饶是刘弘如何狡黠,如何脸厚心黑,在这活生生的五百多条人命面前,也无法安坐了。
  柴武正低头缅怀着逝去的手足同袍,就见面前的光线突然一暗。
  缓缓抬起头,就见刘弘已是泪流满面,满目悲痛的站在面前,脸上写满了愧疚和亏欠。
  “陛下?”
  柴武刚站起身,就见刘弘垂泪一拜:“此朕之罪也……”
  “飞狐军阵亡之英烈,皆因朕而亡,此皆朕之罪……”
  
第0089章
空手犒军(中)
  看着刘弘这般悲痛欲绝的模样,柴武心中五味陈杂,一时之间,竟不知该说什么了。
  古有战神白起为士卒吸脓,白母哀哭:吾儿亡矣!
  即便是柴武自己,也不过是出于长久共处的情感,勉强能做到对身边的军官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就这,还是为了保证军官们出于感恩,更好的辅佐自己治军!
  但真到了打仗时,对于不可避免的伤亡,柴武也只能以‘慈不掌兵’来安慰自己。
  可是对于庙堂之上的肉食者,尤其是对皇帝而言,士卒阵亡,应该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以及战败的耻辱而已。
  小皇帝却对几百士卒的死亡如此悲痛?
  这着实有点崩坏柴武的三观!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刘邦,在身边的亲密将领阵亡时,也只是派人追悼两句;日后想念了,才顺便补偿一下家人①。
  ——太祖刘邦,那可是能在项羽捕获太上皇刘太公,试图以烹杀刘邦他爹来威胁刘邦就范事,喊出一句‘煮好了请分我一碗肉’的人!
  即便是以仁善亲和著称的孝惠皇帝,那也是能一声令下,尽杀未央内侍,眼皮都不眨一下的狠人!
  眼前这位,却似乎不太一样?
  合格的掌权者,应该杀伐果断才是,眼前这位,却似是有些妇人之仁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