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530

  ——陈平的丞相位,是太祖高皇帝刘邦亲点!
  身为孙子,哪怕刘邦点了头彘做丞相,刘弘都只能咬着牙,允许那头彘老死在丞相位上;如若不然,汉家‘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就将变为一纸空谈。
  刘弘就将背负一个比‘非刘氏子’更严重的罪名:不孝!
  还不是普通的不孝尊长,而是不孝祖父,不孝太祖高皇帝!
  与原本的历史上,陈平、周勃只敢说原主‘非刘氏子’,而不敢说‘刘氏非天命’一样,刘弘也同样不敢做出任何否定太祖刘邦、惠帝刘盈的举措。
  甚至比起陈平周勃,刘弘更不希望发生那样的事——要知道刘弘的法统来源,就是太祖高皇帝刘邦,惠帝刘盈!
  长安百姓之所以拥护刘弘,北军之所以能被他一嗓子拉到北阙,不是因为那十几万石粟米,亦或是刘弘散发着王霸之气。
  而是因为刘弘姓刘!
  刘邦的刘,刘盈的刘!
  归根结底,无论是北军将士、亦或是长安百姓,支持刘弘的最大原因,首先是:刘弘乃太祖高皇帝刘邦之孙,孝惠皇帝刘盈之子。
  其次,才因为刘弘是天子。
  在原本的历史上,景帝刘启为储近二十载,登基时早已羽翼丰满;文帝最后几年,景帝更是以太子之身监国,虽无天子之名,但早已有天子之实。
  饶是如此,当三朝元老,老丞相申屠嘉在削藩之事上竭力反对时,景帝也拿申屠嘉毫无办法。
  最后,景帝这个实权天子,更是只能默许晁错掘开高庙墙恒,并故意让申屠嘉撞见,在申屠嘉幸灾乐祸来弹劾晁错的时候,又放过晁错。
  费这么大力气,绕这么大一个圈子,猜猜景帝的目的是什么?
  气死申屠嘉!
  能喊出‘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的景帝刘启,面对元老勋贵都只能如此,就更别提现在连禁卫都没掌控的刘弘了。
  可以说,除非陈平光明正大的反了,否则,刘弘拿陈平一点办法都没有。
  从陈平的反应也能看出,对此,陈平也有着无比清晰的认知。
  不过,这也在刘弘的意料之内——如果陈平真这么好对付,历史上的文帝也不会忍气吞声,直到陈平老死才动手了。
  如是想着,刘弘脸上便带上了标志性的淡笑;从棋匣中取出一子,落在了棋盘之上。
  “丞相请。”
  
第0082章
城头对弈(三)
  案几两侧,棋盘两边,刘弘面色轻松写意,饶有兴致;陈平则是皱眉沉思,似是如临大敌。
  但二人的心思,都没在棋盘之上。
  犹豫着将手中黑子落下,陈平稍稍抬起头,正要开口,刘弘便随性的落下一子,语带感慨道:“朕还记得,先皇父在时,吕氏便已有反状;太后年老,亦是未能发觉。”
  “是时,丞相与绛候便多有警惕。”
  感怀着,刘弘面色缓缓陷入哀沉,眼角流下两滴清泪:“先皇父壮志未酬,便追随太祖高皇帝而去,独留朕于此不及弱冠之年,担天下之重责……”
  “每念及此,朕便战战兢兢,唯恐先皇父遗德,无颜面高皇帝于九泉之下……”
  提袖稍擦擦眼角,刘弘脸上又稍带上了些许欣慰:“幸丞相、绛侯忠义无双,尽除吕氏逆贼!”
  “方使朕能安居于深宫,以励精图治,使民得其乐……”
  闻言,陈平稍稍一愣,又赶忙一低头:“陛下言重,此人臣之本分也……”
  嘴上说着,陈平的大脑却飞速运转,消化着刘弘话语中庞大的信息量!
  ——小皇帝召飞狐军,却再提吕氏之事,到底是何意图?
  莫不是要拉拢?
  暗自摇摇头,陈平不禁为脑海中,这个不切实际的猜测贴上了‘绝无可能’的标签。
  这位,可是能一哭一笑之间,弄死两位列候勋贵的主!
  这么说来的话……
  大致猜到刘弘地意图,陈平面色一紧,前所未有的郑重起来。
  ——如果小皇帝没有傻到,在这般局面还想握手言和的话,便只剩下一种可能:小皇帝想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将事态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被限制行动,实际上已经连傀儡都算不上的情况下,小皇帝在想的,依旧是朝局稳定!
  这种令人发指的大局观,陈平从未在任何人身上见过!
  ——就连太祖刘邦,都有怒而兴师,御驾亲征叛乱诸侯的时候呢!
  高后吕雉,更是能为了报一己之仇,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眼前的小皇帝,却丝毫没有被自身处境所激怒,即便如今略得助势,依旧保持着冷静,试图和平解决双方茅盾……
  光是这份冷静,就足以让陈平慎重了!
  “可惜啊……”
  想到这里,陈平就深感遗憾。
  有一位如此冷静,又时刻不忘大局的君王,绝对是天下之大幸!
  有多少贤臣名士空有满腔壮志,却苦于没有明君在位,不能大展宏图?
  作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陈平自当然也有自己的野望——在有生之年,报高祖平城陷围之仇,血吕后书绝悖论之耻!
  可惠帝早亡,吕氏暴戾;陈平苦于报国无门,便只能试图迎立代王,然后行周公、伊尹事,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成为名垂青史的贤臣。
  看着眼前的小皇帝处乱不惊,在城外有大军为依仗的情况下,还能沉下心来,坐在这里与自己对弈,陈平心里便满是遗憾——自己骑驴找驴,怎想真正的雄主,就是自己试图废杀的小皇帝……
  “若是诛灭吕氏之后,吾未曾行废立之事……”
  陈平脑海中,不由浮现起这一种假设:如果没有当初的事,自己是不是可以辅佐小皇帝成人,励精图治,在有生之年率师伐国,提兵北上,执其单于之首献于高庙……
  “丞相?”
  一声轻唤,将陈平从幻想中拉回现实。
  目光重新凝聚,刘弘那张时刻面带着淡笑的脸,便映入陈平眼中。
  深吸一后气,缓缓吐出,陈平面色一正:“臣神游方外,失礼。”
  言罢,陈平从棋匣中取出一子,决然落在棋盘之中。
  ——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后悔药!
  既然做出了选择,就只能一往无前,无论前方是山是海,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对陈平心中的想法,刘弘一无所知。
  刘弘只知道历史上的陈平,至死都没想过篡汉,也未曾想过反老刘家;即便是在迎立刘恒之后,也没有令刘恒完全成为傀儡——起码在宫禁之事上,陈平根本没插手,即便是朝政,也会象征性的将决定权交到刘恒之手。
  即便刘弘看不透陈平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能从这段历史中猜到一些——陈平,左右不过是想做个权臣罢了。
  差一点,是想大权独揽,威压海内;好一点,就是励精图治,以效先贤。
  所以刘弘十分清楚,陈平,或者说诛吕功臣集团与自己的矛盾,与其说是理念之争,倒不如说是利益之争。
  诚然,废杀原主这件事,是双方矛盾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诛吕集团绝大多数成员,与刘弘最大的分歧,就是不确定刘弘的品性。
  他们怕,怕刘弘如刘邦一般刻薄寡恩,怕刘弘像吕氏一般暴戾昏庸,所以想要让‘憨厚老实’的刘恒上位,好让他们过安心日子。
  如此说来,刘弘根本没有必要将整个诛吕功臣集团视为敌人;真正跟刘弘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只有‘诛弘集团’那寥寥数人罢了。
  所以,刘弘只要保证事态不会扩大,将打击面控制在一个精准的范围,那破局的难度就将大大减小。
  但要想控制打击范围,就绝对不用动用武力。
  一旦刘弘掀桌子,就会让诛吕集团的所有人倒向陈平。即便刘弘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与其为自己增加难度,为局势增加风险,倒不如剥丝抽茧,将‘诛弘集团’的成员,从诛吕集团中甄别出来,让其孤立。
  这,就十分考验刘弘地政治手腕了。
  分化,拉拢;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说着简单,真要做起来,操作难度丝毫不亚于徒手搓高达。
  从对历史的了解上,刘弘只能甄别出陈平、周勃二人,从朝堂局势上,刘弘也最多能确定一个刘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