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530

  南营外,老将在令校尉的陪同下,屹立于寒风之中,目光紧锁在安门之上,那两只不住挥舞的火把。
  “咳咳……”
  突然两声咳嗽,身旁的令校尉再度一慌,却没有再像上次那样贸然开口;思虑片刻,才小心翼翼开口道:“夜风甚寒,都尉还是回帐稍歇片刻,末将盯着安门便是。”
  老将却是轻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稍微捋顺了气,便回过头,赞赏的看向令校尉。
  “学得真快啊……”
  暗自夸赞着,老将便打量起令校尉瘦高的身躯,自语般道:“倒还算是伟岸,就是瘦了些。”
  令校尉顿时一愣,一头雾水的看向眼前眼冒金光,如相马般打量着自己的老将军。
  稍回过神,又略显羞涩的挠了挠头,嘿笑道:“末将年齿尚青,自是不如都尉雄武。”
  闻言,老将顿时轻笑起来,神色略带些得意地捋了捋胡须,语气中略带些萧瑟:“老啦……”
  “一晃数十载,高皇帝之血脉,亦已传至孙辈……”
  说着,老将面色稍稍一正,略作不经意道:“也不知老夫百年之后,何人可掌飞狐;唉……”
  叹息着,老将目光不经意的扫视着令校尉的面色。
  却见令校尉毫不犹豫的一拱手:“陛下圣德贤明,飞狐军将佐之选,当是已有章程。”
  老将闻言,便不再掩饰目光中的赞赏,轻拍了拍令校尉的肩膀,面色满是喜悦:“后生可畏。”
  “后生可畏啊!”
  畅笑一番,老将唤来军卒二人,交代其紧盯安门之上,火把一灭,即可来报!
  然后摇了摇手,便沿着营墙漫步走去。
  令校尉正要跟上,想起什么般小跑入营内,抓起一团红色布帛,才快步跟了上去。
  老将正漫步思虑着,就感觉后背一暖,稍侧过头,才发现身上多了一件披风。
  略带着淡笑,老将并未多说什么,只继续向前走着。
  “将军,有一事,末将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将军能否解惑?”
  老将嘿嘿一笑,停下脚步,面带鼓励的看向令校尉:“且试言之。”
  令校尉稍作沉吟,便郑重一拜,问道:“陛下召飞狐军至长安之郊,末将略知陛下之所图;然陛下既已动刀兵,何不直杀……”
  未尽之语,直至长安城内的陈周一党。
  闻言,老将长叹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去,边走边道:“陛下非不愿杀,实乃不能杀也。”
  见令校尉略带着疑惑,老将轻笑着摇了摇头,反问道:“且不论弑功臣之污名,单说此事能否成行,也未可知。”
  “若陛下当真诏令吾飞狐军杀入长安,尽屠贼子,老夫倒真不一定奉诏……”
  “将军!”
  见令校尉顿时停下脚步,满脸惊骇的看着自己,老将却并未多言,只淡笑着摇头,继而道:“令校尉莫不以为,长安真乃良善之地?”
  “哼哼!”
  “纵是高皇帝,亦有醉酒杀功臣之时!”
  说着,老将脸上已是一片讥讽。
  伺候刘邦大半辈子,老刘家的脾性,老将早就摸透了——用之如锱珠,弃之如敝履!
  回过头,见令校尉依旧满脸震惊,老将面色顿时一正,语带深意道:“长安,非良善之地。”
  “稍有不慎,便是尸骨无存!”
  言罢,老将深深看了令校尉一眼,自顾自向营门处走去。
  “老夫今日之语,令校尉早晚知其解,切记,切记……”
  
第0081章
城头对弈(二)
  角楼之上,再度陷入诡静之中。
  周勃胸膛剧烈起伏着,右拳更是狠狠攥起!
  然后,满脸不甘心的将右拳砸在左掌心,颤身一拜:“臣!君前失仪!”
  咬牙切齿的道出不甘之语,周勃微抬起头,吃人般的目光望向刘不疑:“明日,臣便往奉常领罚。”
  见周勃愤然低头,刘弘将目光移回匍匐在地的陈平身上,手掌从玉玺上收回。
  “今日,朕便闻丞相一言。”
  说着,刘弘目光中满是决然:“玺,丞相接否?”
  闻言,陈平的头埋的更低了:“臣纵万死,亦不敢起此祸心……”
  “万请陛下,明察!!!”
  似被冤枉般道过罪,陈平便稍稍直起身,小心取出怀中那枚金印,捧于头顶,再一叩首:“臣老朽,竟使陛下错认至斯,实罪该万死……”
  “臣这便交还相印,乞骸骨,望陛下恩准……”
  看着陈平匍匐在地上的年迈身躯,刘弘深吸了一口气,对陈平的评价更高了一层。
  ——好家伙,合着西元前,官员就已经点亮‘养望’这棵科技树了!
  陈平,根本不是在申请退休。
  他是在学刘弘,以退为进,杀人诛心!
  只要刘弘敢点头,都不用等天亮,就这凛冬深夜,长安城的街头就能流传起儿歌!
  什么苛待老臣啦刻薄寡恩啦
  再严重点,出现一句‘陛下神志不清’都有可能!
  封建社会的官员,正常乞骸骨的流程是怎样的?
  ——首先,官员来到皇帝面前,提起自己选定的继任者,旁敲侧击两句:陛下,我看那个谁谁谁很不错,或许能给陛下做点事啊?
  皇帝若是想留这个官员,就会说:嗯,这人是不错,就是资历尚浅,还需要历练。
  官员一听,就会识相的留任,替皇帝把这个‘资历尚浅’的继任者培养好,以后再说退休的事。
  如果皇帝也觉得,该官员确实到了退休的年纪,则会说:这人呐?朕还真是没什么印象。
  这,就是初步准许该官员退休了。
  该官员就会回去,将选定的继任者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几个月甚至半年,甚至让渡一些权力过去,试试水。
  然后,第二次找上皇帝:臣替陛下试过了,这人能力真心不错。
  这时候,如果皇帝说:哦?有能力的话,那朕就用用看吧——这就是皇帝对人选不满意了,该官员只能重新选择一个继任者,重复第一个环节。
  如果说:哎呀,朕还是舍不得爱卿呀——这,才是皇帝认可了继任者,允许了该官员退休,该官员客套两句,就该退下了。
  退下之后,该官员也不会马上请辞,而是回去交接政务,让渡权力,引荐人脉,确认继任者一个人可以齁得住场了,才会第三次拜会皇帝:陛下三番慰留,臣感激涕零,但臣实在年纪大了,扛不住了呀
  到了这时,皇帝才会流两滴眼泪,说两句‘爱卿真乃忠臣也’之类的客套话,并批准该官员乞骸骨,告老还乡。
  这,就是封建时代,官员退休时的‘三请、三辞’。
  起码在历史上的文帝破坏规则,别人一开口就‘行我知道了,你走吧’之前,官员退休的标准模板是这样。
  现在,陈平一副苦大冤深的模样,把丞相印一拿,说是要乞骸骨?
  这跟后世,女盆友张口闭口‘不买就分手’一个性质——这就是一句屁话!
  刘弘一答应,陈平就该到处宣扬‘终究是一个人抗下所有’了。
  再次深吸一口气,将胸中郁结一口吐出,刘弘站起身,收拾好面色,换上一副淡然的表情。
  “丞相,言重了。”
  说着,将陈平从地上扶起,叹气道:“此朕之过也……”
  将陈平安抚回座位,刘弘便强忍着恶心,来到案几对侧坐了下来。
  这,便是刘弘从始至终,都不希望将茅盾搬到台面上的原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