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530

  当然,汉人也不至于为了震慑,就真的在一场战斗中不发一箭;但相对的,会在节省方面看得更重一些就是了。
  但今日的战斗当中,汉人的弓弩箭羽,却好似完全不要钱一样,如潮水般射下城墙!
  根据且居的粗略计算,光是在这三个时辰的攻城战当中,汉人便发起了不下二十轮长弓齐射,每轮至少两千发箭羽!
  这,可就是四万支箭羽了!
  更何况这还只是齐射,再算上弩兵的自由射击,以及汉人伤病在城墙之后的抛射,这个数字很可能要翻个倍!
  一座拥有二十万支以下箭羽的城池,在战斗爆发的头半天,将接近一半的箭矢全部用完?
  如果不是这座城池的守将太过草包,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座城池内的箭羽数量,远不止二十万!
  道理再简单不过:通过这几十年的爱恨情仇,汉匈双方对彼此的作战方式,都已经相当了解了。
  就和且居能推测出,马邑守卫力量不超过五千,算上城内民兵也不超过一万,箭羽十五万到二十万支一样,汉人自然也能推测出:匈奴人对马邑的攻击,起码会维持十天。
  根据今日,汉人射出去的近八万支箭羽来推算,马邑城内,起码有八十万以上的箭羽!
  再加上汉人总是习惯留个容错率,以备不测,就使得马邑可能拥有的箭羽,完全有可能达到一百万支以上!
  一百万支箭羽是个什么概念,且居想象不出来。
  但且居通过粗略的计算,就能知道:如今在城墙下的折兰、白羊两部,共计两万四千的勇士,要想在这一百万支箭羽下存活下来,就需要平均每人躲避二十五支箭矢!
  且居自问这一生,自己可能都没被这么多支箭羽瞄准过,就更别说躲避了。
  不过,对于‘马邑有一百万支箭羽’的可能性,且居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不敢相信。
  ——马邑,不过是一座边防小城而已!
  在这样的一座小城里,存放一百万支箭羽?
  如果是马邑身后,位于赵长城缺口处的楼烦县,那且居还愿意试着相信。
  但这马邑……
  “或许是马邑的汉人将领想以此,来吓住我们?”
  和危机预知并存的,就是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
  再加上匈奴人对汉人‘狡猾多端’的刻板印象,以及一位孙姓兵家大师的存在,使得且居很快,就认定了自己的后一个猜想。
  “本王以为,马邑城内的汉人,是想借着今天的英勇作战,把我们吓住!”
  笃定的将自己的意见道出,且居便深吸一口气,强自按捺住内心深处的抗拒,对呼奢承诺道:“明日攻城,白羊部可以出五千奴隶,协助折兰王攻城。”
  “本王推算,如果汉人明天还这般耗费箭羽,那到了后天,马邑城就见不攻自破!”
  言罢,且居便对呼奢稍一点头,便退出了呼奢的王帐。
  但在几日之后,且居和呼奢都发现:自己非但错了,而且还错的非常离谱。
  马邑战役爆发第一天,汉军共计消耗箭羽七万四千余支;第二天十一万支,第三天,等折兰部发起全力攻击时,更是达到了骇人的十八万九千余支!
  当呼奢和且居对此感到困惑不已时,马邑战役爆发第五日,一支三棱箭矢从马邑城头射下,彻底宣告了马邑保卫战的结束。
  ——马邑城,已经不再可能被攻破!
  ……
  在呼奢和且居在营地盘算明日的攻城之事时,四十里外的马邑城内,大将军柴武正行走在北城墙之上,查看着将士们的伤亡状况。
  待详细的统计数据出炉,柴武的心,也不由有一丝揪痛起来。
  “短短三个时辰……”
  放在后世,三个时辰,大概就是两场足球赛的功夫。
  但在这三个时辰当中,汉军部署在马邑北城墙上的守备力量,光是阵亡者,就有接近一千三百人!
  而北墙四千将士当中,剩余的那两千七百人,也有将近一半负伤。
  虽然阵亡的一千三百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关中征召的青壮,羽林军材官校尉两千将士的阵亡人数不到一百,但这样的伤亡数字,也足够惊人。
  ——汉室上一次承受这种程度的伤亡,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是:楚汉彭城之战!
  就连二十二年前,那一场发生在太祖高皇帝刘邦,与匈奴单于挛鞮冒顿之间的平城战役,长达七天七夜的白登之围,汉军的阵亡数量也不过数百人。
  至于战后统计的巨大上万,更多是汉军将士在白登山被冻死、饿死数千,冻伤导致截肢着上万。
  在正面交锋中,阵亡正规部队士卒上千人,这是过去二十多年当中,汉室在匈奴人手下蒙受的最大损失!
  但多年来的经验,以及一次次惨烈战争的磨砺,已经让柴武对于阵亡这种冰冷的话题,很难再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了。
  ——因为这一千三百汉军将士的阵亡,是值得的!
  凭借着一千三百人,汉室在保证了马邑城墙不失的前提下,将匈奴先锋四万余人,全部围在了武州塞和马邑之间,这道长约一百三十里,宽不超过五十里的狭小区域!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四万匈奴人当中,起码要有三万以上,无法安全回到草原去了……
  “棘蒲侯。”
  正当柴武遐想着那美妙的未来时,身后传来的一声轻呼,将柴武飞散的心绪拉回现实。
  “舒校尉?”
  略有些诧异的回过头,柴武沉默片刻,终是稍叹一口气,拍了拍舒駿的肩头。
  “今日一战,材官诸将士,劳苦功高!”
  “待回转长安,老夫必以此间之事禀告陛下,为材官诸将士请功!”
  今天的战斗,几乎可以说:九成以上的功劳,都在材官校尉两千将士身上!
  ……
  但今日的战斗当中,汉人的弓弩箭羽,却好似完全不要钱一样,如潮水般射下城墙!
  根据且居的粗略计算,光是在这三个时辰的攻城战当中,汉人便发起了不下二十轮长弓齐射,每轮至少两千发箭羽!
  这,可就是四万支箭羽了!
  更何况这还只是齐射,再算上弩兵的自由射击,以及汉人伤病在城墙之后的抛射,这个数字很可能要翻个倍!
  一座拥有二十万支以下箭羽的城池,在战斗爆发的头半天,将接近一半的箭矢全部用完?
  如果不是这座城池的守将太过草包,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座城池内的箭羽数量,远不止二十万!
  道理再简单不过:通过这几十年的爱恨情仇,汉匈双方对彼此的作战方式,都已经相当了解了。
  就和且居能推测出,马邑守卫力量不超过五千,算上城内民兵也不超过一万,箭羽十五万到二十万支一样,汉人自然也能推测出:匈奴人对马邑的攻击,起码会维持十天。
  根据今日,汉人射出去的近八万支箭羽来推算,马邑城内,起码有八十万以上的箭羽!
  再加上汉人总是习惯留个容错率,以备不测,就使得马邑可能拥有的箭羽,完全有可能达到一百万支以上!
  一百万支箭羽是个什么概念,且居想象不出来。
  但且居通过粗略的计算,就能知道:如今在城墙下的折兰、白羊两部,共计两万四千的勇士,要想在这一百万支箭羽下存活下来,就需要平均每人躲避二十五支箭矢!
  且居自问这一生,自己可能都没被这么多支箭羽瞄准过,就更别说躲避了。
  不过,对于‘马邑有一百万支箭羽’的可能性,且居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不敢相信。
  ——马邑,不过是一座边防小城而已!
  在这样的一座小城里,存放一百万支箭羽?
  如果是马邑身后,位于赵长城缺口处的楼烦县,那且居还愿意试着相信。
  但这马邑……
  “或许是马邑的汉人将领想以此,来吓住我们?”
  和危机预知并存的,就是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
  再加上匈奴人对汉人‘狡猾多端’的刻板印象,以及一位孙姓兵家大师的存在,使得且居很快,就认定了自己的后一个猜想。
  “本王以为,马邑城内的汉人,是想借着今天的英勇作战,把我们吓住!”
  笃定的将自己的意见道出,且居便深吸一口气,强自按捺住内心深处的抗拒,对呼奢承诺道:“明日攻城,白羊部可以出五千奴隶,协助折兰王攻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