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530

  这场闹剧最终,自然是以匈奴且鞮侯单于镇压叛乱为句号,主导政变的匈奴缑王战死,虞常被活捉。
  而此次政变,最终被且鞮侯单于交给了大汉奸卫律去查办。
  副使懈大半个使团参与敌国高层政变,作为正使的苏武自然也没有逃脱的道理,不出意外的被匈奴软禁。
  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那这显然是一个笑话故事。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被匈奴单于庭流放北海,并被几次三番拉拢收买的情况下,苏武守着那杆代表汉天子的三重节旄,愣是为汉守节足足十九年!
  在这十九年当中,苏武几乎全都在后世贝尔加湖一带的‘北海’渡过,经历了不下数十次的威逼利诱。
  但最终,苏武还是昂首挺胸的,在汉昭帝六年(前81年)春,带着那根只剩下光秃秃一根竹竿的天子节,回答了长安。
  苏武牧羊的故事,更是在后世成为了初中课本的必备内容,为后世所称颂。
  而另一个故事,几乎发生在同一时间线,同样发生在汉室和匈奴之间。
  故事的主人公,是飞将军李广的嫡长孙:汉骑都尉李陵。
  在苏武懈使团出使匈奴的第二年,也就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所部五千丹阳弓骑,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讨伐匈奴!
  而此战,也是李陵第一次随军出征。
  在这次战争中,李陵不甘心为李广利大军运输后勤辎重,武帝猪爷便以‘马匹不足’为由,阻止李陵出征。
  最终,拗不过李陵哀求的武帝爷,只能允许李陵独自领兵,深入敌后,并派前伏波将军路博德为李陵大军的接应部队。
  李陵自持才高,不愿做李广利的后勤部队,那路博德作为前任伏波将军,又如何甘心为初出茅庐的李陵做后援?
  就这样,李陵大军的败亡,埋下了一颗关键性的种子。
  之后,李陵便不顾路博德‘等明年开春在出征’的劝说,执拗的在入冬前深入敌后,最终被匈奴单于庭本部大军全面包围。
  而在陷入包围圈之时,‘骑’都尉李陵麾下的五千丹阳弓骑,全都是徒步作战……
  不得不承认:李陵才高气傲,自然是有他的资本——以五千‘步兵’被匈奴单于庭本部八万精骑层层包围,李陵依旧率军五千,射杀了一万五千以上的匈奴骑兵!
  为了围剿李陵所部的五千汉卒,匈奴单于庭至少损失了四万以上的青壮勇士!
  但无奈双方兵力差距太大,匈奴正处于‘必须答应汉室一次’的关键时期,对于李陵所部的围剿几乎是倾全国之力。
  反观汉室这边,主将李广利与李陵之祖父李广本就不是一个阵营,李陵出征前又拒绝为李广利押送后勤辎重,得罪了李广利。
  而作为后援部队的路博德,自然也对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对自己这个前任伏波将军的狂傲感到恼怒。
  各方面原因综合之下,李陵所部成为了孤军深入,没有救援、接应的孤军。
  五千步兵组成的孤军,在草原被单于庭八万骑兵包围,其结果,显然是注定的。
  最终,李陵所部将士射光了将近五十万支箭矢,最后弹尽粮绝,被彻底包围在一处山谷之下。
  如果故事到这里,以李陵‘誓死不降’,多拉几个敌人垫背为结束,那根据李陵的战功,李氏一门得封个千户左右的彻侯之位,几乎是板上钉钉。
  哪怕李陵最终和霸王一样,在奋力厮杀之后拔剑自刎,也必然能成就千古佳话。
  但故事的转折点,也恰恰出现在了这里。
  ——李陵,投降了。
  非但投降匈奴,李陵还在后来成为了匈奴的右校王,实打实的贵族!
  甚至于在匈奴期间,李陵还曾代表匈奴单于庭前往北海,劝说被羁押流放的苏武也和自己一样归附匈奴!
  就这样,李陵奋战数十日,凭无马弓骑五千,杀敌数以万计,最终却落得个‘汉奸’之名。
  反观汉使苏武,对于汉室几乎称得上是毫无功勋、贡献,但只凭守节这一项,就成为了骨气、汉节的代名词,最终回到长安,官至九卿(典属国,今之典客)。
  这两个故事放在后世,或许会引发一定的争议:为什么?
  苏武毫无功勋,就只是没投降,就能成为青史留名的名臣;李陵奋战杀敌,功勋卓著,只因为投降匈奴,其所有的武勋都被否决?
  实际上,二人最根本的一点不痛,并非是苏武无有功勋,而李陵功勋卓著,而是骨气、气节。
  简单来说:李陵那样的名将不能说遍地都是,但在当时的汉室,也并非找不到同一水平线的人。
  但苏武所展现出的气节,以及长达十九年始终坚定不移的忠臣,却是沧海一粟。
  说白了,李陵就是个很能赚钱,但一有事就抛妻弃子的人,而苏武是个能力平庸,却始终将妻儿父母记挂在心中的踏实人。
  这样的两个人放在一起,但凡是个明智的人,都知道如何做选择。
  而对于深受陆贾‘透露情报’之利的赵佗而言,陆贾的所作所为,几乎可以堪称是‘卖国’。
  即便陆贾的存在让南越获利,即便陆贾透漏的情报几次让赵佗占据战略优势,但这依旧改变不了赵佗内心深处,对陆贾的鄙夷之深刻。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对于忠贞不二的人,即便是敌人,也会给与一定的尊重。
  而对于两面三刀,摇摆不定的人,哪怕是因此获利的敌人,也会抱以鄙夷。
  就拿高皇帝刘邦来说,其所作所为,就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如今位列九卿的汉少府卿田叔,是怎么得到高皇帝的认可的?
  正是因为高皇帝治罪宣平侯张敖之时,下达了一封连坐令:胆敢随张敖入长安的人,统统夷三族!
  但最终,田叔和其他几十个张敖的家臣,无一例外的踢掉了头发,带上了枷锁,言称自己是张敖的家奴,跟随张敖一同入京。
  最终,张敖被无罪释放,从赵王贬为宣平侯;而田叔等‘忠义’之士,得到了高皇帝的高度赞扬。
  田叔也凭借这一项‘忠义之举’,直接从张敖的门客成为秩二千石的汉中守。
  如今同为九卿的郎中令栾布,当年也同样是在梁王彭越伏诛之后,在高皇帝‘替彭越收尸者死’的命令下,依旧为故主彭越收尸,而得到了刘邦的信重。
  在历史上,栾布更是在吴楚之乱中,平定了叛乱最为严重,局势最为错综复杂的齐地,并凭此功得封鄃侯,出任燕国相。
  在后世的民间演绎当中,栾布甚至被百姓立社祭祀,奉为土地神。
  ——没错,在神话故事中出场率最高的土地公公,就是以栾布为原型!
  田叔、栾布二人,还只是‘忠义之士’当中混的最好的一批代表人物,除了这二人,类似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且主人公最终都成就了一番美名。
  反观‘识时务者’的俊杰,刘邦时如何看待的?
  恐怕一句‘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就足以道尽个中意味。
  ——对于曾经身处项羽阵营,却放水饶了自己的丁公,刘邦的态度是杀!
  与粗暴的刘邦相比,赵佗显然是温和了许多,只是鄙夷陆贾,却并没有因此想要杀了陆贾。
  但不管怎么说,那个曾经被赵佗暗地里鄙夷、明面上好吃好喝招待的外交大使,已经是一去不复返。
  此次取代陆贾前来的,更是两位连赵佗都不敢怠慢的贵族。
  ——二世酂侯萧延,三世平阳侯曹奇!
  其中,作为正使的酂侯萧延,甚至还在长安朝堂担着九卿的职务!
  这样的外交规格,在长安与南越长达二十多年的‘外交’历史上,可谓是头一遭。
  而作为一个亲眼见证大秦帝国的兴起、覆灭,以及汉室兴起的政治人物,赵佗对如此高规格的外交人员配备,隐隐感到焦躁不安。
  恰恰就在赵佗思虑着,如何对付萧延、曹奇二人,赶快将此次事件应付过去,换得汉庭对自己的暂时容忍之时,一道从关东传来的消息,彻底击碎了赵佗心里所有的侥幸。
  ——重新组建的征越大军,已然抵达梁都睢阳!
  
第0390章
推恩献稻
  “这该如何是好……”
  当得知当朝大将军棘蒲侯柴武,带着前征越将军隆虑侯周灶、蓝田都尉曲周侯郦寄、郎中令栾布、卫尉羽林都尉秦牧,携羽林军及关中十万将士抵达睢阳后,赵佗已然是彻底放弃了挣扎。
  大将军亲自挂帅,带着两位九卿、两位开国功侯?
  这样的阵容,便是出现在汉匈大战当中,那也属于绝对的顶尖配置!
  面对这样的将帅阵容,如今的南越能做的,实在是少得可怜……
  ——毋庸置疑,赵佗和陆贾在年初达成的协议,要统统作废!
  从萧延、曹奇两位使者的态度来看,别说维持那份协议了,赵佗甚至要为‘蛊惑陆贾达成那份协议’之事,向长安朝堂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此次汉-越外交,也将彻底回归最开始时的旋律。
  ——长安派淮南王惩戒南越,刘长大军在岭南杀的南越将士丢盔卸甲,南越王赵佗俯首称臣,遣使乞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