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530

  要是在后世,证券发行纸币的面值,通常都不会超过黄金储存的十分之一。
  但幸运的是,粮食不是黄金,几乎不存在被挤兑的可能性。
  这也是刘弘决定以粮食本位投石探路,为将来的贵重金属本位打基础的原因。
  ——相较于价值极高、极易储存的黄金,粮食的挤兑风险小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这二来,就是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的全民信息化,没有绝对透明的信息传递。
  简单来说:在后世,政权之所以只敢发行黄金储备十分之一以下价值的纸币,除了规避挤兑风险的意图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黄金储备量绝对透明。
  哪个政权储备了多少黄金,几乎是人人都能从搜索引擎查到的数据。
  自然而然,纸币发行也就失去了操作空间。
  但在此时,‘少府究竟有多少粮食’这件事,知道的人却不会超过三位数。
  这也是粮食本位,较之于黄金本位的另一大优势:当粮食的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很难通过肉眼,推断出其大概分量。
  ——要知道一石粟米,可就是后世的三十千克!
  一万石粟米,就是后世的三百吨,堆在一起,那就是一座小土球!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让如今的汉人通过肉眼,判断眼前的小山有没有一百万石了,哪怕是后世的文化人,精通数学、物理的知识分子,也很难凭借肉眼做到。
  也就是说:无论少府有没有四万万石粮食,只要刘弘能保证,少府储备的粮食,能勉强垒砌一座足以让百姓瞠目结舌的小山,就没有人能知道,少府发行了四万万石的粟米粮票,但粟米储备却只有一万万五千万石。
  对于此时的百姓而言,一座四万万石粟米堆成的山,和一万万石粟米堆成的山,都是一样的。
  都属于‘连呼卧槽’的程度。
  所以,刘弘凭借一万万五千万石的粟米储备,就敢发行四万万石粟米的粮票,其实就是仗着信息不透明,撒了一个小谎。
  就和前年那次粮价鼎沸,刘弘扬言‘少府有几百万石粮食’,之后又把敖仓的存粮搬进关中一样,这次,刘弘也同样对外宣称:少府存粮近十万万石!
  反正没人能看到少府的账本,真要去一点点称量,刘弘也任得那个杠精称到老死。
  再者说了——如今少府存粟米一万万五千万石余,冬小麦超五万万石,这加在一起,那就是将近七万万石了!
  七万万说成十万万,虽然还是有些夸大陈分,但也还算勉强靠谱。
  ——起码比后世,动用80倍杠杆的杰克马要靠谱多了!
  挤兑风险小到忽略不计,信息不透明又给了刘弘一定的操作空间,这才使得刘弘如此轻易,就在这西元前的汉室,成功推行了很可能是人类史上首次出现的类纸币:汉粟米粮票!
  而导致刘弘如此不顾稳妥,承担数个动辄就要动摇江山根基的冒险,也不惜要冒险的,便是第三个原因了。
  ——如果不这样,冬小麦的收购,就根本无从说起……
  为了稳定关中粮价,尽最大的能力维护基本盘及政权安稳,刘弘脑门一拍,推出了粮食保护价政策。
  对于粮食保护价政策,刘弘虽说是‘思虑良久’,但终归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毕竟理论知识再扎实,也和实践有差异嘛!
  就拿后续粟米、冬小麦的收购来说,就是刘弘所忽略的问题——收购粮食的钱,从哪来?
  最开始,刘弘只想着粟米垄断,将为少府带来每年数十万钱的收入;
  对于投入成本,刘弘却想当然的认为:爷们儿是皇帝呀,还能缺钱?
  但最终,现实在刘弘脸上,狠狠拍了好几个大嘴巴子!
  先是粟米的收购,差点把刘弘逼得把传国玉玺典当出去。
  今年的冬小麦收购,更是差点让刘弘威严扫地,沾染上‘朝令夕改’‘想一出是一出’的政治污点。
  刘弘不惜动用半吊子的金融认知,不惜在这西元前冒险推出类纸币,也实属无奈之举。
  ——谁让一开始,‘少府无限收购粟米、冬小麦’的牛皮吹出去了呢???
  好在最后的结果还算不错,‘无限收购’这个牛皮,刘弘算是用尽吃奶的劲儿圆上了。
  接下来,就是‘无限出售’的牛皮,为刘弘如今的苦痛,一点点带来回报的时候了。
  “嘿!”
  “万事开头难嘛!”
  “这也算是熬过去了!”
  终于安下心来,将粮食保护价政策的事彻底放下,刘弘长出口气,便以毫无温度的深色,看向身旁的王忠。
  “太中大夫,还跪于殿外?”
  见王忠惊惧交加的点了点头,刘弘便站起身,眉宇间,也是不由带上了些许戾气。
  “召。”
  
第0342章
以文乱法
  刘弘一个‘召’字,老王忠本就吓掉了的半个魂,算是彻底出了窍。
  ——自打‘刘弘’六岁开始,王忠就鞍前马后的伺候着,可从来没看过有哪个人,将刘弘气的用出‘召’这个字眼!
  就算是在去年、前年,陈平周勃为祸朝堂的时候,眼前这位爷那也是规规矩矩,但凡没撕破脸,那都是用‘请’。
  哪怕是周勃的太尉之职被罢,双方撕破了脸之后,刘弘在大臣请见时,用到过的最严厉的字,也不过是一句四平八稳的‘宣’而已。
  这个‘召’字出现在刘弘嘴里,意味着什么?
  作为在宫里沉浮数十年的老人,王忠心里再清楚不过。
  ——这个‘召’,跟‘押’相比,也就是留了那么一点公卿体面!
  “陆大夫此番,怕是要掉一层皮咯……”
  暗地里心语一声,王忠便赶忙踏着标志性的小碎步,来到了宣室殿外。
  都不用仔细寻找,朝着长阶下的广场一扫,王忠就瞥见了一个跪倒在地,略有些摇摇欲坠的年迈身影。
  “唉……”
  “终是自作自受啊……”
  看着眼前的上百阶石梯,王忠苦笑一声,便拾阶而下,来到了那道跪着的年迈身影旁。
  “陆大夫。”
  “陆大夫?”
  连着好几声轻唤,都没有引来陆贾侧目以对,王忠犹豫片刻,终是伸出手,轻轻推了陆贾的肩膀一把。
  “陆大夫,陛下于宣室召见……”
  听着王忠低微的招呼声,在耳边断断续续的响起,陆贾迷迷糊糊的侧过脸,眯着眼,仰头直盯着正‘呼唤’自己的王忠。
  不知过了多久,才见陆贾又似是‘神魂归位’般缓过神,费力的扶地而起,朝着石阶上的宣室殿深深一拜。
  “臣,谢陛下之恩!!!”
  看着陆贾满含热泪的一拜,又在禁中侍郎的搀扶下走上阶梯,王忠暗地里摇了摇头,便赶忙超了过去,赶在陆贾走上石阶之前,来到了殿门处。
  看着陆贾如蒙大赦般来到殿门处,在寺人的侍奉下脱下布履,王忠心里又摇了摇头。
  “只怕这回,太中大夫是躲不过晚景凄凉了啊……”
  目送着陆贾夸张做作的跪行于殿内,王忠心中想到。
  ……
  当陆贾‘一步一步’跪行到殿内,又满含热泪的叩首拜喏时,刘弘却是不动声色的从御榻上起身,来到了御阶最上面那一层,大刀阔斧坐了下来。
  看着刘弘这幅毫不顾忌形象的架势,王忠又是一惊,赶紧沿着御阶侧面来到了刘弘身后,将下巴紧紧靠在前胸,根本不敢抬头。
  “王忠啊……”
  刘弘一声轻微的呢喃,却在宣室殿特有的扩音设计下,传出了一种犹如神明降旨的放外音!
  可怜老王忠刚稳下来的心,随着刘弘的呢喃又是一跳。
  “老奴在……”
  战战兢兢的应答一声,王忠便嘚嘚瑟瑟的上前,朝刘弘又靠近了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