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530

  而五铢钱面值为五钱,一千二百八十枚,就等于六千四百钱。
  即:一斤铜所铸造出的五铢钱,能有六千四百钱。
  即便算上火耗等意外因素,也至少能有六千钱。
  如此算来,二十万斤铜,能铸造出来的五铢钱,就应该是十二万万……
  “还是不够啊……”
  十二万万钱,能收回来的粮米还不到两千万石!
  而如今关中,却又二万万以上的粮米,没有被少府收购。
  光是为了完成此次秋收后的粮食收购,就需要起码一百二十万万钱。
  至于统一货币市场,没有五百万万五铢钱流通,就想都别想!
  “铜……”
  现在的问题,还是铜。
  铜之所以能在华夏成为经久不衰的通行货币,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铜的保有量足够稀少。
  刘弘甚至很怀疑:如今天下流通的所有钱加在一起,所熔铸出的铜,到底能不能满足五铢钱统一货币市场的‘一百万万枚’这个需求。
  将此事暗自记下来,刘弘便对田叔吩咐道:“此事,少府可自决,于民广购铜,亦或遣吏至关东购之,皆可。”
  言罢,刘弘便来到了作坊外,又对田叔吩咐道:“新铸之钱五铢暂罢,改铸铜三铅七之五铢,以为主爵都尉购粮之用。”
  闻言,田叔顿时一愣,旋即赶忙拜道:“喏……”
  在暗地里,田叔却是长出了一口气。
  ——呼……
  ——还好不是来查看五铢钱的铸造进度……
  在接到刘弘地命令,按照铜铅比例七比三的五铢钱之后,田叔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按这种比例铸造而出的铜钱,实在是太脆了……
  在后世,百姓测试银元真假,通常是吹一下听响声;而此时,百姓判断一枚铜钱质量的方式,就是把铜钱拿在手里,试着用大拇指摁压一下,看会不会断裂。
  如果很容易就断裂,就意味着这个钱的厚度不够,且铅含量太高,成色不足。
  但田叔却是在截然相反的状况下,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铜含量太高,钱也会很容易断裂……
  在过去这段时间,田叔可谓绞尽脑汁,甚至不惜去寻找民间的术士,就此事进行咨询。
  但得到的结果,却是让田叔感到身心俱疲……
  对于新钱过脆、容易断裂的问题,大多数方式给出的结论,都是铅放太多了!
  哪怕田叔将那枚黄到都有些发红的铜钱拿出来,那些人都不愿意相信,这枚钱的铜含量有七成。
  ——甚至有一个方术,说这枚钱是用‘伪铜’所铸!
  无奈之下,田叔只能召集少府的铸钱工匠们,就此事进行反复研究,却终归没有得出解决的办法。
  而五铢钱的铸造,也就此停了下来……
  方才,当上林苑令派人传信,说陛下即将驾临上林苑时,田叔差点没一口气背过去!
  ——对于汉官,尤其是达到九卿级别的高官而言,业务能力,或许已经不再是首要。
  但对少府,业务能力却永远排在第一位!
  少府的属性,使得外朝对其抱有天然的敌意;在这种情况下,少府要想保证乌纱帽不掉,就必须紧跟皇帝的脚步。
  对于未央宫传出的每一个命令,少府都必须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气去完成,才能保证圣眷依旧。
  倘若出现‘皇帝让少府做某事,少府却一直墨迹’的状况,那少府被罢官免职都是轻的——更大的可能性,是被安上一个‘尸位素餐’‘阻军国之事’的高帽。
  ——对国防建设造成阻碍,就必然会得罪军方的大佬们!
  而在汉室,任何得罪军方的人,都很难有善终——百十年后的戾太子,更是将这个范围,提高到了‘即便是太子’的高度。
  铸钱之事,虽说不会直接影响到军方的后勤工作,但若是刘弘有心,那这件事就很容易背到少府的头上。
  比如明年,某位将军跟刘弘诉苦说军费不够,还请陛下多拨一些,结果刘弘摇头叹息的回一句:朕也想啊……
  就为了给将军加军费,朕都交代少府铸钱了!
  可是少府实在是无能,没把钱铸出来,导致本应该拨给将军的军费,只能往后拖一拖啦……
  就这短短几句话,田叔就将得罪一支战员上万的精锐部队!
  “三七之比,此易尔。”
  要说亲手铸钱,那就多少有点难为田叔了;但对于铸钱的基本常识,田叔还是有了解的。
  ——铜三铅七,不就是八铢钱的铜铅之比嘛!
  八铢钱能按这个比例铸出来,那五铢钱,自也是不在话下——铸迷你版八铢钱而已。
  暗自松口气,田叔赶忙跟上大队伍,向着刘弘远去的方向走去。
  ……
  来到行宫,刘弘口头激励了众官吏几句,便令他们退下,只留了田叔一人。
  “钱五铢之铸造事,少府还得尽快。”
  撇开统一货币市场的长远意图不论,即便是短期内的事务,也需要少府尽快的铸造出更多的钱。
  ——秋收的粮食都有三万万石,那来年开春,冬小麦收货之后呢?
  要想把冬小麦也顺利收购,少府就又需要百万万钱以上。
  所以接下来半年,刘弘对少府的要求只有一个:拼命造钱!
  当然,刘弘不可能只为了铸钱之事,就特地亲自来趟上林苑。
  “还请少府一观此图。”
  从怀中取出一块绢布,刘弘便让身旁的王忠拿去,交到田叔手上。
  拿到绢布,田叔便聚精会神的望向绢布之上,那一坨晦涩难懂的图案之上。
  看着田叔拧巴到一起的老脸,刘弘略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解释道:“此物名曰:石磨,乃以柱状石盘者二,垒砌而成,中空,以牲畜为力转其上盘,以谷置于中空之所,可碾谷为末。”
  听到刘弘的解释之后,田叔紧皱的眉头才松开了些;绢布上的图案,也能大致看出所画着何物了。
  看着绢布上,那头由七八根直线画出的‘火柴驴’,田叔强自按捺住抽搐的嘴角,终是对刘弘一拜。
  “匠造之事,臣所知者无多;陛下可传诸冶监之监令,以此图相询。”
  看着田叔脸上完全掩盖不住的尴尬,刘弘也是略有些心虚起来。
  “如此,便传冶监令陛见。”
  ——没学过画画,怪我咯?
  刘弘暗自腹诽间,就见一位面容略有些沧桑的男子进入殿内:“冶戟监令臣毅,参见陛下。”
  说此人面容沧桑,倒也不是说有多老,而是那张明明属于中年人的脸,却被晒得黝黑,抬头纹似纂刻般镶入额头。
  即便离着十步远,刘弘都还能看清监令的手,明显是片刻之前才着急忙慌清晰,却依旧没能洗去黑黄色的褶皱。
  “倒是一双干活的手。”
  暗自自语着,刘弘便由眼神示意田叔,将那张‘图纸’交到监令手上。
  “此物,乃朕偶有所梦,故依梦而作。”
  “依卿之见,此物可造否?”
  须得一提的是,在少府,对于一个新东西能否做出,是有两个不同的字形容的。
  ‘作’,指的是按照图纸,复制出一个样品来;而‘造’,指的是能否批量生产。
  道理再浅显不过——刘弘不可能需要一个制造困难,价值连城的石墨,然后让全天下的人排队磨面!
  果不其然,监令也同田叔一样,做出了一个极其扭曲的困惑表情,但没等田叔解释,就大概看出了‘图纸’上的东西。
  就见监令面色疑惑地一拜:“此图所画,当乃钱状巨石者二,上下垒砌,以畜为力转之?”
  见刘弘点点头,那监令便稍一拜:“若陛下有令,此物之造,当非为难事;然如此之物,不知陛下作何之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