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530

  最多三日之内,陈平就要做出最终的决定:究竟要不要顺从大势,加入到代王刘恒的阵营,并接受将来未必会太好的结局。
  虽然不甘心,但陈平终是只能无奈的承认:除了点头之外,自己已经别无选择。
  当初被陈平策划外出的灌婴大军,以及原本应该被周勃带走,最终却被小皇帝带到萧关外,并尽数葬送的大军,成为了陈平此时尴尬境遇的罪魁祸首——在拥兵数万,且是刚经历一场血战,以绝对实力击溃中央近十万大军的代王刘恒面前,长安,几乎没有了‘武力抗争’的余力。
  北军原七部校尉,灌婴带走了两支,小皇帝带走了两支,仅剩的三部校尉,还得留一部值守长安,维护治安秩序。
  至于原南军为班底,以飞狐军强弩校尉为框架,新组建而成的强弩都尉部,也只剩下一部校尉留守——核心力量:羽林校尉!
  即便是留守长安的羽林校尉,也已经在皇党一系官员进入未央宫中,吃睡皆于宫墙之内时起,就尽数被派往长安、未央两宫,高庙,以及长安城南的社稷戒严。
  如果陈平不愿接受这个最终结果,那摆在陈平面前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以北军可调用的两部校尉共四千人,去硬刚代王刘恒的数万大军!
  在灌婴大军以及小皇帝大军先后两次征调长安青壮,以充民夫、武卒之后的现在,就连抽调青壮民夫,都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小皇帝出征前,更是连民夫都没有抽调!
  若陈平真豁出去,倒也能武装出数万乃至十数万武装平民,但撇开这样一支涵盖老幼妇孺,男女老少的‘军队’能否在刚大败中央正规军的代军面前讨得便宜不论,光是付出和代价,就完全不成正比。
  因为陈平没有丝毫的理由,抗拒代王刘恒入继大统。
  ——陈平本来的计划,就是要让代王刘恒成为皇帝!
  如今虽然情况稍有不同,但最终结局还是符合陈平的预想;如今汉室的诸侯王之中,也只有成年的代王刘恒,能保证汉室不会自此愈发贫弱,太祖高皇帝之社稷汉祚,不会因为一个未成年的皇帝登基而走向衰败。
  除了代王刘恒外,无论是远在南方的淮南王刘长,亦或是函谷关外的朱虚侯刘章,都不是皇帝的合适人选——即便年纪符合要求,二人与陈平之间的恩怨,尤其是刘章与陈平之间的恩怨,将‘刘章成为皇帝’这种可能性彻底变成零。
  也就是说,即便通过武力反抗,将代王成为皇帝的大势阻隔,陈平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汉室也没有别的皇帝人选,以供陈平完成对高皇帝刘邦‘看顾江山’的承诺。
  既然没了动机,陈平就没必要再去考虑武装反抗,以阻止刘恒登基了。
  “小儿,究竟是在哪儿呢……”
  要说还有什么是让陈平感到不安的,无疑便是‘下落不明’的刘弘了。
  不是身死,不是被俘,而是如此令人难以接受的‘下落不明’……
  万一将来代王登基之后,小皇帝又从那个犄角疙瘩里钻出来,质问陈平‘身为丞相,为何坐视贼子沐猴而冠,窃居大位?“……
  “丞相此刻,实延误良机矣!”
  看着陈平瞻前顾后的模样,周勃终是忍耐不住,丢下一句抱怨,便气呼呼的摔门而去。
  陈平赶忙派身旁奴仆将周勃请回,再三斟酌之后,终是在周勃那恼怒不满,以及刘揭晦暗不明的目光中,说出了那句让二人为之雀跃的话。
  “且待明日。”
  “明日朔望朝,若御史大夫仍不许吾等入宫,老夫便亲至长乐之外,面会太后,以述此间之事!”
  闻言,二人不约而同的露出兴奋难耐的表情,齐齐拱手一拜:“丞相所言甚善!”
  
第0221章
人均影帝
  “什么!”
  睢阳城外,齐军大营,刘章看着眼前的男子,目光中满是不敢置信。
  “代王,果大胜之?”
  再三确认过后,刘章满是愁容的站起身,在军帐内来过走着。
  “不可再怠,须将此间之事告与王上知!”
  眉头一皱,刘章便不顾身旁护卫阻拦,横冲直撞出军帐之外,却恰好撞上‘路过’的几位弟弟。
  “王上有言,朱虚侯抱恙,当多做修养。”
  不冷不热的拱手打个招呼,刘章面前的青年男子语义晦暗道:“及至军中大事,自有吾等为王上谋划。”
  看着眼前的兄长一副吃瘪的模样,刘罢军目光虽有些躲闪,但心中却得意之际。
  自十数日前,这位兄长前往齐王侄子的帅帐之中,因大军既定战略与刘则发生分歧之后,齐军的兵权,便已不在刘章的掌控下了。
  看出刘罢军目光中的讥讽,刘章深吸一口气,终是咬牙一拱手。
  “大军之事,自当由王上做主;为人臣者,自当忠君奉上。”
  “即王上以尔等为手足,吾亦勿逆之理。”
  近乎咬牙切齿的认下军权旁落的事实,刘章满是屈愤道:“然此间事,关乎王上大业,更于吾等之身家性命息息与共;今日,吾必见王上不可!”
  说着,刘章便甩开臂膀上架着的胳膊,作势欲闯。
  “王兄……”
  一声清冷的呼唤过后,刘章便仿佛被施了定身术般站定,望向刘罢军的目光中,也逐渐带上了冷漠。
  随着刘罢军挥动的手,嗡时有军士数十从左右钻出,将刘罢军隐隐护在身后的同时,将刘章周围堵了个水泄不通。
  看着被军士们紧紧捂住的剑柄,再看看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刘章在刘罢军饶有兴致的目光注视下,终是无奈的放弃硬闯而出的打算。
  “王兄须知,今时不同往日啊?”
  淡笑着走出身,刘罢军却十分理智的站在了军士组成的人墙之后:“大军之统帅,非朱虚侯,乃齐王矣!”
  “吾伯仲昆季承蒙齐王信重,委以军中大权,自亦知忠信虽为者何。”
  说到这里,刘罢军再也不掩饰目光中的讽刺:“朱虚侯莫不以为,吾悼惠王一脉,非王兄主事不可?”
  丝毫不做压制的音量,引来周围的军卒逐渐汇集于此,那一双双望向刘章的目光中,有怜悯,有心虚,唯独没有的,便是应有的愤恨,以及为往日主帅出头的担当。
  “此天家事,吾等可万莫掺和,免遭王上猜忌啊……”
  “是极是极,王上这几日,可是愈发易怒……”
  军士低沉的窃窃私语声,在这一刻清晰无比的进入刘章之耳,看在眼前的弟弟,再看看周围无动于衷,仍旧沉浸在从龙之功的军卒们,刘章痛苦的闭上眼,仰天长叹。
  “蠢材……”
  “尽五蠢之辈!!!”
  中气十足的一声怒喝,惹得身边士卒猛然拔刀,刘章绝望的目光中却又缓缓带上了戏谑。
  “待家破人亡之日,吾看尔等可还能谈笑风生?”
  “函谷未见,睢阳未下,尔等便已言称帝事;父王生前所教者,尔等都学于犬腹邪?!!”
  满是绝望的咆哮过后,刘章不顾刘罢军铁青的面色,肩膀无力的耸拉下来,缓缓退回了军帐之中。
  “若尔等良心尚有丝毫未泯,还知忠君者何,便将代王大胜,即入长安之事,禀于王上知吧……”
  “吾于尔等,仁至义尽……”
  随着军帐中传出这声凄厉的话语,刘罢军本铁青的面色更是阴沉若水。
  “来人!”
  “朱虚侯神智昏聩,不当掌兵,着兵百人,严加看管,万不可使朱虚侯病发伤人!”
  做下交代过后,刘罢军却丝毫没有继续耀武扬威的意思,烦躁的扒开人群,便小跑着向中军大帐走去。
  那里,便是如今齐军的实际掌控者,齐王刘则所在……
  ……
  来到中军大帐,看着上首跪坐案前,对着堪舆写写画画的刘则,刘罢军下意识低下头,换上一副温和的笑容。
  “王上。”
  极尽温和的呼唤声,却没能将刘则的注意力,从眼前的堪舆吸引开;小刘则只稍一抬头,撇了刘罢军一眼,复又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堪舆之上。
  “王叔即来,不如替寡人一解此堪舆?”
  青涩直爽的声音,将刘罢军心中的不安驱散大半;看看了左右,发现帐内出一名纹丝不动的卫士之外再无他人,刘罢军才拱手一拜:“既如此,臣便斗胆试之。”
  走上前,待等刘则将上半身直起,那份不算大的堪舆,才完全的展露在刘罢军眼前。
  不出刘罢军所料:这份堪舆,是极其简易装的‘函谷关防御分布图’。
  只不过,即便是在不太擅长军事的刘罢军眼中,这份堪舆的军事作用,也是几近于无。
  ——整个地图,就只画出了函谷关外的大河,两侧的秦岭,以及一个代表函谷关的大圆圈。
  无论是大小比例,还是具体细节,战略点的描画,还是函谷关内部防御力量的部署,在这份堪舆之中都没有丝毫体现。
  “寡人苦思数日,终是未能知晓:函谷者,乃依山而立,以河为护,此非城池同理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