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成长计划(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530

  非要说有什么见不得光的,那就是将来,汉室每一个六百石以上的官员,都将荣幸的得到一个专门对口服务的卧底,在家中监视自己的一举一动。
  除此之外,省御监没有任何突发状况处置权,乃至建议权——省御监唯一的权力,就是将看到的、听到的,原封不动,一字一句上报给王忠,再由王忠筛选,送到刘弘地耳中。
  自然而然,对于这样一个充当‘眼睛,耳朵’的机构,刘弘并没有将其演变为武装力量的意图,对其人员构成,也就没有太高的要求了——以忠心为上的宦官为管理层,并以游手好闲,思乡情怀相对轻一些的游侠群体为底层人员。
  对于游侠群体,刘弘既没有如前时中二时期那般崇拜,也没有如封建帝王那般完全视为祸患——存在即合理,只要是存在于世间的群体,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可用之徒。
  而这个自墨家分离出来,并逐渐成长为西元前地下势力的黑暗群体,无疑是走上了为豪强走狗,为非作歹的歪路。
  在东市粮税事件的查证中,刘弘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内史衙役虽然亲自出现在东市外,但并没有主动去‘收税’,而是等着一串串铜钱‘自动自觉’的扔进眼前的木箱之中。
  那日,刘弘在东市偶遇何广粟,并与他稍作交谈之后,也发现已经被自己‘掩护’出东市的何广粟,又乖乖回到了东市内,向几个衣着破烂的人‘缴纳’购粮税——那几人发丝散乱,面上髯须不修边幅,腰间却无一不系着明显比身上衣袍还要值钱的剑!
  在东市外驻足观察许久,刘弘才发现每一个粮铺之外,不远处都蹲着几个如此大半的人;等有人从粮铺内抱着粮食走出后,都会自觉上前,由这几个人估量袋中粮食的重量,并交上响应的铜钱。
  得了钱之后,这几人中便会分出一个,带钱来到东市外的内史衙役前,当着衙役的面,将钱串中的铜钱一枚枚取出,取到衙役发出一声可以的咳声之后,将取出的钱放回一枚,将钱串扔进钱箱,先前取出的则都放入怀中,回到东市内,将怀中的钱分给几个伙伴。
  看着这一整套完整、有序的运作模式,刘弘险些惊掉下巴——这种情形,在后世实在是太常见了!
  ——回扣!
  西元前的官僚,居然就已经学会了先进的‘回扣’技能,并以此收买游侠群体,为自己做事!
  刘弘却并没有因此大发雷霆,亦或是正义感爆棚——当时出现在刘弘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吾可取而代之’!
  准确的说,既然游侠群体能被官僚阶级的‘回扣’所收买,那同样可以被刘弘、被王忠,乃至于朝堂明目张胆的回扣所收买!
  ——纳入体制,就是刘弘为游侠群体想到的最好解决方案。
  在历史上,游侠群体并非全是如刘弘看到的那般,收着官僚、豪族的好处,便帮着这些人欺压百姓——实际上,绝大多数时间,游侠群体都是以正义者的身份出现!
  景帝朝发生吴楚之乱,绛侯周勃之子临危受命,被景帝拜为太尉,全掌平乱之事,遂领兵出关,往关东平叛。
  在进军途中,洛阳豪侠剧孟前来投身,堂堂太尉周亚夫,便高兴地说出‘得剧孟胜得十万雄兵’这样宛如神话故事的话,来形容剧孟的重要性!
  西汉二百余年历史上,游侠出身的英雄人物可谓层出不穷,在地方官员、豪族和百姓悬殊的实力对比下,游侠群体普遍充当着中立调和者。
  如某位贪官欺压某百姓致死,那必然会有一个游侠站出来,趁着夜黑风高将那个贪官全家杀死,然后带着人头自告于衙门,并趾高气昂的宣示自己‘此乃正义之举’。
  对于这样的案件,绝大多数的官员都会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为由,将这个游侠释放;自此,一个享誉郡县、为名做主的‘任侠’便诞生了。
  但是,游侠正义感爆棚的频率,实在是有些不稳定——那个被贪官杀死的无辜百姓,也很有可能是死于被贪官收买的游侠之手……
  对于这样一个不稳定的群体,绝大多数政权都是头痛不已——任何一个政权,所追求的无一不是安定、平稳;游侠群体的流动性以及不稳定性,实在是让政权难以放心。
  在原本的历史上,随着汉室中央集权愈发强力,游侠群体大都演变成了山野草寇,匪盗一流。
  但刘弘却并不认为,游侠群体是完全没用的,或是完全不好的;刘弘也很清楚,只要‘余子’不消失,游侠群体就永远不可能被杜绝。
  所以,与其尝试着消灭一个不可能消灭的群体,倒不如考虑考虑利用这个群体,可以做些什么——光是游侠‘不眷其乡,勇于闯荡’的特性,就足以让刘弘刮目相看,并试着利用其做点什么了!
  再者说,这样一批常年在刀口舔血,本身就具有不俗身手的群体,任由其散落民间,为地方豪强所用,本就不符合刘弘地利益;但若要说让游侠成为兵源,也终究是差点意思。
  ——对于军队而言,最主要的还是服从命令的天性;游侠天生具备的散漫和不羁,决定了其注定不能成为正规军队的一员。
  所以,刘弘决定以游侠为中坚力量,来设立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
  游侠群体的冒险属性,使得他们对于远距离‘外派’不会有太大抗拒;常年混迹街头巷尾的经历,也使得游侠群体对于人心、人性具备一定的掌握。
  低微的出身,使得该群体的收纳成本不会太高;而针对于‘探听情报’这项工作,游侠群体无疑也都能胜任。
  再加上此举,可以给游侠群体一个合适的‘洗白’机会,将其收编,顺便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刘弘已经数不清楚,这样做的好处有多少了。
  唯一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应该就是将来省御监的组织纪律问题。
  不过没关系,刘弘原本也没打算让省御监成为常设机构——只要省御监能在刘弘彻底解决‘余子’群体出路之前,将所有的游侠收入体制监督起来,即便省御监什么都做不了,刘弘也乐意付出那点成本。
  
第0155章
财务改革
  思虑间,张苍,田叔,吴公三人已是来到了殿内:“御史大夫臣苍、少府臣叔,廷尉臣公,谨拜陛下。”
  见人都来齐,刘弘只好先放下思虑,轻挥挥手,示意王忠拉来几只筵席,请三人就坐。
  三人谢礼安坐之后,刘弘的目光在田叔身上稍停留片刻,随即面向张苍道:“今日常朝,朕所言及之事,御史大夫当尽快处置。”
  对于御史大夫内部的审查清理,根本就不是刘弘地主要目的——御史大夫内部究竟有多少贪官污吏,刘弘一点兴趣都欠奉。
  说到底,在电子信息网络没有普及的时代,惩治贪官,杜绝贿赂的唯一办法,就是说朱重八剥皮实草,用高压政策威慑官僚,使其不敢再犯。
  但历史已经证明,朱重八的路子,也同样走不通——老朱一死,官僚阶级触底反弹,带着多年来乘机的怨恨和憋屈,报复性的受贿贪污;比起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汉、唐都曾为人不齿的‘冒名顶替武勋’‘以民首为虏首’等操作,在晚明几乎变成了常规操作。
  所以,刘弘根本没有指望靠自己的一张法令,就彻底杜绝贪污受贿——在汉律之中,受贿本身就不违法;违法的是贪污。
  说具体一点就是:中央下达了‘修造水渠’的人物,官员收了某人的钱,就将这个‘工程’交到了此人手中;那只要最终,这段水渠保质保量的建成了,中央就不会在意这个官员从这件事里收了多少钱。
  也就是说,只要本职能做好,那这种收人钱财,就属于‘受贿’的范畴,顶多被舆论所不齿,并不会触犯律法。
  那什么样的‘收钱’,才会触犯法律呢?
  同样的例子,中央要求某地修建水渠,官员为了牟取好处,将中央拨下来的‘修渠专项款’给吞了,导致最终建造出的水渠质量出现问题,这就会被法律制裁。
  为了私利吞国家的钱,并因此影响了中央下达的任务,这就属于‘贪污’的范畴;这种行为,便是御史大夫派往全国各地的‘采风团’所要关注,并上报朝堂的。
  正常情况下,御史大夫发现这种状况后,并不会直接报给朝堂或者皇帝,而是查一查这个官员的底细,找出此人的举荐者——在汉室,具备举荐资格的最低标准,是‘秩二千石’!
  这就使得,几乎所有的举荐者,都是地方郡守!
  找到这位‘贪污’官员的举荐者之后,御史大夫就会以个人的名义,修书一封,送往这位封疆大吏,隐晦的将此事的概要表达出来:公举荐的某某官,似是不修私德啊……
  得到御史大夫亲笔所书的‘私人书信’,绝大多数情况下,举荐者身为地方郡守,都会为了乌纱帽,而为此事给出个交代。
  ——要是心软一些的,就会让贪污官员辞官,回家种田。
  心硬一点的,更是直接让贪污官员‘羞愧自杀’!
  对于‘受贿’和‘贪污’,刘弘大体上还是比较认可此时的价值观的——尤其是在屁股真正放在皇位之后,刘弘愈发渴望出现一个和珅那样的‘奸臣’了。
  能在保证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按时按量完成国家交代的任务,对于封建官僚而言已经足够了,刘弘也不指望更多。
  刘弘让御史大夫内部审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堵住朝堂的嘴,为之后的全面审查做铺垫!
  诚然,刘弘也没想通过掀起一场反腐倡廉运动,就让汉室官场变成一池清水,这不现实,也没有实际操作性。
  刘弘想做的,是借此改革汉室财务记录制度!
  ——在少府售粮于东市期间,刘弘出于前世从影视剧中学来的‘官场之术’,也出于对自己的举措‘审查’的目的,简略扫了一眼少府的账簿。
  当时的状况,可谓惨不忍睹来形容!
  ——刘弘至死都忘不了,那本比之流水账还不如的账本,居然是出自于汉室,与财务关系最深的少府!
  ——某年某月某日,售粮多少多少石,得钱多少多少……
  整本账簿,统统是这种流水账!
  当刘弘问及:少府今有粮几许,钱几何,其余物资各多少的时候,少府官员在刘弘目瞪口呆之下,说下了一句让人匪夷所思的话:陛下稍等片刻,臣这就去数……
  数!
  现数!
  对库存,少府官员连大概的估算都没有!
  这种情况,有人把少府搬空一半,刘弘都察觉不了!
  就更别提丞相府掌控下的国库,以及其他各属衙的财务部门了,根本就是筛子!
  刘弘满是惊疑的将那份由原少府监记录,并被老太监王忠从少府偷出来的“账本“重新翻出来,仔细查看过后,发现就连那份账本,也是以流水账记录的!
  某某侯拿走了多少金,多少铜钱,亦或是武器财务,都是一条条陈列,完全没有汇总。
  从这样的账目,要想知道支出,收入等汇总,就得按账本所记录的,一条条现算。
  在这个没有计算器,也没有算盘的时代,这种运算的工作量,兼职跟运算蘑菇的放射方程式差不多。
  到了此时,刘弘才明白,地方收上来的钱税,为什么要大费周折的用“储钱罐“封存,并用地方主、副官用印,双重保险,来保证钱税的安全——因为具体收上来多少钱,不止中央不知道,很有可能,负责收税的地方官也同样不清楚!
  无论是处于提高工作效率,或是避免财务漏洞的考虑,刘弘都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而少府新换了个主官的现在,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时机。
  想到这里,刘弘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锁定在了张苍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5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