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7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751

  不要说潘汝桢,就连他周围的官员们也全都愣住了,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这样粗俗的语言居然出自当朝堂堂国公爷之口。
  潘汝桢差点当场晕倒,颤巍巍的指着杨峰喝道:“杨峰,你好歹也是大明的国公爷,居然如此言出无状,你信不信本官上折子弹劾你?”
  “弹劾个屁,你们也就剩下这点出息了。”
  杨峰突然指着他的鼻子骂了起来:“潘汝桢你好歹也是一省巡抚,我拜托你能不能干点正事。把心思放到如何为百姓做主,为朝廷办事,为陛下分忧上来?
  你们这些当官成日里弹劾这个弹劾那个,乍一看全都忙得不行,但你们但心自问有谁是真正处于公心才去弹劾一个人的?
  你们这么有本事这些日子流寇打来了,你们怎么不跑到李自成的大营里去弹劾他啊?当年满清鞑子犯我辽东,屠戮我大明百姓,你们怎么不去弹劾努尔哈赤弹劾皇太极啊?
  哦,现在流寇走了,你们一个个都精神起来了,连援军都要拦着不让他们进城,现在连本公都要弹劾,这叫什么?这可叫忘恩负义,这叫以怨报德,是要被人唾骂的!
  今天这城门江宁军是入定了,谁敢拦着就别怪本公心狠手辣了……宋烨!”
  “喏!”
  “传令下去,命令苟醒马、严狄入城,有胆敢敢阻拦者,杀无赦!”
  “喏!”
  “你……你……”
  听到杨峰说出杀无赦这句话后,潘汝桢两眼一翻,整个人昏了过去。
  看到潘汝桢昏倒,周围一阵大乱,很快就有人抬起了他,一溜烟跑了,那些官员们没了领头的,也一个个全都跟着溜走了。
  看着原本还熙熙攘攘的城门一下变得如此清静,杨峰冷笑一声,“好了,让将士们都进城吧。”
  两个时辰后
  杭州城西郊荒废多时的校场上搭建起了无数密密麻麻的帐篷,可以看到身穿绿色军服的辎重营的军士们正忙碌的搭建着帐篷、栏杆,架设拒马等等,一座营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形,在营寨里,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军士正在巡逻。
  在中间的一顶帅帐里,杨峰召集了李岩、苟醒马、严狄以及数十名千总以上的军官。
  “诸位,杭州府这一仗我们已经打完了,以李自成为首的贼寇正在四处逃窜,曹迎矛已经去追了,接下来李自成想要收拢兵马再度对江南构成威胁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咱们是相对安全的,而咱们呢也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做一些事情?”众将面面相窥,有些不理解杨峰的话。
  杨峰淡淡道:“譬如咱们可以向那位潘巡抚讨要一些粮饷了。”
  “讨要粮饷?”
  众人先是一怔,随后便恍然大悟。
  “对啊!”
  苟醒马一拍大腿:“咱们数万大军去年年底就出兵,从金陵到到河南府,再到孟津渡大战,现在又打到了江南,可以说将士们已经劳累了大半年,朝廷给的那点粮饷还不够咱们塞牙缝的,好不容易进了杭州府,若是再让咱们自掏腰包的话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嗯,确实如此。”
  众将也齐齐点头。
  大明的规矩就是如此,军队若是在大明境内作战的话,当地官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大军提供所需粮饷,这也是为了节约成本而考虑。
  只是这项规定到了明朝后期却成了当地官府拿捏军队的手段,你若是乖乖的,我就分点残羹剩饭给你,让你吃不饱也饿不死,你如果不听话?哼哼,那就对不住了,你自己想办法吧。
  不过,官府这一套对付一般的军队还可以,想要对付象江宁军这般威名赫赫的军队就不那么容易了,尤其是他们的统帅还是一个出了名的文官杀手,恐怕就刚才被气得昏迷的潘汝桢也不敢这么做。
  “这样吧。”杨峰想了想才说道,“李赞画,待会你去一趟巡抚衙门,告诉潘汝桢,让他在三日之内筹措五万石粮草、一千头猪,以及白银五百万两,然后送到大军的军营来,否则后果自负。”
  “什……什么,三百万两?”
  众将全都被杨峰的话吓了一大跳,自家国公爷是不是多加了一个零啊,就连李岩也露出了疑惑的目光。
  将众人的目光全都看在眼里的杨峰轻轻一笑:“你们是不是以为我把数目说错了,你们没有听错,就是五百万两银子,少一两也不行。
  你们也不想想,杭州府是何等所在,这里跟扬州、苏州三地并称之为江南的精华所在也不为过。那些士绅富户经过数百年的积累,无不身家巨万。本公可以放言,诺大的杭州城别说五百万两银子了,就算是三千万两银子能掏出来。”
  严狄有些担心的说:“公爷,可咱们这般公然讨要他们会给吗?若是他们不给,咱们总不能纵兵抢夺吧?”
  杨峰冷笑道:“咱们当然不能纵兵抢夺,但咱们可以抓人啊,只要将那些富户全都抓起来,让他们限期拿银子赎人,期限一到谁不敢掏银子的,通通砍头,本公倒想看看,他们是要银子还是要脑袋。”
  “嘶……这……”
  严狄吞了口唾沫,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本公知道,你们肯定想说,这不是跟强盗一样吗?还真被你们说中了,对付那些宁肯花费万金捧戏子、赎头牌的士绅富户们,本公就是要让他们尝尝强盗的滋味。”
  李岩问道:“国公爷,这事若是闹大了,朝廷那边……”
  “朝廷?”杨峰轻哼了一声:“这比银子若是能弄到手,五百万两咱们自留两百万两,其余的三百万两立刻押解进京,本公倒想看看,户部那些人会不会将这些银子拒之门外?”
  “高……高啊……”
  李岩这才恍然大悟起来。
  对啊,杨峰的意思很明显,抢银子不要紧,关键是抢了银子后要怎么花。
  哥们抢了银子是不假,但是我们只自留了两百万两,其余的都押解进京了,打死李岩也不相信,那些看到银子眼珠子就冒绿光的户部会放过这么一笔巨款。
  只要户部敢收下这笔银子,那么这件事咱们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弃暗投明
  这场持续了七八天的守城之战是打完了,但后续的事情却没有结束,无论是阵亡将士的抚恤,受伤青壮和士卒的安抚都需要官府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处理。
  从第二天开始,潘汝桢和麾下的官员如同上足了发条般全体动员起来,统计伤亡人数、筹措粮草、召集城内的士绅募捐等等,林林种种,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就连我们的巡抚大人潘汝桢自打“苏醒”后也拖着“病躯”努力的工作着。
  而李岩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了巡抚衙门。
  “江宁军赞画李岩见过巡抚大人!”
  巡抚衙门的一间专供官员休息的花厅里,穿着一身青袍,胸前补子上绣着一只鸂鶒的李岩对着坐在书案后面的潘汝桢躬身施了一礼。
  “江宁军赞画?”
  潘汝桢眼中闪过一丝讶色,对面这位年轻人虽然穿着一身文官服饰,但站在那里却自有一股气宇轩昂的模样,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他也忍不住要夸一句年少有为。
  不过这种赞赏也只是在他心里一闪而过,他随即坐直了身子问道:“你既为江宁军赞画,不在军营里办差,来本抚的府衙所谓何事?”
  李岩拱手道:“下官奉信国公之命,特来崔征粮饷。”
  “崔征粮饷?”
  潘汝桢眼中嘲讽之色一闪而逝,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这才漫不经心的说:“杭州府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可谓百业凋零,百姓们也困苦不堪,实在是无力为大军提供粮饷,你回去答复信国公,就说再等上一段时日,等到官府有了余粮后再送过。”
  李岩深深的看了潘汝桢一眼,这番推辞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若是潘汝桢痛快的答应下来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巡抚大人。”
  李岩一拱手,“下官不得不告诉您,下官此番奉命前来崔征粮饷并非是请求,而是通知您一声。在来之前国公爷让卑职转告您,给您三日时间筹措五万石粮草、一千头猪,以及白银五百万两,送到江宁军大营来,若是三日之内不送来的话,国公爷将率领数万江宁军将士自取。”
  潘汝桢只感到眼皮子一阵跳动,一股无名怒火也随即在胸中燃烧。
  什么叫做自取,那不就是抢劫的代名词吗?
  “他敢!”
  只听到砰的一声,满面怒容的潘汝桢的手重重的拍在了案上,发出了一声巨响。
  只见他站了起来怒视着李岩,厉声道:“杨峰他若敢这么做,那便是自绝与朝廷,自绝与百姓,本抚也决不会与他善罢甘休。”
  “随您怎么说。”面对堂堂一省巡抚的怒斥,李岩却丝毫没有惊慌之色,而是淡然道:“下官只是将国公爷的话转告您而已。切莫忘了,在三日之内筹措五万石粮草、一千头猪,以及白银五百万两,否则莫怪下官勿谓言之不预也,告辞了。”
  说完,李岩转身便出了房间。
  等到李岩消失后,原本须发皆张的潘汝桢却如同泄了气的皮球般瘫坐在了椅子上。
  别看他刚才放了狠话,但他心里却很清楚,李岩刚才说的那些话绝非虚言,自己如果不能在三天之内将那些东西送到江宁军的军营里,杨峰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是真的会纵兵抢掠的。
  而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果也是他承受不起的。
  “五百万两……五百万两啊,你杨峰居然也说的出口。”签押房里响起了潘汝桢咬牙切齿的声音,“来人,速速召集衙门官员前来议事……”
  李岩出了衙门,回到了位于西郊的江宁军驻地要向杨峰禀报,只是他刚走到帅帐门口,就看到有两人正跪在里面,而杨峰则是笑吟吟的上前将两人扶了起来。
  看到李岩到来,杨峰笑着对他道:“李赞画,你来的正好,这两位你应该认识吧,来见见你的老朋友吧。”
  李岩上前一看,不禁大吃一惊,“邢夫人、高兄弟,你二人怎么会在这里?”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趁着李自成攻城时逃出来的邢巧儿和高杰。
  这两人也算是运气好,刚刚逃出去没多久,李自成的大军便溃败了,大败而逃的李自成压根就没有功夫理会邢巧和高杰,这两人这才带着李自成积攒了大半年的粮食和钱财得以脱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