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6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2/751

  “草民愿提供草药一批,大夫六名。”
  “草民愿为大军捐银六千两。”
  看着一个个慷慨解囊的士绅,潘汝桢精神也变得振奋起来,满脸含笑的对众人拱手以示谢意。
  很快,这些士绅们便纷纷告辞了,他们离开的理由也很强大,要回去筹措物资,只是看着这些人那迫不及待甚至可以说是忙乱的脚步,怎么看都像是一群逃荒的难民。
  督抚营游击将军走到潘汝桢的身边提醒道:“巡抚大人,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老油子,您可要小心他们阳奉阴违啊。”
  “无妨!”
  潘汝桢摆了摆手,幽幽道。
  “只要流寇还在城外一日,咱们就不用担心他们会捣鬼,因为这些人很清楚,一旦城破他们会有什么下场,所以本抚从来不担心他们会赖账,如今最让本抚牵挂和担心的还是信国公的兵马什么时候赶到,要知道咱们的人可是撑不了太久了。”
  潘汝桢的担心不无道理,经过了七天的战斗,杭州府的守城官兵早已疲惫不堪,若非时靠着摆放在城头上的那一筐筐银钱和督战队的长刀,他们早就撑不下去了。
  可即便如此,守军的人数还是太少了,原本五千的守军加上一万青壮以及从盐商和海商那里拐来的一千多私兵,如今已经阵亡了三成,剩下的也全都疲惫不堪,若是再没有生力军来补充的话,潘汝桢真担心什么时候大家那根早已绷得太紧的神经会突然绷断,到那个时候可就一切都完了……
  就在李自成指挥着七八万流寇对着杭州府猛攻的时候,距离杭州府不到五十里的地方,一队骑兵从一条小路正悄悄的朝着杭州府前进。
  这队骑兵穿着江宁军特有的精钢打造的半身甲,背上背着棕贝丝火铳,马鞍上还挂着细长的马刀,有的甚至还在马鞍上挂着一张长弓,整支队伍里都散发着一股强烈的战意。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驰援吗
  就在这队骑兵飞速前进的时候,为首的骑兵突然将手高高举起,这是表示前方有敌情的手势。
  “吁……”
  伴随着一声军官的吆喝,这支骑兵的速度开始慢了下来,最后在路边停了下来,骑兵们纷纷将火铳从背后取出对准了前方。
  就在骑兵们刚做好战斗准备的时候,前方负责望风的骑兵大声禀报道:“解除戒备,是夜不收的弟兄。”
  很快,由六名夜不收组成的小队骑兵出现在众人面前,为首的夜不收朗声道:“这里是哪位大人负责,下官等乃是负责探查杭州府战事的夜不收,有军情禀报。”
  一名穿着精钢打造铁甲的军官策马走了出来沉声道:“这里本公负责,杭州府的战事进行得如何了?”
  为首的夜不收看到来人后不禁大惊,慌忙从战马上跳了下来行了个军礼颤声道:“小人夜不收大队三中队五小队伍长刘长青见过国公爷。不知国公爷在此,还望国公爷恕罪。”
  随着他的声音,周围的几名夜不收也急忙下马行礼,原来这名穿着普通骑兵铠甲的军官不是别人,正是江宁军的统帅,大明信国公杨峰。
  杨峰对他摆了摆手:“好了,现在不是扯这些的时候,前方的情况如何了?”
  这名伍长语气语气沉重的说:“回国公爷的话,杭州府的战事不容乐观,贼寇已经打红了眼,这几日连续不断的对清波门进行猛攻,同时又分派兵力对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艮山门、庆春门等几个城门进行佯攻。
  由于杭州府守城兵力不足,只能大量征召青壮,在流寇的猛攻下损失惨重,已经有不支的迹象。加之自恶寇今日流寇又调炮攻城,杭州府的处境就更危险了,卑职估计,若是再无援兵,杭州府失陷也就是这一两日之间。”
  “这么快?”
  杨峰蹙眉道:“杭州府好歹也是江南重镇,城高池深,怎么不到十日就撑不住了?”
  这名夜不收神情凝重的回答:“国公爷有所不知,杭州府是江南重镇不假,但享受了数百年的太平后可以说是文恬武嬉,能坚持这么久已经是很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了。”
  “这样啊。”
  杨峰想了想又问道,“那贼寇外围的防御如何?”
  夜不收伍长不屑道:“贼寇在外围的戒备稀松平常,小人等这两日在周围不断的打探,贼寇竟然毫无察觉,由此可见他们防御松散到了何种地步。”
  “那他们对杭州府的包围严谨吗?”
  “这要看什么地方了。”
  也不收道。
  “清波门、涌金门、钱塘门、候潮门这些地方贼寇众多,咱们想要进去确实不容易,但诸如永昌门、北新门等地贼寇只是派了一两千人围住做个样子而已。”
  “嗯,本公知道了。”
  杨峰扭头对身后的一名骑兵道:“宋烨,你马上派人通知后面的人,让苟醒马、严狄、李岩等人火速赶来开会,有紧急军情相商。”
  “喏!”
  一个时辰后
  “情况就是这样,不知诸位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
  苟醒马蹙眉道:“国公爷,咱们原本的计划是等到贼寇们攻陷杭州府后再去去收拾残局,若是现在强行为杭州府解围的话,恐怕会打乱咱们的计划。”
  “没办法,谁让计划赶不上变化呢。”杨峰叹息道:“如今朝堂上风云迭起,那些东林党和出身江南的官员简直如同疯了一般拼命的弹劾本公。
  他们为了逼迫陛下,甚至还重金聘请了不少江湖人士以及死士前往京城以及南直隶地区,摆出了一副玉石俱焚的架势,为此以防万一,陛下甚至不得不调集京营大军入城巡逻,甚至已经下旨将卢象升的新军也从陕西调回了京畿,若是作为江南重镇的杭州府失陷,本公不敢想象那些人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
  所以此次救援杭州府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还不能把那些人逼得太急了,否则对谁都没好处。”
  严狄道:“那国公爷的意思是要在杭州府与贼寇决战啰?”
  杨峰摇摇头:“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李自成和那些贼寇现在还不能死。”
  在杨峰和众将讨论的时候,李岩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按理说,他是杨峰亲自任命的赞画,在这种场合里也是有发言权的。不过他自知自己刚来到江宁军,又是以流寇降将的身份进来的,江宁军原来的将领们对他不是很感冒,所以他并不打算发言。
  不过杨峰却没有忘了他,扫了他一眼后说道:“李岩,你可是本公亲点的赞画,对此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看到众人齐刷刷投来的目光,李岩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道:“国公爷,您既然点了卑职的名,那卑职便姑且说一说,您则是姑且听一听,若有不对之处还望国公爷海涵。”
  “本公点你做赞画,不是让你来混日子的,现在把你想说的都说出来吧。”时至今日,以杨峰的身份地位,说话已经不用遮遮掩掩了。
  “行,那卑职便献丑了。”
  李岩清了清喉咙,“以前卑职还在李自成麾下当军师的时候,曾给李自成出了个计策,便是趁着江南武备松弛之际快速拿下江南,计划在半年之内占据大半个江南。
  只要能够占领江南,李自成所率领的贼寇便有了自己的地盘,坐拥天下最富裕的地方便有了跟朝廷分庭抗礼的本钱,再沉下心来发展个三年五载,便可以挥师北上跟大明朝廷争天下,届时进可攻退可守,便再也不用惧怕谁了,只是……”
  说到这里,李岩不禁苦笑起来,只可惜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如今看起来就像是个笑话。
  “你的计划本身是没错的,但你错就错在低估了对手,也就是江宁军的实力。”
  杨峰对李岩的这个计划评价可不低,他随即沉声喝道。
  “诸将听令!”
  “哗啦!”
  听到这里,所有人全都站了起来,挺胸抬头。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驱散
  看着众人那期待的目光,杨峰缓缓道:“此次由本公和李岩亲率两千步卒、辎重营、医护营以及炮营一部驰援杭州,苟醒马、曹迎矛以及严狄则率领剩余人马在杭州城的周围待命。
  若是贼寇继续攻城,没有本公军令不许擅自行动,若是贼寇撤退,尔等便可趁势杀出,将贼寇往松江府、苏州府方向驱赶即可,记得要掌握分寸,不可将其全部歼灭,但也不能让其逃得太过容易了,明白吗?”
  “喏!”众人齐齐应了一声。
  不过苟醒马随即有些担心的问道:“国公爷,此次卑职倒是不担心您能否冲进杭州城,唯独担心的是杭州府里的那些个官员不领您的情,反而借机给您下绊子。到时候好心没好报不说,反倒是惹了一身骚,那才叫晦气呢。”
  “下绊子。”杨峰轻蔑道:“他们也得有那个能耐,若是他们果真敢这么做的话,本公反倒会高看他们一眼。”
  “哈哈哈……”
  听杨峰说得有趣,江宁军众将也笑了起来,他们进入江南剿匪也有些日子了,江南那些官员士绅的德行也早就被他们看在眼里,但凡江南官员士绅有点胆气和血性,也不会被李自成这些流寇打得跟筛子一样了。
  看着杨峰和江宁军众将谈论着江南官员士绅时那种纵横睥睨的样子,李岩在一旁羡慕之余也意识到自己上次确实败得不冤。
  一支军队能不能打仗,从他们将领平日里的言谈举止就可以看得出来。
  就象刚才杨峰说要带着辎重营、医护营以及两千军士直闯杭州城时,众将们第一个念头不是担心杨峰进不去,而是生怕进了杭州城,打退了流寇后会被杭州那些官员和士绅刁难。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把城外的数万流寇放在眼里。
  这不是狂妄,而是对自己有着必胜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靠盲目自信或是银子堆出来的,而是靠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打出来的。
  江宁军自打创建以来无论是北灭满清建奴南下剿灭郑芝龙,或是击败红毛番鬼,从来都是未尝一败,正是这种连续不断的胜利铸就了江宁军的军魂,无论是什么样的敌人挡在买年前,他们都有信心将敌人撕成碎片……
  ……
  杭州城头的战斗依旧继续,清波门的城墙外已经已经堆积了一层又一层的尸体,这些尸体里绝大部分都是流寇的饥兵和死兵,也有极少数穿着鸳鸯战袄的官兵。
  放眼望去,城墙下尸体叠加,到处是腥红的血肉,在烈日的照耀下,空气中那股子弥漫的血腥味怎么也消除不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2/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