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6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751

  发完了火的马四迪上了城门口,来到了潘汝桢旁边劝道:“巡抚大人,卑职以为如今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贼寇的人马实在太多了,守城将士们已经好几天没好好休息了,要不咱们再征召一批青壮吧?”
  潘汝桢沉吟了半晌,缓缓道:“可以,不知你想要再征召多少人?”
  “当然是越多越好。”
  马四迪脱口而出后才知道自己说了废话,以杭州府的人口基数来说,征召万八千的青壮就跟玩似地,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是再征召三五万青壮都可以,可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压根没那么多银子。
  青壮跟正规的官兵不同,大明律规定,官府若是征召青壮那是要发安家费的,一般来说每名青壮的安家费至少不低于十两,你真要按照马四迪说的那样越多越好,也不同等流寇来攻,他们早就破产了。
  况且青壮们从未接受过训练,在战场上的伤亡也大得惊人,在这些天的战斗里,青壮们的伤亡就占据了总伤亡人数的六七成,真要再继续征召青壮守城的话,那伤亡可就大了去了。
  不料潘汝桢听了马四迪的话后却认真的想了起来,过一会才道:“本抚已经在今早下令再征召八千名青壮,想必今天傍晚时分便能将人交给你,杭州府一定不能丢!”
  “下官明白。”
  马四迪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答应了下来。
  就在马四迪准备下城门楼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声轰鸣声,一枚弹丸重重的砸到了城墙上,五斤重的弹丸带着强大的动能将一面桌子般大小的城垛砸了个稀巴烂,躲在城垛后面的两名青壮被四处纷飞的青砖碎石砸得血肉横飞,惨叫着倒在地上不停的哀嚎。
  旁边立刻青壮上前将这两名受伤的同伴抬了下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贼寇怎么会有火炮?这些火炮是从哪里来的?”
  看到城墙居然被炮击,被惊呆了的马四迪一把抓起千里镜朝着炮声想起的地方望去,果不其然看到十多门火炮正一字排开,数十名炮手正忙碌的操纵着火炮,只是这些炮手对于手里的家伙还不是很熟,动作也非常生疏。
  “马大人,你能不能告诉我,贼寇这些火炮是从哪弄来的?”这些天还算镇定的潘汝桢也失态了,这些天原本就守得颇为艰难,能坚持住无非就是靠着大笔的赏银和城墙上的那数十门火炮,但若是连贼寇也拥有火炮的话,这仗还怎么打?
  “下官虽然还没收到消息,但下官有理由相信,贼寇的这些火炮肯定是他们在攻克了徽州府和宁国府两地缴获的,而且他们也不懂得如何操炮,否则也不会等到现在才拿出来了。”
  “唔,有道理。”
  潘汝桢同意了马四迪的分析。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陶陶大哭
  “你们这些挨千刀的,都给老子快点,闯王有令,若是不能在午时之前将清波门轰平,所有人都得斩首!”
  距离清波门外一里多地的一块平缓的坡地上,十多门大将军炮一字排开。这些火炮包括两门红夷大炮、三门弗朗机炮和七门虎蹲炮。
  在这些火炮里,虎蹲炮的射程太近,主要依靠发射霰弹为主,在这样的攻城战中没有什么作用,所以今天的主角是那三门佛朗机炮和两门红夷大炮。
  尤其是那两门红夷大炮,它是二十多年前才从西方传入的大明,具有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的特点,整体形状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所以射程可以达到两公里。
  这些火炮是李自成在攻克徽州府时缴获的,刚得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李自成如获至宝,但随后却犯了难,因为会操控这些火炮的炮手逃的逃死的死,最后一番盘查下来,只找到了三名来不及逃走的炮手。
  为了将这些火炮利用起来,李自成给那两名炮手下达了一个死命令,一定要在半个月之内教出一批合格的炮手,否则就要将他们全部砍头。
  刚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这几名炮手也是一脸的懵逼无奈,平日里想要培养一名合格的炮手没有一年甚至两年的功夫那是想都别想,别的不说,光是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再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
  可问题是咱们的李闯王只是个驿卒出身的粗人,斗大的字勉强能认得两三箩筐,但你要跟他说这些东西那纯粹就是对牛弹琴了。
  在死亡的威胁下,那几名炮手只能无奈的赶鸭子上架。经过半个月的突击培训,那些分配给他们的炮手至少已经学会诸如移动火炮、清理炮膛这些杂活了。
  火炮的威力固然很大,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实在太重,一两千公斤的重量使得它无论是移动还是转向都十分困难,为了将它从徽州府弄到杭州来,流寇可谓是想尽了办法,直到昨天才把这十多门火炮运抵杭州。
  得知火炮抵达后,李自成便迫不及待的下令调炮攻城。
  现在问题来了,流寇的手里虽然有两门红夷大炮和三门佛朗机炮可以对城墙进行炮击,但真正能操炮的炮手只有三名,所以那三名炮手也开始苦逼了,三个人在五门火炮中间上窜下跳,检查炮膛、调整火炮角度、测量距离等等,忙得满头大汗。
  一名穿着皮甲,一脸横肉的流寇厉声对几名炮手喝道:“你们几个好了没有,闯王可是说了,若是今日不能将这清波门给轰下来,闯王便将你们几个的狗头给砍了!”
  一名忙得满头大汗的炮手从红夷大炮的炮膛后移开了目光,点头道:“好了好了,火炮已经做好调试,可以开炮了!”
  “啪!”这名一脸横肉的流寇一皮鞭抽到了那名炮手的身上,炮手后背的衣裳立刻破裂开来,一道红彤彤的鞭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起来。
  只见流寇怒喝道:“既然好了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开炮!”
  “是是……”
  这名中年炮手不敢分辨,这名流寇是李自成派来监督他们的,对他们拥有生杀大权,他可不敢用自己的脑袋去试探对方刀子的锋利程度。
  “开火!”
  伴随着中年炮手的命令,几门火炮又发出了阵阵怒吼声。
  而随着流寇的火炮加入战场,城头上的守军日子更难过了,马四迪也曾经下令让城头的火炮对流寇的火炮进行压制,却被告知流寇的红夷大炮射程要比自家的弗朗机和虎蹲炮要远,己方根本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压制。
  看着马四迪紧皱的眉头,一名千总建议道:“大人,要不咱们派人出城去把贼寇的几门火炮炸掉吧,任由他们这么开火实在是太膈应人了。”
  马四迪翻了个白眼没有理会这种脑残的建议。
  “罢了,充其量对方只有两门红夷大炮,而且开炮的时间也不能太久,就权当是两只苍蝇在叫了。”马四迪权衡了一番利弊后,还是决定忍一时之气,大不了自己小心点就好。
  而马四迪的顾虑是对的,在他们看不到的附近一个山坡背面,两千名由李来亨亲自率领的骑兵正埋伏在那里,若是明军胆敢出城突袭那支炮兵队伍,等待他们的便是流寇布下的天罗地网。
  时间慢慢的过去,双方的伤亡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作为攻城一方的流寇更是如此,可即便如此流寇的攻势却丝毫未减。
  潘汝桢站在城门楼上,他的身边则是按察使、布政使、杭州知府等一众浙江的官员以及杭州城里的众多富户士绅,人数足足有两百多人。
  没错,这些人都是被潘汝桢强行给拉来的,用某人的话来说,将士们此刻正在浴血奋战,尔等就算是不能帮忙,但在城墙上为将士们助威总是可以的吧。
  站在城门口上的众人清楚的看到,城外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潮,有一部分是流寇的盾牌兵,但更多的还是是手持着长矛木棒的饥兵,他们除了头上裹着一根红巾外,身上穿的却是五花八门,唯一相同的,便是一个个形销骨立,面黄肌瘦。
  不仅如此,他们的旗帜行伍也是异常混乱,很多旗帜都是一杆木棒上挂块布条,上面不知胡乱画些什么东西,或许连他们自己也认不出是什么东西吧。
  这些人一边冲锋一边声嘶力竭地呐喊着,面容扭曲而疯狂,眼中闪着恍若野兽般的光芒,虽然在冲锋的途中便被城头射下来的箭矢或是虎蹲炮的弹丸射中倒在地上,但周围的人在督战队的驱赶下依旧疯狂的朝前冲。
  城门口上的众人甚至能够听到下面的流寇高喊的声音。
  “闯王说了,冲进杭州府三天不封刀,所有人都能吃饱穿暖!”
  “大家伙冲啊,冲进去后大伙就发财啦!”
  “噗通”
  一名长相福泰的士绅终于撑不住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陶陶大哭起来。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敲竹杠
  能被潘汝桢这样的地方封疆大吏邀请上城头观战的人当然不是什么无名之辈,恰恰相反,这些人全都是杭州府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要么家财万贯要么有良田万顷,两袖清风这样的人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不过,这些平日里一个个人五人六,或是矜持或是富态或是威严的人在面对着城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黑压压的流寇时,那些所谓的矜持、威严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惊慌失措和惶恐,那名长相富态的士绅便是第一个崩溃的。
  而崩溃是会传染的,当一个人崩溃后,往往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当这名士绅的哭声响起后,周围的人也开始乱了,他们有的身体抖得如同筛糠似地,有的靠在护栏上目光呆滞,更有甚者居然吓得当场失禁,淅沥沥的尿液从裤腿下流出也浑然不觉,一时间城门楼上哭声、喊声、尖叫声响成了一片。
  城门楼上除了潘汝桢和这些士绅外,还站着数十名抚标营的士卒,不少人看到平日里一个个衣冠楚楚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此刻的丑态眼中都露出了鄙夷的目光,若是畏惧严苛的军纪,早就有人出言嘲讽了。
  潘汝桢缓步走到众人中间,厉声道:“诸位,眼下的情形你们也看到了,贼寇攻城甚急,将士们这可是在用性命为我等争取活命的时间啊。
  若是城墙失手,会发生什么事不用本抚说你们也应该清楚,不要想着能够置身事外!”
  这些士绅自然也不是傻子,不少人相互交换了眼神后,其中一名老态龙钟的老头颤巍巍的站了出来对着潘汝桢行了一礼,“巡抚大人放心,老朽等人虽然手不能提肩不能抗,但至少也算是在杭州府活了那么久了,大忙帮不上但诸如一些跑腿之类的小忙总是可以帮的,有什么事您就只管吩咐好了,只要老朽这些人能办得到的绝不推辞。”
  这个老头别看站在那里颤巍巍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刮跑,但潘汝桢却很清楚,这个老家伙可是驻扎在杭州的徽商商会的会长,可以说是跺跺脚杭州的商界就得震三震。”
  这种事最怕的就是唱独角戏,有人帮忙捧眼那就好办多了。
  潘汝桢混了大半辈子的官场,如何不知道打蛇顺棍上的道理?
  看到有人搭了梯子,他赶紧道:“惟庆公既然这么说,那本抚就不客气了。现在贼寇攻城甚急,守城将士的伤亡很大,如今咱们可以说什么都缺。缺银子、缺粮食、缺大夫、缺药材、但最重要的是缺人。
  这些日子的光是守城的青壮就伤亡了数千人,所以本抚决定再招募八千青壮协助官兵守城,还有本抚也知道各位手里头还有不少用来看家护院的家丁,本抚打算征用这些人协助守城,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看到潘汝桢开口就要钱要粮要药品要大夫,这些富户士绅们的神情还算正常,但听到要征用他们手里的家丁时,不少人的脸上不禁漏出了犹豫的神情。
  潘汝桢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继续道:按理说这些人都是诸位的家仆,即便是朝廷也不好强行征用,但如今情况紧急,本抚也顾不上许多了,若是杭州城被攻破,再多的仆人都保不了你们的性命,诸位说是不是这么道理?“”
  “罢……罢罢……”
  被称为惟庆公的老头一跺脚,叹了口气道:“巡抚大人不用说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老朽等人还是知道的,现在老朽立刻让人将府中所有家丁都送到这里来,供巡抚大人和马大人差遣,只要能守住杭州城,他们便是全部战死在城头也是值得的!”
  “惟庆公高义!”潘汝桢大喜,只要这老头开了口,其他人就好办了。
  若不其然,旁边的人也纷纷出言道:“巡抚大人放心,草民也愿将家中三十余名家丁都送至此处以供您差遣。”
  “草民家中有家丁百余人,也愿意将他们全部送来。”
  “草民家中家丁不多,但草民愿意为大军提供粮草两千石,银子五千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