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751

  在这个时候,这首童谣的出现无异于在一堆干柴里丢入了一颗火星,瞬间便燃起了熊熊大火,一时间整个杞县都在谈论着这首歌谣。
  短短几天功夫,杞县到处都在谈论着这位闯王,还没等那位张县令反应过来,就在今天黎明时分,李自成、李过和李岩率领数十名先期混入城中的贼寇杀死了守城门的兵丁打开城门,将早已潜伏在城外的数百名贼寇放入城中。
  一时间杀声四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守城兵丁四处溃逃,李自成毫不犹豫的率领手下直扑县衙,把刚准备逃走的张县令的脑袋给砍了下来,至此杞县便落入了他的手中。
  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欢呼声,随即一名身材魁梧的贼寇大步走了进来对李自成抱拳道:“闯王,俺们已经按照您和军师的吩咐,打开了粮仓,将里面的粮食发放给了城中的流民,如今大伙正在欢呼,不少人纷纷要求加入义军呢。”
  “好!”
  李自成大笑起来,对李岩竖起了大拇指,“李兄弟果然厉害,只是略施手段便尽收城中百姓的民心,实在是太厉害了。”
  李岩连连摆手,“闯王过奖了,我不过是顺应民心罢了。杞县百姓苦张县令久矣,咱们这次不过做了百姓早就想做但又不敢做之事,这才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李兄弟不必过谦,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绝对没有人敢抢。”李自成话题一转,随即问道:“不过杞县虽然是拿下了,但是接下来咱么该怎么办俺还是想听听李兄弟你的意见。”
  对于这点李岩早就考虑过了,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张地图走到大堂的书案旁将地图铺在上面。
  这张图是李岩自己画的,显得很是简陋,上面知识粗略的写上了一些地名和路线。
  只见李岩指着地图道:“闯王请看,这里便是如今咱们所在的杞县。
  如今咱们西边是江宁军所在的河南府和孟津,往北边是大名府,往东边是凤阳府,往南边则是武昌府。西边是不能去了,北边的大名府朝廷布有重兵也不好打,所以目前咱们只有往东或是往南这两条路,不知闯王有何看法?”
  李自成摸了摸下巴的短须,犹豫了一下,“妈拉巴羔子,如今咱们只有数百名老营弟兄,即便是加上新投靠过来的弟兄也不过才四五千人,这点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凤阳府时大明皇帝龙脉所在,听说那里素来布有重兵,肯定不好打,所以俺认为咱们应该向南推进比较好。一来可以避开江宁军,二来嘛……南边历来都是富裕之地,且兵力薄弱,向那里推进应该比较容易。”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李岩点点头,“咱们应该火速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直扑汝宁府,待拿下汝宁府后再往德安府和武昌府进发。这些地方都是富庶之地,只要能拿下这两个地方,咱们义军的势力便会迅速膨胀,届时编练出数万大军应该不成问题。”
  一旁的李过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李岩兄弟这话说的不对,若是能拿下这两个地方,别说数万大军了,二三十万大军都没问题。”
  李岩被打断了话也不生气,他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李过兄弟说的是象前些日子被江宁军打得一触即溃的那种大军么?”
  李过:“……”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被说中了
  李过的脸黑了下来,孟津之战前,高迎祥率领的流寇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那时候他们的目标是占领整个河南,这样一来他们便可以轻易的扩军百万,甚至已经有人喊出了要与大明皇帝共治天下的口号。
  但这个美梦很快就被江宁军一巴掌给扇醒了,杨峰只是率领两万多江宁军就把他们打得大败,除了少数几股流寇逃出来之外,就连高迎祥这个闯王也被江宁军打死,这个打击对于李过来说简直太大了,现在李岩居然当着他的面把这个疤给揭了出来,这简直就是当面打脸啊。
  “李岩,你这是嘲笑我们义军吗?”李过死死盯着李岩,目光充满了怒火,看这个情形一个不对就要动手了。
  “过儿,你这是做什么?”
  一旁的李自成赶紧拦住了自家的侄儿,李岩可是他好不容易揽到麾下的有能耐的读书人,自己还指望着他出谋划策呢,可不能被自家这个侄儿给打坏了。
  “叔父,他居然敢嘲笑咱们义军,难道不该打吗?”李过指着李岩骂道。
  李岩也看着李过正色道:“李过将军言重了,李岩敢问您,适才我哪句话说错了请您指出来,若有……则李岩当面向将军道歉!”
  “你……”
  李过瞪着李岩喘着粗气,一时间却是说不出话来。他为什么这么生气,还不是因为李岩的话戳在了他的痛脚上,而这个世上往往是实话才是最伤人的。
  李自成随后就给了李过一个暴栗骂道:“好了,李岩先生没有说错,咱们先前那一套确实是不行了,咱们身为江湖上的汉子,难不成连认错的勇气都没有吗?现在,你马上向李先生认错!”
  “我……”
  李过喏喏了两句,这才低下了头低声道:“李先生,刚才是李过错了,请先生见谅。”
  李岩也赶紧道:“李过将军多礼了,适才李岩也多有不对,不能全怪将军。”
  “哈哈哈……”
  李自成得意的大笑起来,亲自上前搂住了两人的肩膀大声道:“如今大明朝皇帝昏庸无能,贪官当道,天下百姓苦其久矣,咱们杀贪官、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正是顺应天意之举。看看外头就知道了,如今的百姓都在称颂咱们呢。”
  随着李自成话音的落下,外头传来了阵阵歌声。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穿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配合着外头的歌声,李自成的笑声显得格外的刺耳。
  这个时空的历史虽然因为杨峰的到来而变得面目全非,但有些事情还是依照着历史的惯性滚滚向前。
  李岩还是投靠了李自成,虽然这个过程提前了九年,而李岩的到来对于李自成的改变是巨大的。
  面对开始出现的流民潮,李岩抓住民众“求温饱,不当差,不纳粮”的普遍心理,用民间语言创作了一首歌谣,并在河南等地广为传唱,以树立李自成军队“正义之师”的形象。
  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首民谣便迅速传遍了整个河南,而在这半个月里,李自成按照李岩的建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拿下附近五个县城,兵锋直指汝宁府。
  而等到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时,已经是正月三十了。
  “爹爹……爹爹……该起床啦!”
  还在房间里呼呼大睡的杨峰耳边响起了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他没有睁开眼睛,循着声音随手将来人抱住后提上床放在了自己的旁边故作恶狠狠道:“你这个小坏蛋,一大早的就来扰人清梦,看我怎么收拾你。”
  来人被杨峰这么一抱后顿时咯咯笑了起来,声音格外的清脆。
  这个人正是杨峰给和哲哲的女儿杨甜甜。
  今年已经三岁的杨甜甜长得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可爱,尤其是一笑起来更是格外的甜蜜。
  小孩总是好动的,一大早就起床的她穿好了衣服,在嬷嬷的伺候下洗漱完毕后便一蹦一跳的过来找杨峰和母亲了,当她看到杨峰、海兰珠以及大玉儿四人依旧在床上酣睡时,立刻就在床上撒欢起来,很快便弄得四人没有了睡意,只得无奈的起了床。
  大玉儿气得在这个小祖宗的小鼻子狠狠的捏了一下,“你这个小家伙,早晚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咧咧咧咧……”回答她的是杨甜甜不屑的鬼脸。
  正当杨峰有些无精打采的洗漱时,一名丫鬟突然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国公爷,陛下来了……陛下驾临国公府了……”
  两刻钟后
  “陛下,有什么事您就不能派人传微臣入宫么,怎么亲自过来了?”
  国公府后院的书房里,杨峰看着半躺在懒人椅上的朱由校,眼中满是无奈之色。
  朱由校躺在懒人椅上,随手拿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轻哼道:“你倒是躲在府中舒服了,朕可是五更就得爬起来上早朝,如今都下朝了,你还没起床,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陛下此言差矣。”
  杨峰苦笑道。
  “微臣这么久才回到京城与妻儿团聚,休息几天也没什么吧,陛下至于这么眼红么?您说罢,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杨峰当然明白,朱由校突然来他府邸当然不是闲得无聊,有这个时间在宫里多陪陪皇后和几个嫔妃,顺便做点爱做的事不是更好么?
  “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朱由校无趣的撇了撇嘴,不过他的神情有些凝重起来。
  “爱卿所料不错,你说的那个叫做李自成的贼寇,这次又在河南府闹了起来。朕刚刚收到奏报,前些日子就是这个李自成和他麾下的那些贼寇突然拿下了杞县,并在短短半个月内攻陷了周围好几个县城,短短大把个月贼寇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数万,如今正朝着汝宁府逼近。”
  说到这里,朱由校的心情又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杨峰此前的预言是正确的,担心的是流寇的发展是在太快了,只是一股残兵便可以在短短大半个月内死灰复燃,这样的扩张速度实在是太恐怖了。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说服
  “半个月就可以聚集起数万大军?”
  杨峰面色微冷,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也被吓了一跳。
  历史上李自成好几次都被官兵逼到了角落,被打得只剩下数十人,但用不了多久便又能卷土重来,重新组织起数万乃至十数万人马继续造反,靠的就是他们那堪称恐怖的裹挟能力。
  流寇每到一处便将当地全部破坏,将当地所有百姓全都裹挟到他的队伍里,并将所有的生产物资、房屋全都破坏,失去了一切的老百姓只能无奈的加入到了李自成的队伍。
  毕竟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里,失去了房屋、粮食的人是没有办法单独生存下去的,想要活下去只有加入到流寇的队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杨峰一直都认为,明末的流寇其实就是一群蝗虫,只知道破坏不知道建设,每当他们将一个地方全都摧毁殆尽后就会跑到下一个地方继续破坏,直到把一切都毁灭。
  朱由校沉声道:“爱卿,不能任由他们这么发展下去了,否则即便将来能歼灭他们,但造成的损失也不是咱们能够承受的。”
  “确实如此。”对于这点杨峰也持相同的观点,“陛下,对于流寇微臣还是那句话,既要利用也要限制,否则很容易就会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您放心,在来之前微臣已经给留在孟津的江宁军下了命令,此刻他们应该已经动身剿匪了。”
  “唔……爱卿既然已经有了安排,朕就放心多了。”听到杨峰早有准备,朱由校悬着的心这才落了下来,不过杨峰随即又听他说道:“爱卿,根据下面送来的情报,此次流寇之所以能够这么快便攻下数个县城,却是因为这段日子流寇军中传遍了一首歌谣,河南府不少百姓们听到这首歌谣后纷纷纷纷加入了流寇,所以他们的势头才格外猛烈。”
  “歌谣?”
  杨峰脸色微微一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