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751

  金銮殿上依旧静的可怕,只是不知不觉间原本冲到杨峰买年前的十多名官员已经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踪影。
  龙椅上的朱由校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暗自赞许,杨峰的战斗力依旧不减当年,那个被他扇倒在地的家伙是六道言官里一个有名的刺头,出了名的喷子,号称天地万物没有他不敢喷的,就连朱由校自己都被他喷过。
  偏偏这家伙平日里还以一副清廉形象示人,从来不贪污也不受贿,家里三口人就靠着那点俸禄过活,乍一看简直就是当代版的海瑞。
  但有着锦衣卫做眼线的朱由校却知道,这家伙其实就是一名坚定的东林党份子,别看他平日里总是一副穷酸打扮,但在他的家乡,这家伙却是一名拥有数千亩良田的土财主。
  这数千亩的良田只是他当言官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置办的,那么这些东西的来路自然是不问可知,只是知道归知道,但如今陕西和山西两地的流寇闹得正热闹,朱由校也不想把东林党逼得太过,若是连江南也闹起来那可就麻烦了。
  正因为如此,朱由校才能容忍这家伙继续留在六道言科里对朝堂指手画脚,现在看到这家伙居然被杨峰一巴掌给扇晕,朱由校心里甭提有多痛快了,只是出于身份的原因,他只能强忍着笑端坐在龙椅上。
  杨峰的这一巴掌惊醒了太多的人,原本气势汹汹看起来想跟他玩命的人现在全都变成鹌鹑躲在人群里装死。
  看到这幅情景,朱由校知道自己出场的时间到了,他轻咳了一声。
  虽然声音不大,但大殿里的官员们全都打起了精神,老大要发话了,全都打起精神来。
  朱由校幽幽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响起:“诸位爱卿,适才杨爱卿说了,他自认为立下的功劳已经足够封公爵,若有哪位爱卿觉得他的功劳不够,请站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来。”
  或许是当初设计的原因,朱由校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却能够在大殿里回荡,让大部分官员都听到。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有人站出来反驳。
  就连最痛恨杨峰的人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毕竟杨峰这些年为大明立下的功劳实在太大,他们实在没有办法睁眼说瞎话,毕竟大家也不是傻子,那么大的功劳是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
  看到没有人吭声,朱由校眼角露出了一丝讥讽的笑意,“既然无人反对,那朕就宣读一下自己的意见吧。”
第九百八十章
崔呈秀到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登基以来唯恐辜负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社稷,每日里殚精竭力如履薄冰。
  怎奈国事艰难,朕虽战战兢兢,但国势依然日渐消沉。幸有江宁侯、征南大都督杨峰公忠体国,勇猛无畏,北灭建奴南平海疆,更为朝廷献上高产种子,于国于民有大功焉……”
  听着宣旨的太监用尖锐而高亢的声音宣读着圣旨,不少官员感到有些不妙起来,当圣旨快结束时,只听到那名太监高声道。
  “因此,特册封杨峰为信国公,赐铁卷丹书,允许其世袭罔替与国同戚,钦此!大明天启九年十一月初三。”
  “我艹……”
  “居然真的册封了!”
  金銮殿很大,至少容得下四五百人同时站在那里开会,不过上朝的人实在太多,少说也有上千人,所以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有听到宣读圣旨的声音,不过用不了几分钟,当这个消息传到了众人的耳中时,所有人都明白了。
  无论是刚才唐坤的提议还是这道早已准备好的圣旨,无不在告诉他们,这是一起早就安排好的大戏,也就是说杨峰晋升为国公是早已内定的事情,而且这件事也已经通过了内阁,就等着明诏天下了。
  想到这里,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了站在左上首的孙承宗、朱国桢和韩爌三人。刚才宣读圣旨的时候,这三人并没有吭声,这表明他们是同意的,即便不赞成至少也是不反对的。
  看到这样的情形,不少人的心凉飕飕的,尤其是刚才那些大殿上极力反对的东林党的官员更是把牙齿咬得咯咯响,皇帝和内阁都同意了的事情,他们却在这里卖力的表演,而皇帝和那三位内阁阁老则像是看小丑表演般用戏谑的目光看着他们,一想到这里,这些东林党人杀人的心都有了。
  既然圣旨已经下达,而内阁的三位阁老也没有反对,这件事就算是板上钉钉了,即便是再不情愿,大殿上的官员们还是得象杨峰道喜。
  “恭喜江宁侯晋升国公,下官等向您道喜!”
  “同喜同喜!”
  作为当事人的杨峰也笑得合不拢嘴。
  这可是国公啊,也是作为异性能够册封的最高爵位,再往上的亲王和郡王这两种爵位那是只有皇室的人才能册封的。
  而且有心人也注意到了,杨峰封的是信国公,这个爵位原本是封给开朝功臣汤的,汤和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信国公这个爵位就空了下来一直到现在。
  最重要的是汤和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朱由校册封杨峰为信国公,这里面也向杨峰传递了一个信号,你的未来也会象汤和一样能得善终,这是我给你的承诺。
  当然了,我们的杨大官人一时半会也联想不到这里面包含的信息。不过他却注意到了另外一件事。
  昨天晚上杨峰遇袭,几乎大半个京城都震动了,可今天早上早朝后,几乎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件事,对这件事闭口不提,仿佛从来没发生过似地,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场朝会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在一众家丁的护卫下回到府邸的杨峰刚进门就看到已经得到消息的海兰珠带着一众妻妾、丫鬟、婆子以及家丁迎了上来,齐齐向杨峰拜了下来齐声道。
  “恭喜夫君(老爷)晋升国公!”
  “好好……都起来吧,咱们进府去,今儿个府中所有人都有赏银,并大摆宴席,所有人都有份!”
  “谢公爷赏赐!”
  就在众人欢声雷动的时候,宫里的太监也赶到,宣读了旨意后将圣旨、铁卷丹书等东西交给了杨峰,此时府中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正当杨峰准备让人关闭府门大摆宴席的时候,门子来报,兵部尚书崔呈秀来访。
  “这家伙怎么来了?”
  心里有些疑惑的杨峰来到了门口,就看到崔呈秀站在门口,身边则跟着数十名下人,在他们的后面还有一大队人抬着长长的礼物等候在外面。
  “老崔,你这是干什么?”
  杨峰的话刚出口,就看到崔呈秀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礼单塞到了他手里,拱手道。
  “恭喜信国公,贺喜信国公,下官给您道喜来了!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您不要介意!”
  “嘿……”
  看着满脸堆笑的崔呈秀,这厮笑得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配上那张微胖的脸,颇有街上绸缎庄掌柜的几分神韵,哪有名满京城凶名赫赫的魏忠氏五虎的风范?
  “怎么,信国公不请下官进去喝杯喜酒吗?”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是来送礼的。尽管心里翻了个白眼,但杨峰的脸上却笑道:“怎么可能,崔大人请进!”
  既然来了客人,原本定下的家宴自然就得变一下,杨峰在偏厅摆下了一桌酒席款待崔呈秀。
  酒菜上桌后,崔呈秀先是敬了杨峰一杯酒,这才笑道:“国公爷,下官知道您在朝中向来独善其身,甚少与官员们私底下交往,可今日却是您晋升国公的大喜日子啊,您却要关起门来自己庆祝,这也太小心谨慎了吧?”
  “崔大人,你今天不是来笑话本公的吧?”杨峰瞥了他一眼,“你也不看看,本公自打入仕途以来,几乎是将满朝文武得罪了个遍,那些人不过来找麻烦本公就要烧高香了,岂有来道贺之理。”
  “哈哈哈……”
  崔呈秀闻言不禁笑得前仰后合,几乎手中的筷子都拿不稳。
  杨峰不悦道:“喂……我说老崔你得了啊,可别太过份了,否则我可要翻脸啊!”
  “不是……”
  崔呈秀连连摆手。
  “下官吃了豹子胆也不敢笑话您啊,下官只是想到了一件事。在下官来的时候,九千岁曾经说过,他说他敢打赌,即便是您荣升国公爷,但敢来向您道贺的人绝对不多,下官当时还以为九千岁言过其实了,现在看来他老人家看得还真准啊!”
  “嘿……”
  杨峰啪的一声将筷子拍在了桌上,“这个魏老焉,原本以为他这两年已经学会夹尾巴,没想到居然敢笑起来本公来了,看我下次不收拾他!”
  “公爷息怒,下官此次前来是有要事跟您商议的。”生怕杨峰真生气的崔呈秀赶紧将话题拉了回来。
第九百八十一章
解惑
  “魏老焉。”
  当崔呈秀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时不是愤怒,反而差点把嘴里的酒喷出来。
  不知多少人闻之色变的当朝内廷大佬,令人闻之色变的九千岁魏忠贤居然有一天被人称为魏老焉,要是被外头的官员听见恐怕能承包他们一年的笑点吧。
  不过毕竟是老油条了,崔呈秀这点急智还是有的,赶紧把话题给转移到了别处。
  “国公爷,您昨夜被刺,杀了那么多人,可曾找到线索?”
  杨峰扫了他一眼,这家伙转移话题的本事还挺不错呢。
  吃了一块牛肉后,杨峰这才漫不经心的说:“并没有得到什么线索,那些人的尸身上并没有任何表明身份的标记,不过他们使用的蹶张弩倒是挺少见的,崔大人想必应该知道些什么吧?”
  崔呈秀身为兵部尚书,管的就是这摊子的事,杨峰心里已经决定,如果这厮敢摇头说不知道的话,他就要跟这家伙翻脸了。
  幸好崔呈秀还没有蠢到这种地步,他点点头:“这点卑职倒是知道的。在大人的火铳没有装备京营之前,蹶张弩乃是京营的利器,除了辽东军以外,也就只有京营和江南的少数部队装备,而且数量并不多。
  毕竟这种弩打造不易,造价也非常惊人,所以一般的部队装备不起。
  昨天晚上国公爷将缴获的一些弓弩送呈兵部和刑部之后,卑职让人看了一下,发现这些弓弩并非是出自兵仗局,而是私自打造的。”
  “私自打造的?”
  杨峰微微一惊,“有谁怎么大胆,居然敢私自打造此等利器,若是被朝廷发现,那是是要诛三族的!”
  蹶张弩在古代的地位就相当于巴雷特在现代时空的地位一样属于大杀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