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5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7/751

  “不方便见我,所以想让我单独入内。”
  杨峰冷冷一下:“本侯还真想不出,遍数满朝文武,除了陛下,还有谁能让本侯不顾安危独自进入一个小院。你也不用说了,告诉里面的那个人,真想见本侯的话就按照规矩递上帖子,否则本侯懒得理他。
  还有你,本侯警告你。这种事若是再有下次,小心你的项上人头!”
  眼看着杨峰就要离开,原本躲在里面玩神秘的客人终于忍不住了,一个人影快步走了出来大声道:“侯爷,请留步!”
  听到后面传来的声音,杨峰有些不情愿的停止了脚步缓缓转过了头,看到来人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居然是你?”
  来人的脸色也有些古怪,既有尴尬也有些害怕,更多的则是恼羞成怒,最后诸多的不甘和羞怒全都变成了一句话:“侯爷既然已经来了,又何妨吝啬与本官一见。”
  杨峰则是笑了,这个人还真是老熟人呢,此人不是那位水太凉的钱谦益又是哪位?
  看到是钱谦益后,杨峰有些乐了:“前来是钱大人啊,若是本侯没记错,钱大人不是已经回老家了吗,怎么又官复原职……不对,钱大人居然还高升了,恭喜恭喜啊!”
  原来的钱谦益在没罢官之前只是一名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可今天的钱谦益不仅穿着一身绯红色的官袍,补子上绣着一只锦鸡,这可是二品官员的象征,这才是令杨峰感到惊讶的原因。
  而看到杨峰惊讶的表情,钱谦益就像是大夏天喝了一碗冰镇的绿豆粥一般的舒爽,只见他强忍着心中的得意朝杨峰拱了拱手:“多谢侯爷夸奖,本官蒙陛下厚爱,升任了礼部尚书一职,今后还望侯爷多多指教。”
  说起来,钱谦益确实有得意的理由,一个被贬的官员不但官复原职,甚至还能高升一步,这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尤其是对他这种官迷来说更是如此。
  杨峰冷笑了一声:“这可正巧了,既然钱大人身为礼部尚书,自然熟知礼仪。钱大人身为二品大员,看到了身为当朝一品的侯爵,却自称本官,不知这是否合乎礼法啊?”
  “这……”
  钱谦益心里突然咯噔了一声,暗道一声糟糕,刚才光顾着显摆了,却忘了这位可是出了名的大人有大量,自己居然摆谱到他头上来了,依照这位的脾气若是不反讥一下那才是见鬼了。
  一想到待会还有事求到对方头上,钱谦益再也不敢端着新晋礼部尚书的架子了,赶紧依照官场礼节躬身拱手道:“此是确实是下官之错,还望侯爷见谅?”
  “见谅就不必了。”杨峰摆了摆手:“不知钱大人神神秘秘的要见本侯,到底有何要事啊?”
  “这个……”钱谦益为难了一下,随后才苦笑道:“此事不便对众人言,侯爷可否移步入内说话。”
  “不了!”杨峰摇摇头,面上露出戏谑之色:“钱大人的规矩太多,再说本侯也是个怕死之人,若是孤身一人入内,里头突然涌出五百刀斧手,本侯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得被砍成肉泥了。”
  “侯爷说笑了,您乃是大明栋梁,卑职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对您动手啊!”
  钱谦益脸上露出了尴尬之色,心里却说着MMP,你妹的,你身边有这么多家丁护着,老子疯了才会对你下手呢。
  看着有些手足无措的钱谦益,杨峰突然笑了:“好了,钱大人。既然你费劲周折的想要见本侯,那本侯就给你一个机会,咱们进屋再说吧、”
  说完,杨峰大步朝院子走去,宋烨和十多名家丁也跟了过去,其余的家丁则是四散开来,很快这座院子就处于上百名家丁的严密保护当中。
  “多谢侯爷!”钱谦益大喜,赶紧跟了进去,只是此时的他却没意识到,尽管杨峰确实如他所预想的进入了内院,但今天的主动权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换了位置。
  这是一件幽静的内院,里面布置也颇为别致,无论是屏风、桌子还是椅子以及架子上的瓷器和墙壁上的古画都摆放得错落有致,颇有江南那种小巧精致的味道。
  “好了,现在有什么事钱大人尽管直言吧。”
第九百六十一章
凭什么让我走
  看着一进屋就大马金刀坐在主座上的杨峰,钱谦益这才意识到主动权已经不知不觉的调转,不过他还是深吸了口气朗声道:“侯爷,此番本……下官奉旨来天津公干,正巧遇见侯爷得胜还朝,下官不胜欣喜,特来向侯爷道贺!”
  “哦……钱大人还真是有心了。”
  听到钱谦益说到特地向他道贺的时候,杨峰的嘴角不禁浮现起了一丝忍俊不住的表情,东林党的好几个骨干甚至党魁都栽在他手里,可以说杨峰和东林党的仇恨早已化解不开了,现在作为东林党新一代党魁的钱谦益居然特地跑来为他道贺,这么蹩脚的理由恐怕三岁小孩都不信吧?
  看到钱谦益还想说什么,杨峰摆了摆手:“钱大人,本侯和东林党早就仇深似海根本没有和解的可能,所以你也别像对付三岁小孩那样哄骗本侯了,那样既是对本侯的藐视也是高看了你们自己,
  虽然本侯不明白陛下为何让你官复原职甚至还高升一步,但本侯的立场从来不会改变,所以你还是有事说事吧,这样也不会浪费咱们的时间。”
  看到杨峰如此不给自己和东林党面子,一股羞愤的神色在钱谦益的眼中闪过,又迅速变幻了好几次,但很快他的脸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拱手道:“侯爷果然是快人快语,既然如此下官就直说了。”
  沉吟了一下,钱谦益接着道:“下官以为,侯爷对东林党和下官或应该有什么误解。吾等东林党向来提倡知辅行主,求真务实,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东林党人皆是为了大明而努力……”
  “等等等等……”
  杨峰抬起了手,“你别说了,本侯不想听这些。”
  深吸了口气,杨峰强忍着心中的恶心,对钱谦益郑重道:“钱谦益,你今日来此若是为了向本侯说教的话本侯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不要白费心思了。所以还是请你说重点吧,记住本侯的耐心是有限的。”
  看到杨峰不给面子,钱谦益无奈之下只能说道:“那下官就直说了,下关此番前来就是想跟侯爷作笔交易的。”
  “做交易?”杨峰不禁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看向了钱谦益:“说说看,你们想跟本侯做什么交易?”
  “下官以及东林党党诸位贤达以为,若是侯爷愿意与东林党和解,那么下官将代表东林党承诺,过些日子,吾等东林党将集体上书朝廷,请陛下下旨封侯爷位国公,世袭罔替,日后东林党绝不会再做任何不利于侯爷之事,下官等人甚至可以上书让侯爷永镇福建。”
  “哦……东林党居然会这么大方?”
  说实话,杨峰确实被钱谦益的话给吓了一跳。
  钱谦益说的什么晋升国公世袭罔替或是不会再做任何不利于他的事,这种话听听也就算了,但他居然要上书,让杨峰永镇福建,这可就不得了了。
  大明开国近三百年,能获此殊荣的也就只有云南的沐王府了,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以至于杨峰都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
  一直仔细观察杨峰的钱谦益见状心中就是一喜,其实确实如同刚才杨峰说的,他和东林党早已是不死不休的死仇,更重要的是杨峰的存在已经严重动摇了江南士绅的利益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江南士绅利益代言人的东林党又怎么会和杨峰和解呢?
  如今,钱谦益之所以表现出一副前辈的模样,其目的不过是麻痹杨峰而已。
  钱谦益认为,虽然如今的东林党因为高攀龙、黄立极等人的死以及大量东林党人被驱逐出朝廷而遭到了重创,但东林党毕竟是扎根于江南,只要江南士绅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再给他们十来年的时间,东林党必然能够再度崛起。
  东林党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经过研究后东林党人们发现,杨峰如今的势力虽大,但其最大的依仗不过为三样。
  一是他手中的兵权,二是大明皇家商行,三就是手里那份真理报了。
  杨峰就是仗着这三样东西才能在大明横行无忌的,但杨峰也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的根基太弱,而且杨峰集团最大的依仗其实就是杨峰本人,只要杨峰不在或是不在,那么原本围绕在杨峰周围的势力以及军队必然会分崩离析,届时东林党的崛起将无人可挡。
  而现在东林党要做的就是先跟杨峰和解,为此甚至可以发动东林党的力量上书鼓吹,让杨峰永镇福建。
  免得回到朝堂后的杨峰再度将火烧到东林党的头上,要知道这两年东林党们趁着杨峰不在朝堂的时候好不容易恢复了点元气,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
  更重要的是,只有让杨峰远离朝堂,东林党才能够再度发展,否则以杨峰对东林党的仇恨,再让他在朝堂上呆个一年半载的,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才有了钱谦益此次的天津之行。
  看着钱谦益那貌似诚恳的面孔,已经在心里将各种可能性都想了一遍的杨峰笑了笑:“不得不说,钱大人的提议确实很诱人,只是……”
  钱谦益赶紧道:“下官所言确实属实,侯爷有何担忧尽管道来,只要下官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杨峰看了看情不自禁露出喜色的钱谦益慢慢道:“但是很可惜,本侯不稀罕。”
  “呃……”
  本侯若是想封公爵,自己会用手中的刀剑为大明开疆扩土,若是陛下认为本侯对大明立下的功劳够大,自然不会吝啬赏赐,何须钱大人和东林党诸公为本侯摇旗呐喊,没的辱没了本侯的清白。
  “我草你姥姥……”
  钱谦益不禁大怒,你不答应也就罢了,居然说我们东林党要为你摇旗呐喊,还辱没了你的清白。你以为东林党的诸君子们是什么?街头的帮闲和无赖吗?
  被杨峰这么以近乎侮辱的方式羞辱,钱谦益的城府再深也受不了,阴森森道:“侯爷,难不成您真要拒绝东林诸公的好意么?”
  “算了,你们的好意本侯承受不起,本侯也不想跟你们有什么瓜葛,所以你还是赶紧走吧!”
  钱谦益深吸了口气,努力抑制自己的怒火,打不开走了出去,边走边说道:“侯爷,你会后悔的!”
  “哈哈……不送了!”
  只是当钱谦益走出门口后这才猛然回过神来,“不对啊,这里是我们的地盘啊,凭什么让我走?”
第九百六十二章
愧疚
  京城紫禁城御书房
  朱由校坐在椅子上专注的看着手中的奏折,脸上的表情时不时会发出变化,或是不悦或是微笑,当他看完一本奏折后就会拿起朱笔在奏折上写上一行批示,直到批阅完最后一本奏折时,他这才长舒口气,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他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因为坐得太久而有些僵硬的筋骨,这才走出了御书房,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个小家伙正摇摇晃晃的朝他走来。
  看到这个小家伙,朱由校赶紧上前两步抱住了他心疼的说道:“诶哟,朕的小宝贝,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陛下!”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伸出了手准备从朱由校的手中接过孩子,对朱由校道:“陛下,您已经批阅了一上午的奏折了,三德子说您尚未用膳呢,臣妾便带着慈英过来给您送膳食来了。”
  这个人自然就是朱由校的皇后张嫣了,而跟着她过来的这个刚学会走路的宝宝就是她和朱由校的儿子朱慈杰。
  朱由校却抱着孩子不肯撒手,“就让朕抱抱,朕这两天忙着批阅奏折,没有时间看望你和慈杰,现在好不容易将奏折批阅完了,正好歇一歇,东西先不急着吃,咱们去御花园走走!”
  张嫣没法子,只好陪着朱由校朝不远处的御花园走去。
  朱慈杰刚学会走路,正是好动的年纪,被朱由校抱了一会后便闹着下来,一落地便迈着小短腿朝着前面飞快跑去,吓得旁边的两名嬷嬷赶紧跟了上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7/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