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751

  因为他很清楚,像杨峰这种肯将巨万身价与他一起分享并愿意为他开疆扩土的臣子如果不牢牢抓住那才是最愚蠢的,而朝堂上绝大部分张口忠君闭口圣人的读书人则是最阴险的。
  爱子心切的张嫣俏脸一变,伸手拉住了朱由校的胳膊急切道:“陛下,臣妾好不容易才又有了皇儿,您可得好好保护好皇儿的安全啊!”
  朱由校脸色微微一变:“梓童放心,朕知道怎么做。”
  说完,他转头看向了杨峰轻叹道:“既然爱卿今天把话都挑明了,朕也就不瞒爱卿了。
  别人都说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权倾天下,但又有谁知道朕这个皇帝当得是多么的憋屈,在此之前,梓童以及后宫嫔妃所诞下的幌子公主先后夭折。
  朕知道,他们是不想让朕的这一脉流传下去。
  事情发生后,朕大怒过,也杀了不少人,但依旧没能改变局面,直到朕重用魏忠贤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朕依旧依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原本朕以为自己这辈子再无子嗣,只能将皇位传给信王了。但爱卿又给了朕希望,如今朕又有了皇子,这次朕绝不容许任何人伤害他,朕要将一个富强的大明江山交给他。
  朕最信任的人里头就属爱卿最有本事,所以朕今天便将皇儿托付给爱卿,爱卿可愿担起这个重担?”
  杨峰心中轻叹了一声,只感到肩膀有些沉甸甸的,他深吸了口气郑重道:“臣万死不辞!”
第七百九十一章
你来当阁老如何
  文渊阁里,顾秉谦、朱国桢、韩爌和孙承宗这位新晋的阁老端坐在一张圆桌旁,在他们的面前摆放着一套古色古香的茶具,透明的茶杯里一根根绿色的茶叶正随着升腾而起的水雾不断沉浮着。
  顾秉谦做对众人做了个请的手势,自己端起茶杯品了一口香茗这才笑道:“这一年多来,朝廷的事情越来越繁琐,老夫三人一直勉力支撑着。
  虞臣(韩爌)和文宁(朱国桢)一直向老夫叫苦,总说让老夫向陛下进言,再提拔几位大臣入阁,可他们却不知道老夫何尝不希望能有人来分担内阁的事情,但陛下总说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好了,有了恺阳公,咱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看着笑呵呵的顾秉谦,孙承宗淡淡一笑,“阁老客气了,朝廷大事何等繁琐,这些年您却能打理得井井有条,可见陛下夸您乃是朝廷栋梁确实是名副其实,您至少还能为朝廷效力二十年呢。”
  “咳咳咳……”
  顾秉谦摇摇头,正要说话,但随即却低下了头剧烈的咳了起来,一旁的韩爌见状赶紧在他后背轻轻拍了几下,过了好一会顾秉谦才停止了咳嗽。
  他无奈的自嘲道:“你看老夫这幅模样还能为陛下效力二十年吗?”
  孙承宗不禁哑然,若是再说下去可就是骂人了。
  “老夫前些日子刚过了八十大寿,已到耄耋之年,若是再眷恋这个位子不下去恐怕要被满朝文武骂死了。”
  顾秉谦的目光在三人脸上扫了一圈缓缓道。
  “老夫尚且记得,天启三年的时候,蒙陛下隆恩,晋升老夫为东阁大学士准老夫入内阁,天启五年升为内阁首辅。那时的大明可谓千疮百孔,内有党争不休,外有女真鞑子作乱。
  老夫虽有匡扶社稷之心,但却苦于大明积弊已久,实在是有心无力。直到……直到这两年,大明才开始有了兴盛的迹象,老夫心里高兴啊,就算是死也有脸去见先帝了。”
  说到这里,顾秉谦的脸上满是唏嘘之色,文渊阁里一片寂静,只是韩爌和朱国桢的脸色却有些尴尬。
  大明能有如今的迹象多亏了谁他们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作为文官的代表,他们却是万万不能承认的,否则他们的颜面何存。
  这时,顾秉谦又正色对孙承宗道:“稚绳,今天当着虞臣和文宁的面,老夫不妨把话说开了。你身为帝师,又精通兵事,实乃下一任首辅的不二人选,不知你对大明接下来的局势有何看法,不妨对我等直言。”
  乍听到顾秉谦的话,孙承宗心里就是一惊,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老家伙要捧杀我。
  首辅一职何等重要,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强烈的家伙,当上皇帝后深感相权能够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乎便找了个由头将丞相这个职位给废了,弄了个六部出来,将朝中的事情大小一肩挑,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还晚,偏偏他还乐此不疲。
  但当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朱棣上位。对着每天要处理的那一筐筐奏章很是头疼,于是乎弄出了个内阁的部门,刚开始这个内阁的作用只相当于秘书,每天帮忙着处理些文件之类的。
  但到了最后,老朱家的子孙那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而内阁的权利也变得越来越大,到了现在内阁首辅已经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了。朝廷中诸多大事都要内阁的首肯才能顺利颁布实施,能进入内阁也是所有文官的最终梦想。
  现在顾秉谦居然说下一代首辅非孙承宗莫属,这如何不让孙承宗感到吃惊,要知道韩爌和朱国桢入阁的时间还在他前面呢,你这不是替我拉仇恨嘛。
  顾秉谦什么人啊,当了几十年的官,整个人都快成精了,看到孙承宗的脸色立刻就知道他的想法。
  他淡淡的笑了:“恺阳公不必多虑,老夫这可不是在捧杀你。早在你回京之前老夫就曾经跟虞臣和文宁提起过,他二人也都认为你坐上这个位子比他们更适合。”
  “这是为何?”
  孙承宗实在是想不明白,说起来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韩爌和朱国桢二人其实都不逊色于他,更何况他们比自己还早入阁,即便是排资论辈的话也轮不到自己啊。
  看到孙承宗那张带着疑惑甚至是微微警惕的眼神,顾秉谦对一旁的韩爌和朱国桢努了努嘴。
  朱国桢这才轻叹道:“孙阁老不用怀疑,这确实是我等三人一同商议的结果。难道您没有发现,这些年陛下对咱们文臣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了吗?
  今年陛下要在京城开办一所大明皇家陆军军事学院,江宁候也在福建开办了一所福建水师学院,陛下要亲自担任学院的院长,这一切都在表明,当今陛下有重振永乐雄风的征兆,这不得不引起咱们的担忧。”
  韩爌又接着道:“若是换做以前,陛下这么做我等只当他是在胡闹,可如今却不一样了。有了江宁候这个遍数在,搞不好大明真的要变天了。”
  到了这个时候他若是还听不明白也该回家吃自己了。
  只是他的脸色却变得更难看了,冷冷的说道:“所以你们就将老夫推出来,让老夫跟陛下和江宁后打擂台。”
  “不是打擂台,而是缓和内阁跟陛下以及江宁候的关系而已。”韩爌认真的说。
  “实不相瞒,老夫与文宁这两年来好几次因为朝政之事跟江宁候有了些冲突,江宁候对我二人的感官不是很好,幸亏有益庵公压着,陛下也看在益庵公的面子上没有追究。
  益庵公至仕后,若是我二人之中任何一人升任首辅,下次若是再与江宁候起了冲突,陛下可就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护着我们了,届时内阁与武官、内廷的矛盾便再也没有人压得住,如此一来非出乱子不可。
  而您就不同了,您可是在辽东与江宁候并肩作战过的,而且听闻您二人的私交也不错,若是由您担任首辅,那么对内阁而言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
  “江宁候居然有如此大的能量,连你们都如此忌惮他?”孙承宗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第七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感到恐慌
  孙承宗有理由感到惊诧,要知道内阁是什么地方?
  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内阁已经变成了大明最重要的部门,也是整个大明的神经中枢,所有朝廷颁布的政令和重要的命令全都要经过内阁的首肯批准才能生效。
  别看杨峰身为江宁候,手握数万大军威震东南,但跟内阁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够看的,现在看到包括顾秉谦在内的三名阁老居然如此忌惮杨峰,自然让孙承宗感到惊骇莫名。
  看到孙承宗惊诧的表情,顾秉谦同韩爌、朱国桢对视了一眼才苦笑着对孙承宗道:“恺阳公,你这些年久在辽东,对于朝中的事情不是很熟悉,老夫可以理解。
  现在老夫要告诉你的是,江宁候可不像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如今的江宁候不能说是权倾朝野,但他的影响力却遍布了整个大明,这可以这么说,江宁候若是跺跺脚,整个大明都要颤一颤。”“什么……江宁候居然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当然,老夫哄你作甚?”
  顾秉谦没好气道。
  “老夫只说一件最简单的事情给你听,你知道如今江南最流行的水稻种子吧?”
  “知道!”孙承宗老实的回答,对于杨峰弄来的这种高产的粮食种子的事情,他虽然远在辽东,但也是知道的。
  “下官虽远在辽东,但也听说江宁候弄来的这些水稻种子的最高亩产可达千斤之多,下官刚听说的时候还以为是谣传,但随着关内的消息不断传来,下官这才相信这不是谣言。”
  “嗯!”
  顾秉谦手捋胡须,“恺阳公说得不错,江宁候弄来的这些高产水稻种子产粮却是很高,虽然不是每亩都能达到千斤之多,但八九百斤却是能达到的。
  再加上那些玉米、马铃薯、红薯以及高粱等农作物的种子,可以说大明近几年来虽然持续大旱,但却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流民事件,江宁候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这点恺阳公你承认吧?”
  孙承宗默默的点了点头,饱读诗书的他是有名的至诚君子,对于公认的事实自然不屑于否认。
  看到孙承宗点头后,顾秉谦意味深长的继续道:“恺阳公你想过没有,若是江宁候停止向大明提供高产水稻的种子乃至那些可以增加产粮的花费、农药,后果会如何?”
  “后果当然会……”孙承宗不假思索的说了半句,随后立刻便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了骇然的神情。
  “看来恺阳公也明白了这个后果。”
  顾秉谦脸上露出了无奈之色,不等孙承宗说话便自顾自的说道:“江宁候提供的水稻产粮比起以往的水稻高了足足三成,再加上那些高产的马铃薯、红薯、玉米等作物,这样的产量意味着什么不用老夫说你也应该清楚吧?”
  “下官明白了。”
  孙承宗听明白了,已经习惯了亩产八九百斤的大明,若是重新回到每亩五六百斤的时代,恐怕那些江南的打地主们和农民恐怕第一个就受不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
  “这还不止呢。”
  看到默然不语的孙承宗,顾秉谦冷笑道:“江宁候不仅是提供了这些高产的种子,他亲自创办的那个大明皇家商行每年光是分给陛下的银子就有五六百万两,若是突然没有了这笔银子,你想想看,陛下会有什么反应?”
  “嘶……”
  孙承宗倒吸了口凉气,到现在他完全明白了。
  如今的杨峰已经把自己和皇帝以及农民牢牢的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最厉害的是不管谁来当大明的皇帝,都会会变成既得利益者,所以谁要是敢动杨峰那就是在向皇帝和千百万的农民动手,不用杨峰发话,皇帝就会率先把他撕碎。
  可以说,现在的杨峰早就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不管谁当大明的皇帝,为了自己的钱袋子都会把他当成宝贝一样供起来。
  看到孙承宗紧皱的眉头,顾秉谦淡淡的说道:“现在你明白为何老夫和诸位阁老会这么头疼了吧。”
  “下官明白了。”孙承宗长叹了一声,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顾秉谦、韩爌和朱国桢对杨峰的心情了。
  面对这么一个手握重兵、富可敌国,而起还把自己跟大明的皇族以及农民牢牢绑在一起的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跟杨峰作对就等于对付皇帝,跟千千万万的农民在作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