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751

  这个封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第七百八十九章
杨峰的气度
  相比于入阁的孙承宗,杨峰的赏赐看起来寒酸异常,朱由校只是赏赐了一些绫罗绸缎并加封他为太子太傅,其余的赏赐一概没有。
  这个赏赐一出,除了少数人,大殿上许多官员脸上都露出了诧异不解之色,朱由校和杨峰不是好得几乎同穿一条裤子吗,怎么这次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只赏赐了这么一点东西?
  就在不少人感到惊愕的时候,只有孙承宗、顾秉谦、韩爌等阁老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就在众人诧异的时候,随着一声尖锐的“退朝”声响起,朱由校已经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返回了后宫。
  就在杨峰准备下朝的时候,一名太监快步走到了他的跟前说了一句话,杨峰点了点头,跟随着小太监朝着后宫走去。
  孙承宗作为新入阁的阁老,自然受到了众人的追捧,不少官员纷纷来到跟前向他道贺,孙承宗也微笑着跟众人还礼寒暄。
  “恺阳公,恭喜恭喜啊!”
  “恭喜恺阳公荣升太师,下官向您道喜了!”
  就在众人纷纷围上前的时候,一个声音在旁边响了起来。
  “诸位难道都很闲吗,还是衙门里的事情已经做完了?要不要本官给诸位大人找点事做?”
  众人回头一看,却是看到顾秉谦、韩爌、朱国桢等三位阁老站在一旁,正面色不善的看着他们,而说话的人正是素来以严厉著称的韩爌。
  看到三位阁老在一旁,一众官员纷纷做了鸟兽散,很快便只剩下孙承宗站在原处。
  待到众人散去,顾秉谦这才上前对孙承宗拱手道:“恺阳公,实在不好意思让您见笑了。”
  孙承宗晒然一笑:“益庵公何出此言,诸位同僚都是一番好意,下官岂敢见怪。”
  顾秉谦哈哈一笑:“恺阳公不愧是带过兵的人,这性子就是豪爽大气。这样好了,若是您不嫌弃,就请到文渊阁一坐,咱们聊一聊如何?”
  孙承宗微微颔首:“益庵公都这么说了,下官敢不从命?”
  “呵呵……请!”
  “请……”
  不提孙承宗和顾秉谦等几位阁老到文渊阁谈话,杨峰在小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后宫,只是一路走来他心中不禁升起了疑惑,他赶紧叫住了前面带路的小太监。
  “等等……这可不是去御书房的路啊,你想带本候去哪?”
  小太监回头赔笑道:“侯爷明鉴,陛下并未回御书房,而是去了坤宁宫,说是要在坤宁宫设宴款待侯爷,听说皇后娘娘还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小菜呢。”
  “坤宁宫款待本候,还皇后亲自下厨?”
  杨峰先是一怔,随后不禁苦笑起来,看来朱由校这是以家礼招待他呢。
  古时候招呼客人那也是有规矩的,古人招呼客人一般都在大堂或是前厅,如果主人是在后院或是内院招待客人那就表示将对方看成了亲近之人。
  若是还让家眷出来相陪的话那可就是以通家之好来相待了,若非是至亲之人是不会这么做的,难怪这名小太监眼中露出了掩饰不住的艳羡之色了。
  当杨峰随着小太监来到坤宁宫时,便看到皇后张嫣正指挥着几名宫女摆放菜肴,而朱由校正坐在凳子上含笑着看向自己。
  杨峰赶紧上前一拜,“微臣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臣诚惶诚恐,如何当得皇后娘娘如此亲力亲为。”
  张嫣回首嫣然一笑:“江宁候也别将本宫说得那么娇贵,本宫在入宫之前也曾随着家父在街头卖过东西,平日里也是时常做饭菜的,只不过入宫之后这才做得少了。
  正好听闻陛下说要在坤宁宫招待江宁候,本宫这才自告奋勇接过了这个活,也算是活动一下身子骨了,只盼江宁候莫要嫌弃本宫手艺才好。”
  杨峰还没说话,一旁的朱由校也哈哈笑道:“梓童何必过谦,朕可是记得当初你刚入宫那会朕初次品尝你手艺的时候可是差点将舌头都吞到肚子里去了。”
  “陛下……”
  张嫣娇嗔的给了朱由校一个白眼,惹得朱由校大笑起来。
  “好了,不说了,既然菜都上齐了那就入座吧!”
  “臣遵旨!”
  杨峰对朱由校和张嫣行了一礼后便坐了下来。
  看到杨峰毫不客气的样子,朱由校和张嫣对视了一眼全都笑了起来。
  朱由校忍不住道:“梓童,看到没有?遍数满朝文武也就只有杨爱卿在朕和你的面如此洒脱的,其他人若是与朕一同用膳,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的,偏偏只有杨爱卿才这样不把自己当外人。”
  张嫣抿嘴笑道:“陛下最欣赏的不就是江宁候的这份洒脱吗?”
  “哈哈哈……梓童说的对,这也是朕最欣赏杨爱卿的一点了。”
  三人说话的同时,一旁的宫女也给杨峰面前的酒杯斟满。
  朱由校举起了酒杯:“杨爱卿,这杯酒朕敬你,感谢你为大明扫除了辽东的边患,将为祸一方的满清鞑子终于被剿灭,也替那些惨死在鞑子刀下的大明百姓报了仇。”
  “谢陛下厚爱,这是臣应尽的本份,不敢有劳陛下道谢。”
  杨峰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两三杯酒下肚,朱由校的脸红了一些。
  他放下了酒杯看着杨峰道:“杨爱卿,你立下如此大功,朕今日却只封了你一个太子太傅,你是否觉得朕赏赐太薄啊。”
  杨峰耸了耸肩,“这倒没有,臣四年前初到大明时不过一介布衣,如今贵为大明江宁候,征南大都督,已经是位极人臣,若还不知足那也太贪心了。再说了,人生苦短,即便是贵为王候那又如何,百年之后谁不是黄土一堆,帝王将相莫不如此,便是当再大的官又能如何?”
  朱由校怔怔的看着杨峰好一会,这才长叹着对张嫣道:“你看看,你看看,这才是朕的江宁候,这才是我大明侯爷应有的气度,若是大明的勋贵们能有一半的人有江宁候的能耐和气度,何愁天下不太平,朕又何愁无人可用!”
第七百九十章
朱由校的托付
  张嫣含笑看了杨峰一眼,这才说道:“陛下说的对,江宁候有大功于国,更有大恩于你我二人,若无江宁候臣妾真不知道今日你我二人会怎样。”
  “是啊!”
  朱由校由衷的点点头,若无杨峰他早就一命呜呼了,张嫣也休想那么顺利的替自己生下儿子。
  想到儿子,他对杨峰笑道:“对了,如今朕的皇儿已经一岁了,但爱卿还未见过他吧?朕这就命人将他抱来与爱卿见面。”
  很快,便有奶妈抱着一个孩子走了进来,朱由校指着襁褓中的婴儿对杨峰笑道:“杨爱卿,这就是朕的孩儿,朕为他起名为朱慈英。从今往后,朕便将慈英交给你了,望你好好教导,将他教育成才。”
  杨峰不由得一惊,赶紧站了起来躬身道:“陛下,臣何德何能,您竟然将此重任交到微臣手上,臣实在是愧不敢当。须知微臣连四书五经都没看全乎,如何当得起如此重任!”
  朱由校和张嫣对视了一眼,这才笑道:“爱卿不比过谦,在朕看来爱卿不但有才,而且是大才。
  这些年朕算是看明白了,诺大的大明,熟读四书五经的大儒朕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可若让这些人提枪上马替朕替大明开疆扩土那简直就是个笑话。
  反倒是爱卿自打来到大明后,为了大明为了朕抛头颅洒热血,立下无数功劳,又怎是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能比的?再说了,朕今日可是封了爱卿为太子太傅,你真以为这个封号是闹着玩的吗?”
  “我……”
  杨峰一下就愣住了,先前朱由校册封他为太子太傅的时候他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头衔而已,毕竟像三师三公这种头衔在战国或是汉朝的时候确实是非常牛I逼的官职,但到了明朝以后,所谓的三师三公就变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了。
  可现在朱由校居然说要让他担起教导太子的职责,这不禁让他感到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朱慈英这位嫡长子日后肯定是下一代的皇帝,你让哥们这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当他的老师?你知不知道这么做让哥们感到很是亚历山大啊!
  虽然感到有些为难,但杨峰的心里要说不感动那是假的,因为这是朱由校正以这种方式向他表达自己的信任。
  太子太傅这个职位虽然看起来不过是个虚职,可一旦皇帝真的将教导太子的重任交给他后,杨峰就会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帝师。
  皇帝的老师啊,这个名头不管走到哪那也是一块响当当的牌子,这也相当于一块免死金牌。
  国人讲究的是天地君亲师,当了未来皇帝的老师,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杨峰不是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基本上没有人敢动他,这也相当于朱由校向他做出了承诺,就算哥们日后不在了,我的儿子也会罩着你,保你一辈子的平安。
  深吸了口气,杨峰又朝朱由校躬身,肃然道:“多谢陛下厚爱,臣诚惶诚恐,不过眼下皇子尚年幼,臣过几日又要南下福建远征南洋,实在没有时间教导皇子。这样吧,等过两年皇子长大后,南洋的事情也平定了,臣自当竭尽全力教导皇子,您看如何?”
  朱由校点点头:“就依爱卿所言,等过几年皇儿长大后爱卿再教导也不迟。”
  杨峰这时突然变得有些严肃起来:“不过有件事臣还是要提醒陛下。”
  看到杨峰严肃的神情,朱由校也正色道,“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杨峰看着朱由校一字一句的说:“陛下,自古皇宫便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里,更不知道被人安排了多少个眼线和耳目。
  陛下自打登基以来,皇后娘娘和后宫的嫔妃们也诞下不少皇子公主,但却无一例外全部夭折,由此可知宫中的凶险,虽然前些日子被魏忠贤筛选了一遍,但难免还有漏网之鱼,所以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是要让皇子顺利成长,而不是急着替他找老师,您以为呢?”
  听到这里,朱由校和张嫣的脸色也变了。
  朱由校不是没有孩子,自打他登机以来包括张嫣在内的嫔妃共为他生下六个子女,但无一例外却全都夭折了,若说里头没有人在捣鬼那简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
  朱由校和张嫣又不是笨蛋,他们当然知道这里头的水深得可怕,从这些人连皇子都敢谋害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是何等的丧心病狂,后来又出了朱由校游园溺水的事情,朱由校就知道君权和臣权的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也是他为什么开始开始重建新军并不惜硬扛满朝文武也要死保杨峰的缘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