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751

  祖大寿紧盯着他:“共歼灭了多少人?”
  杨大牛毫不犹豫的回答:“除了逃走一百余人之外,共歼灭两千三百五十六人!战场就在距离此处不远,诸位大人若有疑问可亲自前往清点人数。”
  听到这里辽东众将都不说话了,人家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谁要真要较真亲自去清点人数,这就是赤果果的打脸了。反正待会还有监军和专门的登记战功的人去核实战果,他们犯不着当这个恶人。
  “一战歼敌两千三百五十六人,真不愧是一员虎将啊!”孙承宗在一旁夸奖道。
  杨大牛却并没有露出任何得色,反而老实的说道:“督臣过奖,此战末将调集了三千骑兵营,另有五千步营配合作战,加之那些蒙古鞑子太过鲁莽,居然一头装进了我大军布下的口袋里,这才能如此快速结束战斗。
  若是换做往日,想要如此轻松的歼灭数千骑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嗯!”
  听到杨大牛这么说,不少辽东众将这才轻轻点了点头。
  这才是正常的操作,说实话,刚才杨大牛的话可是把他们吓坏了。
  一队几千人的骑兵居然被他们在短短不到三刻钟的时间内歼灭,这实在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要知道骑兵的优势就在于速度,即便打不过他们也是能跑的,杨大牛他们就算是神仙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消灭几千骑兵吧?不过如果对方正好闯入他们布下的口袋里,那又另当别论了。
  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在早已做好了准备的步兵和骑兵面前跟待宰的羔羊没有什么区别。
  心里松了口气的辽东将领们的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怎么说江宁军的实力变得更强大了。
  在目前这种情况来说,友军越强大对他们也越有利,即便是付出一定的代价,只要能灭满清鞑子,这些代价也不是不能付出。
  而对于他们来说,这恐怕也是最后的机会,等到满清鞑子被灭后,他们这些人恐怕想要再立战功都难了,这个时候不趁机立功更待何时。
  要知道大明虽然执行的是以文御武的政策,但同时对于军功的封赏也是最重的。
  眼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五年前杨峰不过一个小小的千总,现在却晋升为统帅数万大军的江宁侯,地位甚至比孙承宗这个帝师还要高一些,这都是战功带来的好处啊。
  想到这里,不少人的眼睛都发出了光芒……
  或许是歼灭了两千多蒙八旗的战果刺激了大家,辽东诸将的士气重新变得高昂起来,赵率教甚至主动向孙承宗和杨峰请求担任前锋。
  对于这样的请求,杨峰和孙承宗自然不会反对,顺势就批准了。
  天启十年,二月二十六日
  大军已经行进至距离黑沙岭不到一百里的地方。
  这个时候,大军走得十分谨慎,作为前锋的赵率教率领的三千骑兵和在左翼策应的杨大牛的第一骑兵营相距不到四十里。
  而杨大牛的骑兵距离中军大部人马的距离又不足三十里。
  各个队伍之间又以骑兵接应,这样一来各部之间一旦有事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就算是遇到数倍的强敌突袭,各部至少也可以支撑到援兵到来。
  官道上,一队队操着各种口音的军士在辽东的大地上行走着,各军随车都有不少辎重,中军大部后面,又是无数的民夫,运送着粮秣物质。各样驴车,马车,骡车,人力车,甚至还有独轮车等等,密密的蜿蜒不到尽头。
  接近了敌占区,前方的军情也改为一个小时报告一次,道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背后背着小红旗的夜不收和各种挂着令牌手持令旗棋牌馆策马飞驰,所过之处一片鸡飞狗跳,无论是普通军士还是总兵参将全都得主动避让,否则军法可不是吃素的。
  下午酉时时分,赵率教来报,他们已经逼近了黑沙岭不足二十里的地方,遇到满清鞑子和蒙八旗的探哨的拦截和骚扰,不过全都被他们给击溃,并斩获了十七枚首级。
  而杨峰大牛也派人报告,他们在左翼遇到了满清镶蓝旗的拦截,让他们意外的是对方在拦截的时候居然也使用了火器。
  接到情报后,杨峰对此十分重视,立刻找到了正在跟众将议事的孙承宗将这个情报报告给了他。
  孙承宗听了杨峰的述说后沉吟不语,大帐里的众将也面露凝重之色。
  一直以来,江宁军之所以能连续击败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首的满清军队,凭借的就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手中精良的火器,这也是明军上下一直能保持高昂士气的原因之一。
  如果满人也拥有了火器,那么明军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这样一来这场战争的胜负可就难说了。
  过了一会,孙承宗才问到:“江宁侯,这个消息可靠么?”
  “可靠!”
  “那么……”
  孙承宗看向了杨峰,正色道:“江宁侯,你是玩火器的行家,鞑子如今也拥有了火器,对于此次大战的影响大不大?”
  杨峰想了想才说道:“本侯也不知道,不过火器本来就制作不易,鞑子即便是能打造出一些火器,但相比数量也不会太多,威力上更是无法跟我军相比,对此督臣倒是不必担忧。至于其他的,只能等咱们赶到松山后才知道了。”
  “那就好!”
  听了杨峰的话,不少原本担心的辽东军将领面色这才好了些。
第七百三十三章
是赵率教
  黑沙岭东侧的一处山峰上,新任的镶红旗旗主杜度正站在一个土台后面眺望着前方。
  在他的旁边站着的是隶属于蒙八旗的正红旗旗主固山额真恩格图和镶红旗旗主固山额真布颜代。
  作为皇太极的铁杆追随者,他们一接到皇太极的调令后便立刻率领部众赶到了盛京听从调遣,而皇太极也确实没有亏待他们,不但重赏了他们,还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布颜代。
  不过相比于满八旗每旗至少七八千甚至上万的旗丁,蒙八旗的一个旗最多不能超过三千人,超过这个数目便以某犯罪论处。所以同样是固山额真(旗主),蒙八旗比起满八旗来份量上可是差远了。
  看到杜度凝重的神情,布颜代安慰道:“大人您不用多虑,黑沙岭经过咱们多日的修缮,如今已经挖通了十多条堑壕,那些明军是绝对攻不上来的,就算他们拥有再多的火炮也没有用,咱们的勇士只要躲在堑壕里,那些火炮再猛也打不着咱们。”
  “你知道个屁。”
  杜度没好气的瞪了布颜代一眼,“若是江宁军如此好对付,陛下也不会派咱们来守这黑沙岭了。”
  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的布颜代有些尴尬的揉了揉鼻子就不说话了。
  恩格图幸灾乐祸的看了布颜代一眼,这家伙自从当上了皇太极的额驸后便开始膨胀起来,处处以皇太极的心腹自居,恩格图早就看不惯了,现在看到他被杜度训斥,心中不禁涌起说不出的快意。
  被抢白的布颜代也不生气,讪讪的笑了笑后又继续道:“杜度大人过谦了,此次陛下可是将两千火铳兵交给了您,这足以说明陛下对您的厚爱,有了这两千火铳兵在手,咱们再也不用担心明军的火铳了。”
  “嗯……”
  听到这里,杜度的脸色好了不少。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在吃了几次大亏后,即便是最顽固的满人也开始对火器重视起来。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皇太极花了大价钱从辽东军的手中弄到了十多支棕贝丝滑膛枪,随后又召集了能工巧匠对棕贝丝滑膛枪进行了研究。
  经过大半年的研究,满清终于将这款火枪给仿制了出来。
  不过比起后世,如今的满清在科技和工艺上实在是太落后了。
  仿制出来的火铳枪管比起杨峰从现代社会弄来的枪管至少厚了大半不说,重量也重了一倍,这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棕贝丝火铳用的颗粒火药他们根本没有办法仿制出来,只能用传统的粉末黑火药替代。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仿制的火铳不但重量大,就连射程威力也大为减少。
  不过即便如此,能够将火铳自制成功对于满清上下来说也无异于一针强心剂。
  在费尽心机打造了四千支火铳后,皇太极打算效仿大明成立一支神机营,人员则是从八旗子弟里挑选最精锐的子弟,然后由他亲自统领。
  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命令却遭到了不少满清将领和贝勒的反对,而他们反对的理由也非常的冠冕堂皇。
  火器的使用和训练非常简单,一名普通人只需要两三个月的训练就可以,而八旗子弟几乎全都是经过了十多年训练打熬,弓马娴熟的勇士,让他们来使用火器实在是太浪费了。
  最后满清的贝勒大臣们一致建议,让佟养性的汉军旗来成为满清第一支纯火器部队。
  一般人看到这里肯定会感到非常惊讶,满人并不蠢,火器的先进性他们也不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将这么一批先进的火器交给汉军旗来装备?
  要知道,在满清当中,满八旗的地位是最高的,蒙八旗次之,汉军旗的地位最差,象这种高大尚的东西怎么也不可能优先装备给汉军旗啊。
  如果要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的话那可就是说来话长了,简单的说就是满清的一些将领贝勒们,不愿意抽调自己的人马去壮大皇太极的力量。
  尤其是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他们掌控的正白和镶白两旗实力可是很雄厚的,把手中的力量看成是命根子的他们自然不想让皇太极有削弱自己他们的借口和机会。
  皇太极当然明白众人的心思,可是这一年多来由于他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加之长子豪格之死,如今的他已经没有了继位之初的野心勃勃,取而代之的是考虑如何将屁股下的皇位平稳的交给自己的儿子。
  有了这层顾忌的皇太极自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跟多尔衮兄弟翻脸,而且佟养性也算是他的铁杆奴才,所以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佟养性虽然没摆弄过火器,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经过半年的训练,这支火器营总算是磕磕绊绊的成军了。
  皇太极也对此次的黑沙岭阻击战很是重视,希望杜度能够在这里尽量的迟滞并大量杀伤明军,便将一半火器营调拨给了杜度。
  “呜呜……呜呜呜……”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悠扬高亢的号角声。
  随着号角声的传来,一队身披铁甲的骑兵开始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骑兵一队接一队的出现,他们来到距离黑沙岭约莫一里的距离后这才停止前进,然后骑兵开始下马摘掉了套在马嘴上的马辔头,从身后的驮马的背上取出了水和马料开始喂马。
  看着这些明军居然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给战马喂马料,杜度冷笑道:“如今的明军胆子不小嘛,若是换做从前,给他们两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做。”
  布颜代俩人不敢接话头,这个话题不管怎么回答都是错,他们才不会别这个霉头呢。
  “让我看看,这支明军是哪支兵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