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751

  “正是,卑职正是吴三桂?”被杨峰那古怪的目光看得心惊肉跳的吴三桂不敢怠慢,赶紧回答了一声。
  祖大寿则迟疑了一下问道:“侯爷,您认识末将这位侄子?”
  “没有没有,今日是第一次见面!”
  杨峰赶紧打了个哈哈表示否认,心中却开始活动起来。
  这可是吴三桂啊,数百年后被千万人唾弃的吴三桂啊,哥们要不要找个机会把他给做了呢?
  看到杨峰不说话,眼睛只是盯着吴三桂,祖大寿心中就是一惊。
  他也算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令他感到不敢置信的是他居然在杨峰的身上看到一种叫做杀意的东西,尽管非常的淡薄,但祖大寿可以肯定这就是杀意。
  “不对啊,杨峰不是那种心胸狭窄的人啊,怎么可能因为自家侄子一句话就动了杀机?”
  祖大寿随后感到奇怪起来,按照他对杨峰的理解,杨峰这个人还是挺大气的,况且自家的侄子不过是好奇问了个问题而已,他怎么就……
  祖大寿当然不明白,在另一个时空里,他和自家的侄子先后归降了满清,尤其是自家那位好侄子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大汉奸,杨峰没有当场拔剑将吴三桂给宰了已经算他很有制止力了。
  不过杀机过后杨峰心里也是一阵失笑,这个时空已经因为他的到来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昔日对大明形成巨大威胁的大清如今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吴三桂和祖大寿这对叔侄恐怕是再也没有机会背叛大明了。
  想到这里,杨峰心中那股杀意也随之散去。
  似乎是对自己刚才的杀意有些不好意思,杨峰有些歉意的对吴三桂笑了笑:“原来你就是祖将军的侄子啊,果然是年轻俊杰。”
  若是别的年轻人,听到如今深得皇帝信任,位高权重的江宁侯的夸奖早就高兴得鼻涕泡都出来了,但吴三桂却依旧固执的问:“侯爷还未回答卑职的问题。”
  “长伯!”一旁的祖大寿却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你不过过一个小小的千总,居然敢当众质疑江宁侯,这是不想混了吗?
  只是还没等祖大寿训斥吴三桂,杨峰却解释道:“盛京表面看起来要比黑沙岭更加坚固也更加难攻打,但此一时彼一时。
  咱们大军最犀利的武器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咱们手中的火器了。大伙不妨想想,以咱们如今手中的两百多门火炮,若是集中火力对准盛京城猛轰,你认为盛京城能坚持多久?”
  听到这里,众人也连连点头。这次杨峰带来了一个炮营,共拥有火炮一百五十多门,若是再加上辽东军携带的六十多门火炮,那么多火炮若是集中轰击敌军城墙的一个点,再坚固的城墙也受不了啊。
  吴三桂是最早想通这个环节的,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所以鞑子这回学乖了,将战场延长到了黑沙岭。有了黑沙岭,我军再厉害也到不了盛京!”
  “孺子可教也!”
  杨峰笑着点了点头,脸上一片和蔼之色,
  看到这样的情形,也有不少人心里不禁有些失望起来,近年来祖大寿在辽东军的势力有愈发膨胀的趋势,自然引来了不少人的暗地里抵制。
  原本看到吴三桂居然糊涂到当场顶撞他,不少人心里都在笑话看热闹,甚至还有人打赌,说要多久吴三桂会被拿下来投入大牢。
  可如今画风居然变了,江宁侯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夸吴三桂,这也让不少人掉了一地的眼镜。
第七百三十一章
浇冷水
  如今的吴三桂还不是另一个时空里由于常年手握重兵而开始做起了皇帝梦的平西王,现在的他还只是一个刚成年的青年人。
  尽管平日里他时常露出对杨峰的敌意,但能得到号称大明最能打的江宁侯的夸奖,他还是有些小激动的。
  “所以根据夜不收送来的情报,再结合盛京附近的地形,咱们便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那就是皇太极想要将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而黑沙岭就是他为咱们挑选的战场!”
  “你们看!”
  杨峰指向了地图上的黑沙岭说道。
  “黑沙岭最高的地方有一百丈(333米)左右,而且它的地方很大,足以容纳数万大军。最重要的是它的地势崎岖不平,属于易守难攻的地形,不知诸位有什么法子吗?”
  此时,但凡有点身份的将领都挤到了杨峰身旁,凑到了地图旁查看,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一名身材不高,但很壮实的将领瓮声瓮气的说道:“若是鞑子派人扼守住官道两旁的高地,以强弓硬弩封锁住路口,咱们的大军就没法通过官道。可若是想要强行拿下黑沙岭就得强攻,那可就正中了鞑子的算计了。”
  孙承宗沉吟了一会,原本想要对杨峰说点什么,却看到站在不远处的一众江宁军将领正用似笑非笑的目光打量着一旁的辽东军众将,原本已经到了嘴边的话便被他咽了回去。
  只见他扭头对距离他最近的祖大寿道:“复宇,你身为前锋总兵官,攻城拔地乃是你的职责。你来说说,若是让你来担任先锋,多久能拿下黑沙岭?”
  “这个……”
  祖大寿思索了一下,“督臣,若是您将辽东军全部交给末将,末将预计可以在五到八日能拿下黑沙岭,但是……”
  “但是什么,有话就说。”孙承宗凝视着他继续问。
  “但是末将估计伤亡会不少……”祖大寿犹豫了一下才用压低了两个调的声音道。
  “到底是多少?”孙承宗有些不耐烦了。
  祖大寿一咬牙,“至少要五六千人!”
  “五六千人?”
  孙承宗不禁吃了一惊,若是拿下一个黑沙岭就要死伤五六千人,那接下来的仗还怎么打?
  要知道,如今这些兵可是他这些年好不容易练出来的,若是伤亡太大的话他得心疼死。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将目光看向了杨峰。
  不仅是孙承宗,就连一帮子的辽东将领们也将目光投向了他。
  杨峰沉吟了一下才说道:“督臣,如今说这些为时尚早,具体的情况还得等咱们赶到黑沙岭后再说,不过本侯有些丑化要说在前头。
  不管黑沙岭结果如何,哪怕是咱们带来的大军全都打没了,咱们也一定要将皇太极和这个所谓的大清国给灭了。若是有哪位将军担心麾下伤亡太大受不了现在尽管带人回去,本侯就算是独自带领江宁军也要将皇太极和那些为祸辽东的满清鞑子全都打入十八层地狱!”
  杨峰这个地图炮一开,可就惹了众怒了。
  当兵的谁没有几分血性,被杨峰这么当场鄙视,只要是个人就受不了。
  “江宁侯,末将敬您是条汉子,可您也不能这么污蔑我们!
  昔日也曾在辽东数次大败鞑子,可辽东军里也是有好汉的,我辽东男儿这些年来为大明戎边,不知死伤了多少兄弟,难不成在您眼中我们这些人就只会逃跑的懦夫吗?”
  众人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这位刚成年的少年正怒目圆睁的看着杨峰,一张脸涨得通红。
  按理说,身为副帅的杨峰居然被区区一个千总如此质问,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辽东军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斥责他,看来刚才杨峰刚才的话确实把辽东众将给惹怒了。
  不过杨峰也没有生气,他只是淡淡一笑:“吴三桂,既然你这么说了,是不是可以肯定,在接下来的的大战里,辽东众将都会跟鞑子奋战到底,即便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决不后退?”
  “当……啪……”
  怒火上涌的吴三桂刚想说话,后脑勺就被一巴掌给扇了一巴掌,大怒的他刚转过身子就看到祖大寿站在他身后,破口大骂道:“孽畜,你不过区区一千户,有何资格代表我辽东军数万大军?还不赶紧给我滚出去!”
  被扇了一巴掌的吴三桂这才醒悟过来,自己差点就被杨峰给绕进去。若非自家的舅舅打断了自己,恐怕从今往后辽东就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没看到孙承宗站在一旁脸都变黑了吗?
  明白自己捅了篓子的吴三桂吓得脸色变得煞白,赶紧低着头乖乖的走到了祖大寿的后面再也不敢说话了。
  孙承宗只是用余光扫了眼吴三桂,轻哼了一声,有些不悦的对杨峰道:“江宁侯,适才的话有些过了吧?”
  杨峰摇摇头:“督臣,本侯觉得适才所言并无过份之处。古往今来,打仗拼的是什么?在军械粮饷和训练都不差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士气了。
  此次大战事关生死存亡,鞑子必然做好了血战到底的决心,但是本侯想问督臣和诸位将军,将士们是否做好了拼至最后一兵一卒的准备?”
  孙承宗没有说话,辽东诸将们也沉默了。
  说实话,这一站包括大部分人在内,都认为这是一场必胜的仗,只要跟在江宁军的身后就能很轻松的混到军功,然后加官进爵。
  现在被杨峰这么一说,很多人才意识到,满清鞑子就算是再虚弱那也是一匹饿狼,是绝不会心甘情愿老老实实的等死的,在他们临死的反扑之下,他们到底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全歼鞑子?会不会真象杨峰说的那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呢?
  看着沉默不语的众将,杨峰没有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点燃后悠然自得的抽了起来。
  他之所以故意说出这一番得罪人的话,并不是他膨胀了,而是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杨峰发现辽东军上下其实并没有做好跟满清鞑子决一死战的准备,许多人都认为这次不过是来走过场的,自己只要跟着过来捡功劳就可以了。
  杨峰说出这番话,也是为了给这些头脑发热的人浇一浇冷水的。
第七百三十二章
鞑子也有火器?
  正当辽东众将被杨峰问得说不出话来的时候,一阵马蹄声响起,一名瞬身浴血的骑兵将领策马来到众将跟前,这名将领跳下战马朝杨峰和孙承宗行了个军礼大声道:“启禀侯爷、督臣,末将一营骑兵统领杨大牛向您禀报,适才末将已将来犯的蒙古镶黄旗大部歼灭,特来缴令!”
  “歼灭?”
  还在为杨峰的问题而发愣的辽东众将全都打了个激灵,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祖大寿有些怀疑的打量了来报信的杨大牛,从他身上的铠甲和服饰来看,应该是一名游击将军,他开口问道:“若是本官没听错的话,你刚才说的是歼灭,而非击溃或是击败?”
  杨大牛回答道:“将军没有听错,确实是歼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