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751

第六百一十二章
做客(上)
  感到不解的崔呈秀情不自禁的问了句:“侯爷,值得么?”
  杨峰淡淡一笑:“咱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看到背后所代表的东西,至于说值不值,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江宁军的威名并非是吹出来,而是靠着一场场胜仗打出来的,不止是满清在关注江宁军的动作,就连大明的国内许多将领也在研究江宁军的一举一动。
  在杨峰崛起之前,大明的火器之路走得可谓十分艰难,由于朝廷许多制度已经败坏。负责制造火器的军器局和兵杖局的官员和太监们上下其手,加上工匠的待遇十分之差,制作出来的火器质量非常之差,炸膛伤人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边关的将士们宁可用刀枪和鞑子打仗也不愿意用火器。
  这种现象还引发了一种观点,那就是火器无用论,不少将领们都认为火器只是一种奢靡而无用的东西,但随着杨峰的出现,这种现象得到了改观。
  看到江宁军这支纯火器军队,就是靠着手里的火铳和火炮硬生生的将昔日不可一世的满清打得没了脾气,就连努尔哈赤也丧生在火器之下,这才让朝廷和明军们意识到感情不是火器没用,而是他们往日的火器实在太烂了,这才导致他们连吃败仗。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宁军出产的火器也就成了不少明军将领和军队趋之若鹜的好东西。
  尤其是曾经和江宁军并肩作战亲眼看到过火器威力辽东军更是因此成了火器的拥护者,这两年来光是辽东军方面就从杨峰手里买了不下八千支火铳和上百门火炮,若不是手里的银两不足,身为辽东督师的孙承宗恨不得把所有的军队都换装。
  现在杨峰竟然愿意用三千支火铳和三十门火炮去换一千骑兵和两千步卒,这样的手笔不可谓不大了,崔呈秀认为孙承宗应该不会拒绝这样一笔交易。
  毕竟如今的大明边境局势随着杨峰的到来,跟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被杨峰连续几次的打击之后,如今的满清实力跟另一个历史时空相比弱了何止一筹、
  加上朱由校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溺水身亡,而是继续当他的皇帝不说,而且有了大明皇家商行的支持,朱由校的手头也宽裕了太多,孙承宗自然不会为了军饷发愁,所以对于杨峰抽调三千人过去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抵触。
  将事情敲定以后,杨峰知道崔呈秀身为兵部尚书,自然有无数的事情要等他处理,所以又和他寒暄了几句后便告辞离开。
  等到杨峰离开后,一名穿着绿袍的官员抱着一叠公文走了进来,看到崔呈秀坐在椅子上端着一个茶杯在沉思,他没敢惊动对方,轻轻的将手中的公文放在了桌上,随后恭敬的垂手站立在一旁。
  过了一会,崔呈秀这才长吁了一声,将手中的茶杯放下。这才对站在一旁的官员后慢条斯理的问道:“路令史,你还有什么事吗?”
  这名官员姓路,乃是兵部的职方令史,同时也是崔呈秀的心腹之一。
  只见这位路令史有些担心的说道:“大人,江宁侯固然是朝廷重臣,但咱们若是跟他走得太近的话,恐怕九千岁会不高兴啊。”
  崔呈秀斜眼瞥了他一眼:“路令史,看来本官平日里倒是小瞧你了,没曾想你居然还会揣摩上意了。”
  “大人恕罪!”路令史脸色就是一变,赶紧跪了下来:“卑职便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擅自揣摩上意,卑职只是担心咱们兵部若是和江宁侯走得太近,不但九千岁那里会有不好的想法,就是陛下也会心有芥蒂啊!”
  “哼……你知道什么?”
  崔呈秀冷哼了一声,眼中露出不悦之色,这位姓路的虽然是他的心腹,但无论是眼光还是格局都很有限,看来这辈子充其量也就是个六品官的命。不过路令史虽然脑子不大灵光,但对他还是很忠信的,有些事情自然要提点一二。
  “陛下和九千岁何等人物,岂会像你一样小肚鸡肠。江宁侯不说别的,他身为征南大都督、南京总兵,麾下数万雄兵,这样的人物我们如今不去交好,反而要与他保持距离,那是傻子才会做的事。
  况且本官身为兵部尚书,与他有公事上的往来这实在是太正常了,这点任凭是谁也挑不出毛病来,如此可以光明正大的交好一方大员的机会咱们为什么要推掉?反之你说是多了江宁侯这样一个朋友的好,还是多了象他这样的敌人好?”
  路令史只是脑子转得慢了点,并不代表他是笨蛋。被崔呈秀这么一提点后立刻就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神色,对着崔呈秀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大人不愧是大人,想得就是比卑职远,高……实在是高!”
  “哼……你明白就好。”
  崔呈秀按耐不住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虽然平日里他总是能将魏公公的马屁拍得很舒坦,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别人拍来的马屁,官场上就是这样,一级压一级,魏公公虽然号称是九千岁,但不是照样要拍陛下的马屁吗?
  两天后的晚上,夜幕徐徐降临杨峰穿着一身丝绸做的常服,带着一顶圆帽踏进了崔呈秀的府邸。
  京城素有“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俚语,崔呈秀作为兵部尚书,他的府邸自然是在城西这边。
  作为一名有名的贪官,崔呈秀的府邸自然是富丽堂皇十分的气派,当杨峰来到门口时,就看到在十余灯笼的映照下,身穿常服,留着山羊须的崔呈秀带着十余名家眷,在数十名仆役丫鬟的簇拥下,笑着迎向杨峰。
  “寒舍简陋,门庭粗鄙,侯爷今日能够驾临着实让寒舍蓬荜生辉……”崔呈秀的笑容十分的诚恳,就象迎接多年的好友一般:“蒙侯爷错爱,下官无以为报,只能率阖府上下敬谢之。”
  “啧啧……人家文化人一旦拽起文来,着实让杨峰感到头疼,没法子,崔呈秀再怎么名声名狼藉那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绝非杨峰这样的半文盲能比的。”
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中)
  别看杨峰来到明朝这么久,但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上别人家做客,所以对于这种礼仪还是非常陌生的。
  按照明朝的礼仪和规矩,象这样正式登门做客的话杨峰最好能携带自己的妻子一起赴宴的,不过海兰珠如今远在福建却是不能跟他一起过来了。
  什么……带着郑妥娘一起过来?相信我,如果有谁穿越到了古代,做客的时候带着小妾一起去赴宴的话,主人绝逼会在第一时间跟你翻脸,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因为在正式的场合里,你这么做的话其含义不亚于指着主人的脸大骂他是狗I娘I养的一样。当然了,如果是私下底到什么地方喝花酒的话自然是另当别论。
  和崔呈秀以及他身后的家眷一一见礼,杨峰这才和他并肩走进了大门。
  只是杨峰一边走心里却一边泛着嘀咕,崔呈秀今天晚上表现出来的热情可不一般啊,竟然率领自己的家眷出来和自己见礼,按照这个时代的说法就叫做通家之好,这个礼仪可就很重了,也不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俩人走到内院后,杨峰看到在内院的左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句话,“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看着上面的这句话杨峰停下了脚步有些惊讶的看向了崔呈秀:“崔大人不愧为兵部尚书,若然是杀伐决断啊!
  崔呈秀却是老脸一红,拱手道:“惭愧,下官却是在侯爷面前班门弄斧了,此碑也是下官不久前才立上去的。”
  石碑上的字是出自论语·为政篇的一句话。
  在论语当中也是少有的能让人感到杀气腾腾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攻乎异端,归之正义,攻击不同学术派别,不许他们合法存在,他们的言论就不攻自破了。
  怎么样?看起来是不是颇有基督教派当中那种你们只能信奉我,其他的人全都是辣鸡的赶脚。
  事实上这也是东林党的一贯宗旨,没想到却被崔呈秀写成了碑文立在门口,看来这家伙是铁了心要和东林党人杠上了。不过当着杨峰这个战功赫赫的侯爷面前,崔呈秀却万万不敢接受“杀伐决断”这个评价的。
  宴会开始后,很快就有一队舞姬上前表演,更有歌姬在一旁轻声吟唱着不知名的小曲,看着舞姬们那曼妙的身材在眼前飞舞,直有一种让人小火苗直冒的感觉。
  看得出来,崔呈秀为了今天的宴会可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十多名跳舞的舞姬就算是拉到秦淮河上那也是一等一的,没曾想却成了只供崔呈秀一个人欣赏的禁脔,由此可见外界对于崔呈秀的指责还真是没有一点错啊。
  杨峰在思索的时候,崔呈秀也在观察着他。
  说实话,以杨峰如今的名头,整个大明官场不知道他的人很少。知名度上去了,研究他的人自然就多了,而在许多人的眼中,杨峰这个大明最有钱,手握重兵且最受当今天子信任的江宁侯虽然杀伐果断,对敌人毫不留情,但也不是没有弱点。
  而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喜好女色,这点从他府中的那些女人就知道了。象郑妥娘和线娘这对秦淮河出身的小妾就不说了,这家伙竟然连把海兰珠、哲哲和大玉儿这姑侄三女都收入了房里,其中哲哲和大玉儿之前还是嫁过人生过女儿的,从这点来看来这家伙的口味还是很特别的。
  了解到这点后,也不是没有人想过通过这方面来贿赂或是给杨峰下绊子,但是等他们想实施起来后才感到困难重重。
  首先,杨峰这个人跟其他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敌人很多,多到几乎遍布满朝文武的地步。
  跟仇人遍布朝野相反,他的朋友却很少,除了跟皇帝老子关系密切之外,纵观满朝文武跟他谈得来或是关系好的官员几乎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而这些跟杨峰关系好的人也不可能自降身份做出送女人的事情来。
  这就跟一个两个武林高手在绝对,虽然一个人明知道对方的罩门所在,只要刺中罩门就能将对方打倒。但对方却在罩门处包裹了一层厚厚的铁板,让人只能干瞪眼,这种感觉别提有多难受了。
  现在崔呈秀看到杨峰盯着大厅里的这些舞姬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中不禁暗喜,微笑着问道:“侯爷,您看这些舞姬如何?”
  杨峰点点头,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这才点头道:“不错,歌唱得好,舞跳得也好,确实是难得一见。”
  崔呈秀心中更高兴了,赶紧道:“这些歌姬和舞姬都是下官往日搜罗来的,难得侯爷喜欢,下官待会便命人将这些人送往侯府,希望侯爷不要推辞。”
  “咳咳……”
  一口酒没喝完的杨峰将嘴里的酒给吐了出来,还有一些酒被呛住了,一时间咳嗽不已。
  过了一会才缓过来的杨峰苦笑着连连摆手:“崔大人有心了,不过你的好意本侯心领了,本侯在京城呆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回福建了,若是将这些女人带回侯府岂不是害了她们?此事不提也罢。”
  崔呈秀还以为这只是杨峰推脱之词,继续道:“侯爷勿忧,这些歌姬和舞姬都是经过专人调教好了的,而且往日里从未服侍过别人,下官可以保证全都是处子,侯爷尽管放心好了。”
  “还是算了吧,让他们到侯府只能是害了她们,本侯却是不能如此自私。”杨峰摆了摆手,“此事就此作罢,休要再提。”
  看到杨峰坚决的神色,崔呈秀这才相信他是真的在推辞,心中不禁大感好奇。这个杨峰连皇太极的女人都敢抢,甚至姑侄三人通吃,就连如今在京城的小妾都是秦淮河出身,看他往日的做派应该是喜好女色之人才对,怎么连送给他的歌姬也不要呢,难道……他是对我还有戒心?
  “对……肯定是这样。”
  崔呈秀将心比心,换做自己的话恐怕也不会轻易收下别人送来的歌姬,尤其是一个几天前还是不同阵营的人送来的歌姬。自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杨峰呢,如果杨峰真的是那种看到女人就走不动道的人,他也走不到今天这个地步。
第六百一十四章
做客(下)
  好吧,看来送妹子这种套路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互通的,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任何改变。
  拒绝了崔呈秀的“好意”后,杨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专门对付起了桌上的美食,譬如说面前这盘牛排就很不错。
  作为一名经常吃牛肉的行家,杨峰一眼就认出来,面前这盘牛肉是取自牛背脊一带最柔嫩的牛肉,在厨师的精心调制下,这块牛排看起来外表金黄,外焦里嫩,肉香浓郁,口感鲜嫩,美味非常!
  在这个年代,吃牛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自从汉朝以后,牛就成为了农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助手,保护耕牛成为了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平民百姓就算想要宰杀一条断了腿或是生病的牛也是要向官府报备,批准之后才能宰杀的。
  所以就算是一般的小地主士或是官员,一年到头也未必能吃几次牛肉。不过这只是针对一般人而已,当官到了崔呈秀这个地步就不同了,身为特权阶级,想要杀头牛根本就不算个事。
  由于杨峰吃得实在是很畅快,以至于崔呈秀都看得有些目瞪口呆。
  身为左都御史、少傅兼兵部尚书的他平日里他接触的都是达官显贵,至不济也是一肚子学问的读书人,这些人谁吃东西的时候不是象练过似地,吃什么东西都是浅尝即止,谁会向眼前这位一样丝毫没有形象一般把一大盘牛排愣是给吃得精光。
  不过崔呈秀却是饶有兴致的看着占坑大快朵颐的杨峰,直到杨峰将最后一块鲜嫩多汁的牛肉吃下肚子后这才笑问道:“侯爷,不知这些菜肴可对您的胃口?”
  “非常好!”杨峰心满意足的拿起丝绸做的餐巾擦了擦嘴巴向崔呈秀竖起了大拇指。
  “侯爷能满意就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