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751

  “你不说朕还真是忘了,江宁伯前些天还跟朕提起过呢,这些日子忙着忙着就忘了,这件事确实是朕的不对了,来人啊……”
  随着朱由校的声音,一名太监从门口走了进来,恭声道:“陛下有何事吩咐?”
  朱由校对这名太监道:“你马上传朕的旨意,派人到内库去挑选几支老山参和一些礼品送到江宁伯府去,江宁伯的第一个孩子就要面世了,朕可不能缺了礼数。”
  “喏!”
  太监很快领命而去。
  事情也确实如同张嫣所说的那样,杨峰在放了一炮后就不再理会外头的事情,专心呆在家里陪着快到临盆的哲哲,而哲哲也不辜负他的期望,在九月初二的这天为他生了一名女孩。
  哲哲生产的过程很顺利,毕竟在此之前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这次已经是她第三次当母亲,自然是轻车熟路没有什么困难和意外。
  在得知杨峰生了一名女儿的消息后,江宁伯府里的众女以及江宁军麾下的众军官们在高兴的同时也暗自松了口气。还好声的是个女儿,如果哲哲以妾侍的身份生的是个儿子,那么将来江宁伯府恐怕会生出不少的烦恼来,毕竟这个时代可是非常注重长幼有序的。
  众人在高兴之余刚生产完的哲哲却有些不开心,以前她为皇太极生了两个女儿也就算了,现在改嫁给了杨峰后又生了一个女儿,难道她这辈子就只有生女儿的命吗?
  杨峰毕竟是个从小就受到现代教育的人,自然知道生男生女跟女方没有什么关系,在察觉到哲哲不开心后他亲自给哲哲说了一通道理,并安慰了一番,这才将哲哲重新哄得开心起来。
  杨峰在府里陪老婆没有理会外面的事,可是有些该来的事情还是要来了。
  一天上午,杨峰正在府里陪着自己几个媳妇和刚出生的女儿,突然听见一声开天辟地般的巨响,整个北京城都被震动了。
  原来是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一次离奇的大爆炸,王恭厂是北京城最大的火药和火器生产基地,供应着大半个京营以及北京城守卫部队的火器供应,这一爆炸下来动静可就大了去了。
  事后统计,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事后统计,在爆炸中心范围内,走在街上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吴中伟的大轿被打坏,伤者甚众,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两家老小“覆入土中”,宣府杨总兵一行连人带马并长班关七人没了踪影。
  就连远离西南城区的江宁伯府也被波及到了,正坐在院子里纳凉的杨峰一家人也被吓得不轻,整个江宁伯府也被爆炸弄得鸡飞狗跳乱成一团,安慰好被吓得不轻的几名女人后,杨峰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
  这个时候杨峰才想起来,好像在另一个历史时空里,天气六年的北京城也发生过一次大爆炸,那次大爆炸被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而这次爆炸的后果也很严重,在这次爆炸里北京城一共死伤两万余人,而当时被魏忠贤极力打压的东林党也上窜下跳,将这次爆炸的起因归咎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身上,逼得朱由校不得不下了罪己诏,而这次的大爆炸也让原本有些好转的朝廷局势再次变得糟糕起来。
  杨峰沉着脸对几女道:“我们这次有麻烦了,海兰珠、哲哲、妥娘、布木布泰、线娘、你们几个人留在府里,照顾好孩子并安抚好下人,我马上进宫一趟。”
  几女也知道出了大事自然不会拦着,海兰珠柔声道:“相公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家里的,你就放心办事去吧。”
  杨峰也不废话,立刻带上十多名家丁飞奔着朝皇宫而去,当他刚来到皇宫门口时,正好看到朱由校派来宣他进攻的太监正好出门找他,杨峰也不废话,立刻跟着太监进了皇宫。
  当杨峰来到乾清宫时,看到朱由校正被一群太监和侍卫团团护住,整个人的神情都有些惶恐紧张,在他的旁边魏忠贤正垂手站在一旁服侍,在看到杨峰来到后,朱由校仿佛看到救星似地,一把冲到了杨峰跟前拉住了他的衣袖连胜道:“爱卿,难道时老天在警示朕吗?这该如何是好?”
  杨峰看了看周围那么多的太监侍卫,摇了摇头:“陛下,事情已经发生着急也时无用,刚才皇宫发生了什么事,请陛下跟微臣细细说来。”
  “好……好的。”
  原来在刚才,由校正在乾清宫吃早餐。突然,他发现大殿摇晃起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吓得不顾一切地往外逃。
  跑到门外后觉得不对劲,又急忙拼命向交泰殿奔去,身边的侍卫们都惊得不知所措,只有一个贴身的内侍紧紧跟着他跑。刚到建极殿旁,天上忽然飞下瓦片,正巧砸在这个内侍的脑袋上,内侍当场脑浆迸裂,倒地而亡。
  这个时候朱由校什么也顾不得了,一口气跑到交泰殿。大殿的一角放着一张大桌子,他连忙钻到桌子底下,才喘了口气,希望自己能逃过这一次劫难,直到太监和侍卫们找到了他,他这才传旨让魏忠贤和杨峰一起过来。
  听了朱由校的话后,杨峰不假思索的沉声道:“陛下,此事虽是天灾,但咱们也要小心有人会将这次的事情演变成人祸。东林党那些人时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咱们要立即动起来,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魏公公,不知您有何高见?”
  一旁的魏忠贤有些意外的看了看杨峰,眼中闪过一丝钦佩,随即点头道:“江宁伯的话自然是极好的,咱家没有什么异议。”
  “那就好!”杨峰果断的说,“陛下,事不宜迟,请您立即下旨。命令卢象升、虎大威和杨国柱三人率领三万京营兵马全部上街维持秩序,遇到趁火打劫祸乱百姓者,杀无赦。再请魏公公派出东厂的番子四处查探,若是遇到有散布谣言者,也全都抓起来。再有,咱们还要想好明日早朝要如何应对那些趁机发难的大臣。”
  看到杨峰一口气便说出了一连串的建议,朱由校原本有些惶恐的心这才平静下来……
第三百五十三章
更重要的事
  天启六年九月初五
  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由于王恭厂火药库储存着整个京城所有的火药,数量多达数百吨,所以这次爆炸的威力极其惊人,以王恭厂火药库为中心一公里内所有的建筑物几乎全都被摧毁。
  由于这里正处于繁华区,所以百姓的伤亡的数量也非常多,达到了两万多人,方圆数公里内更有无数房屋倒塌,这一下整个京城都被惊动了起来,无数百姓在血泊里哀嚎
  爆炸的时候,卢象升、虎大威和杨国柱三人正在东直门的校场内训练士卒,当爆炸声响起后,正在训练的士卒都被剧烈摇晃的大地给震得东倒西歪,不少人更是站立不稳跌到在地上。
  “不好……出大事了!”
  看着数里外冒起的浓浓黑烟,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的杨国柱和虎大威脸色立刻就变了,他们很快就可以分辨出来,刚才的爆炸十有八I九是火药爆炸弄出来的,不过他们也不敢肯定,毕竟威力这么巨大的爆炸他们也没见过。
  “杨将军、虎将军,到底发生了何事?”
  就在杨国柱和虎大威俩人脸色有些阴晴不定的时候,卢象升也带着数十名亲兵匆匆赶来。
  杨国柱沉着脸摇头道:“不知道,我和老虎估计很有可能是火药爆炸,不过这样规模的爆炸我二人也从未见过,不好擅自下结论啊。”
  卢象升看着爆炸的方向那依旧不停翻滚的浓烟脸色格外阴沉,良久才说道:“不用怀疑了,肯定是火药爆炸无疑。我已经看清楚了,爆炸的方向和地方正是工部所属的王恭厂火药库,那里可是储存着全京师大半的火药,一旦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虎大威和杨国柱对视了一眼急声道:“王恭厂火药库真的爆炸,造成的伤亡必然巨大,咱们身为拱卫京师的京营如何能坐视不理?”
  “不行!”
  卢象升斩钉绝铁的说:“正时因为如此,咱们才绝不能动,你可别忘了若无兵部公文,咱们胆敢擅自乱动的话那就跟造反无异,我说你们两位可别犯糊涂啊!”
  “唉……”
  杨国柱苦笑一声,“我又何曾不知道呢,只是咱们一时心急而已。”
  看到杨国柱和虎大威失望的样子,卢象升安慰道:“好了,你们也别想太多了,京城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想必此时陛下和朝中诸公早就开始有动作了吧。”
  “但愿如此吧!”
  卢象升说的不错,在爆炸发生后不到小时朱由校就做出了反映,而顾秉谦、黄立极等几名当值的阁老也几乎同时入宫要求会见朱由校,只是当他们刚在太监的带领下进入宫门时,就看到全身披甲的杨峰刚好从宫里出来,他接过家丁递过来的长刀正要上马,正好看到了正准备进宫的顾秉谦等人。
  杨峰将长刀放到了得胜勾上,朝这几人拱了拱手:“顾阁老、黄阁老,您几位这是要进宫吗?”
  “正是!”
  顾秉谦等人看到杨峰施礼后也赶紧回礼,到了他们这个身份地位,不管他们内心对杨峰是否有成见,但表面上的礼貌却时一点也不能少,否则传出去的话可是会遭人嗤笑的。
  顾秉谦回礼后站直了身子问道:“江宁伯全身披甲意欲何为?”
  杨峰淡淡的说道:“适才听闻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死伤百姓无数。陛下心忧京城百姓生怕有宵小之辈趁火打劫危害百姓安危,是以特令本伯率兵维持京城安全。”
  顾秉谦身后的黄立即皱眉道:“维持京城秩序有五城兵马司足矣,陛下怎么又派了江宁伯去,为何未与我等商议?况且看江宁伯的装束,这是要到东直门调动京营吗?”
  “正是!”杨峰微微一笑:“京营乃是陛下耗费了大量心血苦心训练出来的精兵,如今正是检验他们战力的时候了。”
  而站在众人末尾的兵部尚书王永光再也忍不住站了出来愤然道:“江宁伯,若想调动京营兵马则需要有兵部的批文,为何如此大事我这个兵部尚书却不知情啊?”
  杨峰看了王永光一眼淡淡的说道:“事急从权,此次调兵来不及报备兵部,所以陛下特地钦封本伯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这次的差使,原本是想过后才向兵部报备的,不过现在既然跟王大人相遇了,本伯就特地跟您说一声。”
  “你……”
  王永光气得脸都黑了,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看到被气得脸色发黑的王永光,顾秉谦等人也时眉头微皱。在明代,想要调集军队有两种方法,一是皇帝下旨给兵部,然后由兵部下达调兵的命令,这样的调兵命令是最常见也时最正常的。
  第二种方法就是皇帝亲自下特旨封一个人为总督兼钦差大臣,全权负责兵力部署!遇到战事的时候不仅无需上报、而且有先斩后奏之权!
  当然了,第二种方法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的,自从土木堡之变后由于君权逐渐旁落,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了,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这就表明皇帝的安危已经遭到了极大的威胁,而且他对下面的官员已经不再信任,是以王永光才会有那么大的反映。
  看到王永光被气得脸色发黑,顾秉谦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他立刻质问道:“江宁伯,调兵乃是大事,陛下固然可以不经兵部独自下旨之权,但如今事情并未危急到这个地步,这么做真的有必要么?”
  听到这里,杨峰不禁冷笑起来:“顾阁老,大明的军队时陛下之军队,向来也只听从陛下一人的旨意,兵部不过是替陛下传达命令而已,什么时候可以替陛下做起军队的主来了?”
  王永光一时为之气结,他脸红脖子粗的吼道:“这……这是惯例……是祖制……若是每次陛下都不经兵部调兵,长此以往朝廷还要兵部何用?”
  “祖制?兵部?”
  听到这里,杨峰只是呵呵了一声,冷笑道:“若是真按祖制的话,你们几位今天时进不了皇宫的,诸位可别忘了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可是没有内阁的!”
  “你……”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哑口无言起来,杨峰呵呵冷笑了一声,跳上了战马随后扬鞭而去,只留下顾秉谦等几名阁老在皇宫门前相对无语。
  良久,王永光愤怒的声音才响了起来:“嚣张……跋扈……无理之极……”
  两刻钟后,杨峰策马来到了东直门大营外,想看守大门的兵丁亮明了身份后带着数十名家丁来到了聚将鼓前,杨峰亲自敲响了聚将鼓。
  “咚……咚咚……咚咚咚……”
  沉重而响亮的聚将鼓开始响彻在军营的上空,正在校场上或是操演或是休息的京营将士们脸色立刻就变了,纷纷扭头朝营门口望去。一些不明究竟的军官脸色立刻就变了,
  “是哪个混球敲的聚将鼓,不要命了?”
  “赶紧过去看看,是谁敲鼓?”
  正在商议事情的卢象升、虎大威和杨国柱三人也愣了起来,卢象升先是一惊,随后却是不惊反喜,“肯定是江宁伯来了!快,赶紧去聚将台!”
  杨国柱和虎大威这时候也反映过来,在任何一支部队里,只有最高统帅才有资格敲响聚将鼓,京营自然也不例外,而在京营里自然也只有身为总督京营戎政的杨峰才有资格敲响这个聚将鼓,现在聚将鼓一响起来,他们自然想到了杨峰。
  经过大半年的训练,京营已经初步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聚将鼓响起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三万经营人马便全都在校场上聚集起来,看着台下站立得整整齐齐的军队,杨峰也不禁暗暗点头,看来这段他不在的时间里,卢象升几人还是非常用心练兵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