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751

  “学生倒是不这么看!”那名中年秀才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咱们报纸初建,毫无名气可言,在上面刊登一些话本正好可以吸引平民百姓的关注,这对于扩大咱们的名气是很有用处的,况且学生认为刊登话本跟咱们办报的初衷也不违背啊。”
  “说得不错。”杨峰赞许的看着这名中年秀才,问道:“本伯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看到杨峰主动询问自己的名字,中年秀才赶紧站了起来,脸上露出受宠若惊之色,拱手道:“不敢有劳伯爷垂询,学生梁子昕。”
  “梁子昕是吧,很好。”
  杨峰点了点头,这才对众人说道:“诸位,本伯早在先前就说过,咱们的真理报面对的是广大的平民百姓,若总是刊登一些枯燥乏味的圣人之言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喜欢,所以咱们首先得刊登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来才行,这部话本只是一块敲门砖。它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们熟悉咱们这份报纸,等到咱们的名气打出去后,咱们才能再谈理想。而且咱们也不仅是说这些,诸位今天回去后每人都要写一份对我大明时局的看法,明日交给总编,等待总编审核过后就发表在真理报上,都明白了吗?”
  编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他们都只是一群最普通的读书人,整个北京城里象他们这样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现在杨峰竟然告诉他们,他们写的文章可以刊登在报纸上广而告之的刊行天下,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褒奖了。
  只听到一阵洪亮的声音在屋里响起:“明白……谢伯爷恩典!”
  等到编辑们走后,杨峰回头看到的是两双发亮的眼睛。
  郑妥娘有些小心翼翼的拉着杨峰的衣袖问道:“相公,妾身也想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你看可以吗?”
  “你也想发表文章?”
  郑妥娘有些心虚的垂下了头:“妾身也知道自己出身不好,不过妾身寻思着就连这些编辑都能在报纸上刊登自己的文章,妾身身为总编应该也可以吧?”
  “还有我……还有我呢!”一旁的大玉儿也不甘示弱的插话道:“我最近也在刻苦读书呢,我也想在上面刊登自己的文章。”
  “你们啊!”看着二女渴望的眼神,杨峰想了好一会才点头道:“你们自然也是可以发表的,但要记住,所有的文章在刊登前全都要交给我来进行最后的审阅才能刊登发行,而且你们也不能用自己的本名来署名,都听明白了?”
  “明白了,谢谢相公!”
  郑妥娘和大玉儿俩人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尤其是大玉儿更是兴奋得主动在杨峰的脸上亲了一口。
  天气六年八月初五
  这一天,北京的街头出现了一件新鲜的事物,那就是大明第一家报纸诞生了,这份首刊三千分的报纸在报社雇佣的数十名报童的吆喝下开始在北京进行发行。
  当然了,由于是首刊,所以这些报纸都是免费赠送的,主要赠送的对象就是各个茶楼、酒馆、客栈以及人流密集的场所。当人们拿到这份还散发着墨香的东西时,他们的第一个反映就是好奇,随后便开始传阅起来。很快一传十十传百的,这些报纸上刊登的内容也开始慢慢的流传开来。
  “红楼梦?这个话本写得可真好,只可惜只刊登了两回。”
  这是那些年轻人或是在深闺里的女子看到红楼梦后的引发的惊喜。
  “嗯?这几篇关于大明时局的文章都是谁写的,简直就是荒谬不堪,老夫简直是看不下去了!不行,老夫要写文章反驳他们,这里上面不是写有那个报社的地址吗,老夫明日就写文章送到那个报社里去!”
  这是一些老成持重的文人士绅看到那些关于大明时局的文章后的反映,总而言之,真理报第一份报纸发行后确实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
第三百四十八章
反响
  “呵呵……老夫还以为这个杨峰有多大的能耐呢,感情也就是一个靠写话本来吸引关注的人啊。”
  在高攀龙府邸的大堂里,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右都御史房壮丽、李启元以及钱谦益等几个人坐在一张圆桌旁品着香茗,在他们的面前放着几张刚出炉的真理报,为首的版面上凛然就是受到许多年轻的才子佳人热捧的红楼梦。
  身穿一身青色长衫,神情冷峻的李启元冷哼了一声:“杨峰小儿看来也是黔驴技穷了,竟然将一个话本充当首页,今日报纸发行后他杨峰就会成为京城的笑柄,老夫倒要看看这小子有什么脸面对满堂诸公的嘲笑?”
  看到李启元毫不掩饰的嘲讽,高攀龙和房壮丽相视几乎同时苦笑起来。李启元自从被朱由校当朝大骂屁股坐歪后已经无颜继续留在朝堂上,他很快就写了辞呈递交了上去,而朱由校的批复第二天就下来了,上面只有冰冷的两个字“同意”。
  就是这两个字让李启元心灰意冷,按照传统。一般官职到了六部尚书这个地位后如果官员打了辞呈报告上去,按照潜规则来说皇帝一般都会将奏折留几天后拒绝这份辞呈,然后官员再次打报告上去,皇帝再次拒绝,如此等到官员的第三封辞呈抵上去后皇帝才会批复同意。
  如果官员第一封辞呈抵上去皇帝第二天立即批复的话,这就表明皇帝已经对这位官员厌恶到了一定程度,已经不想再跟他玩虚情假意那套了。同时这个批复也意味着只要这位皇帝在位一日,这名官员就只能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永远也别想着起复了。
  被朱由校这么无情打脸后,李启元心里的怨气自然可想而知。断了仕途之路的他对于朱由校自然是不敢怨恨的,于是便将心中的这股怨恨转移到了杨峰头上。
  “嘲笑?”
  钱谦益在一旁冷笑道:“李大人,您以为杨峰会在乎这些东西吗,他一介粗鄙的武夫,会在乎满朝文武的嘲笑?对于他来说,只要取悦了陛下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放在一旁,所以您的担心是不存在的。”
  看着这两位先后被罢官,如今闲赋在家的闲人同时开启嘲讽模式,高攀龙和房壮丽只觉得很是无奈,不过他们也能理解这两人的心情。从一名手握权柄的朝廷重臣到闲赋在家每天只能喝酒度日的闲人,这样的落差一般人都受不了,不过他们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朝廷的官职向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一走开立刻就会有人填上去,只是想让人家上去容易,让人家下来就难了。已经闲赋在家的人想要重新起复谈何容易,就象钱谦益,他来京城已经有大半年了,即便有了高攀龙的帮助,可想要重新官复原职现在看来也是遥遥无期,现在他和李启元二人可谓是同病相怜。
  不过他们毕竟也是从秀才、举人、进士一路杀过来的人才,牢骚过后理智也逐渐回到了他们的身上。一盏清茶过后,钱谦益想了好一会才拿起桌上那张报纸挥舞里一下问道:“几位大人,在下虽然没有跟杨峰打过交道,但从此人以往做事的风格来看此人做事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从来不会做无用之功。可从这份报纸的内容来看,除了这篇话名为红楼梦的话本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咱们之前对他的提防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高攀龙捻须不语,房壮丽则是借着品茶的机会沉思,李启元也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等过了几分钟后高攀龙才说道:“不急……此事咱们暂时还不能太早下结论,依老夫看,这个杨峰创办这个报纸绝不会这么简单。”
  钱谦益、李启元和房壮丽三人也只能点头道:“景逸先生言之有理,咱们就静观其变吧。”
  皇宫的乾清宫中,朱由校手上拿着这份刚送来的真理报对身边的张嫣笑道:“梓童,这个杨峰到底在搞什么鬼,朕看到他大张旗鼓的办了这份报纸,还以为他能有什么惊人之言呢,没曾想全都是一些泛泛空洞之言,真是让人看得昏昏欲睡,要不是前面那篇话本红楼梦,朕以为这份报纸可以扔到废纸篓里去了。”
  皇后张嫣却不同意朱由校的意见,她有些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报纸,指着头版道:“陛下,臣妾以为有了这篇红楼梦,即便这份报纸便不算失败。您看这里面的这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若非是对人间悲欢离合早已看透之人,是写不出这么动人的诗句的。臣妾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这部红楼梦一定会名动京师。”
  看到皇后那沉迷的样子,朱由校不禁有些无语。他作为一个皇帝,首先看重的自然是这份报纸的格局、内容和它的办报宗旨,而张嫣作为一个女人,首先看重的却是红楼梦这样能打动她们的故事,并且做出了这个故事一定会大火的预言。
  不过令朱由校、高攀龙等一众君臣没想到的是,这篇在他们看来只能算是消遣之物的红楼梦却悄悄的在京城火了起来。
  最先注意到这篇红楼梦价值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在茶楼、酒馆里说书的说书人,这些靠讲故事为声的人对于一部好的话本和故事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当他们第一眼看到红楼梦的前两回就立刻意识到这部话本的巨大价值,很快便有人开始尝试着在茶楼和酒馆里为客人说起了这部红楼梦,而且不出他们意料的是,这部话本也立即受到了客人们的欢迎。
  而那些客人们在听完了红楼梦的前两回后,立刻嚷嚷着要听下面的内容,可真理报只刊发了第一期,这些说书人哪里来的下面的内容,
  受到鼓励的说书人和各个茶楼、酒铺的老板们立刻意识到了这份话本的巨大价值,他们立即给店里的伙计下达了指示,三天后真理报第二期发行时立即到真理报报社前等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将它弄到手。
第三百四十九章
杨峰开的第一炮
  《真理报》是每三天发行一期,前几期发行之后杨峰都在悄悄的关注着真理报的发行情况,发现市场上对这份报纸的评论呈两极分化的态势,底层的百姓对于真理报的评价还不错,而在读书人和朝廷的高层对真理报的评价却不是太好,甚至可以说是呈一种鄙夷的态度。
  之所以有这种两极分化严重的态度那是因为真理报上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人物的文章,而它之所以受到百姓的喜爱除了刊登在上面的红楼梦之外还因为这份报纸全篇都是用白话文写的。
  尽管上面的那些文章对于官员和读书人来说都是一些陈词滥调,毕竟这份报纸的编辑都是一些不得志或是屡试不中的读书人,他们的水平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可对百姓来说却不是这样,那些从未接触过书本的百姓平日里哪里接触过这些文章呢,是以乍听之下竟然觉得这些文章还不错,如此一来真理报的名气便在京城的市面上悄悄流传开来。
  前六期的免费发行过后,杨峰的营销策略开始发生了改变。
  “什么……这份报纸要银子了?”在真理报的报社总部前,一名前来领报纸的店伙计惊讶的看着面前的报童。
  “是的……从今儿个开始,真理报每份的价格为三文钱!”这名穿着一身特制的鲜红色的小马甲,上面写着“真理报”三个字的十三四岁的报童很郑重的对这名伙计说。
  同样年轻的伙计差点跳了起来,瞪大了眼睛问道:“你开什么玩笑,就这份破玩意竟然要三文钱?你知不知道三文钱我都可以买两个肉包子了,干嘛要来买你这个破报纸?”
  “就是,一张破纸而已,竟然要三文钱,你们掌柜也太黑了吧?”
  “黑心的报社,黑心的真理报!”
  周围来讨要报纸的人也纷纷出言声讨,一个个瞪着眼睛看着这名报童,好像对方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恶事一样。
  看着这些气势汹汹的众人,这名报童眼中露出讥讽之色,“这位大哥,我记得你是源流胡同的茶楼里的伙计吧?若是我到你们的茶楼去喝茶,你会不会也让我白喝啊?”
  “我……我……”
  这名伙计不禁语塞起来,买东西就要付钱,这个规矩从古至今都是天经地义的。只是真理报前几期都是免费赠送的,这也给人们一种暗示的心里,这玩意肯定不值什么银子,现在看到对方竟然开始要银子了,已经习惯了免费的他们立刻就感到自己被宰了。
  这样的情况就象后世近代的时候,住在城市里的居民们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后,还没来得及高兴的居民们得知用自来水竟然要收钱后的反映是一样的。人们纷纷质问自来水公司。水是老天爷从天上降下来的,老子世世代代用水也从没看到谁来收钱,怎么到了你们这里却开始收钱了,真是奸商啊。
  而对付这些人,自来说公司的办法也很简单。既然你们不行开钱也行啊,你们就继续用井水或是跳水来喝呗。
  看着这些好像要跳脚的众人,这名伙计牢记着上头的吩咐,只是简单的说道:“诸位,咱们东家吩咐了。你们若想继续看报就得掏银子,否则就请你们走人吧。”
  “不看就不看……难不成老子不看这份破报纸还能少块肉不成?”那名茶楼的伙计高声喊了起来,随即转过身子摆出了就要离开的架势。
  只是当他走了几步后却发现周围的人的身形却依旧纹丝不动,不少人面面相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了好久,最后一名仆役打扮的年轻人才有些犹豫的说道:“这个……诸位,好像三文钱也算不得什么,咱们试着买一份也不是不可以吧?小家伙……喏……这里是三文钱,给我来一份报纸!”
  “给……”报童接过铜板,将一份真理报递给了这名仆役。
  “喂……你这小子也太没骨气了吧,这玩意要三文钱你也愿意啊?”伙计看着这名仆役发了句牢骚。
  “你懂个屁!”这名仆役没好气的瞪了伙计一眼,“这份报纸是我家小姐特地吩咐我来买的,要是拿不回去我家小姐看不到这一期的红楼梦,她怪罪下来是你顶着还是我自己抗啊?”
  “对哟。”
  众人这才想起了这一茬,其实来自己要报纸的大部分都是伙计和各府邸的下人,他们都是奉了自己主人的命令来领这份报纸的。
  尤其是各个茶楼的伙计,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还在等着这份报纸看红楼梦,好为茶楼的客人说书呢,要是自己拿不回报纸而另外的伙计却拿了回去,这岂不意味着自己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没有红楼梦讲了吗?没有了红楼梦,茶楼里的客人岂不是要跑到别的茶楼去听书了?
  一想到这里,不少伙计的眼神立马就不对了。尼玛的,这已经上升到了自家的茶楼生意好坏的问题了,
  “罢了罢了……今天我就给你们东家一个面子,勉强买一份报纸回去吧!”
  不是谁谁开了这个头,很快这些人纷纷掏出了银子……
  时间到了中午,这个时间原本是众人吃饭休息的时间,但报社里的众人却全都呆在了报社的大厅里等待着前方不断传送回来的数据,神情很是有些焦急,在大厅里的首座上,杨峰正慢慢的品着香茗听着下面传来的汇报。
  “东城区卖出了三百二十八份?”
  “南城区卖出了四百五十三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