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1005

  去镇上干啥?那大夫开的药还不如家里的金疮药呢。
  然后林雨桐正跟金双和金伞教做糕点呢,金一钱就打发人来禀报,说是大房那边来人了,请她赶紧过去一趟,在客院。
  客院在老太太住的院子里的另一边,那里的地势有点奇怪,所以建造的房舍是接着地势,这里几间那里几间,低洼处往往都比高出低出一堵墙的高度,自然的就划分了七八处的特别小巧精致的院子来。
  林雨桐到的时候,金一钱在外面才说了来的究竟是谁,“……孝二爷,孝二奶奶……”
  一说是谁,林雨桐就知道了。少不了要打交道,林雨桐也从金一钱这里打听过了,孝二奶奶姓连,还知道两孩子,闺女单名‘顺’,儿子单名‘寿’。
  金一钱低声道:“伤了额头,只说是不小心跌了一跤。”
  林雨桐表示知道了,就抬脚走了进去:“是孝二哥和孝二嫂呀?失礼了!”说着,就过去看躺在炕上哭花脸的姑娘,她闭着眼睛,头上都是血污。
  金孝是男人,只道一声麻烦弟妹了。
  连氏却惶恐,想说什么偏又不知道怎么说。
  林雨桐拍了拍她的手,过去细看伤口,就是破了,有点轻微的脑震荡,一副汤药下去就好了。重点是头上的伤,她叫外面等着的金一钱,“金叔,你打发人叫久儿,让她带着药箱子过来。”
  金一钱在外面应了,林雨桐才跟两口子解释,“咱家没懂医术的大夫,可方子倒是有。我本身习武,家里的孩子也都习武。孝二爷是知道的,这习武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因着我家的姐儿也舞刀弄枪的,她爹怕留了疤,就寻了咱家大姑奶奶弄方子……方子都是宫里出来的,本也不稀罕。不过是药材难寻,天南地北的,也只宫里那地方,一年到头才能配出点现成的药来……从家里出来,我们是别的没带,药倒是带了的。也不多了,先紧着顺姐儿用吧。”
  大姑奶奶嫁给了许家,许家出了皇后。
  所以,这药和方子是宫里出的,这再是没有不信的。
  连氏千恩万谢,“……这叫我可怎么好意思……”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林雨桐叫两人只管安坐,那边久儿就来了。林雨桐也不叫她动手清理伤口,只叫在一边看着就好。怎么清洗,怎么消毒,怎么上药,怎么包扎,都一一的给说了。
  连氏不知道林雨桐是教徒弟,只以为人家这是怕自家不放心,在这里一边说一边做了。这本叫人家奶奶亲自动手已经是不好意思了,还解说的这般详细,越发的感激。
  林雨桐快包扎好了,老太太急匆匆的来了。金孝拉着媳妇就跪下,趴在地上呜呜的哭,也不怕有林雨桐和其他的下人在,半点脸面也不留,就把事情给说了:“……孙儿……孙儿心里憋屈,顺姐儿都十五了……原本儿子就寻摸了亲事,家里也小有家资,在州府有一个绸缎庄,有一个南货铺子。家里有两儿子,大儿子在家做营生,那小儿子倒是有几分能为,原本就是个差役,却没想到混了两年,倒是叫他凭着打小能写会算的本事,混到户槽当文书去了,一年不吃红利,也还有六十两的银子赚。孙儿就看上了那小子这股子机灵劲,想着哪怕是起点低,但捎带时日,未尝不是一乘龙快婿,再不成,便是分家顶门立户的过日子,那也是好儿郎。却不想母亲一听这事,就不答应。人家上门,打发家里的下人将人轰出去不说,还撵了一条街的骂……孙儿也不瞒您说,便是祖母不叫回来,孙儿原本也打算回来的。带着媳妇孩子,哪怕靠着打猎,也能挣下一口饭吃。”
  老太太阴沉着脸,一拐棍就打过去:“……这些话你怎么不早说!顺姐儿的名声在州府的都坏了!若是到现在没传出闲话,那是人家人品好。否则,就凭着差役来往,还不早臭了咱们的名声?尤其是侯府出事,人家若是想落井下石,可有顺姐儿的好?”
  连氏听着这话,抓住老太太的拐棍就哭:“祖母……她便是要磋磨死我我也无二话,可孩子……这又是贼又是偷的,这要传出去,顺姐儿一辈子就毁了。”
  老太太就看老二:“你媳妇纯良憨厚,不争不抢。把俩孩子也教的好……你在家,他们便有太平日子过。你不在家,他们便只有被欺负的份。你若活着,你的孩子你能护住,可要是有个万一,你这两孩子,非被人给生吞活剥了。这就是世道!你不吃他,他反吃了你!”
  林雨桐听的心惊,也只做听不见,专心的做包扎。她心里明白,老太太怕是看上这个金孝了……当然了,她也觉得,这个金孝是个很聪明有决断的人。
  连氏担心坏了闺女的名声,可没想着金孝这么抱着闺女从村那头跑到这头有多少人看见了,那这谣言自然就破了。连氏忤逆婆婆,这事也只有老太太能管,也只有在这里能得到庇护,真像是连氏说的,回了娘家,那真就是被休了,也有一半的人说连氏是活该了。
  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你横竖是越不过去的。
  金孝低着头,但一双眼睛却暗沉沉的,“孙儿求祖母留下连氏跟两孩子……”
  “留着吧……可怜见的,我还能赶她们出去呀?”老太太又凑过来摸了摸顺姐儿的脸,“正好跟琳姐儿和璇姐儿作伴。”
  林雨桐也说:“那可不正好,我明儿正说宴请族里的娘儿们,嫂子正好留下帮忙。族里的人我认识的也不多,还请嫂子帮我。”
  连氏连连应承,她是打定主意了,死活跟定老太太,哪里也不去。
  但金孝还得回去,安顿好了,他就告辞,“家里还不定怎么闹腾呢,事情由我而起,不回去不行。”
  却说他出来,要出庄子了,却更好跟刚回来的四爷走了个面对面。
  四爷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只以为金孝是送人送到现在,“倒是耽搁孝二哥的时间了。”
  “惭愧!”金孝站下跟四爷说话,把前因后果说了,“……因着事情急,还没有拜见二叔二婶,也没跟大哥那边请安,还请常四弟回去,千万替我描补几句。”
  四爷就皱眉:“孝二哥还是太客气。你在家里这般艰难,就早该跟我说。趁着我那内弟在的时候,说一说这个事情。你这也是自小习武,这练了一身本事,所为何来。男子汉大丈夫,不外乎是功名利禄。过两年,我身边收的这几个孩子,都打算往西北送,搏一个出身。怎么孝二哥反倒是淡泊了起来。父亲前儿还说,当年问过伯父,说是儿郎众多,可愿入行伍。伯父只说不舍,这事便罢了。如今虽说侯府没了,可说不到治罪上。他许时忠再如何,还是咱们大姐夫。你这真是……可惜了可惜了!”
  金孝心里却惊涛骇浪,他不认为四爷是在信口开河,毕竟安排这种事,不是随便能说的。万一自己说要谋个出身,他接不住话怎么办。老太太能叫四房当家,那这老四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在这上面挑拨离间的,这真不至于。
  那要这么说,人家说的就是真的。
  可当年自己跟下面的兄弟,不是不想走行伍。当时甚至都说了,不用父亲求侯府,就自己投军去,也早晚都能混出头。
  可父亲只说,侯府不愿意,不答应。
  原来不是侯府不乐意不答应,是父亲不乐意不答应。
  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一时间,他胸口那把本就烧起来的火一瞬间便蹿了起来,烧的更加旺盛……
第182章
清平岁月(12)
  四爷现在的状态很舒服,
特别舒服。
  刚洗完澡,
穿着宽大的棉睡袍坐在椅子上靠着椅背,边上就是炉子。炉子里烧的旺,上面坐着热水从壶嘴里不停的冒出热气。然后炉子沿上,
放着铜盆。靠着炉子的热乎气,
铜盆里的水也一直是那个适合的温度。铜盆里泡着白毛巾,
一双纤长的手指才涂上了粉红的之指甲,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调配出来的颜色,浅淡……但就是别致的好看。这双手把毛巾拧的半干不干,
然后就拿起来展开对折一下,
朝他的脸上盖了过来。
  一瞬间,
他不由的舒服的哼了一声。
  这个温度贴在脸上刚刚好。
  如今的条件艰苦是艰苦,但是艰苦了,很多事不是花钱就能办到的时候,
桐桐的心思就会收回来,只围绕着他转。
  这种纸围着他转的感觉,那种的舒服,
从心里到外,那就说不出来。
  今儿回来比较晚,
桐桐啥话也不问,先把他摁进去洗澡。然后洗完澡才问吃过饭了吗?他在外面陪着李诚吃过了。
  桐桐就把人都打发了,
只两口子在屋里,干啥?
  “我给你刮脸。”林雨桐悄悄的说。
  这可真是没有过的事,以前这种事要么是有人服侍,
要么就是有理发店,或者干脆能买到剃须刀,直接用就成了。剃须刀桐桐现在也有,最近也在用。可走出去看看去,这些个大老爷们,哪个脸上是收拾的特别利索的。也就是最近事多没人注意,要不然就真露馅了。大房那边没见,林雨桐倒是见金叔同了,三爷那脸上的胡茬子,明显的很。很显然,这都是找管家找人拾掇过的。
  四爷没找过别人,也弄的比往常干净。这没顾上还罢了,这若是顾上了问上一句,你找谁给修的,还没法说了。
  再者,林雨桐也想起四爷之前的抱怨,说是理发馆再好,也不如以前刮脸的。具体好在哪里,林雨桐还真知道。她是见过给四爷刮脸的大太监怎么伺候四爷的。人家那是全套的,除了刮脸之外,各种的按摩,手艺好的师傅,都摁在穴位上,甚至靠手法拨动筋脉。以前林雨桐是没朝这边想,现在想想,那真没有谁能做的比她还舒服。
  从头上到脸上,从脸上到脖颈,舒服!
  四爷觉得林雨桐的手在他的脸上移动,就笑:“好看呀?”
  林雨桐的手不停,早摸透毛的她顺口就道:“他的眼角没有你的眼角长的开阔……”
  这话真亏心!
  可四爷吃这一套,果然心情就更好了起来:至少桐桐现在还是愿意哄着爷的。
  刮完了,头发也晾的差不多了。叫他趴炕上去,这回不光给按摩了,还给下针了。她下针极快,从头到脚,十几针下去,前后行针三次,捻捻挑挑的,前后也就五分钟的样子,针一拨,四爷一瞬间觉得一股子热流从上到下行去,本来有些冰凉的脚也开始发热了,肚子热乎乎暖盈盈的,全然没有在外面呆了一天那种冷到骨头里的那种冷。
  她是等闲不下针,这一下针把四爷给惊艳的:“这手艺不早拿出来?”
  扎针也不是都好的!
  只不过是现在这个身体的年岁三十了,再加上早年就攒在身体的寒气,之前又受了外伤,这不发出来,靠着汤药就太慢了。而且,人也受罪。这出去容易发冷……林雨桐原本没着急,毕竟这种天,谁在外面能呆多长时间?谁知道今儿出去那么久,人没回来,她就知道,今儿肯定是冻坏了。
  前面后面给行了两次针,按摩都不要做了,现在这身体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光溜溜的躺在被窝里,炉窑里还烤着素包子和花卷。这两样烤的外面酥脆,拿出来一咬都掉渣,四爷趴在炕沿上,吃着喝着,这才跟桐桐说今天的事。
  你是真能压着,李诚来了这么大的事,你进门不说,这会子睡到被窝里,你才跟我说一声。
  四爷不搭理桐桐的不满,“告诉你你不得马上去找文氏?你听听外面的风?”
  山里的风比山下更大,夹杂着远远的狼嚎的声音,等闲了,家家户户一到天擦黑,就关门闭户。门有响动,先问是谁,外面应了,这才开门。要是外面没声,那谁知道是山上下来的啥物还是人?山下村里都是如此,更何况紧靠着山林住着的庄子上。
  你饶是再大的本事,不怕那些东西,但这不冷呀?
  外面零下十多度的温度,又不是多着急的事,临走再告诉她也还来得及。
  至于大皇子摔伤的事……文氏提前知道能如何?不提前知道又如何?
  林雨桐就问说:“是真摔了?”
  摔是真摔了,摔的有多重只有宫里知道。
  这些事李诚自己也不敢打包票,也因着这个,好些个能表明立场的事,顺王府都不得不糊涂着来。
  两人对这样的事其实都不怎么上心,唯一搁在心里觉得有责任的,也就是琼姐儿的事。
  其实照着林雨桐的心思,那就是把那孩子接回来。家里不在乎多两张嘴。可这事,偏自己想没用,得那孩子自己愿意。有了孩子,有了丈夫,不见她自己的丈夫,她终归是心里放不下。现在只能想着,好歹顺王府能保她平安……再者,李诚这次回京,四爷的信若是起了作用,许时忠就会有态度。他对金家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贺家对琼姐儿的态度。
  若非如此,四爷何须用这种法子?
  至于碰上金孝的事,四爷压根就没提,他不提,但林雨桐得提家里来了那母子三人的事,还说了老太太的态度,“……她也算是一硬心肠的人……顾着你,那就是处处为你考虑……你若是不负了她,她能为你筹谋算计……”只看当年老侯爷跟她两口子之间就知道了,尤其是老侯爷临终告诉儿子,一旦出事,就回老家找老太太,这种信任足以叫老太太为了这一房儿孙考量。她也曾经为大房筹谋,“可惜……这个过继来的儿子,却没把十分的信任给老太太……顾着生恩,抛不开那边的父母亲人,在里面只做利益连接从不走心……”那只能是被老太太所弃。
  大房内部没矛盾则罢了,要是有矛盾,那有谁比老太太更清楚这种矛盾?
  打从老宅子早年的住宿问题就看的出来,老太太有点居心不良。
  其实真那么住不开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