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9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0/2120


金法敏吓了一跳。
他是在长安居住并且留学过的新罗王子,对唐化十分了解。
“大唐应该不会如此,他们的皇帝比较重颜面。”
“呵,在国家面前,哪有那些东西,开疆拓土之功,谁不想要,若我们有实力,难道就不想?”
金春秋花白的双眉下,眼神凌厉的扫了一眼儿子。
“在国事面前,不要存任何天真。”
“是,父王教训得是。”
“我还担心一事。”
金春秋缓缓走到窗边,看了看窗外,犹豫了片刻,才回头向金法敏道:“驻守熊津的唐朝将军,你见过,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个”金法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只听金春秋声音艰涩的道:“大唐的熊津都督最近暴毙,刚巧金庾信代表我前去劳军,送了这位都督一份厚礼。”
他抬头看了一眼金法敏:“你说,大唐会不会以为是我们做的?”
金法敏沉默了。
金春秋说的这话,还有未尽之意。
虽然新罗无意现在与大唐翻脸,但是金庾信那里,说不定会有自己的主张。
金庾信做为新罗权臣,与金春秋即有亲婿关系,又是并肩战斗的伙伴。
当初金春秋登王,若无金庾信的大力支持,绝对没这么顺利。
但金庾信也会有自己的利益。
他最常说的话,就是大唐是主,新罗是属,就有如大唐在半岛上养的守户之犬。
若这个主人,对犬恐吓威逼,那么犬也可以先咬主人一口,令主人知难而退。
此大逆不道之言,也只有少数人才知道。
但金庾信对大唐之抵触,心中之狂妄,也可见一斑。
而且听说上次在未谷城那边,金庾信吃了大亏,曾对左右说过,怀疑是大唐那边在暗中削弱他。
因此越发对大唐敌视。
所以,王度暴毙之事,也许是百济人下的手。
也有可能,是金谀信。
不论如何,新罗与大唐都督之死,都脱不了关系。
金法敏脑中反复闪过苏大为的样貌。
那张坚毅的脸庞,那双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
“父王。”
金法敏咬牙向金春秋拱手道:“以儿臣之见,留守的唐军将领甚为狡猾,恐怕不可深信,万一对方归罪我们必须未雨筹谋。”
第七章
恩怨
雨水夹着雪花纷乱,苏大为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
一种透骨的寒意,透着身上的铁甲,一直传递到身体里。
亏得他气血旺盛,还能抵御。
但是唐军普通的士卒就要遭罪了。
身边的阿史那道真,骑着马来回奔忙着,不断约束着队伍,偶尔发出一两声抱怨。
“这岛上该死的天气,不是被海风吹得要命,就是冷得要命!”
站在队伍一侧的苏庆节抖了抖疆绳,坐下的黄膘马打了记响鼻。
苏庆节向他笑道:“道真,这就不对了,你是突厥人,突厥人的草原秋冬最是苦寒不过,昼夜温差又大。”
言下之意,那么恶劣的环境你都呆下来了,还抱怨个屁。
“所以我们降大唐了啊。”
阿史那道真振振有辞道:“大唐那环境多美,不比这破辽东强。”
“好了,少说两句。”
苏大为瞪了两人一眼。
目光在队伍里打量了一遍,暂时平安无事。
有些不安的心,略略安定一些。
他们现在是在前往泗沘的途中。
虽然刘仁愿那日当场决定搬迁,但真的搬过去,却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除了硬件上的,各种兵器、装备,书资料,车马辎重,还有人员的调整安排,一时之间,千头万绪。
因此足足拖延了三日,方才成行。
自古,搬家都是最难的。
这三日里,半岛的局势大不相同。
果然被苏大为料中,各地起事以图复辟百济者,多如过江之鲫。
其中,声势最大的一位,据说是之前百济的一位武将,叫什么
沙咤相如。
这个古怪的名字。
如果按历史上,这家伙似乎和黑齿常之还是战友,都是百济中有名的将军。
苏大为心里想着,目光想在人群中寻找黑齿常之的身影,可惜扫了一圈没看到。
近万人,现在又是雨夹雪,想找人不太容易。
不过苏大为也并不担心,黑齿常之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答应苏大为的招揽,但意思已经是松动了。
而且近几天,苏大为每日都会向他输送一段“东亚共荣”的思想。
当然,是以大唐为荣。
既然大唐的强大和上升无法避免,做为整个东亚的共主,一个大宗主国的存在,对小国难道真的是坏事吗?
君不见我国之春秋战国?
七国归一,秦汉之后,中原是不是国力更强了?
老百姓日子是不是比春秋时天天争霸打仗要好过了?
好过多了,那就对了。
百济的百姓,还是那些百姓,除了头上的王族没了,大唐会以唐的制度来管理,其余并没有任何变化。
大家底子里不都是儒家化嘛。
什么,你说你们百济有大伽耶化?
那可以保留嘛,我们又没说不要百济人保留自己的化。
总之,百姓除了换了个老大,日子不会有任何区别。
而且有大唐皇帝罩着,岂不比百济原本的废物王族更可靠?
再说了,合并以后,百济这边有能力才学的,不光可以继续向大唐留学,去研究学,化,医典,应有尽有。
还可以在大唐出仕做官。
这样一来,岂不美哉?
对百姓好,对各位有才学之士,多了一个更大的上升通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0/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