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2120


等等……
苏大为突然想起来,这家伙好像和刘仁轨、刘仁愿都有仇怨。
想起来了,显庆四年,刘仁轨查“毕正义案”,恶了李义府。
毕正义案的案情并不复杂。
显庆元年,李义府兼任太子右庶子,进爵广平县侯。
当时,洛州女子淳于氏因罪被关入大理寺监狱。
李义府听闻淳于氏貌美,便暗中指使大理丞毕正义将她释放,然后纳为妾室。
大理寺卿段宝玄据实上奏,唐高宗便命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审理。
李义府担心事情败露,竟逼令毕正义在狱中自缢,以断绝实证。
李治虽知实情,但事后并没有追究李义府的罪责。
此事之后,李义府处心积虑要除掉刘仁轨。
之前苏定方征百济时,刘仁轨奉命督海运,输运粮草。
李义府在明知时机不当的情况下,强行催促他出海。
结果,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死伤严重。
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
结案后,李义府对李治说:“不斩刘仁轨,无法向百姓谢罪。”
舍人源直心则替刘仁轨辩白:“海风暴起,这不是凭借人力所能预料的。”
李治于是只将刘仁轨免职,以白衣身份随军。
到百济后,李义府又秘令刘仁愿寻机将刘仁轨除掉。
但是刘仁愿没听李义府的。
这之后,李义府将刘仁愿也恨上了。
苏大为想起这一切,心中警惕之心大起。
李义府这人,睚眦必报。
须得小心提防。
介绍了殿内几位重臣,李治却并没有提起李思文。
也不知是知道李思文和苏大为认识,还是李思文的官职不如那几位。
李思文目前已经升为兵部侍郎,也属于重臣。
但和殿上这四位一比,那就差得远了。
苏大为也是暗自称奇,李治让自己过来,但却召了几位宰相一起议事,自己这身份,在这几人面前,似乎也不太好开口,只有旁听的份。
正想着,座上的李治向他看过来:“苏大为,你且在一旁旁听,如果有需要,朕在找你问话。”
“是。”
苏大为应了一声,心里暗想,李治让自己过来旁听,是何目地。
他的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李思文。
四十余岁的短髯官吏,站在紫宸殿上,看着大唐皇帝与几位宰相议事,眼观鼻,鼻观心,显得非常沉得住气。
苏大为只扫了一下,便收回目光,学着李思文的样子站在一旁。
耳朵却是支愣起来,听着李治与许敬宗他们都谈些什么。
听了半天,大致是说何人可以任用,何人需要罢免。
另外又谈到何处需要赈灾,何处发生了疫病,需要朝廷调拨医生及草药。
隐隐又听到了关于养马之事。
苏大为记得尉迟宝琳曾说过,太宗朝时,鼓励民间养马。
若遇战时需要,朝廷可以向民间购买,或征调。
但是现在听到几位宰相与李治的商议,好像是取消民间养马之策,今后要限制养马。
苏大为的嘴角抽了抽,心里有些想法,却又不好在这种场合插话。
他倒是想忍住,却不料那边李义府忽然开口:“陛下,我看苏都督似乎有话想说,他久在军中,或许对养马之事,有独到见解。”
被李义府一提,所有人的目光,突然集中到苏大为的身上。
这些目光里,有惊奇,有疑惑,有不屑,也有审视。
李治轻用手里的玉如意,轻敲了一下扶手,沉吟道:“苏大为,你对这养马之策,有何看法?”
苏大为这时终于反应过来。
李义府真是老阴逼!
自己与他之前根本没交集,最多是跟刘仁愿和刘仁轨关系还不错。
这货居然在这里给自己挖坑。
先把眼前的坑跳过去,回头再想着怎么报复这老阴逼一下。
苏大为眉头微微一皱,大脑飞速思考着。
这事,他真的不清楚来龙去脉,但此时李治已开口了,不能不说。
“陛下,关于战马之事,臣了解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此次征百济,相比当年征西突厥时,臣感觉战马少了许多。
征西突厥时,一人可配三马,甚至有时能配四马。
但在百济,好些时候连两马都配不齐。
臣听说太宗时朝廷设有马场,规模颇大。
而且鼓励百姓养马,朝廷若是有需要时,可再从民间购马。
方才听陛下和几位大臣说要禁民间养马,臣不知缘由,但觉得马多一些是好事。”
说到这里,他便不再说下去。
他虽然在军中履历丰富,但对战马蓄养之事,先前还真没了解过。
说多错多。
还是先看看风向再说。
李治听完,先是微微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手里的玉如意,轻轻抬起,遥指了一下李思文:“李侍郎,你来说罢。”
李思文于是正了正衣冠,迈步出来,先向李治行礼,再向几位宰相见礼,然后才扬声道:“战马虽好,但此物不比牛羊能反刍,需要不断进食草料,否则就会赢瘦。
上好的战马,饲养难度更大。
民间养的马,很难达到上好战马标准。
此外,马的粪便性酸,边吃边拉,对草场伤害颇大。
常常一片草地被马吃过后,遗下马粪,除了草,就再也长不出庄稼。
在草原上,那些胡人养马,也是把好的草场留给牛羊,把次一等的草地留给马。
如今我大唐人口近一千七百余万,还不算各家的奴隶。
人口多了,需要粮食也多了。
放任百姓养马,会毁坏田地,影响耕作,弊大于利。”
听李思文这么一说,苏大为额头微微渗汗,忙向李治抱拳道:“臣不知光是养马,其中有这么多门道,一时失言,徒惹人笑了。”
“不知者不罪。”
李治摆摆手,接着道:“不过你也是知兵的人,对于这军用之物,大到战马,小到铠甲箭矢,都应该有相当的了解,否则何以为将。”
“是,陛下教训的事,回去我一定好好补课,多了解这些。”
苏大为忙应声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