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0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3/2120


说完,两眼直直的盯向苏大为:“苏都督,你看此事可信吗?”
用的是询问,可语气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那简直是笃定。
苏大为明白李勣此时的激动,一份灭国之功,破灭高句丽的机会,就在眼前。
只要想想高句丽拖垮大隋,令太宗亲征都没能打下,这份顽强,就可以理解李勣此时的情绪。
这份功绩,是会被载入史册的。
太上立德、立言、立功。
征服高句丽,对中国就是立功。
“依我看,此事不离十,若泉盖苏在,绝不会同意对大唐用这种无聊的冒险之策。”
“老夫也是这么认为。”
李勣眯起眼睛,轻抚长须。
那双细长的眼眸里,精芒闪烁,狡猾如狐。
第九十三章
论战
历史上,直到乾封元年,泉盖苏才死。
不知是不是苏大为扇动了蝴蝶翅膀,这个世界里,泉盖苏的死,足足提前了三年。
泉盖苏死后,高句丽密不发丧。
由其子泉男生继掌国事,任大莫离支。
但是其余二子泉建和泉男产,早与泉男生不和,此时趁机发难,居然挥军攻打泉男生。
泉男生措手不及下,被打得人头狗脑都出来了,居然向大唐求援,并愿意投靠大唐做带路党。
这叫什么?
这叫时来天地皆同力。
泉盖苏尸骨未寒,他的三个崽就争着卖国了。
“昔年曹操与袁绍相争,结果袁绍死后,他的儿子也是内乱,让曹操捡了便宜。”
营帐里,阿史那道真双手扶膝,正唾沫横飞的向苏大为、苏庆节、娄师德、崔器等人吹着牛逼。
“当时曹操的谋士说,不要急着攻打袁绍的儿子,因为一但有了外力,兄弟必定合力对抗外敌,反而暂时会放下内部矛盾,若是不打,他们兄弟之间,迟早发生火并。
此后果然如此。”
阿史那真英俊的脸上,显出异常的亢奋的红晕。
“依我之见,不管泉男生是真投靠,还是假投靠,我们都不必太过热情,没必要着急。
就凉他几天,以观形势。
若是泉男生投靠是真的,咱们凉他一阵,他的情况会更不利,更需要我们大唐援手。
若是假的,也能看出虚实来。”
“道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这次说得不错。”
苏大为在一旁夸奖道。
“那是自然。”
阿史那道真挺起胸膛,随即伸手入怀里,取出那本被翻得稀烂的三国志:“我可是一直用功读书的。”
苏庆节在一旁正在喝酒,忍不住一口喷了出来,被他呛得连连咳嗽:“阿史那道真,你可以不要把那本破书每次拿出来现宝吗?都快被你翻烂了!”
“我呸,别人都能说我,狮子你最没资格说我。”
阿史那道真冲他瞪眼道:“你的兵法乃是家传,我想学兵法,上哪找师父?我阿耶那套草原的战法,总不能包打天下吧,我现归于中国,不看三国,能看啥?”
一番话说得苏庆节无言以对。
一般新朝的兵法战例,都是参照前朝。
只是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武德不太充沛。
除了淝水之战打爆了前秦符坚,还有刘裕却月阵北府兵短暂的辉煌之外,大部份时间,被胡人打出屎来。
再往前数数,三国时代倒是不错,汉末的武德之充沛,就算是分成魏蜀吴三国,依旧镇压得四夷不能动弹。
而且一部三国,几乎找到所有的典型兵法和战例。
例来便为兵家所重视,离大唐又比较近。
实际上朝中许多大将论起兵法战略,很多时候也会引用三国经典战例,以为理论支撑。
苏庆节心里有些委屈。
他阿耶苏定方被称为大唐名将是没错,可他也没得到苏定方的兵法,反倒是阿弥这小子,捡到了大便宜。
于是苏庆节拿双眼瞪向苏大为。
“都怪阿弥。”
“你们都看我做甚?”
苏大为一脸莫名其妙状,举杯邀道:“来,喝酒。”
这次是属于熊津都督府的一次酒宴,是苏大为招集自己的一帮兄弟,互述别后之情。
至于李勣和刘仁轨,这两老小子屁颠屁颠不知去哪喝酒去了。
攻取高句丽大的方向是定了,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如确定泉男生投靠的真假,确定高句丽泉盖苏是否真的死了,还有现今高句丽内的情势,这需要大量的情报和刺探工作。
必须把前期这些情报收集做完,才能正式动兵。
唐军也需要时间集结到位。
所以眼下算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平静。
“阿弥,我们这里,你的兵法最好,你来说说,为何泉盖苏活着,以我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不能打下高句丽?难道泉盖苏真这么厉害?”
一边喝着酒,阿史那道真随手把他那本三国放在案头上,转向苏大为,提出一个心中的疑问。
“你这话问的,灭国战争,这种级别,早就超出一般兵法的范畴了吧,要涉及到军事、政治、国力,内外环境,民心向被,牵扯的东西可就多了,三言两语怎么说得清楚。”
苏庆节在一旁看向苏大为。
想起阿耶的兵法,传给了阿弥却没传给自己,微酸的情绪一时难解。
忍不住也出言道:“别矫情,你连灭倭国之战都打了,不信你没想过,说说,都是自家兄弟,别藏私。”
管中窥豹,多学点用兵名家的思路,现场亲口教学,这种机会,哪找去。
这一下,连坐在座中没怎么开口的娄师德、崔器都来了兴趣,停下手里的酒杯,一脸探询的看向苏大为。
“咳咳,那我就随便说几句,酒座上的话,权当戏言。”
开口说是戏言,但是举起酒杯,心里则是认真的思考起来。
许多东西,有着后世的见识,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但涉及诸如民族意识形态,国家意识这些,则很难和大唐的兄弟们讲清楚了。
自从有国家民族意识这玩意觉醒,一个国家,想征服另一个国家,十分困难。
所谓的兼并,所谓的融合,时间跨度往往需要以百年计。
这是一个漫长的博弈过程。
像中国收服吐蕃、云南等地,都要到后世近代后,才真正有效控制。
略一思索,苏大为用这时代大家能听懂的话道:“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内部局势稳定的势力,遭受外力时,只会变得更加团结。
比如隋炀帝持续对高句丽用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