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0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2120


想到这里,王孝杰连腰杆都挺直了些。
眼里流露出一丝兴奋的光芒,和之前的精气神完全不同。
娄师德在一旁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王孝杰。
他敢断定。
以王孝杰这个大嘴巴,用不了多久,全军上下,应该都会知道倭国的山多金银这个劲爆的消息。
到那时,此次东征的两千余将士,必定会鼓舞起更大的斗志。
娄师德,倒是不甚贪钱财。
他的家境不错,又早早考得科举,得举荐入官。
他虽是将领,但也有读书人的理想。
想着有朝一日,入朝为官,能治理一方,教化牧民。
此次跟着苏大为出征倭岛。
说实话,娄师德心里并不情愿。
但碍于之前的情面,还是答应下来。
他其实更希望驻守在百济,等待朝廷召他们回长安。
在百济出征也快两年了,这军功也攒得够了。
何况现在征倭国,并非是朝廷的调令。
而是苏大为以熊津都督的身份,借着陛下许以便宜行事的权力,自行决定出击倭国。
第七十四章
布局
当时在苏大为提出征倭想法时,熊津都督府众将是有过一番争执的。
最终是苏大为强行拍板,显示出对倭国异乎寻常的执念。
至于黑齿常之和沙吒相如,他们乃是百济降将。
在大唐军中毫无根脚,自然是苏大为怎么说,他们便怎么做。
现在还不到他们说出自己主张的时候。
多配合苏大为的行动,展示自己的能力与忠心,才是正途。
对他们来说,苏大为便是他们晋升之阶,也是恩主。
定然是要好好追随。
娄师德低头细思着。
他怀疑方才苏大为提起倭国的山多金银,是故魏曹操“望梅止渴”之计。
不过他虽然不太想在倭国久驻,但大的方向上,还是与苏大为利益一致。
自然也不会将此事去跟旁人说。
不提娄师德等众将的想法。
安生眉头微皱,看看远处崎岖的山道,颇有些心绪不宁的道:“阿弥,其实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你为何一定要坚持对倭国用兵。
为了稳住百济的局面,咱们只能抽调两千余人,就靠这点人手想平倭国,这太冒险了。
只怕苏定方都没这么做过。”
“也不是啊,苏总管当年击东突厥时,带着几百人趁着风雪直扑王帐。”
“贼你妈,那时是卫国公李靖在指挥战役,苏定方只是前锋,背后是大唐倾国之力,能一样吗?”
安生跟苏大为在军在呆久了,说话都变得火爆许多。
不像以前说话还拿捏着身份,端着架子。
看一眼苏大为那副笑嘻嘻,油盐不进的样子,安生吸了口气,让自己心情稍微平复点,他颇有些语重心长的道:“阿弥,你决定的事,我一向不甚提意见,哪怕是当年你在苏定方军中征西突厥,突然决定要去吐蕃寻聂苏,我都不曾说过你半分。”
看了看苏大为的表情,没有显出不高兴。
他接着道:“但是此次以两千人来攻打倭国,并且定的目标还是扫平倭国,这目标是否有些太不切实际?
倭国据我了解,比百济还要大上许多,而且是由许多岛组成。
我们远道而来,客军作战,人源不足,战马也少,后续的补充也很成问题,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何要做此不智的决定。”
“但是当日我提出来时,你并没有反对。”
苏大为看向安生,目光锐利。
“你在众将前的决定,我总不能不给面子吧?”安生摇头道:“况且当时我以为你只是说说而已,借着白江之战,略为出手惩戒一下倭国,亦无不可。
谁知你居然动真格的。”
苏大为笑起来:“你说,高句丽偏安于辽东,为何从前隋至太宗,至当今陛下,都一再发兵征高句丽,有这个必要吗?”
这个问题,令安生微微一怔,想了想道:“中国之地,西北高,而中央低。
无论从西边还是北边来的铁骑,都有从高向低俯冲之势。
棋弈之道中,有金角银边之说。
这两边,都属于金角,要保证国家安稳,两地皆为必征之地。
绝不能容许有强敌在此积蓄力量。
否则早晚必有一战。
所以趁本国有余力时,务必要提前布子,解除隐患。”
苏大为倒是没想到安生会有这么一番见解,点点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安生眼睛一亮,颇有些意外的向他道:“阿弥你还真是,屡有出人意表之语,细思却又大有道理。
卧榻之侧,却是高度精炼之语。”
“你既然明白卧榻之侧的道理,也就不难明白,我为何要征倭国。”
苏大为微微一笑道:“东边的威胁首先是辽东的高句丽,其次是百济和新罗。
最后是倭国,也是必征之地。”
这话说得,安生脸上露出狐疑之色。
“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国都属半岛,与中国相连,自然是必取之地。
但倭国隔着大海,我们有必要吗?
对我中国又有何威胁。”
“生,你错了。”
苏大为收起笑容,向安生认真的道:“再过几年,你就知道,这个国家的人不是那么简单。
他们畏威而不怀德,又极其善于学习。
在我们强大时,他们会是最恭顺的奴才,一旦中国衰落,这倭国,又会化身为强盗,不断骚扰和劫掠我们。
甚至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说这番话时,苏大为是想起后世。
想起千百年来,倭国与中国的种种恩怨纠缠。
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做为学生,与中国化相连这么深。
并且也没有一个学生,最后噬主,将中国伤害那样深。
而在后世,当中国想要复兴时,那个大海里小虫一般的岛国,又像是一道锁链一样,禁锢着中国向外的脚步。
安生有些吃惊的看着苏大为。
刚才一瞬间,他感觉苏大为像是变了一个人。
那样严肃,甚至是冷酷,就像是面对敌人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