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746

  然后,在他麾下有一藩将曰阿史那月鲁,以善骑射而能驯马著称;刘巨容令他率领若干藩骑突入草贼战前而鏖战若干之后,然后伺机弃下坐骑徒步逃跑之。自此贼军认为他们胆怯而愈发。
  结果带到第二日,那些草贼的头领们果然骑着这些训练过的胡马出来作战,结果这些马听得懂原主的叫唤,阵前被阿史那月鲁所部一阵叫喊,就争相奔跑了回去而草贼不能阻挡。是以当场抓获临阵的贼首十二人,而斩首悬于旗杆上。
  而余下这些来势汹汹的草贼,根本没有预料到官军竟然敢主动出城迎击,在群龙无首之下遂被有备对无备的打了个措手不及,整整上万先阵人马俱化作了满坑满谷的尸骸;然后,才有如梦初醒的后续大部人马压上来仓促应战。
  但是在地利的限制下,他们虽然有数倍于官军之众,却只能在宽度有限的战线上添油式投入一波波人来进行消耗战;然后忍受着连绵攒射的箭雨冲击在官军设置的营砦前,再尸积如山的一遍遍溃乱和败退下去。
  刘巨容就是如此一边思量着一边看着官军所坚持的阵线,在不断涌入草贼的轮番突进和猛攻下,开始变得摇摇欲坠或是不断缩水也丝毫不为所动;而数度拒绝了山下求援和退后换防的所请。
  哪怕是听说,他一贯看好的侄子刘千万和亲信部将张德义,在阻挡那些试图绕过山边的草贼偏师时;不幸苦战相继阵没和失陷当前,也只是哦的一声而只是用力抓紧了手中的鞭柄而已。这还不够,他在心中对着自己如此道,却退敌势尚不如全力重创之,自己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啊。
  这时候就像是心想事成了一般,他等候已久的消息也终于被探马和斥候送到了面前。代表这草贼二号人物兼这路领军尚让的大纛,已经出现在了敌势的后阵方向。刘巨容不由吐出一口郁气而重重将马鞭挥掷在尘土之中,而像是拨云见日一般的开声道“吹号发信吧。”
  随着山丘上点起的烟柱和螺号声响;这时候预先埋伏在左近山林之中的江西兵,也在林鸟惊飞的巨大动静与嘈杂声当中轰然发动起来起;全身披挂的招讨使曹全晸的带领下,整好以瑕而气势如虹以铺天盖地之势狂涌而出,片刻之间就湮没了草贼辎重粮草眷属所在的后阵方向;就像是充斥在大半个山间谷地中的杂色潮水,一下子就被服色尚灰的上万江西兵,给从后方拦腰截断和吞噬掉了一大块;一时之间这些持众之贼当场就首尾不能相顾而自发乱了阵脚和人心浮动起来起来。
  然后,就有人回报眼见得敌阵后方那面尚字大旗开始摇动了起来,而慢慢缓缓的向后退了;这时候刘巨容才慨然飞身上马对着部下厉声大吼道:“诸军随我杀贼……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就看今朝了。”
  “威武……威武。”
  “克敌……长胜。”
  山丘上下顿时一片轰然应和,而争相举旗擎枪而呼声如雷灌;随后只见以刘巨容亲率的衙前兵和左右神都营为先驱,无数汇聚的甲光粼粼和飞舞在其间如血点点猩红披风大氅;化作了一大片奔流而下的银红斑驳奔流,狠狠的冲贯进那些纷乱不知所措的贼势当中,山摇地动一般的径直将其冲散和崩塌进去了深深的一大块。
  又过了几个时辰之后,这处山谷当中就只剩下遍地血色浸渍的泥土和层叠堆簇的尸首。
  “杀获各数万,此乃振奋人心的一场大捷啊。”
  浑身被血色沾染而胡子灰白的江西招讨使曹全晸,亦是难掩满脸的喜色道“眼见贼势就去得一翼了,不过,我辈还有待继续勉力才是啊。”
  “某以为,国家多负人,危难不吝赏,事平则得罪。”
  然而同样身先士卒而血染战袍的刘巨容,却是微微摇头而说出一番令人有些骇然的话来:“与其指望功赏之期,其实尚不如留贼冀后福。”
  “德量此言差矣了……朝中自有持正之人。”
  然而听到这句大逆不道之言,曹全晸不由脸色微微一变,却又变成神情复杂苦笑而宽慰道。
  “又何须悲观至如此呢……不若就将这个机缘让给老夫好了。”
  “只是方才略有所感尔,倒叫见笑了”随即刘巨容也重新正色道……
  “区区一路贼军尚不足我留后手才是……自当时为国除恶务尽”“我的牙兵和襄城水军,想必此刻应该已经过江去了吧。”
  后有地方史志称:江西招讨使曹全晸与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合兵在荆门抗賊,草贼中路统军尚某恃众轻进大败死伤无数,而部众被杀俘十之七八,自率残部退走江东;官军再追败之擒杀贼将数十人,尚贼所部尽散而仅得千余人脱免。
  ……
  而在远遁而去的一只义军当中,已经是果敢军副军主兼郎将的朱存,也在龇牙咧嘴带着身上几只被剪断的箭杆,有气无力的趴在一匹骡子上大声叫骂着。
  “都被这轻疏冒进的尚大头给害惨了……真是悔不听和尚的传话啊,”“这中路人马的北上之行,果真不是那么好打的。”
  “要不是老子留个心眼,落下了后阵里只怕这点底子也要保不住了。”
  然后他又呻吟着从骡子背上努力挺起来喊道“不行了,不能再随大流走,我要去江陵找曹狮子帮衬一二了。”
  而战后在已经解除戒严而开始露布游街祝捷的襄阳城中,一处雕梁画栋的府邸当中。刚刚逃奔过来未久的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荆南节度使、晋国公的王铎,却是毫无危机解除的喜色和振奋之处。
  因为,他正在脸色不虞的看着新缴获而来的一些特殊物件;而后又在周围一众部属、幕僚的战战噤噤眼色或是心惊胆寒的表情之中,发出某种咬牙切齿的愤恨声:“这可是惑乱人心的妖书……啊”“竟然已经在草贼之中广为流传了。”
  “晋公何以自此,不过是区区妄言之作啊。”
  在旁一名司户参军,自以为事的宽慰道。
  “令有司毁禁了也就罢了。”
  “糊涂,都是一群糊涂蛋,就是被你们这般轻疏怠慢,才有国势日下和诸多逆乱不断啊”王铎却是有些痛心疾首的呵斥道。
  “什么样的区区妄言,竟敢教唆百姓如何抗拒官府和啸聚山林;就敢伪托汉末三国争战影射当今,而传扬如何为乱世间的兵法韬略。”
  “更别说其中藉此谤言宦臣、世族、朝臣和地方官府、士绅的那些批注了;更是用心叵测而颇得蛊惑之能啊……世上敢作此妖言与国朝争夺人心者,方才是为祸天下的真恶大贼啊。”
  “更莫说据闻这些草贼的大小头目,已经是人手一册而日夜携行拜读,而多引以为圭旨呢。”
  “一旦令其妖言随这些草贼流传开来,其害更甚过祸首黄逆啊。”
  案子上摆着些印制粗略偶然还沾着点点血迹的册子,乃是缴获自被击败草贼之中《三国群英志》和《梁山豪杰传》的部分节选,上面赫然分别印着“渊玄”和“虚之行”的名字。
  “传我的堂贴下去,令东南各地官府有司,悬拿僧渊玄并名虚之行者。”
  随即他就有了决定,而慨然发声道。
  “凡死活勿论之,一经查实赏给钱六十万,绢三百段,俱由我公懈中出给。”
  当这个命令下达去之后,王铎才像是是心中郁结稍解而松吐了一口,然后缴来自己在当地新纳的歌姬,且以寻欢作乐起来;然而猜到了第二日,他就接到了朝廷传旨中使已经抵达的消息。
  因为坐车太久,累的有些不想动了,所以多偷懒了一天,抱歉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1
  而在安南的交州境内,朱鸾江畔;周淮安还在处理战后的一些收尾工作,主要是这夜间反攻的一战成功,竟然得以俘获了这次敌方领军的大将安友权。
  光是从姓氏上看这就是一个栗特人的后代,因此在外貌上虽然于大多数唐人无异,却还有些须发卷曲的残留特征。当然了让,这样的人在曾经的广州城并不罕见,但是能够从军并取得相应位置的,就有些麟毛风角了。
  据说他善使一对双刀如雪泼而在左近无一合之敌,因此在当夜接战的短短片刻之间,就被砍死杀伤放到了十多人;差点儿就被身先士卒的他给扳回局面去了。
  所幸亲自带领一队弩手增援的葛从周也赶到了当场,当即与霍存联手起来竭尽全力拖缠住他;待到对方撕斗的逐渐气衰力竭之后,用连弩他射伤他没有足够防护的腿脚,进而得以击倒和擒获了他。而在听到简单描述的这一刻,周淮安甚至可以脑补出某种两人互为呼应,激斗数十回合而最终使其力竭倒地的战斗场面来。
  只是按照其他俘获的供称,他也是曾衮带到交州来的铁杆亲信和客军将领之一,基本上没有什么劝降和任用的可能性;只是在拷问无果让他多骂了几声“与贼不共戴天”之后,就推出去江边枭首以祭军旗了。
  但是另一位被俘虏的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他就是这只临时组成官军的副将兼行军长史樊绰;这位在当地可是个赫赫有名而颇为了得的人物,乃是前代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出身。
  早在咸通三年(八六二)十一月,南诏率群蛮五万人再犯安南(今越南河内)。都护兼经略使蔡袭告急,敕发荆南、湖南两道兵二千人,桂管(今广西桂林)义征子弟三千人,奔赴邕州,由岭西节度使郑愚统辖增援。十二月,南诏围攻交趾城,蔡袭据城坚守,再求增兵。
  敕发山南东(今湖北襄樊)弓箭手千人赴援。四年正月,救兵未至,而交趾城已陷落。蔡袭左右皆死,袭徒手力战,身中十箭,遂溺海而死。荆南将元惟德率将士四百人战死。只余幕僚樊绰受命携都护印浮富良江走免。
  后来高骈收复安南,樊绰献书并参佐军中出了不少气力,属于那种甘愿幕后奉献而不求风光的类型;待到高骈转任内地之后,他却留下来以峰州长史身份协助治理地方,兼带继续收集和编写当地的地理风物;他最终完成的《南蛮书》,又称《云南志》,成为了后世历朝历代经略云贵高原,乃至研究中南半岛历史演变的重要参考和依据。说实话,周淮安没想到会在这里俘虏到他。用后世的话来说,这起码也是社科院士水准和级别的专家了。
  要知道这年头满天下读书人当中做学问的不少,但是能够在这些旁门杂类的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上有所用心的人,就实在是麟毛凤角的太少了;所以能够逮到一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虽然他和过去那些同僚都属于朝廷阵营的人,但是在站在共御外虏的家国民族立场上,还是有所值得尊敬和礼遇的对象的;就像是铭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那句话:“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因此,周淮安当即就给曲承裕一个任务,就是想办法说服他为义军提供协助。就算是一时没法转变过来,也要尽量的留在义军当中而万万不能给对方阵营利用起来;不然又不知道要在交州这里增加多少变数和阻力了。
  还有一个则是出使过南诏而颇受礼遇的高僧景仙。他也是西川之战后由高骈私人所派遣,劝说南诏王世隆罢兵重新归附唐朝的外交代表。因此,在同样普遍崇信佛教的安南地方州县,乃至土蛮各洞当中,也是颇有声望和号召力的。因此虽然周会虽然暂且没空理会他,姑且可以当作吉祥物一般的扣留在军中以观后效。
  最后一个,则是来自峰州当地豪族张氏的当主,别号“无蛮子”的峰州团练都将张彪。
  “小人愿意反正,为大军驱驰效赎。”
  他生的是外貌粗豪而甚为健硕,但一被拖进来就跪在地上大声告求到。
  “交州上下早已苦其甚久了啊……只盼义军来解救倒悬了啊”这家伙说话就像是繁复演练过无数遍一般的行云流水,相信如果来得是其他官军的话,他也会是这么一副说辞的。他也是这只军队中最有实力的土团首领,麾下号称有千多号团练兵。只是在夜间的表现就只能用只会拖后腿的猪队友来形容了。
  说实话,周淮安并不想留下这么号看起来膝盖特别软的货色。真要是所谓的猪队友,不管投到了那一边的负面效应,都是一样的结果;但是虽然他奇葩了一点,好歹也是第一个主动跳出来投效的带路党,与那曲承裕居然也是旧识;所以权衡和思虑再三之后周淮安还是捏着鼻子,勉为其难的接受了他的“诚意”。
  但是作为投名状和代价,他的人及其其他降服土团兵,就必须作为开路前驱和引导,替大军清理掉交州外围那些残存的负隅顽抗势力和乘机作乱的匪类、土蛮。
  但是随着这么一只主动迎战的官军覆灭之后,地方上就再也没有能够阻挡义军的像样存在了;所过之处几乎是望风披靡而竞相有人来投,甚至还有人把他们当做了朝廷派来的光复军马,而眼巴巴前来哭诉和告求着什么。
  周淮安也籍此了解到一些当地的民生态势;比如,生活在红河平原上的百姓当中,头戴竹笠或是包巾的一般是汉姓,而缠头的则是土族居多,而且颜色越是鲜艳和繁复,就代表越是地位越高财产越丰,然后又从其中分出不同族群和类型,以及三六九等的尊卑等秩来……
  作为当地很早就已经从事牛耕农业,经济文化有了一定发展的土著民族,他们多被成为“黎庶甚众,粮粒丰储”。而受到汉化程度的影响也比山区的同族明显的多,甚至在一些风俗和语言文字上已经可共通共容,而常年不忌通婚嫁娶了。
  毕竟,自秦汉以降汉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义军超过了上千年的光景和功夫了。
  如果没有后世丁部、黎桓、李公蕴之流的移民后裔割据下去,又遇上我铁血大宋这种只会姑息纵容国家分裂势力,连发源的关陇之地都保不住的奇葩货色,给诞生出别样的民族意识来的话的话;也许按照这个趋势就和云贵川等地一样,逐步的变成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部分了。
  两天后,当周淮安已经壮大道上万人的军队,重新向着交州州城逼近之时,却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却是他派出的一只由钟翼带领的偏师,已经成功拿下了安南沿海的重要据点海门镇。在钟翼的劝诱之下,驻守在海门镇的一百戍卒和三百土兵无血投降;其中除了镇将在内的数十人要求解甲乘船北归之外,其余士卒都就此改换了门庭。
  这海门镇的易手也意味着往来安南的另一条重要通道,就此纳入到已经到掌握当中了。
  因为,除了传统的跨海航行之外,在广州和交州之间其实有一条,贯穿沿海地区各个港口和城邑,南起安南的海门镇(今越南海防附近)北至钦州的白藤江口(广西防城港市月牙湾附近)的,海上大运河——潭蓬运河,又称“天威遥”、“仙人垅”,主要是以工程难度极大而号称只有仙人才能完成而得名。
  最早源自伏波将军马援平日南、九真郡时,所挖掘的输送水道;知道十多年钱高骈收复安南之后,有感安南到邕州、广州,海路有很多暗礁,使船触礁沉没;因此为了巩固朝廷在安南的统治兼保障军资输送往来,静海节度使高骈召募工匠凿开暗礁,将数段沿海的航路通过灌入海水的人工运河给连接起来,从而使海上漕运不受阻挡也免于风浪之险。
  也得益于高骈任上的大力开拓和疏通水路运输的缘故。自此,连接白藤江口至海门并贯穿北部湾沿海的海运,成为当时唯一运输大批粮食和赋税的线路。水运亦方便交趾经海门转运物产:透过河网和灵渠,可抵邕州、广州及扬州;若用海运,则可达广州、福州港口及相关贸易网络。
  此外还立有《天威径新凿海派碑》,以纪念堵塞航道的巨石被高骈施法所招来的雷霆所击破;虽然听起来很有些神异的色彩,也很附和高骈此人喜欢装神弄鬼,比如驱使六甲神兵来壮大士气的手段;但是令周淮安颇为感兴趣的是,却是关于在去处航道礁岩巨石的过程当中,关于的“磷火闪烁、巨声震响、岩石爆裂,”的描述,倒是很像是最早对火药爆破的运用情形。
  毕竟,高骈手下可是供养了不少丹士的。在此之前中国历代先民都是用“迭燎沃酰”的方法开山破石的,就是先为巨石加热,再凿孔泼醋或浇水裂石;比如号称难上青天的古蜀栈道就是这么给开辟出来的;而且无独有偶的是在这里时代,已经有类似火药制品的描述了。因为在高骈同时期的丹经《真元妙道要略》告诫炼丹者曰:“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而高骈甚至还著有《性箴金液颂》,来描述和记录一些矿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和衍生物;作为修道炼丹的副产品。
  这简直就是个无意间修仙修出点门道的半个化学家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