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746

  而历代王朝覆灭的末日征兆,同样也是以统治者的身份逐一的丧失掉,这些代表政权组织在民间底层的宣传和公信能力,而让一些别有用心的讳言僭语流行其中,为最基本的开端和先兆之一。
  而在另一方面,因为有周淮安自备的充足零食供应作为日常福利,小挂件在充作童工半文书的干活之余,小身板不见得增加多少,但是各种来者不拒的吃货属性是越来越明显了。
  什么盐梅、渍李、烤笋、煮花生,炒米饼、瓜子仁、桃仁、杏仁、柿糖、蜜枣、金桔、酪干、蜜脯、沙糕、麻通、饵条、炸芋条、姜蜜、酥鱼丁、鱼松、鱿丝、酱鸭舌、鹅皮脆、紫苔干、蛋肠、炙(肉)条子、五香卤干;甚至就连煮烤炒炸过的黄豆、竹豆、猫豆、弯豆、刀豆、四季豆、荷包豆、篱笆豆等,只要能想得到并炮制出来的吃食,她都肯下嘴;而在后勤部门当中只要一有新的样品送过来,或又是青萝又鼓捣出了什么新花样,那保准逃不过她如影随形的娇小身影。
  甚至私下里还请青萝专门给她缝了一个可以挂在脖子下的小袋子,以盛放这些零嘴儿;于是就越发的一天到晚腮帮子鼓鼓的,似乎有事没事总有东西在嚼动或是含着什么在品味,就活像是只呆毛大仓鼠一样的。
  而那只大骷髅精倒还是一如既往深入简出的阿卡林属性,多数时候周淮安看见的是她在园圃里忙碌的背影,以及在夜里抱着小挂件上下其手充作活抱枕时,那双藏在帷幕背后幽怨而复杂的眼神。
  ……
  而与此同时,在数千里之外西京长安城中,被后世称为大唐最后良心和砥柱的宰相郑畋;刚刚退朝下来的公服尚未换掉,就脸色泛青的看着从江南寄递回来的家书,恨恨的拍在了案上而从牙缝中挤出声音道。
  “岭外不复为朝廷所有亦。”
  那是他的族兄福建观察使郑隘,在家书所提到的一段民间歌谣:“说南岭道南岭南岭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斗鸡皇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跟着黄王吃四方吃光大户吃官宦……
  杀尽当道虎狼豺打出一个好人间”然后,他重新将这封家书拽在手中,而对着聚集而来的亲信朋党道:“如今岭外之势,断不可再坐视下去……诸位可为国分忧否。”
  在一片面面相觑的片刻之后,才有人斟酌这字句重新开口道“如今朝廷只能暂保东南重地,而暂且无兵可用岭外,是否可用其他别出蹊径的手段呢。”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云翻2
  暖风熏人醉的扬州城中,高耸入云的荆山阁依旧是香烟缭绕而紫气袅袅。
  “岭外不复为朝廷所有了?。”
  蚕眉细眼须发银霜的淮南节度使高骈,对着广州逃回来的子侄高岳叹声道“不过,这又与我何干呢……如今我不过是一介为朝廷诸公所嫌忌的枯骨尔。”
  “除了循丹问道之外,又怎敢越俎代庖于周(宝)镇海(浙东节度使),刘义胜(浙西节度使),崔宁国(宣歙观察使)前。”
  “叔翁。”
  高越却是重重的哀求道,他自然知道这位一心修仙的叔父心中,对朝廷有所怨气和杯葛的缘来。
  当初这位高令公在镇海节度使任上可谓是不余遗力的忠于王事,而将南窜过路的草贼是打的是狼奔鼠图,光是收降贼众就至数万,但是也犯了朝中某些小人的忌讳,而生怕他藉此讨贼功劳太大难制,以守护东南财赋重地为由,强令约束他麾下不得过大庾岭追击。
  后来他又自请排兵布阵以备草贼以岭外,却又接到了转任淮南节度使的诏令,不得不功亏一篑的饮恨北归过江;然后朝廷乃以改任他人分别部署对岭外之贼的防线,却就是不给这位元宿老帅任何插手和居功的机会,其用心已经昭然若使了。
  若不是他在临走前还安插了个亲信梁瓒为温州经略使,而籍着支持帮助福建观察使郑隘的旗号,在浙南粗粗站稳脚跟,只怕连广府方面的消息都未能轻易获取了。尽管如此,还是为现任的镇海节度使周宝隐隐忌惮;要知道这位可是与高令公同出禁军世家,而早年以兄弟相称的人物。
  “勿要多言了,我自会再给你安排个新差事。”
  高骈毫不犹豫的打发道。
  “下去领十万钱且安顿下来先罢。”
  高越只能黯然离开这座香烟缭绕宛如仙境的华美楼阁,有些失魂落魄的在附属的园子里尚未走出多远,就听得有人叫唤。
  “自明兄……且留步”却是同行归来的岭南名士梁载谋,也算是同过生死的友人了。
  “梁兄我已经尽力了啊……只是叔翁他。”
  高越深有难言之隐的道。
  “却也无妨得,郡王自有……在位之人的顾虑和为难之处”梁载谋不以为意的道。
  “但是我辈却还是尚有可为之处呢。”
  “你是说。”
  高越不由的心中一惊。
  “当初梁(攒)经略可是别赠了某五百段绢,一千缗钱啊。”
  梁载谋不无得意的道。
  “尽可当得大用处了……”
  而在广府内城的春景楼上,望着那些在街头奔走而去的巡禁队的身影,作为一些事情的策划者,休先生自觉地很有些后悔和失落,自己主动要求留下来而不是随着大将军府北行,就是为了赌这么一口气而卯上了某个和尚,想要看看他的后续手段如何。
  却没有想到因此无意断绝和葬送了那些依旧心怀朝廷的忠良义士,留在这座城中的最后一点火种和努力。
  这会虚和尚实在是太过阴毒了,短时间揽下了广州城内治防的权柄之后,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起那些阴私的地下势力来;这可就大大绝了他们这些忠臣义士的根子和腾挪的空间了。
  他先是拿那些海商通贸和物料供给的份额为筹码,威逼利诱那些经年的海商世族和城中百业的行东会首,让他们就算不会配合也必需撇清干系置身事外;又别出蹊径的以那些常年厮混在市井的胡孽子为爪牙和耳目,顿然就让他在短时之内迅速打开了一番局面。
  首先倒霉的就是那些哪怕在义军占领期间,也在城中各处旮旯缝隙里顽强存在的城狐灶鼠、泼皮无赖什么的;其中除了小部分人的脑袋通过街头公审,被挂上城头而作为杀一儆百之外,其余没能逃走的大都成为城外湘江边上挖沙场里的苦役了。
  然后。才是在苦力、脚夫、船工这些社会底层贫户群体当中,以乡党和为纽带、互助为由头的大大小小的结社和团伙;虽然留守司并没有一刀切式的将他们尽数取缔干净,但也重新整顿赫然肃清了这些贫民团体;比如,重新为他们制定了相对简明的新规矩,惩治了一些被纠举和揭发出来有所劣迹的团头、社首;换上一些背景干净也更加听话和以来留守司的人手,来配合日常的一些行事。
  最后轮到的,才是那些存身在广府灯下黑式灰色地带里讨生活的形形色色人等:主要是由往日里的官府也不待见的私贩子、盐枭、逃犯和厌恶辛劳的亡命徒、恶少年所构成的;相比前两者他们的人数虽然有限,但也是广府城中乃至地下世界最令人闻风丧胆、望而生畏的存在。
  他们多数依靠为广府的那些豪门大族、富商巨贾。做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而获得相应的供养和扶持;活着干脆就是某家圈养出来的地下势力的代理人;但是在失去了来自昔日东家和雇主,在消息和财物上的支援和扶持之后,他们的表现则比前两者还要更加不堪的多。
  甚至义军还没有怎么直接下手,他们很快就在内忧外患重重压力之下,因为利益的诉求和退路的分歧,自己先行爆发了好几场激烈的火拼和内讧;最后才在一名被推举出来名为林忠的盐枭头子代表下,献上几百颗各有来历和案底的头颅做投名状;不但获得了“千金市马骨”式的象征性身份洗白,还就此拿到公开在义军之下地盘上贩盐的分销商资格。
  因此,昔日广府境内经年日久而臭名昭著的四大患,竟然在他手上已经烟消云散的转眼除去其三了;至于剩下来一大患,乃是赫赫有名的番人帮;却是历代下来随着外域海商,不断偷渡潜越道东土的番人后裔,其中大多数没有户籍身份又好逸恶劳、残狠不要命者,行那坑蒙拐骗之事而无恶不作的底线,比本土的唐人更要低的多。
  但是之前义军入主广州时,对番胡之类那场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屠杀,也等于是变相瓦解了这些番人帮继续存续下去的基础和土壤了;而原本作为其中一部分成员和候补的混血胡孽子,因为因为有了更好的出路和前程,也毫不犹豫的把他们都被卖给义军了。所以在短时之内,这一大患也就不存在了。
  然而这三把火相继烧起来之后,对于那些依旧心向朝廷而相约长期蛰伏起来,以观后效或是临机应变的残存忠臣义士而言,就不免有些日渐难过而无法再继续的置身事外,而相继从提供帮助的协助者当中,给一一逼迫了出来。
  他虽然在其中也曾忍不住出手间接帮衬了几次;但也成功的将留守司里那些新募走狗的嗅觉,给引到了自己身边人当中了。
  ……
  而在大将军府/留守司附属的东侧建筑群落当中,光可鉴人油木地板的庭院回廊下,正当是鸟语花香中的片刻静谧。
  廊中小小权作梳妆台的案几上,摆着翻了一半的书册和案卷,还有一碟子精致的茶点;而身段曼妙的侍女青萝,也正在给大娃娃似得小挂件梳头,而纤手往来穿梭之间将女孩儿的满头青丝如瀑,逐渐梳分成某人喜好的双马尾式样。
  “阿萝姐姐,可曾还有家人在世间么。”
  被摆弄成许多样式而端坐在铜立镜前的小挂件,突然询声道。
  “也许有吧,但都已经模糊淡忘了啊。”
  青萝手中未停却是微然叹口气道。
  “因为奴进得教坊时尚且年幼,许多事情都已经记不得了……就算是有身生父母在世,亦是早当奴不在了吧”“说到这些,奴倒是有些羡慕小菖蒲儿了。”
  说到这里青萝不由自主的摸了下某个物件,而眉头轻别道。
  “至少还能知晓身生父母谁人,并多少享尽过天伦不是……就算是一时落难了,还有个白姐姐时常照应着啊……日后保不准总还有相聚之时呢。”
  “却是蒙姐姐吉言了……但愿他们还能挂记得世上还有我呢。”
  小挂件却是有些情绪低落的幽然道。
  然而她的心中却在想的是另一桩事情,一个不幸从贼之女对她曾经熟悉的那些人而言,还是当作死掉了而就此世上无此人比较好吧,只可惜拖累和耽误了那虽不是亲生,但是自小更胜姐姐的她了。
  况且就算是早年那些为数不多弥足珍贵的回忆,在她所亲眼看见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也不免发生了动摇和混乱而不再具有太多的意义了。
  然后这一刻,她却又不由自主想起往昔的保姆所抱怨过的只言片语;这些行院里出来的女子最多争宠的花巧心思,而最擅用在男人面前讨可怜的干系来排除他人,是以一不小心松懈了就会着了他们的道云云。
  然后又霍然一惊的自艾自怨起来,难道自己已经习惯和开始逐步在意这留在这人身边的日子了么。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云翻3
  战云密布的潭州州城长沙城外,位于西南五里的陶关城旧址,已经变成一处旗帜如林营帐堆簇的所在;东晋时杜让据湘州反,以陶侃为帅讨之因置此城,现如今则是各路义军汇聚的中军大本营了。
  只见无数传信的快马和游兵,就像是辛勤的工蜂一样密密麻麻的频繁往来其间。与之相对的则是严阵以待的长沙各处门楼头上,那些竞相奔走外来巡曳其中成群结队身影,和堆簇老高的各色器械物料。
  相比之前打过的几处望要大城,这座身为湖南观察使理所的长沙城无疑是更加宏大,并且又湘水环绕两面的背水之险,所以另这些并没有多少攻克大城经验的义军将领们,也不得不郑重和审慎起来。
  不过,依靠连克数州积累的气势和规模,如今聚附在长沙城下的义军动辄号称十万,而呈现出一派漫山遍野旗帜连云、刀枪如林、联营不绝而宣声震天、发如潮动的可怕景象来。
  而且这些义军的联营外,每天还有源源不断的队伍和不同的旗帜加入进来;这也让正跟随南面行营副押衙李系,在城投观敌的一众军将官吏相顾骇然失色起来来,就连李系本身也是强作镇定说了积聚鼓舞士气的场面话,又对附近守军将士许下的若多的赏格之后,这才匆匆忙忙的带人离开城头。
  事实上在见到这一幕,又让他想起了一些泰宁节度使任上不怎么愉快的往过王了;那是在兖州境内的一场噩梦,他赖以为干城的镇军,在王仙芝派出一支只有棍棒和门板的泥腿子面前,几乎是先轻胜而又一败涂地的逃回到了州城当中;更别说这满山满谷令人胆寒的数量了。
  他已经下令城中官民百姓不分贵贱良庶,都要出人出力来输军助守“以却贼势”了;因此,按照户口等级摊派下去,每家每户都要拿出三分之一的存粮,或是三男出一丁,或是付出同等折价的代役钱粮;而所有的商家、业主也要捐资出身家的三成,才能确保无虑。
  草贼大举来犯虽然令他一时有些麻了爪,而竟有些不知所措做出了许多的昏招来;但事实上身为一镇泰宁节度使的理事经验还在,加上一众家里带过来的家将部曲和幕僚的合力协助和出谋献策下,至少在目前各项举措部署下来,还是中规中矩的没有什么问题和错漏的。
  他也就可以借着这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好好的敛财上一把;而他甚至已经想好了日后打退了这些草贼之后,如何再以保境安民的由头,再好好的捞上一大笔了。
  至于朝廷交给他的五万大军,同样也是需要足够的财货来好好的笼络和驱使他们卖命当前才是;只是他之前一心搂钱搂的太狠,倒是长期忽略了这些麾下将士的犒赏和供给,除了他从被王仙芝打的七零八落的泰宁镇,所带出来一千牙兵,还有朝廷配给的三千神策军,和两千本地的潭州团结,可以确保优先的衣食足给之外;其他尚有若干的江陵兵、青州兵、郓州兵、南阳兵、义成军什么的数只人马,原本是朝廷从各镇抽出来的备边精兵;在出镇领兵的王铎交付给他之后,基本都令此辈自行找地就食好了。虽然由此不免一度闹的是地方民情鼎沸而怨声载道,但也让他所掌管的观察使钱袋子,大大的减少了可能的出血和花销,就此左手转右手的落袋为安;而且,就算是有人告到他的恩主兼保举人,守司徒、侍中、江陵尹、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又封晋国公的王铎那儿,也被一句“不识大体”或是“视大局为重”给顶了回来。
  于是,贿买逃籍入军中而寻求免灾避祸者益众,却又让他手下的一众幕府僚属重任好好的发了一笔大财;许多跟着他白身上任的人,甚至就此在当地买宅置业,而成为新出炉的庄主、田翁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