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746

  一名胡子斑白的粗豪将领当先大声道“不过,却是不能在让那和尚继续这么下去了。”
  “他做得这些举措,都是变相强大枝干的手段……对我们这些分属军伍却是毫无多少益处……甚至是有所害处的”“再这么宽纵下去,个个精壮都向往本阵去投,别说例行的吃饷都不好吃了,只怕义军之中就再无我等谋取身家的立足之地了。”
  “总管啊,兄弟们就指望这点利头了;我等吃些苦无妨,但是手下人心不能散啊,散了就彻底完球了。”
  等他们七嘴八舌的说完了一大堆,就听到外间再度传报:“三江副领同粮料判官虚渊玄,携事物求见。”
  当场气氛顿时冷了下来,而陷入了某种面色喝表情各异的死寂当中去。
  ……
  与此同时,二门牌楼左侧用来留客待见的偏厅里,看着堂下堆着十几个血迹方才凝固的人头,而主动上门来拜访兼做事后陈情的周淮安,心里也很有些无奈和叹气啊。
  一方面是街头盯梢时的无疑追查,居然会追索到与义军内部个别势力勾结很深,甚至为其变相提供方便和掩护的方向去;另一方面,没有意料仅仅一个封锁和突袭四时馆的随机行动,到还能误中副车的牵扯出义军内部的其他弊情和是非来。居然有人以四时馆为掩护和藏身之所,进行倒卖大宗军资和义军关键情要,还留下往来的账簿等证据;而在被惊动不顾一切逃亡突走的过程当中,居然连同仓促之下没烧掉多少的账本一起人赃俱获了。
  这个“我爱一条柴”阿不,“是山东一条葛”的葛从周,作为未来时代风云人物的潜在气运,果然不是自己可言轻易承受和饱揽得住的。光是让他独自负责行事一次,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和是非来了。
  作为一个山头的老大,能够给自己超格发挥的手下兜底和善后,那是必然要有的基本素养和本事啊;这一刻他有些怀念王蟠还在任上的时候了。起码多数时候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只要获得他的认可就行,完全不用怎么顾虑别人的脸色和心情。
  只是他一等就等了大半天时间,一直等到了天黑都是了无音讯,茶水喝光了几壶,厕所都上了好几次;堆起来的人头血迹都开始干枯,而招引了蚊蝇纷纷堆聚其上之后,才有一名面无表情的将校出来说了句:“总管有言,此兹事体大不便多言,当请黄王亲自示下方可。”
  在一片昏色浓重当中回到家里之后,却发现自己面色凝重的的副手林言也等在其间,就像是掐着自己的步奏,而就在自己回来的前一脚抵达的一般,就面就急切的脱口道。
  “老虚,你这番麻和是非烦大了。”
  再次送走他之后,时间已经是华灯初上而月近中天的亥时。独自坐在想要一个人静一静的周淮安,也不由有些失望和失落,又有些如释重负的寻了一口气;既然是大将军府直接来人示意让他就此到此为止,那就意味着很可能有“黄门八子”在内的高层核心成员,也牵扯甚至参与在了其中,而需要反应迅速的予以包庇周全。这张在义军内部罗织起来的大王,显然不是他一个加入时间总共还没有几个月,缺少根基和人望的新进所能撬动和挑战的。
  另一方面,则代表着自己身边同样有大将军府里某些人的眼线,才会如此块的联动道上层,而说动了黄巢本身的权力和威势,将其给压制了下来。因此,就连自己手中掌握的人犯和证据的大致情形,都将被连夜完整的收上去另做处分了。
  虽然明白水至清无鱼、做人留一线的道理,但是还是不免对黄巢在内的义军上下,进一步降低了信心和评价;果然就算最后能够打进长安城,却还是不免传统农民起义军的历史局限性,以及只看得到眼前、得过且过的随性短视心理。
  要知道自己可是一心为这支军队固本培元而壮大根基,但是却架不住上层核心之中有人习惯性的挖墙脚,拆台成自然;还不用付出代价甚至是明面上象征性的惩罚。这自然就会教人心寒和横生隔阂起来。
  或者说是自己对他们寄希望太高,以至于有些理由当然的用后世司空见惯的套路,去带入他们这些起来造反大多数只是为了最深荣华富贵的义军上层;所以当自己真正想要记者大师做点什么,而稍微触动到他们切身之后,就自然而然的会遇到引而不发的瓶颈,以及来自体制内传统惯性和既得利益层面的反扑了。
  也许,或者说,自己应该早做好打算,想办法留在这岭南之地才对呢。后世五代诸国之一的钱缪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和模范。最起码,自己可以比那个国主喜欢找朝臣妻女,当庭玩群P看人兽表演的奇葩政权——南汉,玩的更利索才对。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这可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曾经赫赫天威海内夷伏的大唐,在诸多号称中兴的君臣最后努力下,勉强维持不坠的权威和体面,即将崩解离析于乱世泵灭的无限黑暗之中;而这也是无数的英雄豪杰蜂拥和群起于天下逐鹿这个大舞台,而你唱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番交替于跌宕起伏风云际会的大时代。
  来自朝堂或是藩镇的刺客和死士横行于天下,就算是宰相也无法幸免于难混沌之时,还是秦汉以降游侠时代的最后辉煌与挣扎,酿造出了《唐传奇》之类的时代绝唱。
  而大多数外族还依旧蛰伏在昔日煌煌大唐的余泽和回光返照之中,而战战兢兢的继续扮演着守户犬和忠臣义士的角色。
  此时此刻,大名鼎鼎别号“李鸦儿”的后唐太祖李克用,还在阴山下的城傍——沙陀部落里做他的酋长之子,并且即将迎来人生当中第一场几乎失去一切的重大挫败;而另一位他毕生的老对手,贫户无赖少年出身后梁太祖朱温,则还在黄巢麾下泯然与众的扮演着,一名并不算如何起眼的部将角色呢。
  而另一个扰乱和祸害了大半个天下,一手缔造了蔡州系这个旷日持久的反乱集团和繁镇割据典型,而令人闻风丧胆的食人魔——秦宗权,还只是一个区区州下的牙将而已。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人物,都在蛰伏和隐没在草莽与市井之间;也只有当黄巢起义的大军攻破了长安,而将摇摇欲坠的大唐所勉力维持下来的最后一点遮羞布,也给践踏在尘埃玉泥泞中之后,才会迎来这些历史人物的破茧重生或是平地起风雷的一系列转机和连锁反应。
  这正所谓是一个“英雄未出世,竖子先成名”的时代风潮前奏预热和过渡时期;但是我能做什么呢依旧什么都做不了,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过微博了;就算能够知道历史基本进程和大致结果,也能记得一些印象中教科书上的相关事件,但不代表就能因此转化成为了改善自身境遇,乃至撬动时代风云变化的起点了。
  因为,当初他既没有足够的个人威望和号召力,来介入到一些牵涉历史走向关键节点;也没有合适的对象来发挥语言和见识上的影响力,以获得可以借助的资源和人力;更不用说在自身这点比多数个体稍微强壮有限的武力水准,想要在无数炮灰构成的人海战术当中,九死一生的获得出头机会就更加渺茫和微薄了。
  因此就只能把这个和尚的身份给继续下去,而用装神弄鬼之道作为短期晋身和谋取资源的捷径。现在显然又将要到了,某个面临选择的关键性关口了。
  因此,他作为新兴的一个山头既要足够给力道,可以杜绝那些觊觎心思和恶意侵扎,又不能有太大的要害和关键地位,以免到时候在黄巢起义军这条注定要翻的破船上纠缠过深而难以摆脱得了。……
  而在夜色迷蒙下大将军府灯火璀璨的大堂之中,一场临时召集的高层会见也刚刚散去,而各自带着部属消失在夜色之中。
  “俺莫非是做错了,似乎总觉得心有所憾啊。”
  黄巢也在对着自己另一位更早追随在侧,而策划了好几次对黄氏族人解救,也数度献计度过危机的谋士张俊儒道。
  “这是军中的群情所向啊。”
  张俊儒却是不以为意的为之开解道。
  “刚刚过一轮整肃,各军之中实在当不得更多的动荡和变难了。”
  “黄王本部的威势和名声,更不能因此旁枝末节而有所堕……更令人乘机挑惹出是非来。”
  “好容易才籍故让诸位军主同誓合力北上,千万不要在生出多余的差池来了。”
  “故尔,只消黄王不做明示,哪怕是稍有所贬斥也好,亦是对那和尚的爱护和周全之意啊。”
  “不然就做实了那籍故剪除……的无端毁言了。”
  当然了,虽然张俊儒口中所说的都是立场客观的中允之言,但是相比身份超然的杨师古,他还是与黄巢当初赖以起家的“黄门八子“之中几位,有着不错的关系和私下渊源呢。
  “可惜老杨还在生闷气闭门中呢。”
  黄巢摇了摇头道“不让让他去私下说解分明也好啊。”
  他又叹了口气。
  “就让过些时日消了气头,再做分晓吧……”
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谲2
  来自大将军府的处置决定,不出意外的下来了。以“行事苛急,所用非宜”“惊扰甚重,生衅友军”等等名头受到了严重的斥责,罚夺绢五百,钱十万,又另出了一大笔财货以补偿友军伤损。
  由此,虽然周淮安的粮料判官职衔和待遇基本不变,但职责改为出巡地方屯田事务,属于义军当中众所嫌弃居多的,比较辛苦又繁琐的典型吃力不讨好事务;也形同变相的流放和贬斥出广州城。
  除此之外,刚抵广府的那一营兵马遣回原驻留地,除扈从外广州城内不得再留驻多余人手;他所分管和过问的那些杂七杂八职事,除了暂时找不到人接手的海贸和讲习所之外,也被相继卸除了去移交给他人,且做是相应的补偿和交代云云。
  其实对他而言,这些职事当中最在乎也最关注、最有价值的所在,也就是用来暗中渐渐输出价值观和理念,兼带扩大自己那套理论和影响力的讲习所了,至于其他的东西倒也并不是无可取代或是割舍不得的;就算是他暂时继续遥领的海贸那几条线,其实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在继续的问题。
  至于在其他方面所能得到的东西,更多是作为他摸石头过河式的练手试行的实验田而已,消耗和动用的都是义军控制下的资源和人力;真正的根基还得落在义军被清理干净,而一张白纸好作画的潮州和循州那边。
  因此在他留在广府其间,也没少假公济私的给潮阳那边,时不时送回去一些收罗来的技术和工匠,以及应用上一些在广州已经初见成效的经验和手段,改良后的制度和模式等等。比如在当地推行到户的养鸭和兔子项目,已经初见成效而有了第一批出笼,而让当地义军多了一批肉食和蛋类的副食来源。
  不过令他比较意外的是,在这些临时头衔和职分底下还是有一些人手,主要是这些临时部属当中没什么家室的年轻人居多,主动提出愿意跟随他一起外出另谋他路;得到消息而聚集过来的林林总总大约有五六十人。用他们的理由说也是千奇百怪的。
  无非就是他手下才干出点滋味来又没了盼头,或又是生怕没了周淮安做靠山而遭到排斥和算账,也有说想要跟着虚判官才能增长眼界和见识之类的云云。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有了一批初步被自己理念打动的追随者了。在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故作风格和高尚了,而寒了这些信教式追随者的心思了。
  除了少数因为测量、术算和财计上的专长可派上现成用场,而被留在身边继续协助下手之外;其他人都被他派人安排到潮循方面的地盘里去。虽然其中未必没有其他势力的眼线,或是别人派来的三心二意别有图谋之辈,但是到了自己的地盘上,也就由不得他们心想事成了。
  他还记得唯而两个来驿亭外送自己的曹师雄和副手林言,各自饱含无奈的复杂神情和话语。
  无非就是:老虚/和尚你这次事情闹的是在太大了,了求情和缓颊的余地都不好伸张了;但也不要太过放在心上,以找你才具和能耐,日后大将军府和黄王还少不得有重新启用和借重的地方云云……
  不过,重新修订了目标和方向的周淮安已经看得开了。反而回过头来安慰一番,自认为闯下了祸事而有些郁郁不乐的葛从周,兼带为他被手下其他隐隐孤立的气氛且作开解和辩说。自然又收获了一番关于的“气度非凡而包容大量”“既有担待又爱护部属”诸如此类,不同程度的好感度蹭蹭上升。
  当然了用他的话说,就是用几个不要紧的头衔换到一个,办事得力干练而不畏强权,敢于坚持职守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部下,可是大大赚到了的好事才对;结果手下那几个人不知道是误会了什么一般的,又是鬼哭狼嚎一般的一阵纷纷表忠心起来。
  而对于周淮安而言他也有自己的考量。有时候忍一时未必会风平浪静,因为占据上风的对方很可能会得寸进尺,继续步步蚕食下来;但是退一步流出足够的空间和利益作为缓冲之后,却是未必没有可能获得更旷达的海阔天空,乃至卷土重来的机会。
  反正他就不相信,这些没有接受过十二年制的基础教育和现代社会大集体观念熏陶的古人,还能把这些跨时代出现的新事物给玩出花来。就算是玩脱了玩坏了,到了真正难以挽回和不久的那一步,大多数人也只会在巨大的反差之年,开始怀念他这个创始人的好处。
  虽然有些东西未能尽全功或是前功尽弃的倾向,固然是让人有些遗憾和失落;但这也算是历史螺旋式前进的一个必然规律。反正有这些先例在前,日后重整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就没有那么容易在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反复了。乃至在避免和摆脱麻烦的从众心里之下,避免了许多后续折腾和内耗的因由。
  这时,一声轻吟宛然的“叮咛”声,再度把他的注意力从飘远的反思,重新拉回到轻驰震震行进的马车之中;却是他手中正在把玩着青萝那曳裙下纤细的脚踝,欣赏她强忍着咬着唇儿的涨红面庞,一不小心失神之下又用力了些把她捏痛了。
  虽然新进的小侍儿青萝乃是学过歌舞的出身,但她的纤足摆弄在手中的感触也是骨肉匀成而洁莹肉致,除了一些足趾跟腱的纹理上难以辨出的磨光之外,其实没有什么明显的茧子和硬处;简直很有些前代老司机杜牧同学,关于“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的诗词意境,而让人捏揉的很舒服;只可惜这个时代只有罗袜没有丝袜,不然长短套着里里外外的摩挲下来就更有感觉了,还可以放到微信、微博上暴击那些单身狗,获得“来跪舔”“把玩年”之类的留言。
  当然了,等到了晚上这对妙处的用途就更加丰富多样了;且不用说什么腿玩年什么的哏,光是用作捧如杯盏,团若鸡心,蜷似管吸,或是敛如花苞……就可以让人意趣盎然的把弄出好多种姿态和花样了。简直让在旁暖被窝的小挂件,看得是叹为观止而大开眼界。
  “我也可以。”
  因此,在一边的小挂件菖蒲,也再次发出了某种蚊呐一般的声线。
  “你呀不行,还要多吃多睡多饮木瓜,多长出点肉来再说呢。”
  周淮安只是信手摸摸她脑袋道,然后手上不由一痛却又习惯性的被咬了。好吧,他对此早已轻车熟路的另手在小菖蒲身上敏感处挠了几下,这才痒得赶紧松脱开来又被他顺势按在了膝盖上,对着瘦巴巴的臀儿就是一阵“啪啪啪啪”。
  然后,周淮安却是转过脸去对着那个怀里抱着熊狼狗,而在脸上差不多写着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挤过来对小挂件以身相代的骷髅精,用“你想都别想”的眼神狠狠瞪了一眼。
  ……
  与此同时,广州城中最大的酒家之一,一群人正在就家里举杯相贺,“什么鬼和尚,什么修罗僧……什么通晓三教九流的本事”“还不是被咋们给合力使个意思,就要乖乖滚出这大好的繁花之城了。”
  “黄王虽然号称天补平均,但也知道亲疏远近的,好歹事到临头也是晓得咋们老兄弟才是靠得住的。”
  “可不比那些巧言令色,以方技手段幸进之辈……也就狗仗人势得以猖狂一时而已”“可不是,俺的兄弟们已经不忿那贼和尚许久了,他蹿说军府定下的那些都是什么破规矩啊……这又不准做,哪有不得行的,到处都要束手束脚的。”
  “已经有好些弟兄犯在上头吃苦受罚了,哪有当初的恣意和随性做事,想干嘛就干啥来的快哉啊。”
  “就是就是,亏尚总管还有看重之意,回头就给了那么一个大难看的。”
  待到他们各自喝的酩酊大醉而摇摇晃晃的在扈从搀扶下兴尽而归;作为召集这场私下会宴的东主张全义,也才缓步来到了这座酒家的另一头雅阁小间之中。
  “真是谢过先生了。”
  他亦是相当恭敬对其中一名独酌的文士拜谢道“多亏你之前的那番主意,不然还没有这么好的效用呢。这些日子,让他这么一个新进之辈出尽了风头,也该吃些教训,长长记性了。”
  “咱们几个老兄弟可都盯着这些利好的营生眼馋多日了,只是一时不知晓该如何接手而已……现在也该好好计较一番,把那些留下的人手给再用起来就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74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