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校对)第10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4/1157

  对此,坐镇后方掌握经济运作的谜样生物的态度是“且观其行、善用其能”,只要他们能够保证公平买卖,遵纪守法和照章纳税,姑且可以吸收一部分计划外的经济力量作为有益的补充。
  相比几乎是从无到有一点点经起来如铁桶一般的淮北之地,这些新拓展的地方可谓是鱼龙混杂更加错综复杂的多;
  既有淮镇的荣军农场和安置军田,亦有武装屯垦团集体农庄和编管屯庄;更有陆续回归的当地百姓,登记造册后继续保留下来的乡社村邑,居住在城邑中领民有产者;乃至投靠了淮镇的前藩家成员和臣属,所转变而来的中小地主阶层,或又是有条件保留了部分权益的诸侯小姓等等诸如此类的。
  就算是作为占领军和统治者的淮镇政权,也暂时只能借助安东大都督府的招牌和名义,掌握整体上的大方向和主要的重点领域,而继续维持类似淮镇早期的三区制,来分别进行日常的管控和治理。
  因此,有条件的让他们获得一些便利和优势,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了。只要当地的经济命脉和刑名上裁决权,依旧掌握在淮镇派出的管理人员手中,再加上驻军存在的武力威慑和对水陆要冲的控制,对方很难有什么机会翻出什么大浪来的。
  当然了,如果他们按捺不住想要越界做点别的什么的,比如玩一玩什么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或又是屯积居奇炒作哄抬物价什么的投机倒把手段,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采取必要措施和手段来治服了;
  按照后方的幕僚团体,附带拿出来比较没有下限的暗示和建议,甚至在有需要的时候,比如普遍的灾荒之际或是大规模的供给困难时期,还可以稍加怂恿和放纵此辈以吸引民情愤怨,再在适当时机和关头推出来借人头一用,作为替罪羊和收聚人心的手段,这就是身为上位者厚黑学的一部分而已。
  ……
  扶桑,东国,姬泽城下的营寨,几乎被淹没在各家联军的轮番狂攻当中,已经是摇摇欲坠了,但是他们所苦苦坚持浴血奋战之下的城中后援,却是始终没有到来半个。
  而在内城居城最为宏伟的大天守阁内,华美雕饰的甬道和回廊之间,已经被渲染上了浓重烟火与血色的气息,各种奴婢、侍女和卫士构成横七竖八的尸体,一直沿着这些华美的厅堂和房室,铺陈向了大天守阁的上层建筑。
  在那里,作为最后一批死忠于当代藩主的刀卫和剑侍,仍旧在顽强而坚决的抵抗者,让这些袭击者的尸体不断的从建筑高层的空隙里,如同稀疏雨点一般的跌落下来。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么……”
  垂髻灰白面容不惑,却风韵犹存的当代女藩主,也在用沙哑的声音痛心疾首斥责着,发起内乱的领头人。
  “你真是疯癫到了丧心病狂了么……”
  “这是要将姬路藩上下都拉进绝境么……”
  当然了,她更多是悔恨和痛心,因为发起叛乱得是她赋予重任的晚辈血亲,也是她曾经相伴身边保持了不伦关系的秘密情人。更是因为她力排众议的信任,而当待了最关键的居城守卫副总领。
  然而现在却成了串联了相当守卫力量和男性臣属,与自己刀兵相向的叛党之首。
  “我可没有疯……”
  顶盔掼甲的叛乱头领其实是一名外貌谐骏的英武青年,只是他面孔稍有些扭曲和狰狞的,当场反唇相讥道。
  “想要将大家都拉近绝境,其实是你这个老女人才对……”
  “就算你是我的姨母,又给了我前程又怎么么样……”
  “一想到被留在你身边的日日夜夜,我就恶心的想吐出来……”
  他转身向着自己的同党喝声道。
  “你们还想世世代代的被一群女人骑在头上么……”
  “还想让自己的孩子,轻易被人夺走而无能为力么……”
  “难道你们就不想自己做管领、守护、代官和地头……”
  “为什么要在重要事务上,都得听这些女人的主张……”
  “凭什么本家的核心机要,只有女人做才能知道……”
  “本家号称为雍国公主守邑了数百年,也该到了求变求新的时候……”
  “现在连北唐朝廷都已经没了,难道你们还要抱着老规矩和传统,去为之殉死么……”
  “唯有,抢在城外还没有被攻破之前,主动把她们人头交出去……”
  “我们的身家就能得以保全了……”
  “朝廷已经给了我空白的赦免状……只要大伙儿把名字填上去就好了……”
  “就算是姬路藩没有了,新当主还是需要本地出身的代官和地头,才能治理得了地方的……”
  半天之后,他也只能灰头土脸的从被浓烟和烈焰所笼罩的大天守阁里,狼狈不堪的撤退出来。
  这个老女人居然放火自焚了,而他处心积虑想要寻找和获得的东西,除了一些堆聚的钱帛财货之外,却与他们在这居城中搜括和发现的相去甚远。
  比如,姬路家作为一个仅有二十万石高的中等藩家,始终能够在百年纷争当中置身事外,不但从扶桑本土左右逢源的生聚力量,还能够供养好几只往来于诸洋之间的贸易船队,以及诸多在海外经营的产业及其相关的账簿名册,诸如此类的核心机密和关键内情。
  而且姬路家不仅从当地招募人手充为己用,还大量从海外各种渠道购置和收养了大批孤儿,其中大多数人的下落和去向,同样也不是他这个姬泽城的守备官所可以掌握的内情。
  现在,这一切都似乎随着焚烧城一只巨大火炬的大天守阁,而变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了。
  事实上远在另一个地方,当乱哄哄的联军其他几路偏师,冲入半岛南端的数处海港当中开始大肆寇掠之时,却发现其中空空荡荡的除了一些近海渔船外,并没有任何驻泊船队和水军的踪迹。
  而根据逼问当地居民的口述,这些海上的存在却是在姬路藩遇到危机的好几天前,就已经相继离开了。
第1128章
浪奔(三)
  走出铁岭的丘陵地带,而再次进入辽河流域之后之后,发现辽地的局面已经是大为改观而很有些日新月异的味道。
  当地委派的代官和吏员绝大多数都已经到位,农耕生产也看起来走入正轨了,在一片田园牧歌般的日常情境下,已经几乎看不到长满荒草的田地和废弃无人的村邑了;
  因此,辽河两岸这些饱经战患和动乱的地方,随着各色商旅往来而水上船幅不断,总算是恢复了一些,昔日人口稠密富庶地区的些许气象和氛围。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淮镇所抽调过来的大量官吏和办事人员,得以迅速填充和取代了原本世臣、代官体系的基础上。
  淮地的官吏提拔体系和基础当中,一直有两个重要的体系和出身,被视为仕官选任的捷径和优先,一个是用来推广和普及基础教育的学管系,一个就是负责宣贯农业新技术和进行生产试验的农官系;
  当然了,就算是被当做捷径和优先之选,却也少不了出入田间地头饱受风吹日晒雨淋的身体实践,或又是不辞劳苦的奔走巡游在各地,切身履行那教书育人之责;经过足够时间的实践磨砺修习和兢兢业业的考绩日常,才可以比别人优先一步获得再次选任进修,和外防伪官吏的机会。
  博罗会在辽东城里潜伏的最后一个秘密据点和相关人员被起获出来,这段时间的突击大搜捕总算是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而暗中的清洗工作则还会再持续上一段时间。
  然后,秦长脚的肃反会就转入了另一项工作当中;就是在淮镇的直接控制范围内,开展新一轮的“反浪费、怠工和其他破坏生产活动”的专项运动,为此,他甚至可以破格从当地招募外围的眼线和合作者,来充实自己的力量。
  治理一个地方不仅要有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和安民保境的实力,也要有一些对付见不得光存在的阴私晦暗的辅助手段。
  想到这里,我再次将注意力转回到身边,随着再次被湿腻腻的液体弄脏的驼毛地毯,如泣如诉的喘息和宛然吟叹声。
  “你现在只是我的一件用品……”
  我对着满脸潮红而有些失神的女人道。
  “所以,就努力扮演好用品和工具的角色吧。”
  她刚刚对我充分展示了最隐秘部位,如何用手指和毛笔等其他辅助道具,自娱自乐的进行揉道和其他方面的自渎,达到顶点而潮涌如泉的羞耻一面,来为我权作日常的助兴手段和日常调教一二。
  虽然她已经二十七八,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早过了出阁乃至嫁人生子的年岁,但是因为保养得当且有专门训练,看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而且身体的使用程度也不多,还是相当的鲜嫩泛活的。
  至少在这段时间的日常当中,给我提供了不少别样的乐趣和消乏宣泄的渠道。
  不由让我很有些好奇,为什么在博罗会这个掌握了许多资源、产业和讯息的北地幕后组织里,会有这么一批女性在当权呢。
  要知道,我所接触和知晓的几个人里,她们都代表博罗会在不同方向上的经营,和地域为基础的主要势力派系之一;
  比如作为肉玩具一号的阿秋(辜念秋),是出身自新罗藩以后百济国为名和扶持对象的派系;玩具二号的阿琪,则是以辽东未长期经营和渗透基本盘活动的派系;至于新留在我身边充当某种意义上人质和道具的这位粟姬,则是属于北盟体系内的重要成员。
  难道集齐了博罗会所属各派系的女性高层之后,还能召唤出神龙来许愿,或是干脆合体变身成更高层次的特殊收藏品么。
  想到这里,我再次丢过去一根玉柄圆头的牦尾短鞭。
  “接下来用这个好了。”
  “在裙子下夹紧别丢了……”
  “军上。”
  这时车外的虞侯长薛徽言通报声,也恰如其时的响起来。
  “郊迎的队伍就快到了……”
  却是从郊迎出三十里的现任安东大都督罗思谨,带着一众新旧文武,正在前方等着我呢。
  然后我在三枚的帮助下换上,平时已经不怎么穿戴而只剩下礼仪用途的黑光铠,就这么下车换马,骑上同样连身披挂彩色织绣罩袍,而头系璎珞尾挂彩色丝涤的红老虎十六世,打起全副枪戟斧钺剑锤的仪仗和行头,在一群具装甲骑的亲直卫士开道和簇拥下,向前缓缓策马行去。
  片刻之后就遇上了正在吹吹打打不停,远远就可以听见声乐喧天的迎接人群;一片平日不多见朱碧青蓝袍服当中,朱红垂罗的苫盖之下。
  身穿浅紫交绫飞黄纹都督服的罗思谨,满脸红光而笑容可掬的紧步迎上前,却又被我下马快步一把握住,口称“大兄”云云的谦让客套了几句,这才一起在变奏城鼓乐喧声之中,携手并肩乘上四乘白牛拉的官车,浩浩荡荡的引还回城而去。
  远处炸响的焰光,就像是在夜里升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小太阳,然后有迸碎变成无数的繁星点点,在漆黑的夜幕当中不停的稍闪即逝。
  正所谓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辽东城里难得开放了宵禁,又在街头公开提供免费的饮食,令班师归来的将士与城中市民百姓一起,共做那提灯游街欢畅作乐的庆胜祝捷之举。
  据说城中一些获得比较久的老人,已经禁不住热泪盈眶了,说是已经多少年没有见过这种气象和盛况了。
  而在大都督府的厅堂里和前庭的广场上,已经布满了长条的酒席和座次了,上空全部挂起了彩绸和金铜带枝的灯盏,四面围上了细绫缎花的帷幕,出自城中各家门第和中小姓藩家,代官和世臣之家的年轻侍女们,成群的聚集和等候在廊下,翘首以盼这今天夜宴的正主儿。
  沐浴焚香之后换上宽松新衣袍的我却也是感慨良深,上一次在这里接受入菜场面招待的时候,我还是安东大罗氏请来的客军代表兼远宗的叙亲,现在却是已经反客为主成为了宴会的主办者了。
  透过预设好的象牙玉扇屏风间隙,可以看到一片嘈杂的厅堂里,大多数位置就已经坐满了人,而在相互三五成群的轻声交声攀谈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4/11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