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亏成麻瓜了(校对)第1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8/1513

《郭嘉宝藏》是华视的节目。
  但是猫厂也有投资,M站用投资的方式,拿到了第一季的网络播放权。
  双方也算是合作关系。
  这个合作是林冬顺手批的,他当时还以为文化类节目没有娱乐类节目赚钱呢。
  观看门槛高,看得人少。
  但是他最近因为《郭嘉宝藏》对这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
  才意识到自己有点想当然了。
  确实,每当谈起文化类综艺,大家总会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这类节目只有文化水平较高、阅历丰富的“中年人”最为关注。
  但事实证明,不少95后甚至更年轻的观众正是近年来崛起的文化类综艺的主流观众。
  某大型网站在对《我在故宫修文物》《见字如面》《朗读者》《晓说》等一系列人文类综艺节目受众群体的调查时发现,95后观众居然超过三成。
  这说明,社会的主流观念在发生改变。
  脑残粉没那么多了。
  不过,文化类节目的变现能力还是比不上娱乐类节目。
  主打娱乐的《跑男》《华夏好声音》等节目开播即有数亿元华夏币的赞助,而《朗读者》第一季苦寻一年才找到一家赞助商,《见字如面》《一本好书》也没好到哪里去。
  文化节目招商难主要因为收视率低和植入困难,除与节目气质对应吻合的商家外,快销品等广告商家对此并不青睐。
  所以,即便是这玩意也不可能亏钱,林冬还是会继续要求负责综艺这一块的张锦程转型。
《郭嘉宝藏》的赞助商是水井坊。
  这酒好不好喝林冬也不清楚,他这辈子几乎不可能喝酒。
  所以他也不太可能在节目中为赞助商爸爸出多少力。
  “这个节目适合找雷大头,”林冬帮着雷大头争取了一下,说道:“他特别的能喝,人家那才是真正的东北银。”
  “一定一定,下期一定请他。”丁蕾很认真的承诺。
  雷大头现在其实也挺火的,早就已经不再是那个我尼玛的时候。
  2016年,他领衔主演谍战剧《和平饭店》口碑炸裂。
  后面一年五六部作品,实打实的娱乐圈劳模。
  他和林冬一起参演过《心花路放》,林冬演那个“你别以为我不敢打你啊”的葬爱家族小绿帽,他就演那个我尼玛。
  那部电影不算口碑爆炸,也不算票房顶天。
  但是配角却是一大看点,统计下来的话,林冬、雷大头、沈多余、周冬瑶等等,在娱乐圈都咖位很大。
  雷大头还出演过猫厂出品的《锦衣卫2》,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孤城》他也跑去客串了一把。
  但林冬推荐他,绝对不是因为他出演了自家的作品。
  雷大头请他吃过饭,两次!
  这个很重要。
  人不能忘恩,尤其是一饭之恩。
  节目内容挺多,但林冬是拥有影帝实力的年青一代演技翘楚,所以这些对他来说根本没什么难度。
  唯一比较费时间的就是一次外景拍摄。
  这个可以放在后面去拍。
  “我要守护的锅宝是什么?”林冬好奇的问。
  他对古董没什么研究。
  其他的老板,就比如中友传媒的王华森,哦不对,应该说中友传媒的前老板,人家就非常的喜欢收集古董。
  在中友传媒的金融故事里头,卖古董养公司都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有些企业家是因为没有太高文化水平,收藏文物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品位和境界得到了提升。
  也有的是把古董当成了一种投资手段。
  咱们的和大人,可能是演电影演出感觉了,他酷爱古董瓷器。
  房龙不仅拍过关于古董的《十二生肖》,他自己的藏品也非常丰富,藏品包括徐悲鸿的画、价值200多万元的马鞍这样的珍品。
  林冬对这些毫无兴趣。
  他唯一一件能够和藏品沾边的,大概就是顺手买回去的关二哥神龛。
  不少去过他办公室的人,都赞他这个藏品珍贵。
  说应该是宋金时期的上品。
  宋代的人也拜关二爷?
  关二爷不是《三锅演义》之后才出名的吗?
  其实,林冬不知道的是,拜关二爷,隋唐就有。
  不过,关公崇拜在隋唐时期并不像后来那么流行。其地位也颇低下,只能算地方信仰。
  直至宋代,佛教毗沙门战神的地位被关羽取代,关公崇拜才开始在北方扩散。
  尤其是南宋以后,关羽的社会影响力在士大夫的包装下得到了飞跃性提升。
  宋朝为金锅所败,损失了北方的大片疆土。
  金锅占据中原后,以正统自居,并不认为“正统”在南宋一边。
  南宋在心理上和蜀汉同病相怜,都认为“正统”在自己一边。
  外加关羽的举止在《三锅志》记载中具有浓烈的“安汉兴刘”意味。
  致使南宋文人出于政治需要,开始大力扶植关公崇拜。
  南宋“尊刘贬曹”的正统史观,对后世衍生的民间传说以及《三锅演义》的成书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把关公的地位抬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元明清三朝,由于奉南宋理学为锅学,也顺便接受了这种史观。
  从宋代到清代,关羽的封位越来越高,封号也越来越长。清光绪年间,关羽的封号已长达26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锅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连宫内都供有关羽的神龛。
  可惜,关二爷也是骗人的。
  林冬那边的关二爷已经很久没吃到香火和手办了。
  真要是有灵的话,应该非常后悔没帮巫师老爷达成心愿。
  “林冬老师,您要守护的这件锅宝,就是著名的《千里江山图》……”丁蕾充满期待的希望看到林冬震惊。
  奈何,林冬根本没那个艺术细胞。
  “我听说过《清明上河图》!”林冬很想问问,能不能换成这个稍微熟悉一点的锅宝。
  “呃……”这就比较尴尬了。
  “《清明上河图》实在太有名气了,差不多是个华夏人都知道,就连锅外也很有名气,而我们的节目呢,更希望能够起到知识普及的作用,所以才选择了《千里江山图》。”张锅起显然更加的老到。
  其实,《清明上河图》真的没法做。
  理由当然不是因为它太有名。
  也不是因为河图不愿意被上。
《清明上河图》恐怕是“赝品”最多的华夏古画。
  全球博物馆收藏了至少100幅民锅以前的《清明上河图》,民间收藏更是不计其数,每隔两年就有人跳出来说,真迹在他家大衣柜里,是爷爷的爷爷的……传下来的。
  这些总不能都是真迹吧!
  在这上百幅《清明上河图》中,有三幅名气最大,最具代表性。
  首先是首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卷《清明上河图》,长5米多,一般都称之为“首都本”。
  第二件是辽省博物馆的藏品,长13米半,可以称为“辽本”。
  最后一件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长11米半,简称“台北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8/1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