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624

“是吗?可是据我所知哈曼贝伊就有很多贝都因部下!”缅俞华冷声道:“这是在战场上我亲眼看到的!”
“不,不,不!那些贝都因人并非哈曼贝伊的部下,他们只是同盟者,哈曼贝伊和他们一起去劫掠,然后分享战利品。仅此而已,哈曼贝伊并没有权力指挥他们,如果那些贝都因人不想去的话,没人能强迫他们去!”说到这里,那个鹰钩鼻的贝都因人笑道:“你是兰芳社的军官吧?我是本。阿里部落的阿卜杜勒。侯赛因,很高兴认识你!”
“那天晚上我们打死了不少贝都因人,你不想为你的同胞报仇?”缅俞华惊讶的问道。
“他们又不是和我一个部落,怎么能算我的同胞?”阿卜杜勒。侯赛因笑道:“贝都因人整个旷野,我哪有那么多同胞?”
第七百章
雀鹰诗人
缅俞华沉默的看着对方伸出的右手,握了一下:“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你我之间就不算敌人了?”
“今晚肯定不是!”阿卜杜勒。侯赛因笑道:“我们吃了你的干酪和鱼,你也喝了我们的骆驼奶,但将来的事情就谁也不知道了。我们贝都因人是自由的,换句话说,我们可能在这一边,也可能在那一边!”
“你会不会觉得我们是外来的入侵者,因为这个而拿起武器来我们战斗?”缅俞华小心的问道。
“入侵者?”贝都因人笑了笑:“没有人能入侵沙漠,我的朋友,你看看外面的旷野,你能够在那儿站稳脚跟吗?那儿永远是属于我们贝都因人的!”
缅俞华想了想白天看到的那万里黄沙,沉默的点了点头,他现在终于明白阿卜杜勒。侯赛因的口中“贝都因人的自由”是什么意思了,从人类远古时候开始,从北非的撒哈拉到中东的旷野中,就生活着大量的游牧民族,他们依靠山羊绵羊、骆驼、马和牛生活,定居民族将其统称为贝都因人,沙漠成为了他们最坚固的盾牌,从亚述人到奥斯曼人,所有伟大的帝国都拿他们无可奈何,对于这些自由人来说,除了部落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值得效忠的对象。
“既然你们不会效忠任何人,那是否可以雇佣呢?”缅俞华小心的问道。
“当然,只要价格合适!”阿卜杜勒。侯赛因笑道:“我们可以确保你们的大军通过这片沙漠,甚至可以拿起武器,帮助你们!”
听到这个回答,缅俞华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他很清楚在埃及这个国家作战,贝都因人的向背在战争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是沙漠或者干旱地区,大军要通过这些干旱地区,贝都因人的支持,或者说默许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即便是通过,也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只是兰芳社作为一个外来者,始终找不到与贝都因人沟通的渠道,想不到今天在这座废弃的古堡搭上线了。
“那请问需要支付什么呢?钱?粮食?还是别的?”
“都可以,这个我们不挑!”阿卜杜勒。侯赛因笑道:“不过最好不是金币或者银币,我们贝都因人对这些兴趣不是太大,如果可以的话,武器就好了,比如你身上的看锁帷甲、刀、马背上的火绳枪我们都很喜欢!”
“你们要这些?这个恐怕我做不了主,必须请示上官,要不这样,如果你们有空的话,明天早上可以随我一同去苏伊士,在那儿你可以和我的上司商议!”
“上司!”阿卜杜勒。侯赛因笑了起来:“看看,这就是我宁可在沙漠里当贝都因人的原因。就按照你的建议来吧!”
苏伊士港。
在卫士的簇拥下,周可成走进会议室,里面地毯厚实,窗户镶嵌着彩色玻璃,椅子上放着柔软的羊毛垫子,长桌上摆放着椰枣、柑橘、橄榄和冒着热气的红葡萄酒,不过最让周可成满意的是桌面上摆放的沙盘,凭借过去的地理知识,周可成能看出这沙盘制作的已经非常精细了。
“儿子,看来你这些天在这里过得还不错!”周可成拿起葡萄酒杯,指了指桌上的沙盘。
“这大部分是藤吉郎先生的功劳!”中臣镰成笑道:“他在埃及这些年对当地的地理下了很深的功夫,而且苏伊士港也存有大量的地图!”
“那是自然,他当初来这里原本就是为了挖运河的!”周可成喝了一口热葡萄酒,暖意在胸口扩散开来,让人欣慰:“说说你的想法吧?”
“在您来之前,我原本准备撤退的!”中臣镰成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既然您来了,我想就要打一仗!”
“不错,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打过去,还是他们打过来!”周可成指了指沙盘:“两边中间隔着好大一片沙漠,谁先打过去都吃亏!”
“不,父亲!”中臣镰成笑道:“刚刚缅俞华回来了,还带回了一个贝都因人,据说他在贝都因人中的地位很高,是一位诗人!”
“诗人?那倒是要见一见了!”周可成笑道:“在沙漠中,刀剑有时候还不如舌头好用!请他进来吧!”
阿卜杜勒。侯赛因走进会议室,他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坐在当中的椅子上,穿着一件带着头巾的长袍,中年人身旁站着一位英俊的年轻人,右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警惕的看着自己。
“让我们节约一点时间吧!”周可成熟练的阿拉伯语让阿卜杜勒。侯赛因颇为惊讶:“你可以称我为殿下、大首领或者周大掌柜,都可以,随你的意;我应该怎么称呼你呢?”
“雀鹰,我的朋友都是这么称呼我的!”阿卜杜勒。侯赛因犹豫了一下,答道:“假如殿下您愿意这么称呼我,我会感到万分荣幸!”
“雀鹰?”周可成笑道:“这是个好名字,可以问问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自小我就是同伴中动作最快的一个,视力也最好,所以同伴都这么称呼我!”
“原来如此!”周可成笑道:“雀鹰先生,我的部下告诉我只要价码合适的话,您愿意站在我们一边。那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你有多少人马?第二、你要多少价钱?”
“殿下,我想您有一点误解!”贝都因人笑道:“我们贝都因人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人能够命令其他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所以我除了我自己之外,一无所有。”
“好吧!”周可成并没有着恼:“那我们先将第一个问题放在一边,我要付给你多少价钱,你才愿意为我效力呢?”
“殿下,您应该问,付给我多少,我将为您在部落间吟唱,说服,鼓动!”贝都因人笑道:“我的答案是,一百支火绳枪、一百套锁帷甲、还有一百把昨天晚上那位勇士所使用的钢刀。”
第七百零一章
悬诗
“雀鹰先生,你的意思是我要为了你的这条舌头付出一百个骑兵的装备?”周可成笑道:“这听起来有点过于昂贵了,你是否可以解释一下我能得到什么?”
“一个好名声!”贝都因人笑道:“好客、慷慨和忠诚,我敢说,在贝都因人当中,没有人比我更擅长这个!我会把这些武器分给每一个遇到的贝都因勇士,然后我会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殿下您送给我的,而我与您只有一面之缘!”
“我明白了!”周可成点了点头:“请原谅我,雀鹰先生,您的舌头是真正的无价之宝。镰成,你立刻去挑选装备,从马鞍到睡袋,都要最好的!雀鹰先生,请原谅我不能配齐马匹,因为我们远道而来,船舶上无法装太多马!”
“您不用向我道歉,我们贝都因人不会向朋友索取他没有的东西!”阿卜杜勒。侯赛因向周可成鞠了一躬:“而且我也没有撒谎,的确您是一位好客而又慷慨的人!”
事实证明阿卜杜勒。侯赛因没有撒谎,从他带着周可成的礼物离开后的第二天开始,就陆陆续续有贝都因人骑着马和骆驼赶往苏伊士,他们自称要为慷慨的周大首领服务,周可成下令送给每一个贝都因人一件长袍,如果有骆驼,每头骆驼再加五升棕榈油,然后将其按照部落编成若干支队,分配给自己的骑队和步兵联队,作为向导和后勤支队。他并不指望这些自由散漫的贝都因人在战场上能发挥什么作用,但他们拥有的大批驮畜和对沙漠地形的了解却是非常珍贵的,即便是妇女和孩子也没有浪费,周可成下令用木薯粉、大米发工资,雇佣贝都因的妇女们来烤制炊饼、磨麦子,装卸拆分货物等繁重的后勤工作。
“我不得不承认你真是个天才,真的!”杭。杜阿推开房门感叹道:“我不是说你在战场上多厉害,但你总是能够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家伙派上用场!”
“物尽其用而已,你也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周可成笑了笑:“现在我们有多少贝都因朋友了?”
“至少有两千人了,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我劝你尽快进攻,不然恐怕他们会把你的粮仓吃空!”
“那敢情好,吃了我的粮食,就是我的人!几块面饼一桶油就可以减少一个敌人,这个价钱再便宜不过了!”周可成笑道:“我记得来的时候我已经下令所有的船只压舱物都用油桶和粮食,我们一共有多少,军需官?”
“五万石大米,木薯粉四万石,小麦一万五千石,棕榈油一万四千桶!殿下!”站在一旁的军需官答道。
“看到没有!我们还很富有呢?沙漠里是养不活多少贝都因人的!”周可成轻轻的拍了两下手掌:“而且人家也不是吃白饭的,人家骑着马和骆驼,拿着武器,熟悉地形,可以当向导和前哨,又能运送军需,吃点粮食,拿点钱算什么呢?”
“你就不怕他们把你带进沙漠深处?活活渴死?”杭。杜阿问道。
“他们的女人和孩子还在我这里干活呢!”周可成笑道:“难道你觉得这些贝都因人愿意用自己孩子妻子的性命来换取奥斯曼人的胜利?这也未免太荒唐了吧?”
“好吧,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杭。杜阿点了点头:“那你准备等到什么时候?”
“士兵们和战马都恢复健康了吗?”周可成问道。
“嗯,能恢复的都已经恢复了,你知道,总有些人身体比较弱!”
“很好,那就从水兵中抽调补充队伍,有病的人留下来当守备部队!务必要保证满员!”周可成沉声道:“我的朋友,这一次一切都交给你了!”
“把一切都交给我吧!”杭。杜阿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第二天傍晚,大军开始向西南方向出发,一共包括十八个步兵联队、两千骑兵、二十头战象以及六个十二磅炮连和十二个六磅炮连(每个炮连有4门炮),随行有一万两千头骆驼,若干个贝都因人支队。为了避免白昼炙人的烈日,大军傍晚出发,夜间行军,黎明宿营,白昼休息。作为贝都因人最出色的诗人、骑士,也是沙漠中最出色的向导,“雀鹰”阿卜杜勒。侯赛因骑着一匹灰色的母马,和缅俞华并肩前行,在大军的最前面。
“一、二、三、四、五、六、七!”阿卜杜勒。侯赛因笑道:“这可是个好兆头呀!”
“好兆头?”缅俞华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七位骑士奔向荣耀,相信我,有朝一日诗人会让我们永垂不朽的!”
“是吗?你不就是诗人吗?”缅俞华笑道:“为什么还要有朝一日呢?还是说你并不会写诗,只是个骗子?”
阿卜杜勒。侯赛因笑了起来,他弯下腰从鞍囊里取出一把乌德琴来,他调整了一下琴弦,然后就曼声吟唱了起来:“让我们停下来哭泣,眼前黄沙漫漫无边;在戴胡里和豪迈里(戴胡里和豪迈里为地名),把亲人和遗舍怀念。这如泉的泪珠啊,虽把我的心怀宽解;那荒漠的疏疏浅迹,又怎能把恋人追怀?…”
缅俞华的阿拉伯语只能说一般,日常会话还凑合,听人吟唱那就力所不能及了,阿卜杜勒。侯赛因的这段吟唱他只能偶尔听出几个字眼来,但旋律之优美,情感之充沛却是能够听得出来的。同行的贝都因人更是听得如痴如醉。这时,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狼嚎,缅俞华下意识的右手按住刀柄,而阿卜杜勒。侯赛因却做了个制止的手势,高声吟唱道:“走过的谷地仿佛野驴空腹,荒无人烟,唯有狼在嚎叫,好像赌徒在同家人争辩。我对嚎叫的狼说:“咱们都是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你我都是到手就花,从不积攒,如今才会这样瘦弱;这样贫贱。…
第七百零二章
放荡王
缅俞华听到这里,不得不叹服道:“雀鹰,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诗人!”
“不,这首诗的作者不是我,是乌姆鲁勒?盖斯!”阿卜杜勒。侯赛因收起乌德琴,叹了口气:“他现在应该在火狱之中,作为魔鬼的宾客,接受招待吧!”
阿卜杜勒。侯赛因的话让缅俞华有点莫名其妙,原来乌姆鲁勒?盖斯乃是阿拉伯蒙昧时期(即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著名诗人,此人出身贵胄世家,前半生嗜酒吟诗,游乐嬉戏。其父将其逐出宫廷,他便和一群青年朋友四处寻欢作乐,无拘无束;后国内发生叛乱,其父被害。乌姆鲁勒?盖斯得知此事后,喟然长叹:“父王从小把我抛弃,却要我长大为他复仇!”他一改过去的游乐生活,一心为父报仇,后半生都在战争和危险中度过。这在他的作品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前半生的作品多半描述了他放荡的游乐生活,对恋人的思念爱慕;而后半生的作品风格大改,充满了悲愤忧郁,判若两人。此人才华横溢,作品中最著名的便是方才侯赛因吟唱的那首,位列悬诗之中。由于其中的内容与伊斯兰教颇多抵触之处,所以先知穆罕默德曾经这么评价他:乌姆鲁勒盖斯是众诗人的旗手,也是他们下火狱的领袖。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更是这么说过:悬诗的诗人没有一起比赛过,否则,胜者必定是放荡王。
“马有些累了,我们休息一会儿吧!”阿卜杜勒。侯赛因低声道。
“嗯!”缅俞华点了点头。于是众人下马,给马喂料,贝都因人取出椰枣和奶酪与众人分享,然后他们继续前行,直到东方的天空渐渐发红。阿卜杜勒。侯赛因低声道:“我们必须快一点,赶到前面那个绿洲,否则就会有可能失去坐骑!”
很快,风从西面吹来,热辣辣干燥的风,漫天沙砾。缅俞华赶忙拉起面纱,即使如此,他依旧能够感觉到砂砾拍打在脸上,隐隐作痛。随着太阳从地平线下爬起,缅俞华感觉到汗水从脸颊上滑落下来,尽管有长袍遮挡,他依旧觉得自己就要被蒸熟了,可举目四顾,没有一点绿洲的影子,他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怀疑:“侯赛因该不会在撒谎吧?”
“还有多远?”缅俞华低声问道。
阿卜杜勒。侯赛因没有回答,他看了看四周,突然伸出向天空指了指:“你看,那是什么?”
缅俞华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好不容易才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他用不太肯定的语气问道:“好像是只鹰?”
“应该说是鹞子!有这玩意,我们距离绿洲已经不会太远了!”
阿卜杜勒。侯赛因的回答让缅俞华的怀疑减弱了少许,很快他们又发现了一棵歪歪扭扭、满是疙瘩的树,树上的棘刺跟树叶一样多。这一次缅俞华不再怀疑了,他从那些当地商人口中知道,在沙漠中遇见它,就意味着离水不远了。
“该波!”缅俞华对一名部下道:“你做个标记,告诉大队,我们距离绿洲不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