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30(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10

  “那就好!”祖大寿肃容道:“你也知道东虏东西两路合围,大军云集,仅凭城内的守兵不足以解围,须得里应外合方能破围。你收拾一下,乘着东虏的营盘还没扎定,赶快去锦州求援!”说到这里,他从几案上拿起一封书信,旁边的随员赶忙将信接过,转递给阿桂。
  “这是给本将给孙督师的亲笔信,一定不能落到东虏手中!”
  “大人请放心,末将绝不会讲这封信落到鞑子手中!”
  “嗯,你要谁与你同行,只管挑选便是!”
  “大人,这等事人多反而麻烦,只需给小人两匹好马即可!还有,小人今夜二更出东门,出了贼子的包围圈然后折向西,还请大人在西门擂鼓吹号,做出出城突围的模样,让小人有机可乘!”
  “好!“祖大寿笑道:“有勇有谋,果然不愧是我们关宁军的健儿,来人,取酒来!”
  “是,大人!”随员取了酒来,祖大寿取了自己的酒杯,亲自倒了满满一杯,喝了一口,将剩下一半递给阿桂,笑道:“桂千总,不,桂都司,下次回来,本将军再与痛饮!”
  “多谢大人!“阿桂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双手将酒杯送还给祖大寿,又跪下磕了个头,方才退了出去。此时的他心情十分愉快,就好像一只脱出罗网的小鸟。
  后金大营,汗帐。
  已经是初更时分,但帐中仍旧等候通明,皇太极坐在书案前,正与一个心腹大臣对着地图筹划推算。
  “大汗,时候不早了,今日便到这里,您先休息吧!”一个身材魁梧汉子恭声道,虽然他已经剃了头发,但看形貌举止,却分明是一个汉人儒生。
  “范先生!”皇太极笑了笑:“这城西南角的五处墩台尚未取下,是以武力强攻还是以怀柔劝服,议定了再休息也不迟!”
  “大汗!”范文程微微一笑,一边用手指指着地图一边解说道:“兔耳朵屯守将姓曲,他有个侄儿两年前因为犯了军律逃到大金这边来了,正在微臣手下,让此人前去劝说,当有七八分把握不战将其取下。到时大汗重赏此人,必能得其死力,再让其劝说其他墩台,定然能不战而下。”
  “好!“皇太极笑道:“范先生真是我的诸葛,南国精兵锐卒,十之八九皆在山海关以东;而智勇之士多在这大凌河城中。这次我举全国之兵而来,非要取此区区一城,而是要降服这些人才为我所用,方能成大业。诸将多想着杀敌掳财,做个富家翁,能够明白我心意的,满朝中唯有先生一人。”
  范文程听到皇太极对自己如此,俯身拜道:“微臣驽马之才,得大汗如此错爱,便是粉身碎骨,也报不得知遇之恩于万一!”
  “起来吧,范先生!”皇太极伸手将范文程扶起:“我知道平日里背地里有些人说你的闲话,说什么挖土耘田时候没看到人,收谷子的时候就跑过来了。你莫要在意,那些人只知道挥刀引弓,哪里知道治国理民的道理?我大金国若要重兴先人之业,是离不得先生的,前些年父汗有些事情是年老糊涂了,待时局稳定下来,我是要一一改正的。”
  范文程听到这里,已经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哽咽着拜倒道:“大汗天覆地载之恩,微臣待辽东汉人在这里拜谢了!”原来在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离开人世的时候,后金还处于由一个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换句话说,努尔哈赤还无法将自己曾经拥有的巨大权力全部传承给其继承者皇太极,因为部落联盟并没有国家那样的超脱于众人之上,只忠诚于王位上那人的官僚机构。努尔哈赤的巨大权力是依靠数十年统一女真各部的功绩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名“挣“来的,努尔哈赤可以将汗位传给皇太极,但没有办法将功绩和威望传给他。皇太极继位后的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并非对付外部的敌人,而是如何压倒自己的兄弟们,巩固自己的汗位,因此大明君臣在得知努尔哈赤死后,纷纷欣喜若狂。这倒不是那些人如此轻薄,而是他们按照过往的经验判断,像后金这种迅速崛起的集团,其内部还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众人接受的政治伦理,集团内部的秩序往往维系于某个政治军事强人一人的生死,强人一死,集团内部就会迅速陷入诸子(也有可能是其他亲属)争位的混战之中,这往往会极大的削弱该集团的力量,甚至直接导致毁灭。努尔哈赤的诸多子侄都能征惯战,战功累累,而皇太极还是当中比较年轻的一个。这在他活着的时候是好事,而在他死后,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幸运的是,或者说不幸的是,努尔哈赤选择的继承人皇太极是一个不世出的政治军事双料天才,继位之后当他发现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压倒其余兄弟时,便主动退让,承认其余三大贝勒的权力地位,允许其与自己皆南面坐,拥有开府共理朝政的权力。随后其对外用兵,对内改革政事,一面累积威望积蓄实力,一面寻找铲除其余三大贝勒势力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皇太极逐渐开始发掘辽东汉人中的忠于自己的人才,便提拔任用,并逐步废除女真贵族的一些特权,将一部分原本隶属于女真贵族的汉人农奴解放出来作为编户齐民。对于皇太极来说一个一举两得的妙棋:其一来后金若想巩固对辽东的统治,乃至进军关内,就必须扩大自己的政权基础,只有将占辽东大多数人口中的上层阶级吸收进自身的统治集团,这一目的才可能实现;其二,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决定了旗民是隶属于他们的旗主的,在必要的时候旗主们甚至可以利用这一力量与皇太极对抗,而此外的汉人、蒙古人就不同了,新建立的汉八旗、蒙八旗等军队是直接隶属于后金这一国家,换句话说是忠实于身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太极本人,因此在皇太极与诸贝勒的较量中,汉人实际上扮演了皇太极同盟军的角色,而范文程便是这些汉人中的一个代表。
  “禀告大汗,明军大凌河城西门打开,有骑兵鱼贯而出,并擂鼓吹号,似乎有突围的迹象!“帐外进来一个巴喇牙护兵,下跪禀告道。
  “知道了,加派探骑,若有变化,再来禀告!”
  “喳!”
  “范先生,你看那祖大寿有何打算?“皇太极问道。
  “大汗,以微臣看这恐怕有诈!”
  “哦,为何这么说?”
  “大汗。”范文程捻了一下颔下的胡须:“祖大寿乃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应该早就发现这次乃是大汗举国而来,兵力远多过他。他若是要突围,肯定是偃旗息鼓,唯恐让我军察觉才是,岂有这般大张旗鼓,闹出这么大动静的道理?”
  “范先生所言有理!”皇太极点了点头:“不过战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祖大寿会不会是先虚张声势,将我军的注意力集中到西门,然后从其他城门突围呢?”
  “大汗果然明见万里。”范文程笑道:“不过微臣以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哦,为何这么说?”
  “大汗,自从天命十一年,老汗攻宁远不下以来,我大金军每次攻打明坚城,皆铩羽而归。孙承宗以大学士之尊督师辽东,多年来治兵筑垒,却未曾东进一步,这个节骨眼上突然以重兵重建中左所,恐怕不是攘外,而是安内呀!”
  皇太极听了范文程的话,低头思忖了片刻,突然笑道:“范先生,你的意思是明国朝堂之上有人攻讦孙承宗,逼得他进筑中左所来堵别人的嘴巴?”
  “不错!“范文程笑道:“大汗您想想,若是祖大寿不经一战就领兵丢下筑的差不多的中左所城和民夫逃回锦州,那孙承宗会怎么收拾他?”
  皇太极站起身来,在帐内来回踱步起来,突然他停住脚步,问道:“范先生,如何才能证明你方才说的属实?”
  “这有何难?明国这种党争之事一向是闹得天下皆知的,只需让京中细作多花些银子即可,最多不过十余日便有消息传来,说不定那些书生还会把各种帖子弄得满城都是,恐怕连银子都省下来了。”
  “哈哈哈!“听到范文程的回答,皇太极大笑了起来:“若是当真如此,那便太好了。这孙承宗虽然长于筹划,短于决断,算不得个好帅才。但此人有宰相之量,若让他从容布置,再找到个戚少保一流的人物,那还真得不好应付。幸好明人自相攻讦,国政不修,殆天授我国也。”
  “其实明人有万里之地,户口兆万,若非朝士自相攻讦,上下离体,又如何会弄到今天这般田地?只需大汗有爱民之心,秉正道而行,必能得上天护佑,建立一番前人难及的伟业来!”
  “范先生的心意我明白了!“皇太极点了点头:“你放心,只要机会合适,我便会赐辽东汉人田土,与满人一般!”
  “微臣替辽东汉人谢过大汗了!”范文程闻言跪在地上,连连叩首。皇太极伸手将范文程扶起,笑道:“范先生何必如此,你们汉人不是说过,皇帝乃上天之子,代天治民,在上天眼里,满人、汉人又有什么区别?我既然要已经当了大汗,自然就不止是满人的大汗,还是汉人、蒙古人的大汗,这不过是应有之义罢了!不过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我那些同族你也是知道的,长于征战,短于农作,若是一下子把庄户都解散了,只怕他们有冻馁之忧。”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听到皇太极的话,范文程有些尴尬,赶忙笑道:“其实满人为兵持干戈卫国,汉人耕织以给谷帛,也说不得有什么不对的。”
  “哦,范先生这般说,我倒是未曾想过!“皇太极笑道,随即他轻拍了两下手掌,外间进来一名护兵,他对护兵沉声道:“传令下去,各军守住大路即可,明军其他动向无需理会,加紧拿下墩台,修建长壕要紧!”
  “喳!”
  鄜州,千户所城,库房。
  “这些,这些便是你这些日子打制的火器?”
  徐鹤城强忍住内心的激动,指着面前木架上整齐摆放着的一支支鸟铳,坚硬的枣木枪托已经涂上清漆,用高温皂角液体处理过的金属表面散发出暗蓝色的光,鸟铳的旁边放着捆扎整齐的火绳、药瓶、牛角药筒,牛皮铅弹袋、推弹药杆、制造铅弹的模具以及杂七杂八的许多用具,在徐鹤城看来,这些本来没有生命的物体此时散发出一种摄人的魔力。
  “不错,这里是两百支,另外已经有三十支交给杜如虎了,用来操练新士卒用,在隔壁的仓库还储备有足够装配起一百支的配件。“说到这里,刘成微微一笑:“说来还要多亏了大哥你,这次你运回来不少硝石、硫磺、还有油脂、还有羊毛,别的不少东西,都是急用的!“说到这里,刘成随手拿起一把鸟铳,递给徐鹤城:“要不要试试?”
  
第八十二章
军火贸易
  “可以试试?”徐鹤城的喉咙干涩了起来,他经商游走四方,见识广博,火绳枪自然是见过的,但在当时这种武器还是被当做军国之器,纵然是商队中有个几支,也是珍而密之,当做关键时候救命的宝贝,哪里见过像刘成这样堆得整整齐齐,和路边店铺里的布匹、碗筷一般。
  “那有何不可?”刘成笑了起来:“小弟虽然官职卑微,但在这儿还是做的了主的!”说罢他便与徐鹤城来到千户城外的小校场,早有兵士将靶场准备停当。徐鹤城站在阳伞之下,只见大约七十米外竖着七八个草人,想必便是供射击用的靶子,在草人的后面约莫百余米外便是一座二三十米高的小土山。几个士卒正大声叫喊着,将几个在那儿围观的孩童赶开。
  “那些人在做什么?“徐鹤城问道。
  “哦!这儿是我方士卒平日里习射的场所,一开始枪口总是抬得太高,不少弹丸飞到那小山上,便有孩童捡了去当做玩具,甚至还拿去卖钱的。我害怕这些孩童被流弹误伤,每次射击前都先将他们驱赶开!”
  “什么?你这鸟铳可以打这么远?“徐鹤城不由得吃了一惊,他可不是那种没有见过火器便敢在自己的书里写下“糜烂十余里”的书生,那小山距离这儿足有近两百米,明军所使用的火器中可以发射到那个距离的倒不是没有,可要么是十几个人才能操纵的庞然大物、要么就是根本放出去只能听个响,具体打到那儿完全没法控制的玩意。像眼前这支鸟铳那样的还闻所未闻。
  “口说无凭,试试不就知道了?“刘成笑了起来,他先熟练的将火绳缠绕在蛇形夹子上,然后将牛角中的火药倒了一点到引药锅之中,并合上引药锅盖,从腰间取出一支铜质小瓶子,用牙齿咬下瓶塞,将里面的火药倒入枪管,用填入用小块羊皮包裹好的铅弹,用推弹杆捣实,用火镰打着火绳,最后瞄准了一会,突然扣动了扳机。随着一声巨响,徐鹤城看到枪口喷射出一道火光和白烟,不禁吓了一跳。
  “打中了,大人打中了胸口!“一个士兵跑到当做靶子的草人旁,稍一观察便大声叫喊起来,刘成回头看了徐鹤城自得的笑了起来:“如何,要试试吗?”
  “不急,我想去看看靶子怎么什么样了!“徐鹤城并没有接过鸟铳,径直朝靶子那边走去,刘成将手中的鸟铳丢给亲兵,也跟了上去。两人走到草人旁,徐鹤城伸手拨开已经被铅弹灼烧的发黑的草捆,露出里面作为骨架的木柱来,可以清晰的看到铅弹深深的嵌入木柱之中,他拔出匕首用力拨了四五下方才将铅弹撬了出来。徐鹤城将已经变形的铅弹在手里拨弄了几下,突然激动的说道:“这么远连铁甲也挡不住!”
  “再远些照样可以打穿铁甲!”刘成指着前面大约一百米的距离:“只是到那儿要瞄准就很难了,只有精选出来的上等货色才行。”
  “这已经足够了,这个距离弓箭连棉甲都射不穿,挨一箭也就有点疼!“徐鹤城十分兴奋的说:“来,快教我用这玩意。”
  刘成在徐鹤城演示了一遍装弹射击的步骤,又向其讲解了一会如何用准星瞄准的要领,以及如何测算距离,并估算射角的方法。徐鹤城便兴致勃勃的打了起来。这个走私商人和前邪教头子在射击方面颇有天赋,只用这鸟铳打了四五次,就掌握了射击的要领,接下来每三四枪才打飞一次,其余都打中了目标,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可以说极为出色的成绩了。
  “果然是一等一的利器,铳口所向,任你精兵利卒,只要被打中了便化为糜粉。只是——”说到这里,徐鹤城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可惜的神色来。
  “可惜?这器械有什么短处,还请兄长直言。”
  “可惜这鸟铳使用起来颇为繁琐,两次击发之间的间隔太长,战阵之上白刃向交,生死之间也不过呼吸间事,这鸟铳临阵也不过一两发,敌兵便冲至面前,只怕济不得事。”
  “兄长所言甚是,不过可以将持铳之人分成数组,轮流装弹击发,便可弹如雨下,连绵不绝,再列数排长枪手,敌兵若是逼近,枪手上前迎战,铳手分至两翼,夹射敌兵后路即可。”
  “这倒是个好办法。”徐鹤城击掌笑道:“不过你方才讲解的瞄准激发牵涉到数术之道,装填射击又那么繁琐,若是一般无知愚民,恐怕很难学会,不像长枪,刀牌那般操练月余便可上阵。”
  “无妨,战阵之上只需听从上官号令,照着操作即可。其实这鸟铳,便是妇人孺子,亦可使用,大哥每个商队中若是有个十余支,路上寻常盗匪便侵害不得。”
  “妇人孺子亦可?贤弟又在说笑了。“徐鹤城摇头笑道:“为兄虽然是还是第一次使用,但毕竟是练过武的,眼力手力都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若是寻常妇人,不说别的,光是这十余斤的玩意端在手上就吃不消了,更不要说击发之时烟火乱窜了。”
  “若是嫌太重,倒也无妨!”刘成随手从旁边亲兵手中接过一支叉架,这叉架约莫有120厘米长,上部是一个叉子,倒有些像是后世从高处取晾晒衣服用的衣叉,所不同的是底端是一支锋利的枪尖。刘成将叉架末端的用力插入泥中,然后将鸟铳的前部搭在叉架上,做瞄准射击状:“兄长请看,这不就行了,必要时这叉架还能作短枪用。”
  徐鹤城接过鸟铳和叉架,尝试了几下,果然轻便了不少,而且由于叉架不像手臂会随着人的呼吸而颤动,射击的准确率也高了不少,不由得笑道:“当真不知道贤弟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能想出这么妙招出来。”
  “兄长谬赞了!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法子,你在商队中挑选出几个善射之人,若是遇到贼人,便让商队里的骡夫、杂役替他们装填子药,这几人便不用分心装填弹药,只管专心射杀贼人便是,那些骡夫杂役别的不会,装弹药总是会的吧?”
  “这倒是个好法子!“徐鹤城笑道,随即他便听出了刘成的言外之意,脸色大变:“贤弟,你该不会打算将这些鸟铳卖给我吧?”
  刘成笑了起来:“打算说不上,不过兄长你于我有救命之恩,若是开口要买,小弟也不能不顾兄弟情谊,一口拒绝吧?”
  徐鹤城强自压下胸中的狂喜,将刘成拉到一旁僻静处,压低声音道:“贤弟,你可要想清楚了,这可是军国之器,朝廷定然是严禁的,你若是缺钱,尽管和我说。你现在已经是朝廷堂堂四品武官了,可千万别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刘成听到徐鹤城这番话,心里也颇为感动,应该说他与徐鹤城之间的关系虽然有意气相投和恩义,但更多的还是利益,尤其是徐鹤城单方面给他的支持。到现在为止,他从徐鹤城身上得到的远远多于徐鹤城从他身上得到的,即使是未来,在可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刘成的事业依然极其依赖徐鹤城的支持与合作。
  由于火器的使用和巨量白银的流入,从明代中后期开始,相比起中古时代,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比起以肌肉力量或者机械弹力驱使的冷兵器,以化学能驱动的火器的杀伤力和杀伤范围有了几何级数的增长,操作难度也随之增长,即使是一个文盲也不难教会他使用长矛和弓弩,而要丢给一个文盲一支火绳枪最大的可能是让他弄瞎自己的眼睛,更不要说使用重炮了;而为了避免被敌人的火器屠杀,并有效的发挥己方的火力,军官们必须学会让自己的士兵迅速而又正确的做出队形变化,横队变纵队,纵队变横队,队形的分散和集中、由行军队列展开为作战队形、挖掘壕沟修筑胸墙,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火器的出现要求军官和士兵更加“专业化”了,过去那种以贵族子弟担任军官,大量临时募集的农民作为士兵组成的军队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是拥有丰富军事经验和技能的专业化军官和士兵组成的新式军队,这些军官和士兵们除去战争之外别无其他谋生手段,唯一的技能就是打仗,因此即使是和平时期,国王们也必须向其支付军饷,而不是能像过去那样让其解甲归田了事,否则这些危险的流浪汉们就会成为国王们的噩梦。
  那是什么阻止了明末出现这样的一支军队呢?一个非常老套的原因——没钱。不过不要认为大明边军欠饷数年在古代是稀奇事,和平时期按时发饷对于古代军队来说本来就是一种奢望,究其原因非常简单,军队是一种没有任何产出的社会集团,又有谁心甘情愿将巨量的社会财富投到供养军队这一无底洞里去呢?如果说战争时期为了生存还不得不这么做,那到了和平时期节约开支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只有两种社会会长时间拿出巨额财富供养一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军队:1、对周边国家都拥有较大的军事优势,可以通过对外征服获得丰厚收益;2、与邻国处于长时间的“战国”状态,稍一松懈就有被征服的危险。在中国历史上倒不是没有符合以上要求的时代,比如晚唐五代,天子和藩将们就算囊中再怎么羞涩也不敢拖欠禁军的军饷和犒赏,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的后果要么是被叛乱的己方士卒杀掉,要么是己方军队士气低落而被敌军杀掉,但显然明末不是这样的。
  如果按照大明的惯例,以刘成现在的官职,手中应该有一支大约为一千人左右的军队,但实际上只有一百多人随从和亲兵,其余的三千多丁壮不过是负担罢了,杨鹤是不会给他一文钱的。现在正在操练的五百新军在明军的名册里并不存在,是以利民陂的清淤队、护闸队等差役的名义存在的,他们的口粮与薪饷也是来自以修建利民陂名义向当地缙绅与百姓征收的捐税,以及将来使用陂塘灌溉所征收的水捐。
  但刘成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经济来源是不稳定的,因为按照明代的政治潜规则,在缴纳完皇粮国税之后,地方的剩余利益是由当地的缙绅垄断的,甚至万历皇帝以天子之尊,派出太监到地方企图再分一杯羹,也会激起地方缙绅的强烈反抗,在这一问题上,地方官员往往是站在缙绅而不是皇权一边的。
  刘成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除了他的眼光和才干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陕西正处于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夜,鄜州的缙绅中少数比较有远见的为了避免农民起义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愿意暂时的放弃一部分短期利益以换取更长远的利益。换句话说,刘成的胜利是借势而成,而并非他拥有足够的实力来迫使缙绅们让出利益,所以他以让给马子怡与吕伯奇两人丰厚的好处为代价建立了暂时的政治联盟,控制了利民陂的收益,并以这一水利工程为核心逐渐建立了水力纺织、水力锻造以及一支小规模新军。
  但以共同利益结成的同盟,也会因为利益冲突而解散,当缙绅们需要刘成的技能和施工队伍来修建利民陂工程,需要刘成的军队来压制农民军的时候,他们会与刘成达成妥协,分享收益;但是当工程建设完毕,农民军的威胁过去时,这些缙绅们就会撕破协议,想尽办法将刘成从陂塘局里赶出去,独占所有的好处。到了那个时候,要么刘成能够用其他收益来补偿这一损失,要么有足够的力量压制住当地的缙绅,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都离不开徐鹤城的帮助。既然如此,在这个时候,将徐鹤城与自己用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捆绑起来就是极其必要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