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之南洋惊潮(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406

  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很可能下到墓室的人只有一个,就是范柔娇本人。只有身材纤细的人,才敢爬进这样的墓穴。
  我用手电照了照,里面是长方形的,顶子是圆的,而且顶子已经有些变形了,我估算了一下,这墓穴的墓底处于地下七米位置,里面的空间相当大,如果再有两个耳室,那就是活脱脱的地宫,只不过这墓室是没有耳室的。
  通过这墓室的结构,我已经可以断定这又是一个元朝的墓穴,而且保存非常完整,也可以再次证明刀郎乡的祖先很可能就是蒙古人。这墓室的顶子糊了一层黄泥,上面应该有一些壁画,可能打开墓室后,新鲜的空气进入了其中,导致了壁画氧化剥落。
  说到壁画,我其实挺佩服倭国人的,他们曾经在哈国与当地考古人员组织了一次唐朝墓穴的挖掘工作,因为当时的哈国实际上在唐朝时期是属于大唐的,叫碎叶川,名字也好听,所以,出现唐朝的墓穴并不奇怪。
  据说,这个墓地还带着地宫,倭国人的装备穿好后把哈国考古人员吓了一跳,各个都是全副武装,看上去和太空人无异,他们进入墓穴的方式其实和盗墓贼很像,他们通过地震成像仪构架了地宫的模样,在讨论之后,却决定不从地宫正门进入,而是打了一个L型的洞穴,从地宫下面进入。
  在打到地宫地砖的时候,他们将盗洞封闭,呼吸全部靠自身供氧设备,排出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背上的收集装置,这样就可以更大程度地保护住地宫里的空气,地砖被打开的刹那,倭国科学家齐刷刷地将防护服最外层的膜儿去掉,丢在了L形洞穴里,如此,便与外界的细菌完全隔离,在这个通道里还有十几个备用氧气包。
  他们进入地宫后,立刻有人用宽大的保鲜膜封闭了地砖,之后,开启了哑光手电,这种光不会对色彩产生影响,要知道光也是一种武器。一部分人首先用胶水将壁画贴住,揭下再封存,另一部分人将字画类在十几秒的过程中展开过胶封存,最后几个人则对丝绸类的物品进行保护,据说下去了十几个人,地宫里满满当当地全是人。
  而这一次发掘却是令人失望的,因为这个墓穴已经进过水,很多的东西已经被烂了,但壁画和丝绸类的物品却是完整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也就是这一次发掘,让倭国有了更多保存大墓文物的经验。
  我个人估计,如果有一天,我们要挖掘秦始皇大墓,也是这么一个做法,也很可能和倭国合作。
  话说回来,我看着墓穴,如果没有这个盗洞,我甚至以为这个墓穴根本就没有被盗过,棺盖严丝合缝地盖着,地面上的东西也依然完好。
  说来奇怪,地面上有一块非常平整的地方,就在棺材前面,这块地上放着一些碗和盘子,甚至木头筷子的碎屑还依稀可见,一旁的酒坛子还好好地摆着,我甚至还看到了一个碗里摆着已经成了拇指大小黑漆漆的板栗子。
  我细看之下就发现了端倪,这些碗和坛子都不值钱,便没有带走的必要。我看向了周围,我不确定周围有没有陪葬品,因为墓穴地面上根本没有脚印,这很奇怪,只能说明进入的足迹也被清理掉了,那陈年的压痕也被抹去了。
  我猜测是有陪葬品的,陪葬品是有重量的,在无尽的岁月里,这个重量会让地面微微地下沉,而这就是一个特征,我在墓穴的最里侧看到了微微地下沉,神火手电打上去有明显的阴影,但这也有可能是地下的潮气在时间的长河中,让地面有了微微地起伏,不过,西境的地下水还无法返潮,我的判断倾向于有陪葬品。
  这就是范柔娇厉害的地方,没有明显的证据就无法证明她带走了什么宝物,和蛐蛐四处留下自己作案的证据相比,这种盗墓手法倒是我最头痛的地方。
  我该不该进去,现在是我最担心的一点。
  “银大少!你发现什么了没?”身后传来了万金油的声音。
  我说道:“你再带两个氧气包下来,我感觉嘴里有点发干,估计下面的氧气够呛。”
  很快,万金油下来了,手里抓着我备好的两个氧气包。
  他说道:“刚才乔美女说了,她也想下来看看,要不是你安排她去放哨,估计下来的就是她。”
  我说道:“你不要进去了,这个墓穴随时都会塌方,我的腰上会绑着安全绳,如果有任何意外,你和乔丽潘一起下来,顺着安全绳找到我。”
  “啊?这么危险?那我用力拉不就完了?”万金油吃惊地说道。
  我笑了,说道:“塌方就在一瞬间,你还没反应过来,我就被埋了,你要真想救我,那只有挖开土砖,找到我,把我带出去,如果我还活着的话。”
第234章
手法老道
  我整理了一下潜水服,将钢钎、撬棍和鬼王铲放在了外面,深吸一口气,一点点地爬进了墓穴,我尽量不触碰任何一块墓砖。
  刚进入墓穴,我从万金油手里接过了家伙事儿,挂在了背上,小心翼翼地跨过了平整的地面,到了棺材与平整地面连接的地方,我蹲下查看四周,这古人挺有意思,还在墓穴里摆了一桌,看来在封闭墓室之前,这里的气氛不算很差,那就是说这里是喜宴,棺材里多半是一个老人寿终正寝。
  换句话说,这墓穴的陪葬品那应该还不错。
  我四下查看着,我可不想有什么机关被触碰,还没看出个因为所以然,把自己的命交代在下面了。不过,我没找到任何机关,可我还是提着十二万分的小心。
  我走到了棺材边,这棺材外面居然有棺椁,棺椁是黄泥糊住的,却独独没有将顶部闭合,这种葬式倒是少见,一般的棺椁都是全封闭式的,顶部也会有黄泥糊住,而这个棺椁正好糊在了与棺材齐高的位置。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猫腻。
  我只能说好厉害的手段。
  范柔娇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硬生生地将棺椁上层的泥完整地切掉了,并且运了出去,怪不得下面的空气这么稀薄,看来,她在下面没少“发愤图强”。
  这是一个新问题,她怎么做到的?我扣下了一块棺椁皮,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这棺椁不是一次成型的,至少用了四次,从被砍开的横截面上看,第一层泥巴糊上去之后,等它干燥了,再糊了第二层、第三层,一直到第四层。
  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棺材里面是干燥的,毕竟泥巴是潮湿的,一旦墓穴闭合,棺椁里面的潮气就会腐蚀棺材板,想来古人也是发现了这点,当真是了得。
  如果是这样,那么棺椁的建造模式就很清楚了,当棺材板合上以后,一块已经制作完成的黄泥棺椁板直接盖在棺材板上,再用少量的黄泥涂抹在连接处就大功告成了,这就保证了棺材里面的绝对干燥,而且细菌也完全地被包裹在了黄泥棺椁里,不出意外,当里面空气耗尽,尸体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再加上西境的炎热,下面处于一种恒温的状态。
  而范柔娇则是用小刀将连接的缝隙重新铲开,再用小锤子在棺椁盖上来那么几下,这百年的黄泥便会碎成几块,几下也就运出去了,我说怎么在盗洞里会出现黄泥块,想来就是这棺椁的盖子。
  这时,我发现了两侧的地面上有一个很深的小洞儿,瞬间我便明白了范柔娇是怎么打开棺材盖的,她是撬开的,如果撬棍支撑在了棺椁上,稍一用力那就会让四层黄泥棺椁碎裂,可它是完整的,那就需要另外一个支撑点,她很可能有一个“Y”字型的工具支撑在地上,撬棍卡在“Y”字型工具的中间,两边一用力,便可以撬开棺盖,还不会伤害到棺椁皮。
  我在想如果是我打开这个棺椁,或许也会采用这个方法,范柔娇这么做,倒有些意思。
  我查看了棺材,四周的子孙钉被完整地取了出来,并且没有伤害到棺材表面,这手法也是了得,做到这点,需要一样古代的工具,叫做鹰嘴钳,这钳子一直是古代棺材店常备的工具,钳子的前段似鹰嘴一般地薄且锋利,它可以一下抓住子孙钉,因为古代的铁质工艺还达不到现代的硬度,打入棺材里会造成弯曲,只用抓住鹰嘴钳的柄左右摇晃,就可以完整地取出。
  鬼门知道这东西,但不会带着,比较费事儿,且没有必要,开棺取东西曾经是鬼门天经地义地行当,只要不破坏棺木,那便可以了,范柔娇还带着这东西,当真是有几分专家的模样。
  我是不在乎棺椁的,毕竟已经被盗了,而且它就是一层黄泥,也没有花纹儿,即便是考古也不会太在乎这东西,范柔娇是做贼心虚,怕被人发现,我不怕,所以,我掏出撬棍,插入到棺材盖的缝隙中,用力一压,一块黄泥落在地面的同时,咯吱一声,棺材板被我打开了。
  这棺材板有点意思,用的是桦树木,这种木头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洁白无比,但缺点却不少,这木头里含有大量的糖和蛋白质,我小时候,爷爷还在桦树上钻一个洞,放一个小木棒,下面放一个瓶子,再用报纸一包,到晚上的时候取回来,加水煮开了让我喝,那种味道甜甜的,很舒服。
  这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桦木里含有数量不同的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这些东西造成了桦木很易腐朽,当然干燥后这个问题倒也不是问题了,但缺点就是不能遇水,遇水就腐蚀,尤其是百年以上还保存的桦树。
  所以,我以为我要用吃奶的力气才能把棺盖打开,却没想到没费多少力气,很轻松便将棺木打开了,我仔细一看,好家伙,这棺盖被弄成了三截,在棺盖的碎裂处还非常整齐,难道范柔娇带了电锯,可表面却没有一点点锯末儿,这就有意思了。
  很快,我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断裂处的颜色很深,我用手摸上去,还有点黏,我明白了,她在棺盖表面抹了两道水线,水线很快将这百年的桦树木腐蚀,加上新鲜空气的腐蚀,要不了几分钟,这桦木被水线弄湿的地方就糟了,一把小刀就能弄成几截。
  这当真是一个绝妙的点子,我了解桦木的特点,要让我这样运用,我还真就做不到。
  好厉害的女人!对细节的运动登峰造极。
  我收敛心神,开始了查看,棺材里只剩下一具骨骼,这骨骼保存得还算完好,只是里面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一具骨骼,我看到了衣物的碎片,说明最先糟了是古人的衣服,很可能范柔娇想取完整的衣服,只是手法再轻也架不住空气的腐蚀和早已腐朽的布料,让不少的衣服成了碎片。
  不过,她没有停,硬是将尸骨上的衣服完整地剥离,上面的物品也会捎带着一起带出去,之后再将骨骼放回去,一切就这么顺理成章地完成了。
  我不是医学专业的专家,我甚至都看不出来是老人还是年轻人,男的还是女的。
第235章
险象环生
  我慢慢地合上了棺盖,再打开中间的碎裂的棺盖查看,最后打开末尾的棺盖,没有留下一丝的线索。
  这让我很烦躁,骨骼已经乱了,根本无法分辨更多的线索,这棺材对我来说,一点用价值的东西都没有。
  我深吸一口气,一阵眩晕感传来,空气所剩无几,我将氧气包卡在呼吸面具上,深深地吸了一口,这才感觉好了很多,我不甘心地四下查看,什么都没有发现。
  万金油在盗洞外帮我打着手电,说道:“银大少,我也用了一个氧气包了,这玩意就能用十分钟,你还有没有其他的事儿要做啊?”
  我又看了看顶子上的壁画,什么都看不出来,这个墓对盗墓贼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当然,对考古工作者来说,还是有很多发现的。
  我一咬牙,小心翼翼地爬出了盗洞,万金油在前,我在后,万金油问道:“银大少,有没有那个小丫头片子没发现的宝贝啊?”
  我说道:“毛都没剩下!”
  我们大概再转一个“之”字就能爬出去了,我一边将我的发现说给他听一边朝外爬,突然,万金油大叫一声:“银大少!小心啊!”
  我吃了一惊,挂在头顶的神火手电朝上一照,我发现了一块土砖和几块土疙瘩从上往下咕噜噜地滚了下来,我双腿是撑开的,努力将身子顶在盗洞顶上。
  一大块土疙瘩擦着我的脸滚了下去,咔地一声,这土疙瘩砸在了我的呼吸面具上,顿时,眼罩上的玻璃被砸裂开了,我的眼前什么都看不见了,如果我没戴呼吸面具,估计我的脸得破相了。
  又是一块土砖滚落了下来,这土砖砸在了我的胳膊上,一阵痛传来,我的汗都下来了,还好没断,只是痛,我咬着嘴唇等待痛过去。
  万金油不好意思地说道:“银大少!不好意思呀!我光听你说话,没注意到卡在盗洞两边的土砖,嘿嘿!”
  我刚要松一口气,却突然听到我的下方传来了咕噜噜地声音,我的脑袋第一反应是这土砖的烧制质量还挺好的,正要往上爬的时候,我听到下方咯噔一声,我的直觉告诉我那土砖撞在了墓穴的墓砖上。
  也就是这一瞬间,我有了一种危险的感觉,只是说不上来,接着,我听到的是什么东西落在了地上发出了一声闷响。
  我的心头一颤,我伸手在万金油的屁股上推了一把,我吼道:“万金油!快爬出去!要出事儿啦!”
  万金油毫不停留地朝前爬了上去,我的速度更快,鬼王铲从背后摸了出来,我用力过猛,钢钎和撬棍也被抽了出来,顺着我的身后掉了下去,我顾不得捡,一把将鬼王铲插进了身旁的黄土里,我借势朝后猛蹬的同时,双手发力,整个人弹了上去。
  我一头撞在了万金油的脚上,呼吸面具的镜片彻底碎了,掉落到了呼吸面具里,落在了我的嘴唇上,锋利的碎玻璃扎破了我的嘴唇和下颌,我顾不得其他,也不敢喊,怕碎玻璃进了嗓子眼儿。
  现在我的一只眼睛可以看到东西了,虽然很黑,但勉强可以看到外面的月光了,我抽出鬼王铲的刹那,我的身后地底下发出了一声闷响,这声音不大,却地面震动,仿佛有一只地底怪兽要冲出来一般。
  我只感觉一股土气从地下冒了出来,喷在我的脸上,瞬间便迷了眼,我哪儿敢停留,咬牙再朝上蹿,我的这一步跨度极大,我暴露在外的眼圈儿上已经感觉到了微风,可就在这时,我的脚下一软,整个人在朝下滑。
  我知道这是塌方造成的地陷,我能做的就是脚下再次发力,踩住盗洞的边缘朝前猛扑的同时,用鬼王铲狠狠地插进泥土里,等待地陷结束。
  这过程短暂,对我却感觉无比漫长,此时,我的半个身子已经露出了地面,但是整块地面的塌陷却拽着我朝中间滑去,这是最危险的时刻,大家都看到过水中漩涡,越重的物体越容易被吸进漩涡,而地陷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中间中空的黄土和水流无异,甚至更加地危险,它会将周围的重物卷入中心,重物和我触碰,和被车撞的感觉差不多。
  就在这时,我只感觉腰间一紧,一股力量将我朝着边缘拽,我一下反应过来,之前我让万金油拉住的安全绳,下一秒,我做出了反应,我一手拽住安全绳,另一只手握着鬼王铲,我将鬼王铲插入土中的同时,双脚用力地反复蹬踏。整个人堪堪地爬出了地陷区域。
  万金油一把抱住了我的身子,又将我拉出一段路,他一把扯掉呼吸面具,喘着粗气说道:“哎呀!我去!这是个什么情况啊?”
  我坐起身子,小心翼翼地将呼吸面具去掉,我吐了一口口水,将嘴里的碎玻璃吐掉,又将扎在下巴上的碎玻璃小心地摘掉,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我说道:“你弄落的土砖顺着盗洞滚下去,撞到了墓穴的土砖上,可能不巧砸坏了‘十全十美牌’,导致了塌方。”
  “什么牌?什么尸美?”万金油问道。
  我只能耐着性子将什么叫“十全十美牌”给他解释了一遍,他心有余悸地说道:“这么倒霉?哎,如果我们要下去之前就把那土砖滚下去了,那不是说直接就塌方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