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年代(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吕冬说道:“因为真的好,才敢这么说,要不然我没底气。”他不打没准备的仗,来之前就了解过不少:“我听人说,去年咱公司采购不少盒装大葱作为特产赠送给人。今年大葱便宜成那样,都扔到路上等烂,你们肯定更换特产,我们吕家熟食最合适了。”
秦雅暂时没接话,仔细看广告页上的产品和产品介绍。
吕冬又从提兜里摸出一份文件,交给秦雅:“这是县卫生局的检验证明,我们从卫生到用料,全是最高标准。”
过年肯定要采购福利,连三公司那样的都要发福利,吕冬也没想着能做到甲方全公司,单单学府文苑这块就不少。
“这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能算。”秦雅收起材料,说道:“材料我会给你交上去,你等些天,但别抱太大希望。”
到时跟其他意向福利货品的资料一起交到孙总案头上,孙总能批是他的运气,不能批她也没办法。
吕冬明白,到这一步就不容易,说道:“谢谢秦姐。”
秦雅丑话说在前面:“不成别怨我就行。”
吕冬连忙笑着说道:“不会,绝对不会!秦姐,咱接触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是那种人吗?”
秦雅笑了笑。
吕冬适时告辞:“秦姐,你忙,我就不打搅了。”
出了板房,吕冬准备离开,看到前面停着辆熟悉的皇冠,想到钱锐这个大土豪,过去看了眼。
皇冠另一边的门开着,钱锐正在打电话,谈笑风生,心情很不错的样子。
吕冬没靠近,站在远处等了一会。
直到钱锐挂断电话,他才过去打招呼:“钱总!”
钱锐收起手机,笑着说道:“吕冬,好久没见。”
吕冬说道:“钱总是大忙人。前段时间听娟姐说,钱总在商务中心那边又拿了个大工程。”
钱锐摆摆手:“小打小闹。”他乐呵呵笑,全身上下飘着一股叫做幸福的味道:“主要是娟娟厉害,学府文苑这边,娟娟软磨硬泡,愣是要上一大笔钱,今年不用再往外跑,能安稳的过个好年。”
这大概就是娶妻要娶贤,吕冬笑,一语双关:“恭喜钱总。”
钱锐很明白:“我也挺意外,娟娟这么厉害。”
吕冬说道:“可能以前没她发挥的空间。”他适时转了话题:“钱总,你这边过年是不是有很多人情往来。”
钱锐看吕冬一眼:“有,不少。”
“外地的不少?”吕冬听赵娟娟提起过一些。
“很多材料商和小工头都外地的。”钱锐知道,吕冬去问下吕总工,一目了然:“我们青照这边,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免不了。”
吕冬跟他很熟,加上卤肉烧饼的底子在,掏出广告页递过去:“钱总,考不考虑本地特产?你看看,这是我家做出来的卤煮!吕家熟食!比卤肉烧饼味道更出色!”
钱锐本就好那一口,接过广告页细看:“吕家熟食?卤煮下水?”他想起个事:“吕冬,我记得你村里有个用罂粟壳的……”
不等他说完,吕冬就把卫生局的检验证明掏了出来:“钱总,吕家村村委作保,宁秀镇镇委大力推荐,这还有证明,绝对没问题。真要有问题,不说别的,我还有脸见娟姐?”
比起秦雅,钱锐更了解吕冬,而且本身也喜欢吕冬摊子上的卤煮烧饼,略微想了想,说道:“我考虑一下,这两天就给你答复。”
吕冬也没指望钱锐立即做决定,说道:“行,钱总,腊月初六前,我都在市场上。”
钱锐笑着说道:“我有空就去你那买卤肉烧饼。”
俩人没再多说,吕冬出工地回市场上,继续做他的买卖,抽空也联系了宋娜、杜小兵和吕建仁,等大学城放假暂停摆摊的时候,召集过年一起干买卖的人,聚在一起商议一下。
很多事,必须事先说好。
腊月初四下午,钱锐来市场上,买卤肉烧饼的同时,带来个好消息,打算从吕冬这里购买120桶卤煮下货,要求外包装一定要精美,突出青照特产这一点。
初五,秦雅也给了吕冬回复,学府文苑工地这边要230桶,要求跟钱锐类似。
这对吕家熟食公司来说是大生意,对钱锐来说不算啥,对学府文苑这边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第152章
高山仰止
腊月初六,大学城各学院放寒假,路口市场瞬间空了一大半,买东西的人急剧减少,卖东西的开始过年假。
这年头,放假留校的人相对比较少,况且大学城这地,放假想找地方打工都没处去。
想玩?只能去工地上玩泥巴。
不,应该是玩冻土。
哪怕有想去工地上干活的,工地因为西伯利亚寒流老过来串门,很多活也停了。
由于麻辣烫存货和卤肉全部清光,年前到年后长达一个多月的寒假,吕冬不可能再专门去进货,腊月初五中午卖光最后一点存货,吕冬就暂时撤出临时市场。
两项生意暂停,吕冬并没有休息,还有一大串赚钱的活要去做。
他先去吕家食品公司办公所在地,也就是吕家村村委,上报钱锐和秦雅两边预定总计350挂/桶卤煮下水的事,让公司派出专人去接洽。
吕振林为了提振士气,调动人员积极性,推动年货销售,学习北边化工厂的先进经验,吕家村人不管在不在食品公司工作,只要能推销出一桶年货下水,公司收到定金之后,就会发5块钱提成!
放在几年之后,5块钱不算多,但这年头,很多壮劳力出去打工,一天也就挣十几二十块钱。
也就是说,公司收到钱锐和秦雅那边定金,吕冬还能有1750块钱进账。
时代变了,单纯的精神激励不可能长久,物质和精神共同发展才是长久之道。
村里推销出年货下水最多的不是吕冬,而是吕振林。
青照北边的树脂厂,也就是前些年早早被私人收购的县化工厂,是如今青照最大的私人企业,收购化工厂的几个人,多年前就有了百万身家,这两年凭借私人企业的优势,发展速度极快,推出的树脂类产品,迅速冲上国内第一流,据说1998年利税近亿。
越好的企业福利待遇越高,尤其在就业观念普遍没有转变过来的九十年代末,私人企业想要留住人不容易。
凭借吕建武给树脂厂担任法律顾问的关系,吕振林厚着脸皮上门推销,收购树脂厂的人最早也是大队书记,本身也算认识。
吕振林前前后后跑了四趟,一举拿下个500份的订单。
这种买卖,打开第一年,往往就会有第二年。
比起南边开矿的和县里搞第一高楼的,树脂厂的这几个,绝对算正经生意人。
吕冬推小嘉陵出大队院子的时候,有人骑摩托车迎面过来,是个熟人。
“泉叔。”吕冬主动打招呼。
穿着人造革皮袄的刘明泉停下车,笑着说道:“吕冬,这得有好几个月没见了,忙啥呢?”
吕冬说道:“瞎忙,做点小买卖。”
刘明泉仔细打量:“没少下力?看你更壮实了。”
“没文化,只能干点力气活。”吕冬问道:“招娣快放假了吧?啥时候回来?”
他前段时间又跟刘招娣通过一次信,那时她学校还没确定寒假时间。
刘明泉脸上没了笑:“昨天打电话,说是已经放假了,找了个啥活,要在那打工挣钱,等小年才能回来。”他习惯性念叨:“一个劈叉妮子,放假不赶紧回家,在外面狼窜,算咋回事?”
吕冬侧面帮着说好话:“她也是好心,打工挣钱能减轻家里负担。”
刘明泉说道:“要是她像你这样,我就不管了。”
吕冬明白他意思,没接话。
刘明泉看眼大队院子里面,说道:“有空来家里玩,我去找你三爷爷定点下水,今年你们村这下水比往年好吃多了,家里亲戚多,得多备点。”
像他这般年纪的,家里都是兄弟姐妹一大帮,两三个都属于少的,过年来的和要走的亲戚,不是一般多。
不少亲戚多的人家,从初二走到初十,有时候一天走两家,都走不完。
吕冬看时间,骑上小嘉陵,叫上刚放假回来的李文越,载着他一起去县城西边,今天中午要聚会。
赶到县城西边那家小饭店,他过来的最早,订好最大的包间。
老板赶紧点上炉子,包间内还冷,俩人干脆坐饭店门边的椅子上等其他人过来。
李文越说道:“我过年就不给你们帮忙了,三爷爷跟我说,要我去食品公司帮着算账。”
吕冬点头:“行,食品公司正缺人。”
李文越劲头也挺足:“想不到咱村也开公司了,听说三爷爷听了你的建议。”
“我就说了几句话。”吕冬说的也是实情:“真正的工作,都是三爷爷带人一起做的。”
俩人正说话,乔卫国到了,大冬天的骑个小嘉陵也不带帽子不带头盔,就顶着个大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