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消失的八门(校对)第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35

  自从丁齐来到博慈医疗后,和叶行见面的次数并不多,每次见面也只是简单打个招呼,也不知道这位董事长天天神神秘秘地都在忙啥。这么长时间以来,叶行还是第一次主动联系丁齐。
  丁齐突然间想到了什么,立刻回道:“治疗效果还不错,卢总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叶总,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想找你聊聊,问你点事情。”
  叶行回复道:“我现在有时间,找地方一起吃个宵夜吧,你开车了吗?假如开车的话过来接我一趟。”接着发来了一个地址。
  这个地址可够远的,在城南的雨陵区,丁齐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吃晚饭,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赶紧走出公园开车去城南接了叶行。叶行车之后,丁齐问道:“叶总,我们哪儿宵夜?”
  叶行:“我知道一个地方,离博慈医疗不远,我们去那里。”说着话瞄了一眼里程表,惊讶道,“这才两个月,你跑了八千多公里了,都干嘛去了?”
  丁齐:“我最近在找一个地方,一直没找到,城里乡下都转遍了。今天找叶总,还和这件事情有关呢。”
  叶行看了他一眼道:“不急,有什么事待会儿坐下慢慢说,我们可以边吃边聊。”
  丁齐有种感觉,叶行刚才看过来的那一眼似是暗藏喜色,难道他早料到自己要来找他,或者是等着自己来找他?丁齐从小赤山公园跑到城南,再从城南开回博慈医疗附近,距离可都不近。叶行点的地方是一家大排档,离他的住处很近,赶到的时候差不多都快十一点了。
  时间虽晚,但食客还不少,他们找了张桌子坐下,点了两个热气腾腾的锅仔,一锅小龙虾和一锅鱼杂,又叫了两盘凉菜。小龙虾和鱼杂的口味都偏咸偏辣,叶行道:“来点啤酒吧。”
  丁齐:“我开车了。”
  叶行:“叫代驾是了……咦,不对,你的宿舍在附近,把车扔这儿,走几步回去了。”
  丁齐接过一瓶酒道:“那我陪叶总喝几杯吧。”
  丁齐没吃晚饭,着锅仔喝啤酒,一杯接一杯酒劲来得很快,而且他有心事,不知不觉喝得有点多。眼见两瓶啤酒都已经干了,叶行却不问丁齐找他有什么事,只是聊着医院里的闲话。丁齐终于主动问道:“叶总,今天这位城建集团的卢总,是你的朋友?”
  叶行:“是的,酒桌认识的,虽然是位女领导,但是为人很豪爽,酒量也相当不错。”
  丁齐:“个月有一位涂至先生,听说也认识你,而且你也推荐他来找我。”
  叶行:“是的,朋友的朋友。这两个人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丁老师是不是发现了什么?在这个世界,确实有很多事神秘难解,假如你有什么特别的发现,不妨说出来听听。”
  听他的语气,显然是知道什么。丁齐凑近了说道:“我最近遇到了一件很怪的事,的确与这两个人有关,包括曾经的那个精神病人田琦,他们可能都去过同一个地方,我却找不到。我这两个月车开了八千多公里,也是这个原因……”
  丁齐酒喝多了,而且心思很重,他实在是找不到人问。叶行曾给丁齐留的印象很神秘,再加涂至和那位卢芳都曾是他介绍来的,刚才的话又分明暗示丁齐他知道些什么,丁齐一开口便把最近的困惑都说了出来。
  从他给田琦做“诊断”开始,他有什么发现,又做了哪些事情,甚至包括他和老杨头之间的谈话都讲述了一番。
  次和叶行吃饭,两人喝的是黄酒,没一会儿叶行的样子像是喝多了。今天在大排档炖锅子,喝的是啤酒,丁齐倒是喝多了,但叶行的眼神却越喝越亮,并没有丝毫醉意。
第030章
我爷爷是庙里的领导
  丁齐一开口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锅子里又添了汤,加了豆皮和青菜,点火的酒精也重新换了,这才告一段落。
  叶行缓缓喝了一杯酒,放下杯子道:“丁医生,你果然是个了不起的专家,已经有所发现。其实你说的事情,我知道,你说的地方,我也一直在找。不论名字是叫大赤山还是小境湖,总之这境湖市存在一个普通人并不知道的地方。”
  丁齐感觉大排档周围嘈杂的声音都消失了,仿佛只剩下眼前的叶行,他瞪大眼睛追问道:“叶总是怎么知道的?”
  叶行:“我是听人说的。”
  丁齐:“谁告诉你的?”
  叶行:“我爷爷告诉我的。你刚才提到了赤山寺,我爷爷是赤山寺的和尚。”
  丁齐:“和尚还能有孙子?”
  叶行:“解放后不久,乡下土改分了田地,他还俗回家了。”
  丁齐:“我听老杨头说,解放前赤山寺的和尚可有钱了!革破四旧的时候,把大殿里的菩萨打碎了,里面的银元哗啦洒一地,这事是真的假的?”
  叶行点头道:“这事是真的。我爷爷当年可不是一般的小和尚,是寺庙里的领导,相当于二把手。他当年还俗回家,带了不少银元,还在乡下盖了新房子。那时候已经土改了,假如是解放前,估计还会买很多地呢。到现在,我家里还有爷爷留下来的袁大头呢!”
  丁齐:“幸亏解放土改了,你爷爷没去买地,否则会变成地主被批斗的……咱先不说这些,你爷爷都告诉你什么了?”
  叶行:“先喝酒!”
  丁齐:“我干了!您接着说。”
  叶行的神情有些高深莫测道:“我爷爷告诉我,这个世有神秘未知之处,明明在那里,普通人却看不见、摸不着,称之为方外。”
  丁齐:“方外?不是指出家人待的地方嘛!我经常在电视剧里看见这样的台词——老纳乃方外之人。你爷爷是个和尚,他是不是指别的意思,如佛家的某种说法?”
  叶行笑了:“丁老师,虽然你很有学问,但也不是什么都懂。所谓方外,可不是佛教名词,在《易经》里有了,‘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丁齐微微一皱眉:“你说的这个方外,是待他人、待身外事物,态度以方正的意思吧?这个‘方’是动词,不是名词!‘直内方外’是个成语,讲的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持己以敬、待人以义,与很多人说的‘外圆内方’含义有所区别。”
  叶行:“《楚辞》里也有啊,‘览方外之荒乎兮,驰于方外,休乎宇内’。”
  丁齐点头若有所思道:“这个方外,倒是你爷爷说的那个意思。”
  叶行:“屈原可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可见‘方外’一词古已有之,是国汉语的原生词汇,用以形容世外神秘未知之地,原本跟和尚道士这些出家人没什么关系。”
  丁齐:“叶总的知识面好广啊,您是史学家还是学家?”
  叶行有些得意地笑了:“我可不敢跟丁老师学问,当年大学只是了个三本而已,更没有考博士、硕士。但我爷爷既然告诉我这些了,我特意做了番研究。”
  丁齐:“他老人家告诉你,境湖市有方外之地。那么他说了在哪里、是什么地方、怎么才能找到吗?”
  叶行收起笑容,叹了口气道:“老人家只是告诉我两句话,有缘者自可见之,无缘者见之不得。除此之外,他便什么都没有说了。”然后又伸过脑袋压低声音道,“但我怀疑,那里很可能是赤山寺的藏宝之地!”
  丁齐一愣:“藏宝之地?”
  叶行:“你想想啊,赤山寺的和尚很有钱!革破四旧的事情你也听说了,砸碎了菩萨,肚子里都是银元。我爷爷是庙祝,解放后还俗时还带了不少银元回家呢,到现在我家里还留着十几块。但袁大头只是民国的东西吧,再往前呢?
  从南北朝到现在,一千五百年啊!有过多少好东西?那些金银财宝,历朝历代的古董,放现在哪一样不是宝贝,都哪儿去了?既然赤山寺的和尚那么有钱,也不可能只有袁大头,所以很可能另有藏宝之地。”
  丁齐:“你说了等于没说,既然找不到,有和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叶行:“怎么能说找不到呢?既然有人能把它们藏进去,有人能把它们找出来。我爷爷不是说过嘛,有缘者见之。丁老师,你想不想找?”
  丁齐:“我这两个月一直在找,但不是冲着金银财宝。”
  叶行:“不管是为了什么,只要你想找行。既然已经有了线索,不找到它岂不是太遗憾了?”
  丁齐:“可是你爷爷什么都没说,你还有别的线索吗?”
  叶行双手按住桌面道:“有!我研究了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
  丁齐:“你还真有啊。”
  叶行:“当然,想不想和我一起找?”
  丁齐:“想啊,算没有你,我自己也想找。无论如何,总要找到那个地方亲眼看看。”
  叶行:“既然这样,不要在这里说了,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们私下里单独谈谈。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还想请你帮个忙呢!”
  这天结账出门之前,丁齐忍不住又问了一句:“叶总,老杨头给我讲了一个赤山寺的和尚偷偷吃肉的故事,真是拿夜壶放在床底下炖吗?”
  叶行瞟了丁齐一眼,过了好几秒钟才答道:“这件事,我小时候问过爷爷,他说是真的。我还问他有没有吃过,他说他也吃过。我又问好不好吃,他老人家说很好吃。我接着问能不能做给我吃?我爸在旁边听见了,把我拉出去揍了一顿,严厉警告我以后不再要问爷爷庙里的事,也不能说给别人听。”
  丁齐:“老人家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叶行:“我刚初那年。”
  丁齐:“太遗憾了!你应该多问一些、问清楚点的。”
  吃完宵夜,丁齐没有回宿舍,而是叫了代驾回到了自己在学校附近租的公寓,晕晕乎乎地了楼,时间已经快两点了。但第二天早他起得很早,洗漱完毕出门了。
  博慈医疗不止那一栋五层楼,主楼后面还有一栋横向排列的三层小楼,一楼原先是做培训学校用的,现在改成了心理专科门诊,而三楼一直都是领导办公室。叶行的办公室在最靠里面的一间。
  叶行今天打扮得挺精神,头还抹了发蜡,衬衫很白,条纹状的领带很鲜艳。他看了看手表笑道:“丁老师,您还挺着急嘛!现在才八点四十。”
  丁齐笑道:“叶总不是也来得很早嘛。”
  叶行开门见山道:“有些事,昨天在大排档不方便说,今天可以在这儿好好谈谈。其实我怀疑赤山寺的历代住持都在保守一个秘密,我爷爷不是寺庙里的住持,所以他只了解一些情况,但并不清楚具体的内情。
  昨天吃宵夜时,叶行到后来才提到他的爷爷是庙祝。负责香火的庙祝可算不大寺院里的二把手,但油水也很足。
  丁齐追问道:“赤山寺早不在了,叶总的意思是说,你已经找到了当年的住持,或者找到了老住持留下的线索?”
  叶行轻轻一敲桌子道:“专家是专家,一句话猜对了!那位老住持已经不在世了,但我查到了赤山寺当年一批东西的下落……”
  在解放前夕,赤山寺没有方丈,住持俗家姓张,叫张锦麟,跟当地达官贵人多有往来,很受尊敬,经常参加各种官方活动、主持各种仪式庆典,也算是当地的一位大人物。在解放军过江之前,他先跑路了。
  张锦麟先是南下广州,后来去了香港,听说又转道台湾待了一阵子,最后去了美国。他究竟是什么时候还俗的,如今已没人能说得清楚,可能是在逃离境湖之时换了俗家装束,也可能是到达美国之后。
  总之晚年的张锦麟并不是和尚,而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收藏家兼爱国华侨,在美国拥有一座庄园,据说精通东方化以及各种艺术品鉴赏。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初,他以探亲的名义从美国回来了,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
  张锦麟去世之后,留下遗嘱捐赠了一些东西,其两批是捐赠到境湖市的。一批捐给了境湖市博物馆,经鉴定应该都是赤山寺的传世法器、从唐代到清代的各种物。
  另一批捐赠给了境湖大学图书馆,是他收藏的各种书籍,有的也有外的,据说其还有一部分是解放前在大陆收藏的珍本古卷。叶行想找的线索,可能在这批珍本古卷。
  叶行对丁齐道:“我费了不少工夫,好不容易才打听清楚一件事。当年的赤山寺,藏有一部名叫《方外图志》的古卷,也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传下来的。革时赤山寺被拆毁,东西都不知道哪儿去了,我原先是按照这个思路找的,结果毫无线索。
  后来我突然想到,也许这部古卷不是革的时候弄丢的,而是解放前被张锦麟带走了。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张锦麟后来又把它捐献给了境湖大学图书馆?丁老师,你在图书馆工作,不妨去找一找。如果真有这么一部古卷,将里面的内容记下来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