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913

  “校准机器需要多少时日?”
  苏颂微微皱眉,他似乎心中有另外的打算,只是之前没有说出来。
  韩公廉迟疑道:“一个月。”
  “不成,太长了。最多半个月,我们必须要将要组装好的自鸣钟做出来,不仅要做出来,还要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苏颂这么说,李逵和韩公廉哪有听不明白的道理。
  他是准备在太后诞日,将自鸣钟作为‘祥瑞’送上去。
  至于户部……
  哪里有太后来得重要?
  苏颂的提议,让韩公廉大为紧张,虽然李逵提议将一日分成两个走时区,上半日,子时到巳时;下半日午时到亥时。
  这样制作出来的钟盘,可以大大缓解因为齿轮精度问题,而无法加工成能放进落地钟箱的尴尬。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精准度。但一座自鸣钟的制作,在韩公廉看来,几乎和仪象台没有什么两样。校准的时间差太多,岂不是让太史局背负骂名?
  李逵之前绝对没这么想过,但接触之后才发现,这是最省力,也是最精准的办法。
  时钟表盘也分成十二等分。钟盘上的圆要分成十二等分。分钟要分成六十等分。
  自鸣钟的钟盘就是如此分割的,基本上没有学过几何的工匠也能做到,就这么神奇。如果分成十等分,这时代的数学家也要头痛不已。
  韩公廉迟疑道:“我担心时间仓促,走时失了精准。”
  “一天误差多少?”李逵问。
  “至少两分钟,甚至更多。”韩公廉道。他还刚掌握分钟的概念,但是相比之下,自鸣钟的精度比仪象台差远了。
  苏颂拍板决定:“不管了,先拿出来再说。”
  深谙为官之道的苏颂,当然清楚‘祥瑞’这种神奇的玩意,要是放在平日里,虽然会让人惊奇,但不足以轰动。
  可是放在重大的节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太后诞日,也称为坤元节。和皇帝的诞日兴龙节一样,都是大宋朝堂上的法定节日。而且朝堂休假的日期也一样,都是三天。而坤元节那天,皇帝、太后、王公大臣,还有在京城的官员,都将被邀请入宫参加皇家宴会(八品,九品的例外)。除了打仗灾荒之年之外,庆典不会被取消。
  这时候番邦也会派遣使臣进贡贡品,当然元祐时期,进贡也被太皇太后给婉拒了,仅仅是道贺。
  但对于大宋来说,这一天的宫中宴会,将是朝堂几乎所有官员聚首的一天,如果能够轰动,对于太史局来说,将是一飞冲天的时刻?
  对于付出了辛苦的官员来说,功劳还远吗?
  李逵赞同苏颂的打算,对韩公廉抱拳道:“还请韩大人多帮忙。”
  心累的韩公廉摆摆手道:“此事我会盯紧,这也是为我自己,为太史局诸多同僚。只是……但愿不让老相公和直秘失望。”
  对于调试机械,苏颂或许还能帮得上忙,但李逵就差远了。尤其是他想了很久,都觉得眼前的机械走了一条让他很别扭的岔路。
  但同时,这条岔路也让李逵颇为得意:“子夜11点,这要是让阿拉伯人传去了西方,岂不是没格林威治时间的活路,全世界都知道开封时间?”
  当然,在钟盘上,子夜还是十二点。
  可子时确实是从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
  反正大宋的百姓过习惯了,管他西方野蛮人怎么难受。
  再说了,子夜该从那个时区的为准,短时间内不会有争论,只有定论。等到八百年后,都习惯了冬天七点半才天亮,要是早上六点半天亮,谁能习惯得了?要改可不那么容易。
  李逵在太史局坐衙,而在学士巷的直秘府大门外,程知节带着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李逵的府邸前。看到了一群人围观在李家门口,为首的汉子一脸颓丧地眼巴巴地看向了府邸洞开的大门,傻傻出神发愣。
  程知节自从训练军队之后,虽只有一个营的军队可让他训练,但是千头万绪,让他苦不堪言。他原本就是一个都的带兵能力,突然间兵力增加了十倍,军中战阵层出不穷,让他这个落魄将门子弟也是束手无策。
  尤其是郓城一战,惨不忍睹。
  好在那个妖道已经投降了,并被自己收服了。
  也不算是被收服,而是公孙胜似乎有把柄在李逵手中,脱离不得。
  如今,这位昔日的神仙中人,如同个狗腿子般冲到了李府的门前,大喊道:“京营殿前司副指挥使程大人到!”
  程知节从街头闲汉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轻蔑的目光,心说:“副指挥,还是小了点,要是节度使就好了。”
  他也不过是想一想,节度使那轮的上他?
  院内,三叔公斜靠在躺椅上半寐半醒,却被这突然的一嗓子喊醒了过来,对李庆叫道:“去门口看看,似乎是熟人,老朽听着耳熟。”
  李庆噔噔噔的跑到门口抬眼一瞅,随即气地牙痒痒,暴喝道:“妖道,哪里走!”
第389章
失败的投靠
  “不是我!”
  “你这妖道,化成灰我都认得!”
  李庆一回头,对院子里大喊道:“五叔,公孙胜这厮自投罗网来了!”
  呼啦啦,从院子里冲出来大群李家人,不少对公孙胜没有多少印象,但是李林等人对公孙胜恨得咬牙切齿。
  公孙胜这家伙用花言巧语哄骗三叔公,攀附前朝皇族,修改族谱。凭借三叔公对他的信任,公孙胜这厮曾在李家庄也是一号人物,却在事败后卷钱逃跑。找不到公孙胜的三叔公,只能将气撒在族人身上,不少族人都被有气没地撒的三叔公祸害地够呛。李林也不多话,仓啷啷拔出手刀就冲了上来。一招力劈华山就朝着公孙胜的脑门奔去。
  公孙胜有什么办法?
  他只能硬着头皮拔出古定剑和李林战在一处,双方你来我往,快打快,一眨眼的功夫,就交手了十七八招。
  原本堵着呼延灼看热闹的街头闲汉们傻眼了,他们原先要看的是呼延灼大战武状元李云,可没成想却节外生枝。
  “咦,这似乎是太师府的车驾?”
  “看着像,这李直秘和太师府是仇家?”
  “反正诸位衙内们气不过被李云阴了一把,都指着李家人倒霉,太师府可比呼延灼有看头。”
  ……
  这场面,最尴尬的无疑是呼延灼了,按照他的本意呢?
  自己应该可以悄无声息的踮起脚溜了,反正李逵倒霉和李云倒霉差不多,谁让他们是兄弟来着?可问题是,他听到有人说太师府,顿时动起了心思。
  当今太师可是贤妃娘娘的老父亲,刘葆晟刘大人。
  要是自己出手帮忙,这太师府的关系岂不是巴结上了吗?
  想到这里,呼延灼提起双鞭就冲上前,大喝一声:“道长莫慌,我来助你!”
  在旁边傻眼的程知节气地想把呼延灼一斧子劈死。可一来,他的兵刃没带;二来,他不是来打架的啊!他是带着‘细帖子’来换取李逵的生辰八字的啊!
  “打不得,打不得!”
  程知节在旁也插不上手,只能拔出喉咙大吼。但这时候都是刀关剑影,谁还能顾得上他?
  李云听到门口李庆大喊,随即是刀剑硬碰硬的鸣声,提着兵刃也冲了出来。抬眼就看到呼延灼拿着双鞭欺负李庆这孩子头,气地大骂道:“臭不要脸的,小爷武举揍了你,今日还将揍你。”
  呼延灼双眼都红了,他容易吗?
  原本以为堵着李家大门,李云要是还要点脸面就不该闭门不出。可没曾想,他在武举考场被李云阴了不说,连带了还被李云的兄长李逵给阴了。让他走不能走,留着又臊得慌。这时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呼延灼立马放弃了李庆,冲到李云面前拿起双鞭就砸了下来。
  铛铛铛——
  一通没有留手的猛攻之后,李云被打退了六七步,要不是身后有人扶了他一把,说不定就让呼延灼给砸进大门里去了。李云也上头了,心中暗恼,他怎么傻乎乎的就和呼延灼这家伙比拼蛮力了起来?
  比力气,可不是李云的专长,他的披风刀法,步法才是精髓。真要是被他耍开了,呼延灼即便比他强一些,百十招内,双方也是个势均力敌的场面。
  要不是身后有人扶了一把,说不定当下就丢脸了。
  堂堂武状元,竟然被武举第二名给打了个毫无还手之力。即便是他最后缠斗呼延灼一百招不分胜负,也将毫无意义。
  挺起腰杆,李云准备再次冲上去的时候。就听到后面一个苍老的声音道:“李云,去把妖道拿住,此人交给李全。”
  要说三叔公在李云的印象里可不怎么好,因为三叔公和他亲爷爷不对付,俩老头总是在拌嘴中互相伤害。
  之所以李云对三叔公印象不好,那是因为受伤害一方总是他爷爷李利德。
  至于三叔公李利广,还真没有怎么输过。
  可当三叔公让他去对付公孙胜的时候,李云心里头对三叔公的感激犹如滔滔黄河之水不绝不息。让他去和呼延灼对战,心中没底。主要是对方实力确实比他强一些,速战速决不太可能,但打成持久战,确实也不好看。
  但对付公孙胜就另说了,这厮之前在郓城就挨过他的鞭子,而且五叔李林对付公孙胜已经是游刃有余。
  加上他,岂不是手拿把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