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校对)第1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913

  “善!”
  范纯仁经常表扬人,但是用一个字表扬,很少。显然,他听到了李逵的解释之后,非常满意。随后他们去了钱庄。
  钱庄的运作比交易所更加简单,但是钱庄对范纯仁来说,不亚于是创造了一个《青苗法》一样的存在。
  其实他和吕大防,甚至故去的司马光、吕公著等人都明白。
  王安石变法,并非都是恶法。
  《青苗法》就对百姓有很大的好处。至少百姓需要借钱购买农具和种子的时候,会省掉一笔很大的利息钱。
  官方一成的利息,相比民间随处可见五成利息,其对百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青苗法》是王安石想出来的,而且还是王安之赖以成名的善政,作为反对派,必须要搅黄了,没道理可讲。
  可钱庄就不一样了,似乎操作起来比《青苗法》有更多的空间可做,而且,这玩意和王安石一点关系都没有。
  想到此处,范纯仁心花怒放,慈眉善目的对李逵道:“人杰,大宋需要你!”
  那妩媚的老头嗓音,听的李逵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吓得一哆嗦。
  大宋需要我?
  李逵怎么也想不明白,范纯仁抽风会说出这么一句不靠谱的话来。大宋怎么可能会需要他?这话听着,好像是让自己托妻献子啊!
  再说,他也没有。
  反正听着是好话,做起来,让人有苦无处说的倒霉事。
  李逵拨楞着脑袋,惊恐道:“老伯,你不要吓我!”
  “不,人杰,我知道你是有才华的人,不该将年月浪费在科举之中……”
  李逵嘴角有点抽,他觉得范纯仁很可能接下来就来一口毒鸡汤,呛死他!比如说,你不该花时间在读书上,反正也考不上,还不如玩去!
  可是,范纯仁真没有这样的想法,他是真觉得李逵的能力与其浪费在读书上,还不如现在就出去做事。他觉得,李逵在三司门下历练一番,几年之后就能独当一面。再说,他有点不忍心告诉李逵,科举之路不适合他。因为李逵很可能耗费无数精力之后,运气好,或许能考上,但是运气差一点,一辈子卡在科举之路上也不是不可能。
  范纯仁想到这里,正色道:“老夫,代表朝廷要举荐你!”
  “啥?”
  边上的李云酸了,很想质问范纯仁,凭什么?随后他眼巴巴的盯着范纯仁,希望老头醒目一点,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也来举荐自己一把。
  可惜,李云眼珠子都快瞪瞎了,范纯仁也没有看他一眼。
  李逵不悲不喜,想了想问道:“赐同进士出身吗?”
  范纯仁傻了,他很牛,是大宋的宰相,可不是皇帝,谁给你的胆子,想这么好的美事?
第224章
不稀罕
  哈——
  声音从豁开的大嘴里发出,要是站的高一点,居高临下的俯视,甚至能够看到嘴巴深处的咽喉。
  堂堂一国宰相,却笑的像只蛤蟆。
  可是,范纯仁并没有想笑,他想哭。
  他很想告诉李逵:“谢谢你如此看得起老夫,可是老夫做不到啊!”
  “小子,说什么胡话呢?老夫不过是宰相,怎么能给你进士的身份?”范纯仁气鼓鼓道:“大宋的天下,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赐予国人进士身份。就连太皇太后都没有这份权力,你小子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逵眼前一亮,期待道:“老大人难道是先举荐小子,然后求皇上给小子一个赐进士出身的身份?”
  “想都不要想。”范纯仁一脑门子黑线,他哪里晓得李逵对于进士的身份,有着如此匪夷所思的执着。
  在李逵看来,大宋对科举中的进士,还有皇帝赐予的进士都算是进士。不会区分高低。唯独就是,皇帝赐予的进士,没有同年。少了同科进士的帮衬。
  范纯仁是真的很看好李逵,在他看来,李逵擅长的不是舞文弄墨,更不是吟诗作词,而是做具体事务。这样的官员,在大宋的科举制度下,并不多见。就比如说查账吧,李逵就表现的很好。但是让他吟诗作词,就算了吧!
  对于学问一道,范纯仁还是有自信的,但是和苏轼去比,他就多少有点底气不足。
  而李逵这小子呢?
  连苏轼教导起来都头痛不已的家伙,你还真以为考中进士那么容易啊!
  范纯仁拉着李逵,苦口婆心道:“小子,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当官了,你可以免除徭役,可以拿朝廷的俸禄,还能光大门楣,多好的好事,求都求不来,你小子怎么就一个劲的要去考科举呢?”
  “您老不也是进士?”
  李逵觉得老范这老头子有点坏,自己是进士,还鼓动他不要去考进士。这岂不是明着坑他吗?谁不知道在大宋,没有进士的身份,和有进士身份差别有多大?
  “我!”范纯仁指了指自己,突然笑道:“没错,老夫也是进士。可入官场的时候并不是进士,这进士的身份是后来考的,你也可以这样做啊!”
  随即,他开始对李逵现身说法,从自己如何恩荫成了县令,然后三年一迁,六年之后,熬资历变成了通判,期间一直参加科举,然后很幸运的做官快十年之后,科举之中考中了进士,然后平步青云。前后加起来,他考进士考了十几年。原本想要说考进士多么不容易。可说着说着,仿佛像是在炫耀。
  这段经历,让人听着就生气。
  并不是每一个高官的子弟,恩荫的时候,都能当上县令的。
  很多科举中了进士的士子,除非特别优秀的二甲,一甲进士,才有机会刚授官就当县令。很多科举中进士之后的官员,需要在汴梁观政一年或者干脆丟去太学学习一两年,教授三年,县丞三年,七八年之后,才能得到县令的官职。除非是三鼎甲,二甲之中被皇帝重视的人才,才有机会在短时期内出任京畿县的县令,或者通判之职,然后步步高升。
  范纯仁是恩荫,就能当上县令,本来就起点要比大部分的进士高了很多。
  就算是苏轼和苏辙,当年中了进士之后,还不是去太学了?
  李逵琢磨了一阵,觉得有点不值当,当官对他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吸引力。毕竟,小的不能再小的芝麻官而已,做起来也没劲。加上头顶上都是爷,他气性大,万一顶撞了上司。
  没有进士身份,上司不给面子的时候,打板子都有可能。
  可要是不入流的县令之类的小人物想要打他板子,他能忍?
  没个进士身份,太憋屈,这官不做也罢!
  万一一气之下,和上司理论的时候,弄死了上司……还不得去造反?
  李逵皱眉想了一阵,摇头道:“没进士身份,我不当官。”
  “你这小子,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先当官,再中科举,不仅不耽误你什么事,还能熬资历。等你中了进士,升迁要比同僚快多了,你就没想明白这其中的妙处?”范纯仁气地差点翻白眼,就连李云在边上都嫉妒的喘气。
  他在边上眼巴巴的看着,不好明说,李逵不要,俺要啊!
  “你就不想一想,老夫的面子豁出去,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范纯仁气极而笑:“你才十几岁,老夫举荐你的话,至少是八品官的身份。”
  “能当县丞吗?”
  “不能!”范纯仁摇头道:“县丞乃国才储备,轻易不授予。”
  “那当什么官?”
  范纯仁有点后悔,他发现李逵这厮执着是执着,可是执着到了缺心眼的地步,就让他难办了。县丞,你也不傻泡尿照照镜子,你这样的年纪,当县丞,一个县几万百姓可就倒大霉了。
  范纯仁捋着胡须,沉吟道:“三司使下的仓令,不小了,运气好,能做七品官呢。”
  仓令?
  李逵埋汰的瞅着范纯仁,心说:你是宰相哎,就这么点魄力?
  “这不过是个章目仓头,我不干。”
  李逵一听就不乐意了,贾道全就是个仓监,似乎比仓令要差一点,可也差不了多少,要不是这厮心狠手辣,是个官都能欺负他。
  范纯仁觉得李逵这家伙有点耿直过头了,仓令怎么了?
  他哥哥当年恩荫做官的时候,也不过是个仓令,很好了。
  李云见老范面子被撅了,愣在当场,觉得自己有义务帮老头一把,挺着胸脯站在范纯仁面前,大言不惭道:“老伯,别生气。李逵嫌弃官小,我不嫌弃!”
  你嫌弃!
  范纯仁恨不得一脚踹死李云,不过他吃过李云的炸鱼,有道是吃人嘴短,老头琢磨了一阵,对李云道:“老夫在枢密院还有点关系,做个卒将如何?”
  “卒将?”李云觉得范纯仁这老头太给面子了,一开口就是将军,讨好道:“这该是个将军吧?老伯,几品官呐?”
  没等范纯仁开口,李逵却张嘴道:“没品。”
  “怎么可能,老伯是个体面人,怎么会故意编造个将军来搪塞我?”被李逵骗的多了,李云对李逵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平时,李逵一直欺负他没见过世面。如今还欺负他对大宋的官职不了解,故意让他放弃当将军的机会。
  范纯仁是个正直的人,他觉得继续欺骗李云,心中有犯罪的嫌疑,只好实话实说:“那个……李逵说的没错,这不算是将军,也没有品级。军中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能指挥一百士兵,在军中也算是不错的起不了。”
  范纯仁觉得自己有点伤害了李云,伸了伸手,可惜李云根本就没有搭理他,转身落寞的离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9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